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媲美茅臺?一文帶你了解醫美聖品——玻尿酸行業

2020-12-22 同花順財經

2019年愛美客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再次遞交的上市招股書中顯示,旗下玻尿酸產品毛利率驚人,2018年除了愛芙萊87.09%的毛利率外,其他有4個產品的毛利率都超過90%,其中寶尼達的毛利率連續4年的毛利率超過98%,暴利程度遠勝茅臺。根據相關數據,我國已是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原料銷量國,但是玻尿酸產品主要集中在化妝品級和食品級,高附加值的醫藥級玻尿酸仍依賴進口。

技術持續改良品質不斷提升

透明質酸(商品一般為鈉鹽,簡稱HA),俗稱玻尿酸,是一種不含硫的直鏈酸性粘多糖,廣泛分布於動物的結締組織、上皮組織和神經組織內。玻尿酸透明質分子能夠攜帶500倍以上的水分,因此是一種優質的保溼水分,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玻尿酸最早出現在1934年,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位教授Karl Meyer與其助手在牛眼玻璃體中提取而出,然而當時提取操作複雜,成本高昂,尚不能實現規範化生產;1985年日本化妝品公司資生堂成功採用微生物培養法製備玻尿酸,此舉大大降低了玻尿酸的製作成本,使規模化生產成為可能,並且能夠根據臨床應用需求靈活設定玻尿酸分子量大小,極大地拓寬玻尿酸的應用場景,從此玻尿酸行業快速發展起來,同時,微生物培養法也在不斷精進。2010年開始,玻尿酸生產工藝再次向上邁一臺階,整個行業向著更安全、更細分、更高科技的方向發展。

由於本身極其強大的保溼功能,賦予玻尿酸獨特的粘彈性、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玻尿酸在醫藥級、化妝品級和食品級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其中,玻尿酸在醫美行業作為美容填充劑的使用最早進入市場化,在微整形領域作為隆鼻、下巴充盈、豐唇和抗皺等填充劑,或作為保溼水光針的注射產品,佔據了醫美填充劑市場的主要份額。除了醫美行業外,眼科、骨科等領域玻尿酸同樣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但是這部分的市場有待挖掘,目前國內玻尿酸最主要仍是用於求美。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與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的數據,我國醫藥級透明質酸終端產品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42.6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79.7億,複合增速達17%。根據新氧大數據,2018年我國醫美市場規模已達到2245億元,其中以注射類非手術微整形項目最受青睞,玻尿酸填充項目在國民醫美消費選擇中排名數一數二。受醫美行業崛起的推動,我國醫藥級透明酸質終端產品市場規模中用作醫療美容用途的市場比重不斷提升,從2014年的28.4%上升至2018年的46.42%,增速顯著超越整體醫用其他領域應用,拉動我國醫藥級透明質酸市場快速增長。

毛利率高企國內市場由進口產品主導

當前玻尿酸行業處於朝陽期,毛利率極高。玻尿酸成本可能只有100-200元/支,但終端價格可高達6000元/支。目前華熙生物透明質酸為行業翹楚,高附加值產品佔比處於絕對領先位置。2016-2018年,華熙生物玻尿酸醫療終端產品毛利率均在80%以上;2018年3月30日申請終止IPO審查的玻尿酸公司愛美客在2019年4月再次遞交了招股說明書謀求創業板上市,2014-2018年該公司綜合毛利率均超過85%,旗下的寶尼達品牌玻尿酸毛利率2018年甚至達到98.11%;2016-2018年,同樣在衝刺科創板的昊海生物玻尿酸產品毛利率保持90%以上,可與貴州茅臺的毛利率相媲美。

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原料生產國,2018年我國透明質酸原料產量已達到430噸,全球約86%的透明質酸原產於中國,2014-2018年銷量年均複合增速達22.8%。

從市場銷售額規模看,2018年我國醫美填充透明質酸市場規模實現30.7億元,2014-2018年年均複合增速達到15.5%,較低於同期段銷量增速,主要系產品中低附加值品類比例提升。

