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7日上午,我們在線下與線上視頻號直播同步舉辦了一場有關
「美本申請的專業探索與學科準備」的分享交流會。
對於新高一的同學而言,剛剛結束的這次期中考試成績是至關重要的,本次分享會目的就是在同學們經歷了一段時間國際課程的適應後,
為大家提供接下來期末及明年5月AP備考、高二選以及未來專業選擇的規劃和建議。活動邀請到4位優秀學員及4位家長代表蒞臨現場,同時還有史禺老師、蔡瑞老師以及謝璐辰老師在現場為大家分享了留學路上的長線規劃以及校內學習建議。
整體活動從以下4部分展開:
3)謝璐辰:期中考試百名學生成績大復盤,教你如何逆襲期末,斬獲AP全5分?4)家長訪談:關於大學的專業選擇,家長如何引導與幫助?在活動伊始,史禺老師以
美本申請的長線規劃為話題主旨展開來談,為大家講述了
美本教育的優勢、未來專業及職業賽道的選擇。
美本教育的最大好處之一就是選擇多。從具體案例來看,學生入學後提出申請,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轉到更加心儀的學校就讀,甚至是後續再二度轉學都有被許可的可能性,而選擇「曲線救國」入學後再進行專業的二次選擇的同學當然也不在少數。但是對比國內情況就會有很多限制,即便現在陸續也有很多國內頂尖名校開放書院制,允許專業的多重選擇,但是在考研的時候專業層面還是會有非常多的限制,跨專業考研的難度我們也是眾所周知的。另外,
美本教育的優勢從未來美研和美博的申請及出口結果來看也會被逐層放大,充分的凸顯出來。由此可見,相較於其他國家,選擇美本這條路線最大的優勢就是會給學生們更多自由選擇的權利與可能性,並且在未來申請研究生甚至博士就讀院校時,它的中臺優勢更能逐漸顯現出來。而在美本學校的選擇來看,除了那些專業優先並堅定未來基於此專業就業的同學以外,
建議本科還是以學校排名為有限考慮因素。可能有同學會問:美國人都對排名不那麼看重,我又為何呢?原因有兩點,
其一:經濟原因。美國人會考慮學費過於昂貴的問題,在本州會有相應的補貼政策,因此會優先考慮就讀。
其二:大學教育資源均衡。國情的不同導致大部分高校的生源優劣在美國人眼中的差異性不大。另外國內的就業形勢也是大家必須考慮的一點。相較於一些專業排名突出但是學校僅在小範圍內出名的院校,
選擇更具有影響力的院校可以降低回國就業的解釋成本和風險因素,校友圈子所帶來的資源也是不容小覷的。最後,對於美本申請的規劃還是想和大家強調一定要
早定方向,避免浪費時間做無用功。在方向定下來以後便可以踐行這個方向的「全家桶」(競賽+活動+夏校)了。
邢同學來自北京市八十中國際部高二年級,目前託福99分,3門AP五分,規劃明年5月再考5門AP。
邢同學從數學科目為大家講解了自己的逆襲方法與心路歷程。在初三上學期的時候他的成績其實是較差的,GPA以及班級排名都十分不理想,他的有效提分方法是
建立一個錯題本記錄錯題。邢同學認為錯題本其實就是一個私人定製的考綱,在期末時可以更好的查找複習點,可以反思個人錯因並認識到自己不足,同時是用來重溫思路,加固學習記憶的一大「法寶」。在高一上學習邢同學拿下了「GPA保衛戰」,數學成績有了明顯的提升,與此同時更好的迎接微積分的到來。接下來他更進一步的與大家分享了自己面對普高數學到微積分學習轉換的直觀感受:是從考察內容較為深入到知識範圍更廣、從具象到抽象,從應試性到實用性的一種轉換。邢同學在最後為大家分享了三點自己學習
微積分的避坑指南:1)拒絕「自作多情」心理:所謂「自作多情」其實就是畏難心理。剛開始學習一定不要被那些看不懂的專業名詞所迷惑,邢同學說:「我感覺微積分其實就是把一個不規則的東西打成無數個小點,我們在把無數個小點求出他的面積加起來的過程。」所以一定不要去畏懼它,把它想像的過於複雜。
2)拒絕極端式刷題:對於微積分而言多做題很有必要但是要適度和選擇合適的刷題時間,極端式刷題會造成思維的固化。
3)拒絕背公式:微積分並不是一個背公式就能得高分的科目,要靠理解和推導,學會舉一反三。
溫同學來自人大附中ICC高二AP班學生,去年考了5門AP全部五分,託福110分。經濟學學習是從初三升高一的暑假開始的,取得了NEC全球個人第27,團隊宏觀第8的成績,個人未來規劃偏經濟/金融方向。
