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巨頭基石加持!從瑞麗醫美IPO,透視暴利醫美行業投資趨勢與...

2020-12-20 騰訊網

12月15日,民營醫美機構瑞麗醫美正式於港交所招股,擬發行3.425億股,招股價介於0.3-0.4港元,對應發行市值為6.17億-8.22億港元。本次公司IPO,引入了昊海生科、途益香港兩位基石投資者,共認購5714萬股,佔發行比例的16.68%。

一家發行市值不超過10億的醫療機構,為何會引起我們的注意?不為別的,正因瑞麗處於風口上的醫美賽道,而其在港交所上市,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分析並透視醫美連鎖機構及上下遊產業鏈在行業中的地位。

實質上,國內成功IPO登陸資本市場的醫美服務企業,本就屈指可數,加上瑞麗醫美,可比的行業公司只有四家,包括在三板掛牌的華韓整形、美股的醫美國際和A股的朗姿股份。

同樣處於醫美賽道,各個產業鏈環節的差異可謂巨大。

醫美賽道上遊的玻尿酸細分就孕育出了三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愛美客和華熙生物市值皆超過600億。反觀市場容量更大的下遊醫美服務連鎖,華韓整形40億市值、朗姿股份108億市值、醫美國際7億市值,可謂慘澹。

當中癥結何在?我們從瑞美的IPO中可窺探一二,並對醫美賽道的投資思路有一個梳理。

一、杭州第四、浙江第五的醫美連鎖服務機構

瑞麗醫美,雖是國內第四家登陸資本市場的醫美服務企業,但是其在浙江、乃至全國的市場佔有率,並不高。

截至2019年12月,杭州一共擁有約300家醫療美容機構。從2019年醫療美容服務收入統計排序,瑞麗醫美的市場份額約為4.1%,排名第四。

放大至浙江省來看,瑞麗醫美的市場份額約為1.9%,排名第五。但浙江省前五名行業參與者合計的市場份額僅為17.5%,CR5集中度非常低。

如此可以推斷分析,全國醫美服務機構處於區域化的競爭格局,集中度低,參與者眾多,競爭激烈。

根據艾瑞諮詢數據,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000家,約佔到全國開展醫美項目經營的美業店鋪的14%。而從機構結構來看,大型醫美機構僅佔市場的6-12%,中小機構是目前的主力形態,佔到機構數量的70%-75%,另外還有16%-22%的小微型診所。除此之外,還有大量不具備資質的醫美機構參與競爭。

面對這樣的競爭格局,頭部醫美機構品牌是有很大機會從中受益的,隨著行業政策的不斷收緊和完善,不合規以及中小機構將不斷出清,頭部機構有望藉助資本、品牌力量搶佔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得以提升。

二、毛利率遭遇滑鐵盧,國內輕醫美趨勢凸顯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瑞麗醫美實現營業收入1.13億元、1.59億元、1.91億元,對應淨利潤分別為1740.5萬元、1841.8萬元、1027.7萬元。

公司收入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為美容外科業務、微創美容業務和皮膚美容業務。

● 美容外科:豐胸、面部或頭部塑形(隆鼻、雙眼皮、墊下巴)、身體塑形(拉皮或抽脂);● 微創美容:注射類項目(如透明質酸、神經毒素等);● 皮膚美容:雷射、射頻及超聲波等設備服務(祛斑、嫩膚、美白等);

可以從上述數據看到一個趨勢,微創美容及皮膚美容業務收入呈快速增長的態勢,佔據公司更重要的位置。而美容外科業務增長趨於穩定並在19年出現下滑,這種此消彼長的狀況使得瑞麗醫美的盈利能力近兩年出現快速下滑(毛利率:美容外科>>微創外科)。

深究其中,縱然微創美容和皮膚美容方向成為業績主推力,活躍客戶人數也在快速增加,但從活躍客戶平均開支金額的下滑趨勢看,瑞麗的賺錢容易程度是在下降的,這是行業普遍情況還是個體現象?

這個角度,我們可以看出以「輕醫美」為導向的注射項目,如玻尿酸、肉毒素等越來越受消費群體的青睞,是未來重要的投資方向。另外以皮膚美容為主的雷射、射頻等項目的醫療設備細分機會,也有必要進行挖掘。

三、苦逼的行業中遊,醫美機構兩頭受氣

回頭看瑞麗醫美的毛利率和淨利率的數據,毛利普遍都在50%以上,淨利率從15%下滑至個位數,為何淨利率呈現如此大的波動性?

