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慶魁和高秀敏相伴十幾年,妻子反而接受,精神伴侶相互成就

2020-12-27 深藏美味

在春晚舞臺上小品節目永遠有著獨特的地位,很多觀眾都喜歡語言類節目,歌舞類節目確實在春晚上不佔優勢,而在小品節目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本山大叔表演的小品,其中編劇何慶魁為他貢獻了很多劇本,何慶魁和高秀敏相伴十幾年,妻子反而接受,精神伴侶相互成就。

何慶魁其實以前是一個普通漁民,在一次劇本創作中寫了《誰娶誰》,這個劇本也被扶餘市民間藝術團用來進行小品表演,而主演這個小品的演員就是高秀敏,其實兩個人曾經年輕的時候都認識,也進行過合作,但是沒有在感情上有所發展。

他們第一次合作是在1977年,他們都很年輕,而且都沒有在演藝圈有多少影響力,何慶魁寫了劇本《兩枚戒指》,高秀敏表演後大獲成功,她通過努力來到扶餘市的民間藝術團工作,還成為了副團長,第二次合作的時候兩個人從身份上已經有了比較大差距。

看到何慶魁生活困苦之後,高秀敏本著相信他的才能給了他編劇的工作,而何慶魁也沒有辜負這份信任,他創作的劇本經過高秀敏的詮釋讓非常多觀眾喜歡,而在落魄的十幾年間何慶魁妻子一直鼓勵他創作劇本,雖然家庭環境艱苦也沒有離開他。

但是在何慶魁和高秀敏合作過程中,兩個人的關係也從朋友發展成了戀人,因為工作經常在劇團,所以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但是何慶魁想要給兩個女人一個交代,就表示想和妻子離婚,而妻子並沒有同意,並表示接受何慶魁和高秀敏的戀情。

無奈之下何慶魁也在沒有離婚的狀態下和高秀敏走到了一起,並且開始了同居生活,在外人看來他們就是一對夫妻,之後他們遇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那就是趙本山看中他們的劇本和創作能力,邀請他們參加自己的小品創作,並且還有登上春晚的機會。

機會擺在面前兩個人沒有浪費,前後和趙本山合作了很多經典小品,像《賣拐》、《心病》、《送水工》都是觀眾們熟知的作品,而從《送水工》開始他們之間的合作出現了問題,高秀敏和何慶魁不再參與春晚小品創作,反而做起了自己的影視劇。

影視劇發展雖然有了一定起色,但是在2005年發生了兩件影響何慶魁生活的大事,自己的兒子因車禍去世,高秀敏因心臟病去世,相伴十幾年沒有名分,精神伴侶相互成就,何慶魁一下接受不了打擊垮了下來,還是妻子陪伴他度過難關。