溫同學認為經濟學和需要大量背誦的學科不同,是一門偏重理解的學科,一般學科只需要認真學習和刷題就可以記住歷史過程和公式,但是經濟學每一個模型都需要學生自己的推導,理解模型背後的隱藏邏輯才能真正記住,因此僅靠大量的刷題提分意義並不大。
那麼是否有必要用時準備兩門經濟呢?一定是優劣勢並存的。優勢在於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在邏輯上是互通的,找到規律學習起來「一石二鳥」,其次在學習過程中的慣性可以得以保持並且在時間上取得優勢,從而可以節省高二選課的空間,取得經濟比賽的優勢。但是同時準備兩門也是有一定劣勢存在的:大量時間的投入有可能會影響整體的學習節奏和複習節奏,並且對學生的毅力有一定的考驗。因此建議同學們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再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規劃,避免得不償失。最後,如果有同學決定了報考多門AP,投入大量精力在複習和刷題上一定是會十分辛苦的,但是既然選擇了就一定要堅持下來,溫同學說:
具備學習的決心和靈活的思維是非常關鍵的。韓同學來自二中國際部高二年級,AP物理1、宏觀經濟學2門5分,雅思7.0,GPA4.0,本次為大家分享了關於學科適應、高一GPA提分軌跡以及後續的選課建議。韓同學初中並沒有選擇國際部方向,因而高中的學習與初中相比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的,需要同學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儘快適應。第一,初中老師一般會在考前總結考點提綱,而到了高中老師是不會在考前集中劃重點的,因此就需要同學們在上課時自主標記重點,並在考試前儘早考試複習。第二,初中老師會提供大量練習題,僅僅需要配合老師的教學進度和布置的作業去刷題即可,而高中是自己去找題做的,這裡韓同學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找題網站(quizlet\chegg),除此之外同學們還可以主動去找老師要題。第三,高中階段老師和家長的監督會減少,更加需要我們獨立自主的去學習。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注重平時成績。如果平時成績過於差,可能就算期末成績滿分也無法彌補最後的GPA分數。第二,要大量的做題,但是並非瘋狂沒有頭緒的刷題,選擇弱勢科目加強練習。第三,及時整理很重要。有時候考試的題目來源就在老師上課講到過的細碎知識點中,所以及時的記錄整理下來,全面的複習。第四,明確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學科。多花時間攻克弱勢科目。第五,嚮往屆學長學姐詢問意見。每個老師的評分風格和方式都不同,傾聽一下過往學長學姐的經驗之談使自己更有把握出分。第一,首先看學科老師是否適合自己。每個老師的風格、考試難度、考試重點、講課速度等都有差異,要進行綜合考慮。第二,根據未來申請專業的方向,有目標性的選擇課程。第三,合理評估個人能力。不建議校內選滿三門AP,因為壓力非常大,可以考慮校外學習分擔壓力。
▲ 劉同學分享
劉同學就讀於人大附ICC高二,目前託福110分,物理1和微觀經濟2門AP5分。主要為大家分享了最近比較關心的AP Seminar課程相關的內容。AP Seminar嚴格來說是屬於AP Capstone項目,高二學習AP Seminar,高三學習AP Research,是一門相對來說比較新的偏文科項目,但是目前來看5分率較低,主要教授如何做研究、怎麼寫論文、怎麼做引用、怎麼做資料的可信度、怎麼構思自己的研究主題等等。劉同學從自己的學習經歷來看,選擇AP Seminar還是有一定價值的,首先它與英語課有少量重合,其次在學習時我們需要自助查論文、做研究,在這個過程中學到的知識所帶來的附帶的價值是令大家受益匪淺的。劉同學還與大家分享了標化課程對於文科類課程學習的影響:標化課程對於AP Seminar、英語學習都是有十分直觀幫助的,可以對我們的
閱讀速度、截取重點的能力、文章邏輯以及寫作水平都是有所提升的。在最後,劉同學寄予學弟學妹誠摯的建議:
一定不要當DDL戰士!尤其是文科類課程,一定要從平時就著手學習和作業的完成!