從原料銷量佔比看,2018年全球排名前五廠商均為中國企業,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華熙生物以36%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焦點生物(12%)、阜豐生物(10%)、東辰生物(8%)和安華生物(7%)依次居其後列,但大部分企業以低附加值的化妝品級和食品級為主,產值較低。國外企業以日本Kewpie(4%)和捷克(Contipro)為主,其他海內外企業銷量佔比均不超過4%,如中國的眾山生物、天晟生物、銀河生物等,海外企業如法國Soliance、韓國Bioland、德國Evonik、日本資生堂等,以及只專注醫藥級透明質酸生產的法國HTL、美國Lifecore等公司。

儘管我國透明質酸的發酵技術、產量和質量都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是主要集中在化妝品級和食品級應用,醫藥級對應的終端產品較少。目前通過國家食藥監局認證獲批上市的注射用透明質酸產品有23種,歸屬14家企業,其中進口企業6家,國產企業8家。由下圖可見,玻尿酸售價跨度較大,從300元/支到17000元/支都有,整體看來進口玻尿酸價格要比國產稍高。

醫藥級原料由於工藝要求較高、技術專利和準入牌照的壁壘,毛利率遠高於食品級和化妝品級。目前國內醫藥級玻尿酸市場仍以進口產品為主導。2018年國內市場銷售額分量最大的是韓國LG公司-伊婉系列(25.5%),其次為美國艾爾建公司-喬雅登系列(19.4%),國產企業也已佔據半壁江山,主要有愛美客(8.6%)、昊海生物(7.2%)、華熙生物(6.6%)。整體看來,韓國企業LG和Humedix佔比為39.5%,歐美企業佔比為35.2%,而國產企業佔比僅為23.4%,進口產品品牌優勢凸顯,國產品牌定價大多低於進口品牌,未來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玻尿酸的認證周期為3-5年,通過認證的產品很少,另外器械方面對技術精密程度要求較高,醫藥級透明質酸在生產、產品技術指標等方面具有較高要求,對原料生產企業的產率、提純能力和流程控制也具有較高要求。因此上遊原材料較高的技術壁壘和準入壁壘構築成「暴利」的城牆。目前,交聯技術是不同廠家和產品的核心差異。

從國內專利看,根據Patents Consulting數據,玻尿酸相關技術專利共檢索1409件。其中專利擁有量排名前十中,江南大學(49件)、中國藥科大學(21件)、東華大學(15件)居全國高校前3位;華熙福瑞達(38件)、上海建華(25件)、華熙海御(23件)、桂林華諾威(15件)、東辰控股(14件)、杭州協和(14件)居全國企業前5位。

