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大學英語四級語法考點:虛擬語氣
在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單獨考察英語四級語法的題型很少,但是語法知識點卻貫穿整張試卷,下面是新東方網考研頻道英語四級頻道為大家整理的2017年6月大學英語四級語法考點,希望可以為大家帶來幫助。
虛擬語氣用於強調懷疑或不可能,動作只在講話人想像的「假設」中發生,而不是存在的客觀事實。例如:If he came here, I would ask him.表示「萬一他來,我會問他」,但估計他不一定會來。在這種情況下,謂語動詞都要使用虛擬語氣。這種語氣常用在條件從句、讓步從句和名詞性從句中。在歷年英語專業四級的語法考題中都包含了對虛擬語氣的測試,考生應該對此部分予以高度的重視。
1) 與過去事實相反的虛擬條件句
條件從句的謂語動詞常用had+過去分詞,主句的謂語動詞常用should(第一人稱)或would(第二、三人稱)+have+過去分詞
例如:
If he had known it, he would have told me. 如果他知道的話,就會告訴我了。(事實上,他不知道)
2) 與現在事實相反的虛擬條件句
條件從句的謂語動詞常用一般過去時(動詞be用were),主句用would (should/could/might)+動詞原形
例如: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in his place? 要是你處在他的立場,你會怎麼做?(事實上,你沒有處在他的立場)
3) 表示將來情況的虛擬條件句
條件從句的謂語動詞常用過去時或should/were to+動詞原形,主句用would (should/could/might)+動詞原形
例如:
If she should encounter any difficulty in her life, her sister would help her out. 如果她在生活中遇到任何麻煩,她姐姐都會幫她解圍。(表示對將來情況的推測)
4) 錯綜時間條件句
上面談到的條件句中的動詞形式多數是一般情況,但也有特殊情況,即主句與從句動作發生的時間可能不一致,此時也可以使用虛擬語氣。
5) 含蓄條件句
在很多情況下,一個句子不一定包含條件從句,但意思卻和條件句相近,這時謂語仍可以用虛擬語氣
例如:
He would have called you, but he has been so busy. 他本來要給你打電話的,但是他太忙了。
1) 虛擬語氣在賓語從句中的使用
(a) wish引導的賓語從句,有兩種情況:
●對現在或將來的願望,從句用過去時(be用were)或 would/could/might+動詞原形。
●對過去的願望,從句謂語用過去完成時或 could/would+動詞的現在完成時。
(b) if only引導的感嘆句表達一種強烈的願望,其規則同wish。
(c) had hoped表示過去未實現的願望,即「本來希望」,從句謂語用would+動詞原形。
(d) would rather, had rather,would sooner,would as soon後接省略that的從句,表示「希望」或「但願、情願、寧願」,從句謂語用過去時。
(e) 在表示提議、建議、命令或驚奇、不滿等意思的動詞後的賓語從句中,謂語動詞使用虛擬語氣,其形式為should+動詞原形,should可以省略。此類動詞有:insist, demand, suggest,propose,order,require,decide,ask,request等。
2) 虛擬語氣在主語從句、表語從句或同位語從句中的使用
在包含下列形容詞以及其對應的名詞的句子中,其主語從句、表語從句或該類形容詞對應的名詞引導的同位語從句必須用虛擬語氣 (should) do。這類形容詞有:important, necessary, proper, imperative, essential, advisable等。
3) 虛擬語氣在狀語從句中的使用
(a) as if (as though)引導的狀語從句中常用到虛擬語氣。
●對當時事實的假設,從句用過去時,be動詞一律用were。
●對過去事實的假設,從句用過去完成時。
●對未來事實的假設,從句謂語用「would+動詞原形」。
(b) though, if, even if, even though, whatever, however等連接代詞或副詞引導的讓步狀語從句中可以使用虛擬語氣,但主句一般用直陳語氣。
4) 由某些表示條件或假設的介詞、連詞或介詞短語引出的虛擬條件句
這些詞包括:but for(若非), but that(若非), on condition that(如果), supposing, provided, without等
例如:
But for your help, I wouldn’t have finished the work. 要不是有你的幫助,我是不可能完成這項工作的。
Provided that you had the opportunity to go abroad, where would you go? 如果你有機會出國,你最想去哪裡?
在It is (high/about) time that句型中,動詞要用一般過去時或should+動詞原形,但should不可省略。該句型表示「差不多,早該是……的時候了」,其中that可以省略。
注意該句型與以下兩種句型的區別:
1) It’s time (+ for + sb.) +動詞不定式,該句型表示「到做某事的時間了」,是陳述語氣,表達一種事實。
2) It’s the first (second/third) time +that從句,該句型中的that從句要用現在完成時,表示一種經歷。
1) needn’t + have done表示過去做了某事,但卻完全沒有必要。
2) can’t/couldn’t + have done表示推測某種動作不可能發生。
3) may/might + have done表示對過去事情的推測,might比may的語氣更加委婉。
4) must + have done表示對過去事實的肯定推測。
5) should + have done表示本來應該做某事,但實際上沒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