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郊祀志注》中說:「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
今日開始,進入頭伏,此後,一天比一天炎熱,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
在伏天裡,養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祛溼熱、排毒素!
入伏後,出現5大症狀,說明體內毒素多,抓緊排毒了
1、臉上長痘,潰瘍
三伏天,很多人會出現額頭起痘、口舌潰瘍等表現,這時可能就是體內毒素多,特別是心火旺引起的。
心火旺盛成為火毒時,就會反射到心臟對應的額頭,舌頭上等位置。
2、出現體臭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當肝臟中毒素堆積過多,就會出汗液,皮膚中代謝出去。
尤其是入伏後越來越熱,經常愛出汗的人,就會有很濃的汗臭味。
3、便秘
腸道,是人體主要的消化器官,也是最容易積累毒素的地方。
當腸道垃圾毒素太多時,便會出現便秘,而經常便秘,腸道有毒物質不斷反覆吸收,進而形成惡性循環。
4、情緒不佳
天氣熱人的情緒多多少少都會有不穩定的表現,但是如果一個人經常抑鬱,經常處於多愁善感當中,或是肺毒堆積太多。
主要是因為肺功能的氣體運行不暢通,氣血循環變慢,就會使人沉悶,總是很不開心。
5、容易疲倦
即使是休息充足,但是在早上起床的是還是感覺很累,很疲勞,身體沒有勁。
如經常有這種表現,可能時候腎臟毒素堆積過多引起的,身體內的毒素消耗了腎的能量,腎臟提供的能量減少,於是出現體倦,神疲思睡,四肢無力。
入伏後,常飲一茶,多吃二物,少做三件事,給你的身體洗洗澡!
常飲一茶:
伏天,喝一杯熱茶,不僅可以解暑消渴,還能夠促進排汗散熱,提高脾胃運化的能力。
蒲谷丁菊花泡水喝,可清熱解毒,下火消炎,是伏天不錯的茶飲。
蒲谷丁,有清熱、解毒、利尿之效。用其泡水喝,可瀉火除溼,改善溼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
菊花,是清熱解毒、下火的好幫手,可快速降火,與蒲谷丁搭配,清熱解毒效果加倍。
多吃二物:
1、綠豆
綠豆,能清熱解暑,潤喉止渴,是不錯的排毒的食物。
並且綠豆中含有大量的多酚類抗氧化物質,可起到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伏天,多吃點綠豆湯,有解暑,排毒的作用。
建議,成人一周喝2到3次,每次一碗最佳。
2、西瓜
西瓜是炎炎夏日不可缺少的食物,爽口的西瓜,可清熱解暑、止渴利尿。
並且西瓜也有很好的利尿作用買、可促進身體的排毒。
除了吃西瓜外,也可以將西瓜瓤涼拌、做茶飲,或者熬湯喝也是不錯的選擇。
少做三件事:
1、少長期吹空調
空調成為夏季必備的。
但是長時間的吹空調,會消耗人體的水分,導致皮膚乾燥,也會引起關節疼痛等。
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如一直吹空調,室內外溫差過大,使全身毛孔閉合,體內熱量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腦供血不足,容易發作「熱中風」。
夏季吹空調要適度,合理控制空調的溫度。
2、不溼發入睡
夏天熱,人們經常是晚上洗個澡然後在直接睡覺,但是洗澡後,一定要把頭髮吹乾。
頭部是諸陽之匯,陽氣在頭頂集聚,經常頭髮未乾就睡覺,容易導致溼氣集聚,損傷陽氣,引起頭疼,頭暈等表現。
所以,洗完澡後一定要保持頭髮乾燥 ,要注意除溼氣纏身。
3、不劇烈運動
運動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夏季運動一定要注意不要過量運動,
如劇烈運動,出汗太多,容易引起脫水,引起心腦血管供血不足,出現頭暈,眼花,噁心等問題。
夏季運動,要慢一些,微微出汗即可,可以適當的做一些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