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中國海外篇 新加坡的加東叻沙與老鼠粉

2020-12-19 馮曉暉

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2019年8月。

叻沙,馬來語「Laksa」,其中「叻」讀「樂」。這道在國內很難見到的馬來西亞特色飲食,曾被某個未必靠譜的美國網絡媒體評為死前必吃的十大美食之一。聽起來很嚇人,言下之意是沒吃過就是白活了一輩子。吃了又能怎樣?上天堂?

我研究過這個包括北京烤鴨、法國蝸牛、日本鐵板燒在內的所謂的十大美食,得出的結論是:烹飪技法與原料的獨特性,這種獨特造成你很難在別處找到原產地的口味,就好比你不可能在號稱世界美食之都的成都吃到最正宗的北京烤鴨。因此這十大美食可以理解為是旅行中的飲食見識,如果你都品嘗到了原汁原味,那也算得走遍了大半個世界,死而無憾。

新馬是一家。在去馬來西亞途中在新加坡轉機,見機場的簡餐店有叻沙,當然就選擇了它,這麼有名的食品,又不可能在別處吃到正宗,不嘗嘗就相當於一輩子十分之一白活了。此外,還點了份在新馬華人料理中比較有名的老鼠粉。

老鼠粉是一道客家小吃,主料是米粉。將米漿蒸成凝塊,擠壓過鐵器製成的篩子,形成長條圓形如老鼠尾巴般的粉條,做法與山西的壓餄餎面有些相似,這是一道典型的容易消化又沒有多少熱量的小吃。新加坡的老鼠粉沒太大特色,在此只是一筆帶過。

還是談叻沙。新加坡最著名的叻沙是加東叻沙,加東是新加坡的一個居住區,這裡聚集著大量的土生華人,也就是之前文章介紹的峇峇娘惹。因此加東叻沙被歸類為娘惹叻沙一類,既然是娘惹菜,也算得上中國的口味,不違背本系列的主旨。

請注意菜單中叻沙被歸類為麵條(Noodle)。因此叻沙是一種湯麵,在馬來西亞其他地方,叻沙的主料是小麥粉製成的麵條,加東叻沙卻用的是軟軟的米粉,也就成了湯粉。米粉的英語是 rice noodle(米麵條),說是麵條也沒錯。如果看食材,叻沙有中式料理的基因:米粉、油豆腐、魚餅、豆芽之類,加東叻沙的標誌是加入一顆切成兩半的白水雞蛋。

然而,僅僅看這湯色,就不是中式料理的口味,娘惹叻沙(加東叻沙)被歸類為咖喱叻沙,湯頭是東南亞的椰奶與印度咖喱風格的混合體,因此它既有咖喱那濃重的複合味,又有椰奶的香和些許甜,還有泰國香料混雜在其中,就是沒有中國的味道。這是我不熟悉的複合味道,因此很難品評。

到底什麼是叻沙?本篇似乎也沒有說清楚,我本人也是之後到檳城嘗到了更有名的亞參叻沙才搞清楚了些。關於亞參叻沙,留待下篇再說。

如果必須對叻沙做個定義,倒也不難。叻沙是一種原產於東南亞的香草,用叻沙葉熬製湯頭做出來的湯麵或湯粉,就是叻沙。然而,叻沙的複雜正是這湯頭,不同的香料和配比,口味可能迥然不同。

加東叻沙也是另一種典型的娘惹料理,中式的食材,南亞的口味。你未必會喜歡吃,但那獨特的口味你很難忘記。而且,品嘗了咖喱叻沙,無憾的事情又少了一件,人生得以更加圓滿。從這個角度,你也必須喜歡才是。

後記:

