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有代溝,年齡相差越大,越有代溝,很多父母在照顧自己寶寶的時候,深刻感受到了代溝的存在。寶寶說的話,父母聽不懂,父母說的話,寶寶聽不懂,寶寶一旦哭鬧,父母不知道原因,就會折騰很長時間都無法哄寶寶睡覺。其實,寶寶的哭鬧也並非一件壞事,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是一件好事。
小張在去年生下一個女兒,一家人在照顧寶寶上用盡了心思,小張在看到寶寶很健康,在加上經濟原因,就把寶寶交給婆婆照顧,自己又回到工作崗位上了。婆婆在帶來一陣子之後,表示身體吃不消,孫女在平時太喜歡哭鬧了,經常在半夜哭醒,老人只得在半夜哄孩子,時間長了之後,老人也感到力不從心。
小張只得在晚上自己照顧寶寶,每天被寶寶折騰的睡不到覺,使得小張在白天上班的時候,精神很差,身邊的同事在了解到了事實之後,就勸小張不要擔心,寶寶哭鬧是聰明的象徵,要採取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寶寶的成長。
根據研究發現,哭是寶寶唯一也是獨特的語言交流手段,如果寶寶身體很健康的話,哭鬧就表明寶寶有很多想法,體現了寶寶活躍的大腦,說明寶寶很聰明。因此,在寶寶身體健康的前提下,無須過於擔心寶寶的哭鬧,寶寶的哭鬧可能是在與父母溝通,他們的哭鬧可能釋放了以下幾個信號:
1、飢餓或者饑渴
成年人在感到飢餓或者饑渴的時候,會採取行動來滿足自己,寶寶的行動能力有限,在感到飢餓與饑渴的時候,是無法通過自己來滿足自己,因此,他們會通過哭鬧來引起父母注意來消除自己的飢餓感與饑渴感。
2、體溫出現異常
寶寶的體溫與成年人不同,對於冷熱的感覺也是不同的,光憑父母的觸摸是無法正確的感知寶寶到底是冷還是熱。當寶寶感到寒冷或者炎熱的時候,身體肯定是難受的,寶寶在感到難受的時候,就會通過哭鬧來表達,這就能夠讓父母知道寶寶到底是冷還是熱。
3、生理需求
排洩是人的生理需求之一,每天都會有這樣的需求,對於寶寶來說,排洩的次數會更多一些,寶寶在還沒有學會在排洩之後要如何清潔之前,排洩物會存留在寶寶紙尿褲之中,與寶寶的襠部會有很近的接觸,讓寶寶感到不適,於是寶寶就會哭鬧。
4、需要父母的懷抱
越是年紀小的寶寶,對於安全感的需求就越高,如果父母在平時沒有花時間陪伴寶寶的話,寶寶就會缺乏安全感。父母的懷抱是能夠讓寶寶有安全感的地方,因此,寶寶會格外需要父母的懷抱。當父母不在身邊,或者是父母沒有給寶寶足夠擁抱的時候,寶寶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哭鬧
5、外界環境的變化
對於成年人來說,在一個環境中呆的時間長了之後,去另外的環境,就會感到不適,對於寶寶來說也是如此,如果在寶寶看到陌生人,接觸到陌生的事物,處於一個陌生的環境下的時候,也會感到不適,就會哭鬧。
1、要正視寶寶哭鬧這一行為
成年人都是從寶寶成長起來的,不管是誰,在小時候都會哭鬧,父母要在心理上正視寶寶的哭鬧,不要因為自己的情緒而去採取強硬的措施制止或者是放任寶寶哭鬧。
這樣的做法只會在短時間裡面讓父母感到輕鬆,從長遠的角度來說,對於寶寶的傷害要更大一些。因此,父母要注意對寶寶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正視寶寶的哭鬧。
2、培養寶寶的安全感
對於寶寶來說,生理的成長並不是真正的成長,只有生理與心理上共同成長才是真正的成長。寶寶心理成長的第一步,就是要讓他們有安全感,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寶寶,是什麼事都做不到的,培養寶寶的安全感,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父母額陪伴。只有父母在平時多陪伴,關心自己的寶寶,寶寶才會有安全感,才能夠為他將來的心理健康的成長奠定基礎。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壞事,也沒有絕對的好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很多事情換個角度想,沒準就能夠把壞事變成好事。寶寶的成長也是如此,需要父母運用自己的智慧來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