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生活的驚濤駭浪,都敵不過孩子的一聲「媽媽」

2020-12-14 騰訊網

文|全文共2035字,閱讀時間約3.5分鐘

今天送二寶去幼兒園的路上,他突然對我說:「媽媽,謝謝你!」我有點疑惑地問他:「怎麼好好的謝謝媽媽呢?」「老師說今天是感恩節,要感謝媽媽的辛苦。」二寶很認真地說。

看著孩子天使般的容顏,我不禁蹲下來抱住了他,說:「媽媽也要謝謝你,謝謝你做我的孩子。

二寶開心地笑了,一蹦一跳的朝著幼兒園的方向走。看著孩子的小背影,我不禁感慨時光如梭,一轉眼,二寶都這麼大了。在養育兩個孩子的過程中,在孩子們一天一天的成長中,我也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靠譜」的大人

路上答應二寶放學回家後要給他講感恩節的故事,正好大寶也要寫這方面的作文。我便把已經模糊的感恩節由來又加深了一遍,分享給屏幕前的你。

感恩節的由來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本是美國的節日,它有很深的歷史淵源。我們國家並沒有這個節日,但是自古我國就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傳統美德。因為讓孩子了解其他國家的感恩節由來,也有助於讓他們更深刻的理解什麼是感恩。

A.第一個感恩節

1620年,英國主張改革的一批清教徒因為理想不能實現,要成立新教。此舉引起了英國當局者的不滿,並對他們開始了迫害和歧視。於是這102名清教徒乘坐「五月花(May Flower)」號一路奔波到達了美洲東海岸。

當時的美洲東海岸並未經過開發,滿地跑的都是火雞和一些野生動物。又恰逢時值寒冷的冬天,他們缺衣少食,正不知所措。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當地的印第安人送來了食物,並且教他們如何種地,使用農用工具。

英國人這才建立了自己的新家園,等到豐收的時候,為感謝當初印第安人無私的幫助,他們烤了火雞宴請印第安人。這就是第一個感恩節的由來。

B.感恩節日期的確定

最初感恩節並沒有固定的日期,直到1863年,林肯總統宣布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1941年,美國國會將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確定為「感恩節」,假期會從星期四一直延續到星期日。

C.歐洲人不過感恩節

不少人認為感恩節是歐美人的節日,其實不然。因為感恩節帶有濃重的美國特色和宗教原因,所以歐洲人沒有這個節日。

【Alike相似】:生命中應該感謝的人

詳細了解感恩節的由來後,孩子能get到的關鍵點就是:這個節日是為了感謝。衍生到現在,感恩節的傳統美食沒有改變,但人們在感恩節這天加入了更多自己想要表達的真情實感。

比如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諄諄教誨;感謝長輩的寬容大度;感謝領導的提攜之恩等等。但寫到這裡,我卻想到了那部斬獲64項大獎的育兒短片《Alike相似》,全程8分鐘,沒有一句臺詞,卻更引人深思

天真爛漫的孩子,喜歡蹦蹦跳跳,喜歡路邊演奏的小提琴手,喜歡在課本上塗鴉。但這些卻被爸爸,被老師一一否定。他無奈背上了沉重的書包,被迫在課本上寫下ABCD

另一邊辛苦工作的爸爸,和孩子告別時是元氣滿滿,然而一天的工作下來,整個人變得黯然無光。再次接到孩子時,看到孩子燦爛的笑容,溫暖的擁抱,爸爸馬上恢復元氣。

直到有一天,爸爸發現孩子也變得死氣沉沉,毫無生機,垂頭喪氣。他才猛然意識到,是自己剪斷了孩子的翅膀,讓孩子變得不快樂。

有人說這是無數家庭的寫照,也有人說自己看哭了。看完視頻後,我在想,幾分鐘的視頻,縮影了我們要花很多年才能意識到的問題。

感恩節,我們總是會首先想到感謝幫助、提攜我們的人。但自從有了孩子以後,父母也應該感謝孩子的存在

是孩子完整了我們的人生,他們也在無形中教會我們成長,也是他們的天真爛漫,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無論生活多麼艱難,只要孩子叫一聲「媽媽」,就能拂去這一天的疲憊,不知道你是不是這樣?看著孩子一天天的成長,就能讓你覺得生活有意義,有期盼。

