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研究已經普遍證明,一些基礎疾病,比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都會導致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也更容易發展至重症。理所當然地,很多人認為,呼吸系統疾病也可能會導致這個問題。
不過,最新研究顯示,哮喘似乎不會增加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也不會影響其嚴重程度。而同樣會導致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的感冒,甚至還會提供類似交叉免疫的效果。
在新發表於《過敏與臨床免疫學雜誌》的文章中,羅格斯大學轉化醫學和科學研究所主任雷諾德·帕內蒂裡(Reynold Panettieri)表示了自己的疑惑:新冠病毒對哮喘患者的影響,似乎並不比非哮喘患者更嚴重。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數據,可能是生理原因,也可能是炎症治療的結果。
同時,也有可能是哮喘患者本身可能就會對個人衛生和社交距離保持高度警惕。各國防疫經驗都證明,控制社交距離可以有效預防新冠肺炎傳染,而在也是哮喘患者時常注意的,因為他們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自我隔離,以避免接觸到包括過敏原或呼吸道病毒在內的各種誘因。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即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人們更加注意服用哮喘藥物,這有助於整體健康。
然而矛盾的是,研究表明,緩解哮喘發作的類固醇會降低機體的免疫反應,並讓炎症反應惡化,還會導致SARS和MERS病毒2種冠狀病毒從呼吸道清除的時間延長,拖累疾病預後。關於哮喘和過敏患者吸入類固醇對他們感染新冠病毒風險的影響,是值得重點研究的問題。
頗有意思的是,另一種也會引起呼吸道症狀的疾病,甚至還會在預防新冠肺炎感染上會起到正面效果。
德國圖賓根大學醫院的科學家們分析了365個人的血液樣本。其中,180人感染了新冠肺炎, 185人沒有感染。
當研究人員將血液暴露於新冠病毒之中時,他們發現那些患病的人已經產生了最實質性的免疫反應。令人驚訝的是,他們還發現81%以前從未感染過新冠肺炎的受試者出現了免疫反應。
研究人員推測,這種免疫反應可能是由以前的普通感冒冠狀病毒如OC43、229E、NL63和HKU1引起的。之後,他們的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產生了交叉反應。
新冠肺炎通常表現為發熱、發冷、乾咳、呼吸困難、喉嚨痛、頭痛和疲勞。科學家表示,由於流感和新冠之間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普通感冒患者的免疫系統,可能已經為應對類似疾病做好了準備。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
[1]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7/200706094126.htm
[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3219820306061
[3]http://www.sciencetimes.com/articles/26278/20200630/8-out-10-people-infected-covid-19-protected-episodes-cold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