問題的核心源自於較弱的議價權,醫療美容機構的盈利能力受制於三大成本端:醫美產品、醫師和獲客,這些成本主要蘊含在銷售成本、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當中。

我們從瑞麗醫美的銷售成本結構中可以看出,耗用物資成本加員工成本合計佔比超過90%,而其中的醫療消耗品,則正是透明質酸填充劑、肉毒素等產品。

有朋友可能會說,這些產品購買後,醫美機構可以再加成轉嫁給用戶。但這種提價能力一定程度會被抑制,一方面網際網路時代服務價格透明、可選擇的醫美機構較多,另一方面對於進口的玻尿酸肉毒素產品,醫美機構不具備較強的議價權(尤其在肉毒素方面,國內獲批數量較少)。

除服務提價能力受制外,醫美服務項目對醫師依賴程度較高,國內醫師稀缺會導致機構人員成本壓力遞增。根據ISAPS統計,2017年我國共有醫美醫生2800名,佔世界醫美醫生總數的6.4%,位居世界第三,但每百萬人口僅擁有2.01名醫美醫生,遠低於世界其他國家。因此,醫美機構對醫生的爭奪也進入了白熱化的地步,付出的醫生提成和營銷獲客約佔總利潤的50%。

醫美機構最核心的痛點在於獲客,行業整體引流方式較為單一,主要包括傳統廣告、新美大等網際網路平臺。由於新美大等網際網路平臺引流成本則在10%-40%之間,遠低於傳統渠道,受到醫美終端青睞。從幾家上市公司來看,銷售費用率普遍在 20%-50%之間,符合前述引流成本區間,管理費用率則在 10%-20%不等。

最後,把目光延伸至下遊網際網路獲客機構,以目前的醫美社區龍頭新氧為例,其用戶增長和盈利能力充分展現了「網際網路+醫美」雙劍合璧的效果。中遊的醫美機構,相比上遊和下遊,可能真的是最苦逼的環節。總結:從瑞麗醫美的基本面看,行業中遊,各項關鍵數據下滑,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參與其IPO打新,實際上就是籌碼博弈賭大小,前陣子小券商易昇到處賣國配,有沒有聞到危險的氣息?