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記得大寶四歲左右,有一次我帶他回姥姥家吃飯。

路上大寶說:「我最喜歡姥姥了。」

「為什麼呢?」我問道。

他說:「姥姥每次都給我做好吃的,都是我喜歡吃的。」

「那是因為姥姥愛你呀!」我說道。

「恩,我也要給姥姥買她喜歡吃的蘋果。」大寶說。

當大寶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心裡暖暖的,他也是滿滿的滿足感。仿佛他已經吃到了姥姥做的美食,已經把自己買的蘋果送給姥姥一樣。四歲的孩子已經懂得如何珍惜別人對他的好,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回饋對方的好。

是啊,當你成為一個知恩、懂恩、感恩的人時,你的內心永遠洋溢著快樂。世事再艱難,也敵不過一個內心溫暖的人。

教孩子做一個感恩的人,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的付出是天經地義,只有對方懂得他的好,這份付出才值得。

我們對待孩子亦是如此,那句「我在天上挑媽媽,挑了很久,選中你做我的媽媽」聽哭了很多人。因此父母應該感恩孩子的選擇,感恩生命中有了他們的存在。因為他們,我們有了盔甲和軟肋

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意,相信他也會因為這份愛,成長為更好的人

枕邊育兒寄語:

此生每個人想要感謝的人有很多,但請不要忘記一直生活在自己身邊的孩子。他們是上天派來陪伴我們的天使,也是因為有他們,我們才能真正獲得成長。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驚濤駭浪寫作文|驚濤駭浪的媽媽
    而我自己主動要當媽,每天上演驚濤駭浪的戲碼,純屬我的內心OS,並沒有人逼我啊! 憑什麼引用書裡的情境?是我王某人不配!回顧養孩子的種種艱辛,是我自己願意的!真的!我去書店精挑細選出評分高的胎教書買回來,還做了密密麻麻的筆記。書都畫紅了,下一季新書的腰封上還不是不會出現王某人傾情推薦的字樣啊!我還不是怕娃輸在起跑線!
  • 一聲媽媽,一生媽媽,獻給天下所有的母親(感恩母親,感謝媽媽)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從你呱呱墜地開始,她就真正成為了一個孩子的母親。你牙牙學語,第一次開口,軟軟糯糯的聲音「媽~媽~」她開心到要飛起來。三歲的你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離開媽媽去上幼兒園,看著你小小的背影,她既開心你的長大獨立,又暗自神傷你的「決絕」。你與同學發生分歧矛盾後,她是那個無條件相信你並極盡所能幫你善後的人。
  • 被一聲「媽媽」觸動,照顧姐弟倆七年
    姐弟倆跟侯媽媽非常親。七年前,梁山人侯冬梅在一次公益活動中結識一對父親離世、母親改嫁的姐弟,孩子一聲「媽媽」觸動了她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媽媽」侯冬梅給姐弟倆送飯的場景,在不知情的外人看來,會以為是再正常不過的一家人。殊不知,在七年前,姐弟倆和侯冬梅還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2014年「六一」兒童節那天,當時還在東平湖管理局梁山管理局上班的侯冬梅抱著做公益的想法,參加了當地婦聯舉辦的與貧困家庭孩子結對子的活動。
  • 感恩節:做父母的要學會感恩孩子,中國父母都缺一堂感恩教育課
    這位媽媽我經常見到,她每次都會要求孩子說「謝謝」,但自己卻沒有任何回應,哪怕只是簡單的「不客氣」。這一幕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我腦海中卻回想著一位做教育的朋友說過的話:「中國父母都缺一堂感恩教育的課!」好像我們經常向孩子索取,卻忘了,感謝他們。
  • 佟麗婭兒子送媽媽一箱鑽石:懂得感恩的孩子,到底贏在哪裡
