「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這句「俗語」的出處,原來這麼有趣!

2020-12-18 90秒文史說

有句老話說的好,"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這句話常常用在父母教育說道孩子的身上,尤其是70、80後小時候,可能聽到的最多。現在說起這句話,也可謂是家喻戶曉,不知道小時候的你,挨了多少打?

現在,要是說起這句話,我想很多人大腦都會浮現出小時候被訓的畫面。尤其是家裡有「熊孩子」的朋友,可是你知道這話的出處嗎?為啥是上房揭瓦?

原來,關於這句話的出處,裡面還有個小故事。相傳,在古代,有戶人家,女主人姓鮑,家裡有兩個十分頑皮的孩子。這兩個孩子每天不是趕雞就是攆狗,要不就是把地裡種的瓜果蔬菜搞得一塌糊塗,氣得鮑氏每天都要把他們兄弟兩個揍一頓。挨完打,兩兄弟能稍微老實一點。第二天,又是照樣胡鬧。

有一年6月份收麥子的時候,兩兄弟的父親,由於在外地做生意摔斷了腿,不能回家。

地裡的農活就都落到了鮑氏一個人身上。鮑氏每天白天割麥,晚上還要打場,忙得昏天黑地,都沒有時間管她的兩個淘氣的孩子。

這天,鮑氏好不容易收完了小麥,累得都直不起腰來,回到家躺在床上就睡著了。誰知,半夜下起了雨,迷迷糊糊中,鮑氏被滴在臉上的雨水弄醒了。半夜裡,鮑氏連忙起身點上燈一看,才發現房頂上的瓦片被揭走了好幾塊,難怪雨水漏下來了。

這等「壞事」,鮑氏知道肯定是她那兩個「熊孩子」幹的,也不管半夜,氣得衝他們大吼起來,「好啊,你們兩個小嵬子,三天不打你們,你們就上房揭瓦了。"接著,又是一通亂揍。

料想,現在如果遇上這樣的孩子,我想每一個家長也是沒轍的,估計除了打,再找不出合理的解決法子來。真真是太淘氣了。

後來,人們便用「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這句話形容小孩子們的頑皮。只是,現在到處都是高樓林立,估計也只有農村的一些老房子能見到瓦片了吧!甚至城裡的孩子,很多都沒有見過瓦片,但是「上房揭瓦」這個俗語,還是會深入人心的。

除了形容小孩子的頑皮外,慢慢地,這句話有時也會伴侶的口中聽到,被用來另一半不服「管教」。當然,更多的還是用來管教孩子的。

雖說,「棍棒教育」不可取,但是以前由於孩子多,時間緊,棍棒是最奏效的。也因而,受到許多家長的歡迎。不知道屏幕前的你,小時候挨過多少打?