綜上數據分析,我們也看到了目前中遊醫美機構一些窘境,未來誰能突圍而出,尚難捕捉,目前我們需要做的其實是耐心觀察,等待「先勝而後求戰」的那家公司出現。

相關焦點

  • 醫美暴利:何時能退燒?|醫美|暴利|玻尿酸|顏值經濟|-健康界
    對於消費者來說,目前國內醫美同類產品的消費費用遠超歐、美、日等國家,國內醫美行業的暴利,何時能夠降火退燒呢?當前,醫美行業中注射類項目市場規模佔比最大,2019年約為57%,其中玻尿酸約佔2/3,肉毒素約佔1/3.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由於國內醫美行業上遊擁有較高的行業與合規壁壘,短期新進入者很難參與到競爭中來。
  • 「醫美茅臺」愛美客毛利率驚人,暴利玻尿酸還能維持多久?
    伴隨著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及中產階級群體崛起,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消費者醫美意識快速提升,推動醫美市場高速增長。2012至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從298億元增長至1769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28.97%,但相比於美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中國醫美市場還處於剛起步階段。
  • 「醫美茅臺」愛美客毛利率驚人 暴利玻尿酸還能維持多久?
    有機構預測,2023年中國醫美市場總體規模有望達到3115億元,2020至2023年複合增長率將保持在16%以上。毛利率比肩茅臺,行業第一根據愛美客披露的三季報,公司從年初至今營收4.64億元,淨利潤2.9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為2.8億元。其毛利率達到了驚人的91.54%,位列醫美行業第一。
  • 「顏值經濟」下,如何正確窺探瑞麗醫美的潛在價值?
    另外,值得一說的則是瑞麗醫美的基石投資陣容。據悉,昊海生物科技及途益香港作為基石投資者已同意按發售價分別認購總金額2000萬港元及1000萬港元可購買的發售股份。在這其中,昊海生物科技(06826)身處醫美行業的上遊,是業內遠近聞名的玻尿酸「三巨頭」之一,以玻尿酸產品為主的醫美板塊營收佔比常年維持在20%左右,所以此認購之舉一定程度反映出昊海生物科技對瑞麗醫美在產業話語權的認可。基於上,不難看出,隨著這一份招股日期的公布,意味著這一家醫美「小而美」離正式登陸資本市場更近一步了。
  • 醫美暴利:何時能退燒?
    對於消費者來說,目前國內醫美同類產品的消費費用遠超歐、美、日等國家,國內醫美行業的暴利,何時能夠降火退燒呢?當前,醫美行業中注射類項目市場規模佔比最大,2019年約為57%,其中玻尿酸約佔2/3,肉毒素約佔1/3.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由於國內醫美行業上遊擁有較高的行業與合規壁壘,短期新進入者很難參與到競爭中來。
  • 醫美暴利神話破滅:價格戰擠壓利潤空間 加快行業洗牌
    在顏值經濟風口下,醫美產業備受資本市場關注。據wind數據,年初至今,醫療美容指數近一年累計漲幅達53.5%。醫美產業鏈充滿想像空間,但也並非處處金礦。曾被視為醫美行業最為「暴利」的中遊醫美機構,並沒想像中美好。不少掘金者在一遍遍洗牌中,黯然出局。
  • 暴利的醫美行業:女人的錢,究竟有多好賺?
    這還是對經銷商和醫美場所的價格,到了天貓,寶尼達的單支/0.5ml的價格是10800元起,這個暴利真是突破我的想像!不過,話說回來,成本這麼低,打在臉上真的沒問題嗎?其實,成本暴利的背後還有高額營銷費,激烈的競爭讓醫美行業營銷變得格外重要!從傳統廣告到網際網路平臺再到機構導流,像我們熟悉的那幾個醫美平臺,機構入駐都需要繳納至少20%的利潤分成。還有美容院、美髮店、美甲店、甚至網紅、微商都成為了渠道,每介紹一個客戶都有一定的抽成。
  • 暴利媲美茅臺?一文帶你了解醫美聖品——玻尿酸行業
    2019年愛美客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再次遞交的上市招股書中顯示,旗下玻尿酸產品毛利率驚人,2018年除了愛芙萊87.09%的毛利率外,其他有4個產品的毛利率都超過90%,其中寶尼達的毛利率連續4年的毛利率超過98%,暴利程度遠勝茅臺。根據相關數據,我國已是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原料銷量國,但是玻尿酸產品主要集中在化妝品級和食品級,高附加值的醫藥級玻尿酸仍依賴進口。
  • 後疫情時代——新股瑞麗醫美如何突圍
    作為浙江省的領先醫療美容服務供應商,瑞麗醫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今天開始招股。後疫情時代,被壓抑的醫美消費需求逐步顯現,加之出國受限,更加有利國內醫美的發展。「醫美」股成為近期資本市場最耀眼的明星,瑞麗醫美的上市也備受關注。招股書顯示,瑞麗醫美目前擁有四家醫療美容機構,其中三家位於浙江省,一家位於安徽省,服務包括美容外科服務、微創美容服務和皮膚美容服務。
  • 瑞麗醫美拼財報「顏值」不算美 疫情之下深陷增收不增利困境
