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川普的總統任期已接近尾聲,在他對五角大樓來了場「大換血」之後,美國國防部拋出了一項「重磅承諾」:美國將繼續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進一步縮減駐軍規模。
據《今日美國報》當地時間11月17日報導,川普任命的國防部代理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Christopher Miller)當天宣布,美國將在2021年1月15日前,分別從阿富汗撤出2000名士兵、從伊拉克撤出500名士兵,使美軍在這兩國的駐軍人數均減少到2500人。
美國國防部於當天早上正式向國會及其他美國盟國告知了此次撤軍行動。米勒表示,撤軍與川普政府的既定計劃和戰略目標一致,但他並未回答記者的提問。
「五角大樓:駐阿富汗和伊拉克美軍將在川普任期內撤走」,《今日美國報》報導截圖
當前,美國在阿富汗共駐紮有約4500名士兵、在伊拉克有3000多名士兵。報導指出,由於本次撤軍距離下一任總統就任僅間隔5天,這意味著川普最終還是未能徹底兌現「撤出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承諾。
但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稱,川普此舉已經履行了「停止美國無休止的戰爭」這一承諾,剩下的駐軍將主要用於「保衛使館」及「協助盟國」。
美國政客與盟國反應消極
美國撤軍的計劃很快就引起了軒然大波,美國國內的政客及其盟國大多對川普的決定感到不滿。
當天早些時候,在美國國防部尚未正式宣布撤軍計劃時,北約就對美國的撤軍意圖提出了警告。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北約秘書長延斯·斯託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宣稱,美國過早撤離阿富汗可能會讓北約「付出沉重代價」,阿富汗仍然「面臨成為恐怖分子據點的風險」。
「北約領導人警告,過早撤離阿富汗將付出『高昂代價』」,CNBC報導截圖
斯託爾滕貝格在聲明中稱,「我們現在面臨艱難抉擇。我們已經在阿富汗待了快20年,沒有北約盟國想再待下去了。但與此同時,過早或不經協調的撤軍可能需要付出極為高昂的代價。」
報導稱,包括美國在內,目前北約在阿富汗駐軍大約不到1.2萬人,其在後勤、運輸等方面非常依賴美軍。但斯託爾滕貝格表示,不管美國如何行動,北約軍隊會繼續「訓練、協助阿富汗安全部隊」。
削減駐軍的計劃在美國政客之間產生了很大的分歧,批評、反對川普的聲音佔據了多數。
伊利諾州民主黨參議員達克沃斯(Tammy Duckworth)稱削減駐軍會讓剩下的士兵「面臨危險」,指責川普「把政治日程置於國家安全之上」。羅德島民主黨參議員裡德(John Francis Reed)則斥責川普「選擇錯誤的道路」,「置美軍和盟友於危險之中」。
即使是在共和黨內,反對的聲音同樣不在少數。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羅姆尼批評川普的行動「出於政治動機」,對於美國國家安全利益而言「不是明智的決定」。參議員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雖沒有直接反對川普,但他明確宣稱撤軍會「傷害盟友、讓敵人高興」。
不過,美國政客之中還是存在一些支持的聲音。密蘇裡州共和黨參議員霍利則寫信支持米勒,稱大多數美國民眾都希望結束戰爭。《紐約時報》還指出,共和黨中一些保守派和自由派,及民主黨參議員桑德斯等進步人士,都對美國在海外的戰爭感到不滿,希望撤軍。
川普9月提名的美國駐阿富汗大使候選人威廉·魯格(William Ruger)也堅決支持削減駐軍的決定。他聲稱川普可能會成為「終結美國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的領導人」,並表示不管總統是誰,他都會支持從阿富汗撤軍這種「良好的政策」。
美軍已在兩國駐紮近20年
自2001年的「9·11」事件後,美軍就以「反恐」的理由打進了阿富汗,對蓋達組織、塔利班等目標開展打擊。2003年,美國又以所謂的「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藉口入侵伊拉克。時至今日,美國在這些國家駐軍已接近20年時間。
阿富汗戰爭已經成為美國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場戰爭,作戰和海外駐軍給美國帶來了極為龐大的戰爭開支。根據2019年美國國防部的一份統計報告,從2001年9月11日至2019年9月30日,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等地的戰爭開支已經超過1.57萬億美元。
美國防部報告截圖
川普從上臺前就一直吆喝著要結束這些「無休止的荒謬戰爭」。《紐約時報》指出,這同時也是川普「美國優先」政策的核心部分之一。他在2016年競選期間就公開批評前總統小布希發動伊拉克戰爭,讓共和黨同僚也「深感震驚」。
2018年,川普曾發推說要從敘利亞撤軍。CNBC提到,這在五角大樓引發了一場政治動蕩,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時任國防部長馬蒂斯辭職。迫於壓力,川普最終不得不收回了撤出敘利亞的意見。
今年2月,川普政府與阿富汗塔利班組織達成協議,雙方實現停火,美國宣布在7月中旬之前至少撤走5000名士兵,並在2021年5月前完全撤出阿富汗。10月8日,川普又發推說要讓在阿富汗服役的美軍士兵「在聖誕節前回家」。
川普的主意顯然很對美軍士兵的胃口,這些美國老兵對於長年的戰爭已經不抱什麼幻想。《紐約時報》指出,在2016年大選中,憑藉這些承諾以60%對34%的絕對優勢贏得了美國老兵們的支持;儘管今年川普連任失敗,但11月初的民調顯示,他還是在老兵中贏得了54%的支持。
川普:「我們應該讓阿富汗剩下的那些勇敢的士兵在聖誕節前回家」,推特截圖
在這場「精心策劃」的撤軍行動中,川普在五角大樓掀起的「大換血」似乎也起到了推動作用。美媒分析稱,前國防部長埃斯珀等人一直以來都對撤軍持謹慎態度,主張在「安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再減少駐軍,這幾天的人事巨變實質上推翻了那些反對快速撤軍的勢力。
川普新任命的代理防長米勒及其高級顧問道格拉斯·麥格雷戈(Douglas Macgregor)就都是撤軍的堅定支持者。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提到,麥格雷戈一直公開反對美國在阿富汗等地區的軍事行動,呼籲全面撤軍。
根據美國國防部公布的日程,這一輪撤軍預計於2021年1月15日之前完成,距離拜登就任總統僅有5天。美媒指出,隨著阿富汗塔利班組織與阿富汗政府間的衝突加劇,拜登將面臨一道新的難題:拜登贊同海外撤軍,但阿富汗政府更希望拜登成為一個「可靠的盟友」提供支持。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