謝璐辰:期中考試百名學生成績復盤,教你如何逆襲期末,斬獲AP全5分?▲ 新東方國際教育北京學校AP/IB項目高級主管 謝璐辰老師
從這次剛剛結束的期中考試來看,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不斷的提高,面對問題及時尋求援助的意識也在增強,老師們也感到十分的欣慰。經過老師們在這個階段的集體教研復盤後,同學們如何才能逆襲期末,甚至在未來5月份的AP考試中取得一個滿意的成績呢?1)準備考試之前,一定要先清楚的
了解考試範圍,並對標AP進度。3)要
準確的找出自己學校、老師、科目的出題風格,並高度關注平時作業和考試題目的匹配程度。出題深不深、是否融會貫通、知識點連接性跳躍性強不強,都是要摸清脈絡的,並且要提前適應AP題型。老師還準備了一張全規劃圖,給同學們從進入高一國際部一直到高三,然後到成功申請,對標美本前10和英國牛劍應該在不同的時間節點考出的標化成績、打的相關的學科競賽以及應該拿到的AP分數。
學生們每次的期中期末考試的累積,也就是GPA成績,最終會成為最後申請的利器,因此要引起十分的關注和重視。對於未來AP的學習,一定要根據學生的未來專業方向,選擇不同的擇AP課程,針對部分學生家長面對AP的學習和選課還感到迷茫的情況,我們也準備了
AP寒假強化班,非常多優秀的AP教師也將在對應的班課中與大家見面,幫助孩子們在接下來的AP學習中穩步前行。
家長訪談:大學專業的選擇,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和幫助?▲ 新東方國際教育北京學校美本業務總監蔡瑞老師與四位家長代表
在活動最後,蔡瑞老師作為訪談人,對受邀的四位學生家長代表提出了三個問題,針對孩子大學專業的選擇,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和幫助這個話題展開分享與探討。
李媽媽:家長從小就要對孩子愛好、性格、興趣進行觀察,這對後續專業方向的選擇有很大的決定性作用。
劉媽媽:孩子對於專業方向可能較為模糊,家長要更早的考慮,從小觀察孩子的愛好、偏好,根據孩子的需求有針對性的學習並能力提高,為後續的專業選擇打下基礎。
程媽媽:在面對孩子有課業壓力時,要提供有效的幫助,理解支持和疏導。高一成績不理想沒關係,成績的提升其實是招生官非常樂意看到的,努力的過程和結果是更重要的。平時對於孩子的想法愛好也要理解支持,放手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逐漸尋找、挖掘她的興趣點,對未來的專業方向選擇有所幫助。
李媽媽:面對剛開始成績不理想的情況時,要給予更多的信任,在有效的幹預下幫助孩子提分;面對學校要求過於嚴格時要理解支持孩子找尋一個合適的發洩口,並適度的進行疏導。
▼ 問題三:專業的探索與選擇,都是由學生自己進行,還是家長也有幹預?崔爸爸:儘量不幹預,讓孩子自己發現興趣點並籌劃後續的考試,面對孩子的叛逆有時候老師的輔助效果其實好過家長。家長儘早做好規劃,減少猶豫期,給孩子留出更多的時間。本次分享會圓滿結束,各位老師、學生及家長的分享乾貨滿滿,非常具有可借鑑性。在未來的留學道路上,同學們要繼續努力,家長們做好孩子最堅實的後盾,我們也將盡最大努力為孩子們的提分保駕護航。
講座全程回放已準備好
如有需要
可掃碼添加小助手回復【活動回放】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