讀者們,關於「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你有哪些想法和見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俗語:「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真的是這樣的嗎?
    俗語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流傳了數千載,成為了農村很多家庭的飯後談資。有這麼一句俗語,相信大家都聽過,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真的是這樣嗎?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相信這樣一個場景家家戶戶都很常見:一個孩子闖禍了,媽媽聞聲趕來,一手提著擀麵杖,一手提溜著小孩的耳朵,說:「你是不是又皮痒痒了,真是三天不打你,你就上房揭瓦呀」。那麼這句俗語是怎麼來的呢?
  • 樂園案例|上房揭瓦主題園,搗蛋鬼們的歡樂來嘍!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這句俗語,不知能喚起多少人的童年回憶。然而,在城市化進程中,還有多少孩子有上房揭瓦搗蛋的機會呢?2020年,做了二期開發,我們一直相信孩子的歡樂應該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童年這該調皮搗蛋的年紀本就不該循規蹈矩。所以,我們以「上房揭瓦」為主題,讓孩子們在開闊的大自然中可以盡情撒歡兒、探索戶外的無限樂趣。
  •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小學生塗鴉課本走紅網絡,寶媽:接招吧
    文|小玉說 說起現在的小學生真的可以用「古靈精怪」來形容,他們不僅一個比一個聰明,還變著發的惡搞,很多寶媽都表示只要三天不打,就能上房揭瓦,讓這些做家長的拿一個放大鏡,看看他們小腦袋瓜子裡到底裝的是啥。
  • 重刷《楚喬傳》,鄧倫飾演的蕭策完美詮釋了「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外形陽光帥氣的他在影視資源方面也不錯,說實話第一次看見鄧倫演的角色就是《楚喬傳》中的蕭策,那時還不知道他叫啥名,就覺得原來單眼皮還會有這麼好看的男生。出場時的紅衣扮相帶著幾分「娘娘腔」的氣質樂得不行,很有喜感。之後在《香蜜》中「旭鳳」一角更是讓他名聲大噪。
  • 熊孩子「趕工期」寫的日記,讓寶媽無奈: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而放了假的小明,就像是一匹脫了韁的野馬,整天享受著「自由」的感覺,完全把寫日記這回事兒忘得一乾二淨。眼看著開學日期一天天臨近,小明這才想起來,自己還有日記要寫。可是在家裡這麼長的時間裡,他只顧著玩了,哪裡還記得哪天發生了什麼。
  • 北京一座幼兒園火了,就在四合院頂部,熊孩子可以「上房揭瓦」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這是無數人夢想起航的地方,現代北京是一線城市和國際城市,在北京的街道上行走的是移動車輛和高聳的高層建築,現代城市的風格似乎使人們忘記了原來的北京,但是談到北京的印象,四合院可以說是傳統觀念中北京的印象,儘管目前北京的高層建築中,最能代表北京歷史發展的四合院仍然存在於北京,這是北京文化的印記
  •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欠揍」的孩子,爹媽真的打對了嗎?
    文:鏡子傳統的父母,總是講究那套武力的育兒之道,什麼「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什麼「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器」。不但打,還要準備好理由「這都是為他好」。一個為他好,就成全了「自卑」泛濫,「懦弱」爆棚。洋洋是個性格內向的男孩,雖然很愛笑有包容心,但不愛說話,也不喜歡表現自己。最讓父母頭痛的是他學習上實在表現平平,甚至可以說有點差勁。這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媽媽在家教他認字的時候,他總是學得很吃力,進入幼兒園後學習上的不擅長就表現的更加明顯了。成績不好,作業做得慢,對老師交代的事情也表現的理解緩慢。
  •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孩子不聽話能打嗎?能打,但要講方法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孩子不聽話能打嗎?我是一位雙胞胎男孩媽媽,這個疑問將從這2個方面來分析。1、孩子不聽話怎麼教,有什麼處罰手段?2、打了孩子,會給孩子留下陰影嗎?關在房裡,安靜的環境,可以讓孩子也學會反思自己剛才是不是做的不對。開著燈,是區別於「關小黑屋」,家長陪著,孩子也不會害怕,有陰影。溫馨提示:有家長朋友和我反映過,關禁閉時,孩子會故意逗她笑,這其實開始沒定好規矩。
  • 狗狗上房揭瓦,女主人喊不回來,失控的狗狗玩瘋了!
    這狗狗一天不打,都能跑到屋頂揭瓦了,這屋頂那麼高,薩摩耶能跑上去,也算是很厲害,屋頂上有時候很滑的,如果滑下來,小命不保。 這薩摩在上面還咬著什麼東西,不停的在咬著,還玩的挺開心的,連腳下是什麼地方,都不再注意,主人叫它,它也不理會,依然在上面玩著自己的。
  • 小學生0分試捲走紅,媽媽:「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你真實想法?