本篇原計劃將咖喱叻沙和亞參叻沙放在一個篇章,後來發現兩者差距挺大,就分成兩篇。近期狀態不好,更新較慢,見諒。

相關焦點

  • 尋味中國海外篇 馬來西亞的亞參叻沙
    在《尋味中國海外篇 新加坡的加東叻沙與老鼠粉》中介紹過,所謂叻沙就是用叻沙葉和其它調味品、食材熬製的湯頭做出來的一種湯麵(粉)。叻沙口味變化多端,也就表現在湯頭上。咖喱叻沙和亞參叻沙是叻沙的兩大類,新加坡亞東叻沙屬咖喱叻沙,亞參叻沙的代表在馬來西亞的檳城州。
  • 尋味中國海外篇 馬來西亞的華人茶室
    走進一家名為「新月宮」的茶室,但見兩側沿街擺著好幾個攤位,這個做檳城叻沙,那個在炒粿條,燒烤攤後面是做蠔煎的。進去找了張簡陋的圓桌坐下。茶室老闆走過來,請我們依照牆上的菜單先點飲料。他說也可以不點,但要交茶座費(大約1塊錢人民幣)。
  • 了解新加坡華人文化,沿著加東叻沙和如切路尋找
    以濃鬱的咖喱和椰漿做湯料,配新鮮的蝦、牡蠣、魚餅、豆芽,用酹粉做面,將做熟的麵條切成小段。叻沙是世界各地觀光者來新加坡必試吃的美食,也是本地人的垂涎解饞之物。我搬到東海岸居住後,每周末都要去歷史悠久的加東區(Katong)和緊鄰的如切區(Joo Chiat)。剛開始去是為了每周日的法語課。
  • 新加坡必吃的4大美食,都是正宗的南洋味,本地人的心頭之好!
    新加坡是個種族多元的國家,當地飲食文化也融合了各式東南亞口味,從而讓當地美食都個個賦予了鮮明的特色。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一下新加坡一定要吃的美食有哪些吧!新加坡必吃的4大美食,都是正宗的南洋味,本地人的心頭之好!肉骨茶肉骨茶是新加坡最普遍的美食。
  •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Laksa叻沙到底是什麼?
    即使沒去過新加坡、馬來西亞旅遊,也一定看過、聽過當地知名的料理「叻沙」,這款麵食曾經被CNN旗下的旅遊網站選為全球50大美食中的第7名,甚至有美國的網絡媒體將它列入必嘗的世界十大美食之一。叻沙是什麼?魅力在哪裡?吃之前先來補充關於它的小知識。
  • 叻沙 全球美食排名第七
    也有人說叻沙源自閩南語的辣沙,指的是叻沙食材裡的蝦米給人的口感。這些說法迥然不同,但都證明了南洋(明清時期對東南亞一帶的稱呼,是以中國為中心的一個概念)深受各種文化的影響,是多元文明的交匯地。搞不清楚名字的來源,也不妨礙新加坡人對叻沙的喜愛,當地超市甚至出售叻沙方便麵,這款方便麵已經連續三年在全球方便麵評選中獲第一名,是遊客到新加坡旅行時必買的手信之一。
  • 尋味中國之海外篇 馬來西亞的海南雞飯
    本系列寫的是中國味道,卻不限於本土特色,也包括在國內可以品嘗到的外來飲食,比如立陶宛烤腸(哈爾濱紅腸)、朝鮮冷麵、日料等等。寫到國外,也要有個原則:限於從中國傳播出去並與當地融合的飲食。這些飲食,既保留了中式料理的烹飪傳統,又採用了當地食材,符合本地口味需求,並有時間的積澱。若是與國內毫無二致,也就沒有記錄的價值。
  • 叻沙、肉脞面、肉骨茶……探尋新加坡之味
    新加坡是什麼味兒的?我的腦海裡走馬燈似地閃現出一幅美好的光景——海南雞飯、肉骨茶、炒蘿蔔糕、福建炒麵、叻沙、沙嗲、椰漿飯、羅惹、黑果燜雞、咖喱魚頭、印度煎餅、辣椒螃蟹……海南雞飯、肉骨茶、肉脞面源起於中國南方;咖喱魚頭的家鄉在印度;沙叻、黑果燜雞是馬來人和華人共同創造的娘惹菜的代表。但在今天,它們的共同身份是新加坡。
  • 馬來西亞的美味小吃《叻沙米粉》
    小編帶給大家體驗一道異國風情的美食《叻沙米粉 》 叻沙,新加坡馬來西亞是巴巴文化真實的食物,通常用作麵條湯。新加坡或印度尼西亞人主要是中國明代以前移民到東南亞,大多數的家是中國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是廣東和客家的一小部分,許多馬來人的混合。
  • 在加東和東海岸感受土生華人風情,回味經典娘惹料理!
    和店屋建築相同的是,這些洋房也都具備了中國、馬來與歐洲風格,構造出東西文明對話的平衡美感。每一戶門前都自有庭院,結構較為寬敞,雕飾也更加細緻,這是它們與店屋最大的不同之處。此外,每一戶的牆面也都漆上了不同的顏色,以素雅的粉色系或亮色係為主,給人一種既繽紛又雅致的印象。