不管怎樣何慶魁和高秀敏還是有一段令人羨慕的戀情,能夠互相成就可能才是他們欣賞彼此的理由。

相關焦點

  • 何慶魁慶生照曝光,72歲目光呆滯胖一圈,愛人高秀敏去世時精神崩潰
    遭受雙重打擊的何慶魁 別看現在的何慶魁身材發福,在此之前,何慶魁的身材一度消瘦到如同乾枯的樹枝一般。尤其是在2005年,何慶魁幾乎同時失去了大兒子和知己愛人高秀敏的時候,何慶魁陷入了悲傷的漩渦無法自拔,承受了巨大打擊的何慶魁幾乎臥床不起。
  • 新年首曝:高秀敏冤死被翻!騙人14年:何慶魁查出兇手,趙本山卻不認!
    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  何慶魁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現在撫養趙本山。沒有他,趙本山什麼都不是!此前,何慶魁和高秀敏過著甜蜜的生活,給高秀敏買了一枚大鑽戒。
  • 高秀敏:一輩子沒有原諒趙本山,也遺憾沒能嫁給深愛的人
    唯一的變化就是已經結婚,妻子叫張豔茹,下鄉知青,已經有三個孩子。 婚後,張豔茹為了支持何慶魁寫作,在菜市場賣菜,是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這樣,才保障了何慶魁一直堅持劇本創作。 那時,何慶魁寫得多,被用的少,但妻子從來沒有埋怨過他,他很感激妻子。
  • 黃日華妻子病故,這7位男明星也喪妻,妻子有的被害,有的自殺
    今年2月初,劉真因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入院接受手術,但手術突發意外,她一度心臟驟停,陷入持續昏迷。最終沒能等來奇蹟,於3月22日晚上去世。享年45歲。劉真已經去世2個多月,辛龍一直未能從喪妻之痛中走出來,足不出戶、整夜失眠。辛龍和年僅4歲的女兒,想想著實讓人心生疼惜。
  • 高秀敏墓地實景:墓前雕像讓人懷念,墓碑之間的樹苗象徵著希望
    高秀敏出生於1959年,在她表演生涯的早期,她是作為一名二人轉演員在當地的一些地方演出。慢慢的,她加入到了當時市區煉油廠的文工團中,不過因為體型的原因卻遺憾的與正式文藝團中擦肩而過。不過我們總說是金子總會發光,高秀敏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實力最終也是成功的讓她進入到了真正正規的文藝團體中。自此,她正式的演藝生涯也算是開始了。
  • 睡眠呼吸暫停:高秀敏死因被隱藏了15年?原來睡覺也會窒息而亡
    15年前,著名演員高秀敏在家中不幸去世,醫院給出的死因是"突發心臟病"。而高秀敏晚年的生活伴侶何慶魁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實事求是地講,她是打呼嚕窒息而死。"高秀敏由於身材較胖,所以長期以來不能仰著睡覺。否則,她常常會因為打呼嚕而被憋醒,或者因為憋氣而暫停呼吸十幾秒鐘。
  • 15年後《聖水湖畔》演員今昔照,一屋子高秀敏的家裡人,卻大多不出名
    2005年,已經成為著名演員的高秀敏,和編劇何慶魁聯手打造了一部農村題材的電視劇《聖水湖畔》。在這之前,高秀敏的老搭檔趙本山,已經憑藉《劉老根》、《馬大帥》等劇在電視劇領域佔據了一席之地。而同為東北名人的高秀敏也不甘示弱,希望通過《聖水湖畔》打造「高氏品牌」。《聖水湖畔》播出後,曾經引起巨大反響,豆瓣評分8.2分,就很說明問題。
  • 再見了,秀敏被殺14年!何慶魁瞞了啥:中央揪出「兇手」,嚇壞網友!
    今天要談的主角已經死了很多年了,但她的作品仍然被認為是經典,經常被重複,她是高秀敏。我們必須對她非常熟悉的,因為她經常看到在展示舞臺,她和「何慶魁」合作小品總是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樂趣,除了她是一個非常好的演員,演了不少經典電影和電視。
  • 『精神分析的伴侶治療』第二章 婚姻和性的治療途徑1
    在最初幾個月,這種心身相伴關係主要由身體的交流體現。不可否認,嬰兒經常昏昏欲睡,但是當醒來的時候,他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接受直接的被照顧上,如被餵飯、被抱持、被換尿布、被放好地方、被輕輕搖動和洗澡。也有一些其他伴侶關係的成分,這些成分不是那麼明顯地基於身體的緊急狀況,如互動地凝視和發音,但是這些聯結的早期形式如果用嬰兒生理決定的特性來解釋會更容易,而非我們所認為的情感的明確意義。
  • 奇葩說最新辯題:伴侶有異性靈魂伴侶,是純潔友誼還是精神出軌?
    什麼『靈魂伴侶』,特麼的不就是精神出軌?我理解涓涓的激動,因為她最近和男朋友分手了,原因就是接受不了男朋友有個比涓涓更懂他、理解他的『靈魂伴侶』。那個女人是涓涓男友的同事,比涓涓男友大幾歲,已經結婚生子。一開始,他們僅僅交流工作上的事,後來、兩個人的話題慢慢擴展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心情不好時,男友也會第一個跟她傾訴。
  • 從婚戀贈答詩,看唐人「相逢相識、相知相思、相伴相守」的婚戀觀
    姚月華跟隨父親寓居揚子江時,見鄰舟楊達《昭君怨》中有詩云:「匣中縱有菱花鏡,羞對單于照舊顏」,十分喜愛,於是相互認識。後來,兩人在詩詞唱和中,互生情愫。具體來講,可以通過列清單的方式,讓對方提前明確差異與不一致,向對方闡明自己不能接受的做法,告訴伴侶哪些是感情中不可觸碰的原則與底線。然後對照清單「求同存異」,穩定差異,通過情感的深度連結,製造相對一致的愛情預期,像晃採和文茂一樣,順利進入感情的穩定期。
  • 她是國家一級演員,與別人丈夫非法同居14年,去世留下了遺憾
    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    她是國家一級演員, 與別人丈夫非法同居14年, 去世留下了遺憾春風吹又生」。前半段煙氣。菸嘴金黃有徽商二字。不妨適當的吃點槐花。一天來一杯。食物黏液好處多 黏液多的食材。她還會和你走得很近。將於年內全面動工修建。
  • 《精神分析的伴侶治療》前言
    前言我們之前寫過一本書叫《精神分析的家庭治療》,這本書繼該書之後,是戴維·沙夫早期的理論著作《性關係》的臨床實踐卷,像那兩本書一樣,本書表達的觀點起源於英國客體關係理論,整合了小組諮詢理論、嬰幼兒發展與性方面的研究,在這裡我們發展出這樣的一個理念,伴侶治療時,把配偶當做是兩人小組,他們因為彼此承諾,形成一個緊密結合的系統,而且這種承諾被相互給予性快樂的黏合而強化,作為身體和情感上的親密關係,婚姻是早期母嬰關係中身心相伴模式的後繼者,夫妻個性中壓抑的一面決定了配偶之間潛在的匹配,也決定了他們後來尋求在意識層面表達婚姻關係中的安全性
  • 精神伴侶和靈魂伴侶有什麼區別?男人和女人的意見完全不同
    有人不禁在問,現在的感情這麼神速,還存在那種悠長永久的精神戀愛嗎?其實精神伴侶和靈魂伴侶是有區別的,而在這兩個概念上,男人和女人的意見也是完全不同的。評論區真的太熱鬧了,有的說沒有男人願意和你做「純精神」知己的,更多的人則表示自己也有多年的精神伴侶存在。其實男人和女人對這種「精神」關係的界定經常不是不同的,這位女士的困擾就在於,他們對兩個人的關係期待不同。
  • 【廣西女神】84年168海歸碩士素食8年教師年薪10W、接受異地
    VIP:200108【北京女神】80年162素食9年幼教管理接受異地、接受離異有孩民族:漢身高:162體重:57血型:B星座:巨蟹座學歷、畢業院校:本科職業:幼教管理籍貫:河南新鄉現工作地:北京戶口所在地
  • 與伴侶分房睡,愛情和生活才真正開始
    和伴侶分房睡,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事實上,有這種想法的人還真不少。據《2017中國居住體驗報告》,在已婚女性群體中,有82.30%的人認為即使結了婚,雙方也應該給彼此足夠的獨處空間。據床上用品品牌Bedshed在2019年發布的數據,澳大利亞已經有20萬對夫婦選擇分床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