    這位媽媽分享的是來自兒子的寫作,看見這篇作文給我第一感覺就是一個孩子字跡寫得不錯,再來看內容,就是因為孩子少寫了一個字,導致整篇文章從孝順變成了搞笑。這位媽媽分享的時候說屬實沒把她逗樂。不知道,當你看見這篇作文的時候有什麼想法?再來看看下一篇。
  • 小學生0分試捲走紅,媽媽:「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你真實想法?
    不知道,當你看見這篇作文的時候有什麼想法?再來看看下一篇。這個孩子喜歡我的爸爸,接著下一篇就謝謝了我的媽媽,看到這兩篇作文,真的是把爸爸媽媽都惹了,也不知道孩子怎麼樣了,這篇文章很簡短根據小學句子的分析,這段文字是個病句,因為不到40和中年重複了。但是孩子看到老師的留言,並沒有理解到那個意思。她是把老師所改的字插入到作文當中,意思就直接變成了:我的媽媽是個多餘沒用的中年婦女,當老師看見孩子改的內容,連忙說道,老師不是那個意思。媽媽看到這篇作文就對孩子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你真實想法?
  • 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 家長稱一天不打上房揭瓦
    「國際不打小孩日」  有趣的節日——「國際不打小孩日」。這個發源於美國的節日,很多家長表示頭一次聽說,孩子們則稱「這一天要告訴爸媽,無論自己怎麼瘋,都不許打人。」  -家長  還有這麼一個節?  「不許打小孩?誰設立的?」聽到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孩子已經上3年級的市民徐先生連連發問。  「我家是個男孩,調皮的很,一天不打就上房揭瓦。」徐先生認為,這種舶來的節日,並不一定每個家庭都適用。「我小時候,一天挨一頓揍很正常。
  •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王小波半夜與哥哥偷棗,上課氣的老師直跺腳
    說來他倆都不是什麼好鳥兒,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平日裡偷雞摸狗,無惡不作,爸媽氣得不輕。「三年困難」時候,經常餓得兩眼發直,哥倆就成立了夜襲隊,專在後半夜行動。哥倆深夜開門溜出來,直奔棗樹林,當時的人民大學校園裡有一片棗樹林,平時有人看管,只有後半夜才有下手之機。
  • 《魔道祖師》魏無羨三天不管教就上房揭瓦,可憐的藍湛
    藍湛為了處罰他,也自己受罰了,不知道被處罰過的無羨會變得乖一點麼?毫無疑問,無羨好了傷疤還是會忘了痛的,只是可憐了像小家長一樣的藍湛啊,面對這樣子難以管教、不按常理出牌、屢教不改的魏嬰,藍湛該如何是好呢?
  • 《小女上房揭瓦》:男主自戀臭屁太好看,又能吐槽又上頭
    《小女上房揭瓦》一部定義為古風高甜輕喜的網劇於2020年1月6日全集上線。根據其播出內容來論,《小女上房揭瓦》用實力告訴你又能吐槽又上頭!吐槽點的一面是,男主人設極度自戀還潔癖+髮型太醜,劇情極度俗套,甚至可以說是不合邏輯。上頭點的一面是,男女主每集中的互動看點笑點齊發,尤其是女主無釐頭的獨特逗比人設,將笑點發揮到最高點。
  • 農夫話教育之——請教孩子上房揭瓦吧
    筆者在課堂爭鳴中,也曾讓我們的學生討論過這個話題,這是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如果你煩惱了憂愁了,請去幼兒園一年級看看小朋友吧,哪個不乖巧不機靈。可小學後初中後高中後甚至大學後,變化為什麼那麼大呢?影響一個人成長的因素有內因外因,導致學生變化大的原因有很多,留待後期探討。這裡,我想呼籲的是:老師,請教孩子上房揭瓦的本領吧。
  • 愛奇藝雲騰計劃開門紅 2020首部網劇《小女上房揭瓦》成績喜人
    2020年雲騰計劃首部網劇《小女上房揭瓦》1月6日上線,1月15日實現愛奇藝熱度破5000,1月20日收入破千萬,成功為雲騰計劃拿下了2020年的開門紅。除了高收益,《小女上房揭瓦》還擁有著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總計5.34億,抖音話題播放量總計7874.8萬,百度指數最高值達到78043等組成的高熱度;愛奇藝愛情榜第一、電視劇飆升榜第一、愛奇藝熱播榜第六、網劇榜第一,豆瓣開分6.8分、貓眼評分7.2分等證明的高質量;佔據貓眼藝人飆升榜前三位的超高「帶貨」能力。
  • 國風劇《小女上房揭瓦》成開年黑馬 高品質獲好口碑
    據了解,截止目前,《小女上房揭瓦》的分帳金額已突破兩千萬,並仍在不斷增長中。不注水不套路 熱度逐日飆升成績驕人《小女上房揭瓦》自從第一季開播以來,就以反套路的劇情、歡快緊湊的節奏、鮮明新奇的人物設定收穫了一大波忠實觀眾。
  • 國風、高甜、喜劇三原色,如何調製《小女上房揭瓦》的真香世界?
    作者 |千水改編自愛奇藝文學人氣小說《愛妃上房揭瓦》的《小女上房揭瓦》在愛奇藝熱映,引發大量網友「真香」入坑。對於《小女上房揭瓦》這部劇構造的真香世界而言,「國風、高甜、喜劇」就是三種原色,在不同人物、情節的演變過程中,這三種原色不斷混合碰撞,帶來了別具一格的觀劇體驗。這到底是一部怎樣的「奇」劇?
  • 水友:直播上房揭瓦?
    像"牧童"這種先搞短視頻積累人氣、後開直播提高人氣的遊戲主播不佔少數,所以很多用戶對於這類主播開啟直播也早已見怪不怪了。可是,當他們聽見被粉絲戲稱為"搗蛋鬼"的王米卡也即將入駐企鵝電競,並要開啟直播後,紛紛驚掉了下巴,更有網友表示"他直播上房揭瓦嗎?"畢竟,"上房揭瓦"系列視頻可以說是王米卡的代表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