來源: 前瞻網

相關焦點

  • 「醫美茅臺」愛美客毛利率驚人,暴利玻尿酸還能維持多久?
    有機構預測,2023年中國醫美市場總體規模有望達到3115億元,2020至2023年複合增長率將保持在16%以上。毛利率比肩茅臺(600519),行業第一根據愛美客披露的三季報,公司從年初至今營收4.64億元,淨利潤2.9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為2.8億元。其毛利率達到了驚人的91.54%,位列醫美行業第一。
  • 兇猛玻尿酸:暴利,毛利超70%!每一針都飄著茅臺的味道
    華熙生物的營收構成裡面,面向藥品加工方出售的原材料佔了將近二分之一的比例,而注射劑只佔約四分之一。比起玻尿酸產品本身,華熙生物最惹人注意的還是公司超高的毛利率和淨利率水平。華熙生物處於玻尿酸行業最上遊,一位醫美行業分析師告訴市界,在整個產業鏈上,利潤率最高的還是上遊藥品廠商。
  • 「醫美茅臺」愛美客毛利率驚人 暴利玻尿酸還能維持多久?
    有機構預測,2023年中國醫美市場總體規模有望達到3115億元,2020至2023年複合增長率將保持在16%以上。毛利率比肩茅臺,行業第一根據愛美客披露的三季報,公司從年初至今營收4.64億元,淨利潤2.9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為2.8億元。其毛利率達到了驚人的91.54%,位列醫美行業第一。
  • 成本20元賣5000,暴利趕超茅臺,為什麼全球70%玻尿酸出自山東?
    玻尿酸為什麼如同茅臺般暴利?為啥山東幾乎壟斷了玻尿酸行業?打入消費者體內的昂貴的玻尿酸,又是如何一步步被加價分帳的?作為「美容聖品」的玻尿酸,正強勢侵入我們的生活。你可以在醫美機構的入門項目、護膚產品,以及在化妝品中發現玻尿酸的存在。只要有玻尿酸的成分,產品的價格總會往上再提一提。它像是一支美麗的萬能解藥,填充、除皺、保溼,每一項功用都很誘人。
  • 玻尿酸:醫美中的茅臺,一門百億級的顏值生意
    眼下,在醫療領域,很難找到第二個如玻尿酸在資本市場一樣繁榮的細分行業,由於醫美玻尿酸注射產品毛利率高達90%,玻尿酸也被稱為是醫美中的茅臺。動脈網統計了國內的玻尿酸註冊證情況,統計發現我國共有26家企業獲得玻尿酸產品註冊證。
  • 醫美暴利:何時能退燒?|醫美|暴利|玻尿酸|顏值經濟|-健康界
    根據艾瑞諮詢預測,2021年中國醫美市場有望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市場,2023年總體規模有望達到3115億元,而愛美客,則正是醫美行業暴利的一面鏡子。截至2019年,愛美客在細分賽道的市佔率為10.1%,為國貨第一。2020年三季度財報顯示,愛美客營業總收入達4.64億元,淨資產收益率達32.11%,毛利率高達91.54%。
  • 真實數據告訴你:醫美行業有多暴利?
    中國2019年的醫美市場規模達到2500億,近五年複合增長率30%,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的醫美滲透率依然在全球處於較低水平,中國醫美每千人的每年診療次數僅僅為美國的四分之一,韓國的六分之一,很多知名機構預測未來這一行業將繼續保持超高速增長,2025年中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可以達到萬億級別。
  • A股集齊兩位「玻尿酸女王」,藥企入局,「醫美茅臺」還能火多久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慧敏|北京報導顏值時代,醫美、化妝品產業都不可或缺的玻尿酸生意火了。「每一針都飄著茅臺的味道」,網友的段子更道出玻尿酸生意的驚人高利潤。國內「玻尿酸三巨頭」愛美客(300896)、華熙生物(688363)、昊海生科(688366)目前已齊聚A股,且都已是股價過百的高價股。
  • 暴利的醫美行業:女人的錢,究竟有多好賺?
    這還是對經銷商和醫美場所的價格,到了天貓,寶尼達的單支/0.5ml的價格是10800元起,這個暴利真是突破我的想像!不過,話說回來,成本這麼低,打在臉上真的沒問題嗎?其實,成本暴利的背後還有高額營銷費,激烈的競爭讓醫美行業營銷變得格外重要!從傳統廣告到網際網路平臺再到機構導流,像我們熟悉的那幾個醫美平臺,機構入駐都需要繳納至少20%的利潤分成。還有美容院、美髮店、美甲店、甚至網紅、微商都成為了渠道,每介紹一個客戶都有一定的抽成。
  • 醫美暴利:何時能退燒?
