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下令將從阿富汗、伊拉克撤軍,北約罕見發警告
據《今日美國報》當地時間11月17日報導,川普任命的國防部代理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Christopher Miller)當天宣布,美國將在2021年1月15日前,分別從阿富汗撤出2000名士兵、從伊拉克撤出500名士兵,使美軍在這兩國的駐軍人數均減少到2500人。 美國國防部於當天早上正式向國會及其他美國盟國告知了此次撤軍行動。
-
塔利班訪俄釋信號 願與美國繼續談
美聯社報導,塔利班小組這次前往莫斯科是川普中止談判後這一組織的成員首次「出國訪問」。美國智庫伍德羅·威爾遜中心亞洲項目副主任麥可·庫格爾曼認定,塔利班小組前往俄羅斯釋放信號的意味強烈。「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動向,即便在川普總統叫停美方與塔利班談判的情況下,塔利班仍然希望強調自身對繼續對話的興趣,」庫格爾曼說,「作為美國的一個主要對手,俄羅斯最近數月不遺餘力地加強與塔利班的關係。塔利班選擇與莫斯科方面接觸,傳遞和解信號,頗引人注目。」
-
撤軍敘利亞?美國舉棋不定 將重新考慮如何撤軍
【拉抽屜】格雷厄姆2018年12月30日和川普舉行午餐會,時間持續兩小時。他在白宮外告訴媒體記者,以確保擊敗「伊斯蘭國」、美國在敘盟友庫德武裝得到保護以及伊朗不會成為美國撤軍的「大贏家」為前提,川普「長時間、努力」思考敘利亞問題以及如何撤軍。格雷厄姆說,川普承諾,完全擊敗「伊斯蘭國」以後,美軍再撤離敘利亞。
-
阿戰纏鬥十年塔利班不滅 美國疲憊伺機撤軍
決戰,無法完成的任務 塔利班政權的垮臺,從一開始,就是美軍及其盟軍與阿富汗「北方聯盟」合作的成果。但塔利班武裝,從來沒向美國設想的那樣被徹底剷除,甚至反覆出現「越打越多」的怪象。從來沒有「決戰」的決戰、不像「結果」的結果,幾番拉鋸、多個回合後,美國終於想明白:投入越多,只會在泥潭裡陷得越深。
-
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撤軍是「逃避」還是「挖坑」?
從伊拉克撤軍是虛張聲勢?除了撤離索馬利亞,川普政府近期明顯加快了從海外「甩包袱式」撤軍的速度。上月17日,五角大樓宣布,美國將在2021年1月15日前,從伊拉克撤出500名士兵,使美軍駐軍人數減少到2500人。
-
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從多國撤軍是「逃避」還是...
「黑鷹事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成為美軍心中難以忘卻的「痛」,並一度影響了美國的反恐和對非政策。從伊拉克撤軍是虛張聲勢?除了撤離索馬利亞,川普政府近期明顯加快了從海外「甩包袱式」撤軍的速度。上月17日,五角大樓宣布,美國將在2021年1月15日前,從伊拉克撤出500名士兵,使美軍駐軍人數減少到2500人。
-
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再次遭到爆炸襲擊,美國撤軍後,局勢走向失控
在人們的印象中,阿富汗一直與戰亂聯繫在一起,近年來,阿富汗民眾一直飽受戰亂之苦,即使川普宣布撤軍,阿富汗的局勢也沒有發生任何改變。最近,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又發生了一起爆炸案,阿富汗的局勢變得更加動蕩。之前人們一直認為,美軍是襲擊事件頻發的根源,但現在人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自從美國宣布撤軍後,阿富汗的襲擊事件大幅增加,而阿富汗政府也不希望美國撤軍,他們認為,美軍撤離阿富汗不利於阿富汗局勢的穩定。此前,有媒體認為,美軍的撤出會為極端勢力的復甦和擴張創造條件。
-
川普或將發布命令 進一步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兩名美國官員透露,預計美國總統川普將於本周晚些時候發布削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駐軍人數的命令,在2021年1月中旬之前將兩地的美軍人數分別減少到2500人。
-
美國決意加速從伊拉克撤軍,才省下幾千兵力有啥用?
現在美國的戰略收縮之勢已成,即便到了2020年底,川普在即將離任前,依然下令將從阿富汗、伊拉克撤軍,為何非撤不可?按一般的解說,這是給下任挖陷阱,可惜仔細研究一下,這只是沿繼以前的戰略,只是計劃中的事情,對於美國從阿富汗伊拉克撤軍的事情,美國國內沒有什麼反對意見,即便川普不做,下任也必須繼續。
-
塔利班引火燒身!川普被惹惱突然叫停談判,18年的戰爭前景難料
喀布爾炸彈襲擊,美國總統川普突然取消戴維營歷史性會談,阿富汗18年戰亂前景難料。作為對喀布爾最新爆炸襲擊事件的反應,川普宣布取消周日與塔利班計劃在戴維營舉行的和平談判。在這一次襲擊中,有一名美國軍人喪生。
-
這是一個漫長的黑夜,川普悄悄去幹了一件大事!
