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美國大學錄取新生的標準可以說是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標化考試的權重逐漸下滑,AP可以說是從「錦上添花」般的存在上升到了「雪中送炭」,在越來越多學生的申請升學過程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這樣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著手準備修讀AP課程。但是AP總共有38門之多,具體學習哪一門或哪幾門並不是頭腦一熱隨隨便便就能確定的。若是選擇不當,不但對於未來的大學升學毫無助益,還會因為其課程內容的高難度而浪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最終不理想的統考成績反而會成為申請資料上的敗筆。
這裡也為大家提供了三個選課的原則可供參考:
興趣至上
雖然選修AP課程所要納入考量的因素有很多,但我們依然鼓勵大家首先去思考自己的學術興趣是什麼,再據此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AP科目。
AP課程的難度不容小覷,如果選修的課程自己本身並沒有什麼興趣,學習難免會變得更加枯燥乏味,能不能堅持修讀下去都是一個問題。
如果有的同學還沒有想好大學修讀什麼專業方向,那麼通過修讀AP去嘗試探索自己相對偏好的領域,看看自己更想在或者更有能力在哪一方面進行深耕,也能為未來專業的選擇提供非常有價值的參考,避免臨近申請或者進入大學校門後還對此感到迷茫,杜絕走彎路的可能性。
例如,我們今後希望申請美國大學的商科專業,建議先選擇微觀經濟學,再選擇宏觀經濟學,在此基礎上增加選擇英語寫作和相關的心理學科。如果,我們現在還在十年級,對未來專業尚處於未定階段,那不妨修讀美國歷史和英語語言寫作課程,這些對於標化考試也是十分有幫助的。
專業優先
對於那些比較明確自己未來大學想修讀的專業、升學與人生規劃也都比較清晰的同學們來說,毫無疑問,就按照自己心儀的方向去選擇相關的AP科目就好了。
如果修讀的AP與自己未來想申請的專業比較對口,統考的成績也很出色,那麼在大學招生官們面前展現出來的就是自己過硬的學術實力,表明自己做好了在這一領域進行深入研習的準備,未來面對更高難度的課程和更大的學習壓力也有能力去應對。
並且,美國一些高校都有AP成績兌換學分的政策,一般考到3分及以上就可以抵扣一些基礎課程的學分,在幫助同學們節省學費的同時,也能讓大家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其他更感興趣的或是更深入的專業課程中,甚至因此而提前畢業都是有可能的。
另外,也有一些大學會把AP成績當作獎學金評定的參考指標之一,取得多門優異AP成績的學生更有可能贏得高額的獎學金。
量力而行
AP課程的內容難度比較高,學習時往往會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因此同學們在興趣與專業考量之外,也要考慮到自己高中以來的學業水平與學習能力如何,是否有餘力選修高難度的AP課程,具體又能學幾門。
AP為五分制的,3分以上即可被大多數學校接受並抵扣學分,頂尖學校則至少要求4分以上。和IB不同,AP課程數量選擇不為強制性,學生選擇時主要依據自我興趣、精力以及大學專業要求。美本申請時AP數量對申請結果的影響:美國Top50學校的學生平均2-3門AP;錄取Top30學校的學生平均3-5門AP;錄取Top10學校的學生平均8門以上的AP課程。所以,鑑於不同院校的不同要求,同學們也可以提前查閱並設定好適合自己的目標哦!
當然,很多時候並不是說修讀的AP科目越多越好,因為最後是要參加統考的,與其5門AP都只得了2分,不如2門都拿5分。畢竟對於招生官們來說,除了關注申請人修讀了哪些AP課程外,相應的考試成績才是用以判斷學生學業實力的更重要的指標。
在AP課程的選擇上,你還有什麼困難麼?歡迎點擊下方雄鷹教育客服微信號預約,獲取更為個性化的一對一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