    來源:新浪財經文/理邏 張藝瓊(實習生)隨著「顏值經濟」崛起,醫美行業暴利正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對於消費者來說,目前國內醫美同類產品的消費費用遠超歐、美、日等國家,國內醫美行業的暴利,何時能夠降火退燒呢?當前,醫美行業中注射類項目市場規模佔比最大,2019年約為57%,其中玻尿酸約佔2/3,肉毒素約佔1/3.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由於國內醫美行業上遊擁有較高的行業與合規壁壘,短期新進入者很難參與到競爭中來。
  • 醫美行業真的暴利?毛利率90%都嫌賺得少,「拉客」成本太高
    中國2019年的醫美市場規模達到2500億,近五年複合增長率30%。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的醫美滲透率依然在全球處於較低水平,中國醫美每千人的每年診療次數僅僅為美國的四分之一,韓國的六分之一,很多知名機構預測未來這一行業將繼續保持超高速增長,2025年中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可以達到萬億級別。
  • 知料|每一針都飄著茅臺的味道,但玻尿酸並非長久的「搖錢樹」
    每一針都飄著「茅臺」的味道在上市的背後,玻尿酸行業的暴利也被放在日光燈下。從出廠開始,玻尿酸就被披上了一層又一層的光環,最後注射到顧客臉上時,一支玻尿酸的身家已經高達上千或上萬元,毛利率超過「股市硬通貨」茅臺酒。
  • 成本幾十終端售價上萬,醫美江湖「三巨頭」高毛利能持續多久?
    隨著招股書的披露,隱藏在醫美行業背後的「暴利」被徐徐揭開。 以愛美客的主打產品為例,其旗下一款填充型玻尿酸產品愛芙萊,成本價為31元,出廠價為311元,經過下遊經銷商的層層加價,美容醫院的售價大概在1000-2000元/支。而另一款成本32.34元/支的寶尼達,出廠價竟然高達2547元,美容醫院售價近萬元,堪稱天價。
  • 玻尿酸,每一針都透著茅臺味
    華東醫藥也是醫美行業重量級的玩家。 憑藉高於茅臺的盈利能力和顏值時代的來臨,醫美賽道前景無限,但再好看的花兒也難免有刺,醫美4劍客同臺競技,最後哪支玻尿酸才能打出茅臺的氣質呢?
  • 你打的玻尿酸,每一針都是茅臺的味道
    2019年我國醫美消費者平均年齡24.45歲,25歲以下消費者佔比超過50%。」——艾瑞諮詢基於市場存有藍海潛質,再加上醫美行業的「暴利性質」(我國中遊醫療美容機構的毛利率在50%~70%之間),人人似乎都想蹭上這一風口,嘗點甜頭。
  • 成本幾十售價上萬,醫美江湖「三巨頭」高毛利能持續多久?
    隨著招股書的披露,隱藏在醫美行業背後的「暴利」被徐徐揭開。以愛美客的主打產品為例,其旗下一款填充型玻尿酸產品愛芙萊,成本價為31元,出廠價為311元,經過下遊經銷商的層層加價,美容醫院的售價大概在1000~2000元/支。
  • 毛利碾壓茅臺!華熙生物上市三日股價破百,靠玻尿酸成暴利「收割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毛利碾壓茅臺!華熙生物上市三日股價破百,靠玻尿酸成暴利「收割機」?內附實用帖,專家解讀塗抹式、注射式、微針式玻尿酸怎麼選。 11月6日,全球領先的玻尿酸生產企業華熙生物在科創板上市,第三天即收盤於100元整。
  • 「黑診所」、「黑醫生」、假貨充斥 玻尿酸醫美行業亟待整頓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黑診所」、「黑醫生」、假貨充斥 玻尿酸醫美行業亟待整頓隨著國民經濟收入提高和對美容觀念的改變,醫美市場進入了高增速階段。而其中注射類輕醫美因見效快、安全性高、價格選擇範圍廣成為美容消費者的首選。
  • 30元成本賣10000,醫美企業:我們不賺錢
    2茅臺甘拜下風2016-2018年,愛美客的綜合毛利率在85%以上,2019年這一數字提高到了92.63%。對比來看,以暴利著稱的茅臺,毛利率也不過91.3%。愛美客的主要產品包括逸美、逸美一加一、愛芙萊、愛美飛、嗨體、寶尼達等,這幾款產品的毛利率均超過了90%,最高的寶尼達甚至逼近99%。
  • 玻尿酸巨頭基石加持!從瑞麗醫美IPO,透視暴利醫美行業投資趨勢與...
    不為別的,正因瑞麗處於風口上的醫美賽道,而其在港交所上市,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分析並透視醫美連鎖機構及上下遊產業鏈在行業中的地位。 同樣處於醫美賽道,各個產業鏈環節的差異可謂巨大。 醫美賽道上遊的玻尿酸細分就孕育出了三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愛美客和華熙生物市值皆超過600億。反觀市場容量更大的下遊醫美服務連鎖,華韓整形40億市值、朗姿股份108億市值、醫美國際7億市值,可謂慘澹。 當中癥結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