28日晚上8:33分左右,專機終於降落在了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附近的巴格拉姆空軍基地——川普親自去阿富汗勞軍了。3個半小時內,他和美國大兵握手,給他們籤名,向他們發表演講,和他們分享了火雞。「這是一次漫長的飛行。」他然後大笑,「但我們喜歡這樣。」
-
與塔利班和平文件草案曝光 美將公布撤軍時間表換取停戰
參考消息網7月21日報導日媒稱,美國與阿富汗塔利班推進直接磋商的和平文件草案19日曝光,雙方磋商是為了終結從2001年起持續不斷的阿富汗戰火。據共同社7月19日報導,磋商相關人士透露了草案有關內容。其中顯示,作為美方明示駐阿富汗美軍撤離時間表的交換條件,塔利班將同意停戰。關於和平文件,雙方力爭到9月1日達成協議。報導認為,若雙方達成協議,將成為持續約18年的「美國史上最長戰爭」走向終結的巨大轉折點。由於塔利班的拒絕,阿富汗政府沒有加入磋商,美國擬按照和平文件敦促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對話,帶動全境停戰。
-
美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是否在降低?川普重申美國不當世界警察
在美國西點軍校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時,川普表示,美國正進入歷史上的「關鍵時刻」,「我們正在結束一個無休止戰爭的時代。」川普說道:「在許多人甚至都沒有聽說過的遙遠地區解決古代衝突,這不是美軍的職責。」他還說,美國不再當「世界警察」,這是川普自2016年競選總統以來一直希望實現的承諾,但他近四年的總統任期是否讓美國的外交政策更加和平了呢?在川普發表上述言論之際,有報導稱白宮計劃從德國撤軍9500人,這已經讓一些美國盟友以及美國國會鷹派人士,有理由擔心美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正在「降低」,然而,他們的擔憂很可能被證明為時過早。
-
美國國務院專門為川普致金正恩公開信給了一份中文譯文
原標題:美國國務院專門為川普致金正恩公開信給了一份中文譯文 白宮24日發布了一封美國總統川普致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公開信。川普在信中表示,因近期朝鮮表示出的「極大怒氣與公開敵意」,他決定取消原定於6月中旬與金正恩在新加坡的會晤。
-
英媒:阿富汗鄰國擔心美國撤軍後會出現難民危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路透社1月1日報導,一些外交官表示,美國計劃從阿富汗撤軍的報導正在讓阿富汗的鄰國感到緊張。這些國家已經開始為撤軍可能導致大批難民越境逃離做準備。據報導,在喀布爾與美國官員會談的阿富汗鄰國外交官們對可能出現的混亂局面感到警覺,他們表示,正在重新評估政策,並將加快邊境準備工作。一名駐喀布爾的亞洲高級外交官表示:「目前還不清楚美國撤軍的具體情況,但我們必須準備好一個明確的行動計劃。情況可能很快就會變得更糟。」
-
阿富汗總統競選集會和美國使館附近先後爆炸,塔利班認領
阿富汗總統競選集會附近先遭遇炸彈襲擊,數小時後,首都喀布爾美國大使館附近又傳出爆炸聲。阿富汗塔利班17日晚間聲稱對上述襲擊負責。本月初,阿富汗塔利班與美國談判破裂,塔利班的一個談判小組13日剛剛抵達俄羅斯,就阿富汗相關問題進行磋商。
-
任期將盡,川普為何忙著撤軍?
從敘利亞、德國,到伊拉克、阿富汗,再到索馬利亞,川普政府屢下「撤軍令」,最近更趨頻繁。分析人士指出,從海外撤軍是川普的執政承諾,也是其「美國優先」政策的重要部分,如今加速推進,意在擺脫戰亂「泥沼」並留下更多「政治遺產」。但倉促撤軍不僅面臨風險和阻力,也將給下任總統留下難題。
-
美國與塔利班「和平談判」進入最後階段,或做出重大讓步
隨著美國在2011年逐步撤軍,只留下1.4萬名兵力後,塔利班的勢力範圍居然擴大了。和平談判眼見戰場上的優勢一點點喪失,美國於2018年10月,開始與塔利班在卡達的首都多哈舉行「和平談判」。不過,阿富汗政府沒有參加談判,因為塔利班認為現在的阿富汗政府是違法的,是美國扶持下的「傀儡政權」。
-
川普宣布撤軍之際 2美公民加入IS在敘被捕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英國《獨立報》1月7日報導,「敘利亞民主力量」當地時間6日宣布,兩名美國人以及包括愛爾蘭和巴基斯坦等國籍在內的外國人在戰鬥中被俘,其中34歲的休斯敦居民克拉克曾寄出自傳等資料向「伊斯蘭國」(IS)求職,另一人哈米德(Zaid
-
比阿聯以色列關係正常化更勁爆:巴基斯坦制裁塔利班!
該組織和塔利班關係莫逆,其頭目西拉傑丁·哈卡尼同時身兼塔利班二號人物,也在巴方制裁之列。許多塔利班領導人在巴基斯坦有生意和物業,巴方宣布金融制裁的時機可以看做向塔利班施壓,使其儘快加入阿富汗內部和平對話。這意味著巴基斯坦在配合美帝從阿富汗撤軍之後的外交戰略,讓言而無信的塔利班不至於在美帝撤軍後顛覆阿富汗合法政府,這的的確確是充當了一次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