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高申請的最大痛點 是英文寫作
很多家長會說,自己身邊的很多小孩,各方面能力和條件都不錯,但是美高錄取結果不是很理想,是因為有其它因素在影響美高錄取結果嗎? 這時很多機構會和家長說:能獲錄美高名校的學生是因為孩子有特長。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真正有特長的學生遠不如大家想像的那麼多。可能也有一部分是因為家庭背景而在申請中佔有一定優勢,但這也只是很少數的學生。被很多人忽視的真正重點其實是在英文寫作部分。
很多家長會說,我孩子就讀國際學校,口語挺好的,寫作方面應該也是沒問題的。但是家長沒有考慮到的是:頂尖美高90%學生是美國本地學生,英語是母語,因此國內學生所謂的英文好其實並不佔優勢。 頂尖美高對於寫作水平要求之高,是一般家長很難想像的 。跟美國本地的學生相比,申請者的英文水平要比大部分美國學生好才算是達到了頂尖美高的要求。
有些學生看起來完全符合美高錄取要求,卻在SSAT不算分的作文上不夠好而沒有被排名靠前的學校錄取。其實好的閱讀能力只是基礎,美高是從閱讀能力很不錯的學生中去挑選寫作能力也很好的學生,這樣的學生才是頂尖美高會優先考慮的學生。
申請美高需要具備五個要素: 英文、學術、性格、特長、父母支持 。 最重要的就是英文和學術 。
美高一般會從英文達到學校要求以上的學生中,來篩選別的方面,因此英文程度是美高申請的一個門檻。有些家長會疑惑,為什麼美高對於英文的要求那麼高?為什麼很多計劃8申9的學生,在初二時託福就考到了110,還沒能獲錄非常理想的美高?實際上有些學生在父母的長期培養下,到初中時已經具有雙母語水平了。這些學生在招生官看來是比託福115的英文水平還要高的學生。
很多家長在孩子初中的時候,考慮之後去念美高,於是就先送孩子去美初,或者送去國內的國際學校,先培養孩子的英語能力。乍看這樣的規劃是沒問題的,但是家長忽視了從公辦學校轉到美初或國際學校,學生原本也許英文是優勢科目,轉學後卻變成了弱勢的低分科目,學校成績單上的英文分數反而可能變得&34;。在申請美高時,學校會要求初中的GPA,所以雖然學生英文水平達到了要求,但是成績單(學術)卻變得不好了。這也是很多家長在規劃中經常發生的問題。
二、美本申請和美高的最大區別在於重點從英文轉到了學術
有了美高的申請成功經驗, 學生在申請美本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以下誤區 :
· 以為自己的高中很好,自己修的課也比較高級,所以GPA可以低一點
· 以為申請大學和申請高中差不多
· 以為有學校顧問College Counselor會指導可以搞定一切
· 以為自己條件很好,英語很好,過於自信,不用家長幫忙
這些想法問題出在哪裡呢? 我們來看看美本申請時的關鍵 審核要素 :
· 學校在大學招辦心中的位置(&34;)
· 學生在學校的位置(成績排名)
· 學生是否有個人特色(特長)
· 學生的特色是否被招辦需要和認可
· 是否有熟悉或信任的人推薦
對比可以看出,在美本申請中, 學習>特長>活動 , 因此學習好才是第一門檻,這不同於美高申請將英語能力作為第一門檻。在申美高時以英文的壓倒性優勢獲錄名校的學生,在申美本時就沒有這種優勢了。原本在8年級時英文落後的學生,大多數經過幾年的準備和提高,在申美本時英文水平已經差不多趕上了。
同時,申美高的面試,學生是直接面對招生官,性格開朗的學生比較有優勢;但是申美本面試時,性格優勢幾乎為零。美本申請審核幾乎都是紙上作業,面試大多是校友面試,校友面試在美本申請的時候基本是不列入考慮的。
也有些學生申美高非常成功,但在申美本時不僅沒有了英文優勢、沒有了性格優勢,甚至原本申美高時的特長優勢也不再。這時,如果想要續寫申請成功的&34;,就需要準確地把握住美本申請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