    看到孩子這麼懂事貼心,佟麗婭覺得非常欣慰。育兒的過程雖然很辛苦,但是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一天天學著向你表達愛意,仿佛再多的辛苦和勞累,在孩子一聲聲「媽媽我愛你」中都消失不見了。這麼做,是讓孩子意識到他做的事情非常有價值,他有能力通過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改變自己和周圍人的生活狀況,這麼一來,孩子的自我評價會很高,也會感恩家長平時的付出。除此以外,在生活中家長要意識地培養孩子良好的社交習慣,讓孩子學會把「謝謝」掛在嘴邊。
  • 佟麗婭兒子給媽媽買一箱鑽石:懂感恩的孩子,到底贏在哪裡
    育兒的過程雖然很辛苦,但是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一天天學著向你表達愛意,仿佛再多的辛苦和勞累,在孩子一聲聲「媽媽我愛你」中都消失不見了。有一次薇婭正在直播,突然收到女兒發來的控訴,說其他孩子放學都有媽媽來接,只有她沒有媽媽接,看到這,薇婭忍不住淚崩,對於女兒,她始終是虧欠的,就像薇婭老公所說,她是一個「愧對女兒的媽媽」。
  • 孩子不懂感恩,外國單親媽媽的這一招,把孩子教育得心服口服
    少子化讓很多爸媽都儘可能的疼愛孩子,但有時候過多的疼愛可能會變成溺愛。我要這個玩具!我想喝飲料。每位孩子都是爸媽的心肝寶貝,面對孩子們的要求,總會閃不過那迫切的眼神,儘可能的滿足他們。但父母的付出,孩子很多情況是會將他視為理所當然,導致對父母需索無度,倘若不給予就開始大哭大鬧,但若孩子懂得感恩知足,這些失控場面就可以避免掉。美國一個單親媽媽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教養故事,希望能藉此啟發大家如何教會孩子感恩。
  • 人生的福報就是:懂得感恩的人,一定可以收穫美好的生活
    在這個感恩的故事裡,朱家青成了李欣雨生命中的榜樣,她也希望自己完成學業,走向社會以後,能夠像朱家青一樣,幫助到更多的孩子。這才是這個故事中,最動人,也是最閃光的地方。只有意識到這一點的人,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夠發現生活的美好。因為懂得感恩的人,內心一定是細膩的,他會回報別人,別人也更願意幫助我們,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生活自然就會變得和諧、美好。
  • 乾貨|孩子不懂感恩怎麼辦?教你幾招養育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烏鴉尚有反哺之情,人更是如此,「感恩」是社會人必須具備的一種特性,對於一些孩子來說,他們尚不知何為感恩,卻能在媽媽勞累的時候主動遞上一杯水,主動捶捶肩,在他們的世界裡,感恩就是你對我好我也要對你好。可是在這個遍地都是「太子」、「公主」的年代,總有一部分孩子學不會感恩。
  • 好的夫妻關係,懂得感恩對方,千萬別吝嗇說一聲「謝謝」
    他在獲獎感言中,說的最多的就是「感恩」。感恩家人,感恩導演,感恩曾經不自信的自己。有人說他將所有人都感恩了一個遍,唯獨沒有感恩自己的妻子楊穎。我卻更願意理解為,他是因為太緊張了,才忘記了要跟妻子說一聲謝謝。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是內心溫暖而大氣的人。
  • 父母要教會孩子學會感恩,養出懂感恩的孩子,是父母一生修來的福
    一個12歲的女孩因為和媽媽吵架,一氣之下離家出走,走的時候身上一分錢都沒帶,走了很長時間,天漸漸的暗了下來,女孩又渴又餓又累,遠遠的看到了一個煎餅攤。老婆婆問:孩子你怎麼了?女孩說,婆婆我不認識你,你都能給我做煎餅吃,可我跟自己的媽媽吵架,我覺得媽媽不愛我,老婆婆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女孩好奇地問,婆婆你為什麼嘆氣? 老婆婆說:看你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婆婆給你一個煎餅吃你都知道感恩,可是孩子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媽媽含辛茹苦的把你養大,從小到大給你煮過多少飯呢?你有沒有想過感恩媽媽呢!
