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每個人都不願意面對的事情,有各式各樣,各種類型的癌症。對於一些疾病的基本常識應該是要了解的。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麼低分化癌症,低分化癌有什麼治療方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什麼是低分化癌
腫瘤診斷報告常常有低分化癌、高分化癌、中分化癌,未分化癌字樣,這是腫瘤病理學上的常用術語,用來表示腫瘤的惡性程度。
高分化,即腫瘤細胞的分化程度接近正常細胞,提示惡性程度低,低分化(或未分化),就是腫瘤細胞的分化程度低,則表示腫瘤為高度惡性。
低分化腺癌是指來自腺上皮的低分化惡性腫瘤,多見於胃腸、肺、乳腺、膽嚢、子宮體等處的。
其癌細胞分化程度低,惡性程度極高,預後最差。 腺癌具有高度浸潤和破壞性生長特徵。
腺癌易侵犯血管和淋巴管壁,而出現較多的血行及淋巴轉移。
高分化腫瘤:瘤細胞分化程度較高,接近其來源組織的成形態,這種高分化的腫瘤細胞,生長緩慢,惡性程度較低,轉移較晚;
中分化腫瘤:瘤細胞分化程度較低,但明確保留起源組織的特點,如腺癌的腺管形成等,較高分化腺癌,它的癌細胞分化較差;
低分化腫瘤:癌細胞分化程度更低,近似來源組織的不成熟形態,如低分化腺癌,腺管,腺泡結構基本消失。
未分化腫瘤:瘤細胞分化程度極差,往往呈瀰漫性排列,無聚集傾向。
如能斷定為來源上皮細胞,則不能肯定是來自鱗狀上皮或腺上皮者,則稱為未分化癌。
同樣,由未分化間葉組織來源的腫瘤,根據形態難予肯定是何種間葉組織者,稱為未分化肉瘤。
腫瘤細胞分化程度愈低,其惡性程度越高,發展越快,轉移越早,對放化療越敏感。
低分化腺癌是腺癌的一種。是相對於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來說的。
由於其癌細胞分化程度更低,因此惡性程度較高,因此患者一定引起重視,低分化腺癌預後很差,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法是關鍵,那麼低分化腺癌如何治療效果好?
低分化腺癌常見治療方法
手術
腺癌的主要特點就是具有高度浸潤和破壞性生長,易侵犯血管和淋巴管壁,而出現較多的血行及淋巴轉移。手術只能切除看得見的實體瘤,不能切除看不見的轉移病灶,因此手術不能進行根治性的切除,術後需要輔助治療。
尤其是像低分化腺癌,惡性程度高,術後更需要鞏固治療。
化療
低分化腺癌惡性程度高,生長快,易轉移,對化療相對敏感,很多患者在化療時出現不少副作用不說。
化療藥物敵我不分,在殺癌的同時,也會殺滅患者體內正常的免疫細胞,一些晚期的患者,過度化療反而身體越來越虛弱。
另外多次化療會產生耐藥性,治療效果越來越差。
放療
放療也是癌症的一個主要治療手段,但是放療對於低分化腺癌不是很敏感,因此很少採用放療治療。
生物治療
生物技術是一種新興的、具有顯著療效的腫瘤治療模式,它是對從病人體內採集的免疫細胞進行體外培養和擴增後回輸到病人體內,來激發增強患者機體自身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
聯合治療
由於低分化腺癌惡性程度高,單純手術術後易發生復發轉移,預後極差,化療副作用大,易產生耐藥性,聯合生物治療,可快修復手術、化療造成的機體損傷,清除殘留的腫瘤細胞及微小病灶,防止轉移與復發。同時也可以單獨應用生物免疫療法,能迅速緩解患者的症狀,延長生存期。
與手術聯合:清除血液、淋巴中的微小癌細胞,防止腫瘤復發轉移,提高手術療效。
與化療聯合:打破免疫耐受,緩解化療副作用,清除休眠期的腫瘤細胞,提高化療療效。
常規治療無效者:仍可以採用生物治療:對於年老體弱,不能手術、放化療或手術、放化療失敗的患者,生物治療則是最理想的選擇。
總結:癌症是每個人都不願意面對的事情,但是有些時候,癌症一旦來臨了,除了勇敢的面對,沒有其他的辦法。了解疾病的常識的同時,還要做到對於疾病的預防是很重要的,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有效遠離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