  • 影帝梁朝偉喜歡吃的叻沙
    一代影帝梁朝偉來到新加坡會吃什麼? 令人怎麼猜,也想不到,他放著豪華的大飯店不去,而是選擇走進了路邊一家小小的叻沙攤。於是,在一個工作日的晚上,我和剛剛下班的老公,去了新家附近的328加東叻沙一探究竟。 我們去的這家328加東叻沙不是主店,而是位於一家商場內的連鎖店。 據說老闆娘自己打理主店,家裡的親朋好友們打理連鎖店,一個小小的叻沙店養活了整個家族,可見生意有多麼好了。
  • 在一條古街尋找新加坡「娘惹文化」,與華人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加東區的獨特美味新加坡島和附屬島嶼地圖(1885年),來源 新加坡國家檔案館加東328號的招牌菜是加東叻(lè)沙,一道南洋麵食料理。以濃鬱的咖喱和椰漿做湯料,配新鮮的蝦、牡蠣、魚餅、豆芽,用酹粉做面,將做熟的麵條切成小段。
  • 新加坡十大特色美食
    叻沙從檳城的羅望子風味叻沙到沙撈越類似咖喱的叻沙,新加坡的叻沙各種各樣。但是它們都沒有土生土長的加東叻沙有名。加東叻沙受住在加東地區的土生華人(海峽華人)啟發。它有色如火燒夕陽的香辣濃湯,以椰奶和蝦米入味,再澆上鮮蛤、蝦和炸魚餅等食材。
  • 一碗叻沙徵服順德,這些新加坡特色菜只能在這才吃的到!還有38份海鮮叻沙免費送,下午茶8.8折!!
    邊食排骨邊飲茶比湯清香,比茶滋味新加坡極具代表性美食之一,在順德可以一試為快「十二道鋒味」都推介的叻沙來自新加坡的原裝正版味道多少人就是為了能喝上這湯底而瘋狂叻沙唔單止配粉面,想更好咁品嘗到叻沙真正的魅力,配白飯會更滋味!給你不一樣的感受~~
  • 拾味劇場No.5期|新加坡&馬來西亞×南洋叻沙
    走過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看到饕客們望著Laksa時那虔誠的雙眸和無處安放的雙手,你就知道這款美食大概不會讓人太失望。你可能會驚嘆,海外華人居然能做出這麼一道濃濃異國風情的料理,但Laksa其實也是一款娘惹(Nyonya)風味的南洋菜。
  • 7款人氣拉麵測評:最好吃的新加坡叻沙拉麵也在其中
    >調料包:A咖喱糊 | B咖喱調配粉煮法:將調料包A和B倒入500毫升水中,攪拌均勻,並煮沸;放入麵餅,繼續小火煮7分鐘,即可食用。新加坡咖喱拉麵推薦指數:3.8/5調料包:A咖喱糊 | B咖喱調配粉煮法:將調料包A和B倒入500毫升水中,攪拌均勻,並煮沸;放入麵餅,繼續小火煮7分鐘
  • 尋味中國海外篇 馬來西亞的肉骨茶
    瞬間想起,這就是新加坡、馬來西亞獨有的肉骨茶。肉骨茶裡並沒有茶葉,是一種以豬肉為主料熬製的藥湯。稱其為茶是據說因為避諱「藥」這個字,也有說法是來源於其發明人。我倒是覺得,更大的可能性是華人對「茶」的泛稱。在中國南方很多地方,「茶」就是飲料,與茶葉並無必然聯繫,花草茶是茶,擂茶也是茶,甚至白開水也被稱為茶。在茶餐廳裡,喝什麼都是茶。
  • 我花了整整一周 嘗遍了獅城的美食|肉骨茶|叻沙|海鮮|原味|三明治...
    因地域歷史和民族構成等元素,彈丸之地的新加坡,在美食方面可謂是「五臟俱全」,既融合了馬來西亞與中國菜的口味,也多吸取了歐美和印尼菜色的優點,在隨便哪個小販中心逛一圈,就能吃遍全世界。南方人來新加坡吃海南雞飯,想必會比較熟悉,會說:「這不就是我們那的文昌雞嘛!」這道菜的食譜便改編自早期的中國移民,他們來自中國南部海岸的海南島。連做法都有些相似,先將雞肉過沸水煮熟,再放入冷水以保持肉質的鮮嫩。
  • 決定去新加坡旅遊的你請收下這份攻略!
    新加坡的國慶節不久,就到了咱們中國的國慶節啦! 想趁著這個「巨長」的小長假放鬆地進行一次旅行嗎? 新加坡很小, 面積僅北京1/22,大部分景點集中在聖淘沙島上和市中心。如果是第一次去新加坡,都想感受的話,就在聖淘沙住了4天3晚;市區4天3晚。 酒店篇 市區的酒店很好訂,基本都集中在灣區,最有名的就是金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