  • 不聽話就是不知感恩?那些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最近,在論壇上看到一個媽媽在線提問:「孩子不知道感恩,怎麼破?」原來這位媽媽有個6歲的女兒,有一次因為女兒看電視時間太長,媽媽一邊說這樣眼睛要壞掉,一邊關掉了女兒的動畫片。誰知女兒對媽媽大發脾氣,大喊:討厭媽媽。
  • 一聲「謝謝」重千金,教會孩子感恩與尊重,讓孩子更受別人尊重
    從小我們就接受這講文明懂禮貌,知道感恩,尊重長輩這些道德教育。而且現在的新家長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高素質的一代人,優生優育,家長也格外注重孩子品德教育,為什麼有的孩子像天使一樣人見人愛,而有的小朋友就像個小魔頭呢?
  • 感恩的孩子都是教出來的
    當孩子說出這些話,父母先別生氣,可能需先自省:我教過孩子感謝別人嗎?信誼基金會知識長譚合令說,「感恩的心」並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父母長時間培養、教育,如果小時候沒有人教孩子學習感恩,他們會很自然地認為「別人對我好是應該的。」當然也不知道感謝別人的善意和幫助。
  • 驚濤駭浪寫作文|草原硬核老母的二胎生活
    生了老二之後,因為餵奶,不分晝夜,高血壓兼心跳不穩的我為了讓自己長命些,手機一般都靜音。老大的班級裡家長以80後為主,老二的班級裡家長都是比我小十幾歲的家長,站在人群裡,我覺得自己有時像孩子的姥姥。輕易不敢發言,生怕別人說自己老套。為此我發奮圖強,在每晚陪孩子作業之餘決心重讀9年義務教育,我還上了夜大(娃睡覺後自學),考取心理諮詢師,我的初衷是應對這幫聰明的崽,老娘必須知己知彼,要不都降不住他們這幾個魔怪。
  • 「感恩」是孩子成長的基石,父母教孩子做人,先讓他知道感恩!
    倩倩今年上初三,馬上就要面臨人生的小中考,媽媽為了能夠讓專心學習,補充足夠的能量。每天都會早早起床給孩子出去買早餐。有天,倩倩剛剛起床,媽媽端著孩子最愛吃的豆腐腦,高興地喊著:"孩子,快來,你不是早就想吃豆腐腦麼?媽媽今天排了半個小時的隊給你買菜。"
  • 南山區國際幼兒園_奇德國際教育感恩周-之恩於心,感恩於行
    從點滴做起,在生活中實踐感恩讓孩子們懂得並且學會感恩讓和諧感恩的信念在孩子小小的心中慢慢開始成長01>園所篇感恩從說聲「謝謝您」開始孩子們參觀園所工作人員的工作,感受到叔叔阿姨的默默辛苦付出,讓孩子學會懂愛,從說一聲「謝謝您」開始!
  • 感恩生活中的一切
    細雨閃著眸子說道,「如果說要感謝的話,先要感謝春風媽媽,是她讓我這麼做的。」。生活中大自然給予了我們很多很多,感謝上蒼賦予了生命,感謝生命中的每一縷陽光,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感謝那一個曾經在我失望無助時投來鼓勵的目光,感謝在我摔倒時伸出的那雙援助之手,感謝在深夜學習時送來的一杯清茶,感謝.......我感謝世間萬物,他們都曾帶給我幾分快樂與享受,當然,與此同時也帶給我考驗與磨鍊。
  • 佛教:新娘婚禮上喊了嫂子一聲媽媽,雙方都是福根深種
    01《紅塵說禪》系列第282篇最近有朋友推薦了一個視頻給我,這視頻很短,也就十多秒秒,說的是一個父母早亡,被嫂子一手帶大的新娘在婚禮現場跪拜嫂子,並喊了一聲媽媽結果嫂子當場就哭著離開了座位,全場也都淚奔,場面十分感人,下面的留言和評論也極為難得,絕大部分都是正能量和善意的。這個視頻現在網上傳的挺多的,大家也可以去看看,不過許多師兄看完可能只是感動一下就完事兒了,最多再和別人分享幾句,能夠往深裡想的人應該不多。
  • 孩子懂得感恩比啥都重要:「我爸爸媽媽又不偷不搶,沒啥丟人的」
    察覺異樣的兒子詢問怎麼了,媽媽猶豫了一下還是說出了自己的顧慮,可沒成想兒子淡淡一笑毫不在意,「這有什麼好笑話的,我爸爸媽媽又不偷不搶,沒什麼丟人的。」 群裡的家長們都紛紛對這個孩子的懂事表示稱讚。「這個孩子太知道體諒父母了。年紀不大屬實難得。」 還有人說,「父母的付出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懂事的他們吐露心聲時,總能讓人倍感溫暖。」 不過群裡也出現了很多感嘆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