    但實際上,近年來大量醫美機構呈現出的是增收不增利的狀況,特別是經歷疫情後,醫美市場再次洗牌。1雙向擠壓,醫美機構毛利率下滑瘦臉、隆胸,這些醫美項目動輒就要幾萬元、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手術費,因此,在許多人眼中,醫美(包括整容醫院、民營醫療機構等)是一個非常暴利的行業。
  • 真實數據告訴你:醫美行業有多暴利?
    中國2019年的醫美市場規模達到2500億,近五年複合增長率30%,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的醫美滲透率依然在全球處於較低水平,中國醫美每千人的每年診療次數僅僅為美國的四分之一,韓國的六分之一,很多知名機構預測未來這一行業將繼續保持超高速增長,2025年中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可以達到萬億級別。
  • 「觀察」充分競爭的醫美市場,瑞麗醫美「好風憑藉力」!
    而研究的重點,亦應放在估價是否具備超額機會上,而不是只看市值做投資。以上,便是近幾日在港股上市的小盤股瑞麗醫美(2135-hk)的投資背景。瑞麗醫美瑞麗醫美是一家以浙江杭州為大本營的醫療美容服務提供商,目前共擁有4家醫美服務機構,其中杭州瑞麗和瑞安瑞麗是醫療美容服務專科醫院,瑞麗天鴿和蕪湖瑞麗是醫療美容服務專科門診。
  • 一年收6億,醫美真的暴利?
    醫美,這是一個暴利與神秘共存的行業,嚴重兩極分化:有人認為借錢整容也值得,有人則避之不及。而讓投資人興奮的是:這還是一個十年前就進入高速發展期、黃金時代裡遍地是錢,且增長空間巨大的行業。但錢,真的那麼好賺麼?
  • 瑞麗醫美擬香港上市 開拓千億藍海市場
    浙江醫美服務供貨商瑞麗醫美(2135.HK)日前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自12月15日至18日招股,預計12月28日於主板掛牌。公司擬發行3.425億股新股,約佔擴大後股本的16.67%,當中90%為國際配售,10%為公開發售,以0.4港元的最高招股價計,集資最多1.37億港元。創升融資為其獨家保薦人。
  • 「黑診所」、「黑醫生」、假貨充斥 玻尿酸醫美行業亟待整頓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黑診所」、「黑醫生」、假貨充斥 玻尿酸醫美行業亟待整頓隨著國民經濟收入提高和對美容觀念的改變,醫美市場進入了高增速階段。而其中注射類輕醫美因見效快、安全性高、價格選擇範圍廣成為美容消費者的首選。
  • 醫美行業真的暴利?毛利率90%都嫌賺得少,「拉客」成本太高
    中國2019年的醫美市場規模達到2500億,近五年複合增長率30%。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的醫美滲透率依然在全球處於較低水平,中國醫美每千人的每年診療次數僅僅為美國的四分之一,韓國的六分之一,很多知名機構預測未來這一行業將繼續保持超高速增長,2025年中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可以達到萬億級別。
  • 醫美行業:品牌連鎖和精品診所勢頭迅猛,醫美APP頭部平臺趨於穩定...
    不僅是消費者,醫美從業者,在見證了行業的野蠻生長之後,也從最初的羞於跟人啟齒,變成醫美行業的積極推動者、參與者和變革者。  以女性為主體的醫美「顏值經濟」,隨著社會文化的變遷,在爭議中成長、成熟,其潛在增長潛力著實不可小覷。  如果要用例子來佐證的話,醫美APP頭部平臺更美今年5月份推出的新品牌主張「人生不是天生」就非常有代表性。
  • 「新形勢新思考新發展」醫美行業伊婉CEO論壇圓滿召開
    、上海藝星副總劉連圓、上海首爾麗格院長辛寶音、上海華美運營總監蔡文斌等作為醫美機構CEO代表親臨現場積極探討,共同為中國醫美行業更好的明天出謀劃策。會議首先由中整協副秘書長曹德全先生拉開序幕,帶來《疫情新形勢下,醫療美容機構的危與機》主題演講,呼籲醫美從業者堅定信心、堅守正道,堅信國家經濟形勢積極回暖的趨勢沒有變、醫療美容消費的需求仍然存在,不懼挑戰贏得機遇。隨後韓國LG生命化學的中國法人長金廷珉女士發表致詞。
  • 醫美龍頭企業遇冷背後:同質化競爭壓縮利潤,獲客成本高是核心痛點
    對此,麗美華容醫療美容集團總經理王其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儘管醫美被認為是暴利行業,但其實所處行業中遊位置的醫美機構,卻是受上、下遊兩頭的「夾板氣」,盈利能力並不強。另外,黑醫美盛行,分食了大量市場份額,讓行業難上加難。資本市場遇冷自新氧敲開資本市場的大門之後,醫美國際、瑞麗醫美等內地醫美機構也陸續上市。
  • 玻尿酸:醫美中的茅臺,一門百億級的顏值生意
    醫美玻尿酸行業誕生了兩位女富豪——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和愛美客董事長簡軍。玻尿酸行業的昊海生科、華熙生物、愛美客近兩年接連上市,玻尿酸概念股一直處於市場關注焦點,估值不斷創新高。被譽為醫美茅臺,玻尿酸為何毛利率高、加價高愛美客的上市,讓市場看到了醫美玻尿酸注射產品毛利率高達90%,因此,玻尿酸產品也被稱為是「醫美中的茅臺」,玻尿酸行業出廠價與終端價格的巨大差距,也讓玻尿酸行業被詬病是暴利行業。把玻尿酸比作醫美中的茅臺一方面有其合理之處,另一方面也是一種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