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MBA微金
幾十元東西,賣幾百元,甚至幾千億,愛美客當真是暴利。
美是一種天賦,且無需證明。
古往今來,人們對於美的嚮往與追求仿佛是一種刻在骨子裡的習慣,現代社會,「顏值」作為美的淺顯外在表現更是被直接推上了「神壇」。
服裝、美容、化妝品……無數行業在需求的驅使下飛速發展。人們漸漸意識到,美貌未必就只是天賦,通過後天手段做出改變,一樣能夠悅己。
於是乎,醫療美容得到了更為廣泛的認可和青睞。
1
市場急劇膨脹
我國醫療美容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尤其是最近幾年消費升級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打造「面子工程」。
根據沙利文相關數據,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自2014年起維持年複合增長率23.6%的增速,預計行業收入規模到2023年將達到3601億元,2018年至2023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進一步提高至24.2%。
醫美市場急劇膨脹,催生出一大批相關的企業,新氧、華韓、鵬愛醫療,還有本周剛剛登陸A股,被稱為「中國玻尿酸三巨頭」之一的愛美客。
9月28日,研發並銷售透明質酸鈉(也就是玻尿酸)的企業愛美客在創業板上市。上市首日,愛美客漲幅高達187.56%,收於340.1元。按照收盤價來算,中籤愛美客的投資者,盈利將高達11.09萬元。
從數據上看,當天機構淨買入金額為4.48億元。很明顯,機構資金在狂熱追捧愛美客。算上之前的華熙生物、昊海生科,國內的「玻尿酸三巨頭」已經全部上市。
玻尿酸,是整容行業最常用的材料,它可以用來墊下巴、隆鼻、填充臉部等。
玻尿酸有著安全、性價比高的優勢,在美容行業大受歡迎。因此最近幾年,愛美客的營收和淨利潤都節節升高。
2017年-2019年,愛美客營收分別為2.22億元、3.21億元和5.5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7673.32萬元、1.16億元、2.98億元。最近三年,愛美客的營收複合增長率更是超過50%,扣非後淨利潤複合增長率超過90%,放到整個A股市場都是極為稀缺的存在。
不僅如此,愛美客的毛利率,也高到令人咂舌的地步。
2
茅臺甘拜下風
2016-2018年,愛美客的綜合毛利率在85%以上,2019年這一數字提高到了92.63%。對比來看,以暴利著稱的茅臺,毛利率也不過91.3%。
愛美客的主要產品包括逸美、逸美一加一、愛芙萊、愛美飛、嗨體、寶尼達等,這幾款產品的毛利率均超過了90%,最高的寶尼達甚至逼近99%。
圖片來源:愛美客
又以愛芙萊為例,該產品在2019年的單位平均售價為310.83元,但成本僅為30.41元;毛利率最高的寶尼達單位售價超過2500元,而單位成本僅為32.34元。
幾十元東西,賣幾百元,甚至幾千億,愛美客當真是暴利。
然而放眼整個醫美行業,這樣的現象真的只是個例嗎?
去年5月在美上市的新氧,2016年至2018年的毛利率分別為48.68%、82.62%、85.08%,逐漸增高。
另一家衝刺資本市場的醫美公司藝星,其營業總收入從2015年的4.05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10.37億元,複合增長率達60%,淨利潤也從1298.1萬元增至1.14億元,兩年間增長近8倍。單從毛利水平來看,藝星的毛利率從2015年的50.4%上升到2016年的54.2%,2017年又回落至53.3%,但公司整體毛利率高於同行水平。
2018年,醫療美容為上市公司朗姿股份帶來的營業收入在公司所有營收中佔比達到18.01%,毛利率為59.9%,超過朗姿股份的時尚女裝和綠色嬰童業務。
毛利率普遍高於50%,也難怪「暴利」成了醫美給人留下的固有印象。
3
醫美能賺錢嗎?
但是,醫美行業真的賺錢嗎?
與上遊的風生水起不同,醫美行業下遊,包括民營醫美機構、大型醫美連鎖、私人診所以及公立醫院整容科,因為競爭異常激烈,有不斷有新玩家湧入,形成了普遍虧損的局面。
曾有機構得出結論:2018-2019年大陸地區醫美機構淨利率出現虧損且虧損面出現擴大,體現出醫美行業競爭之異常激烈。
醫療美容動輒數千上萬元的產品售價,怎麼會使醫美機構不賺錢,甚至有的公司連年虧損呢?
經過一番拆解,我們發現盈利主要「貢獻」給了營銷和人員管理成本。這個道理,似乎和某些理髮店有點相近—— 精裝修的門面讓理髮店開出高昂的標價,過量接待員和理髮師不停推銷辦卡,員工的成本又讓標價徹底難以下降,如此循環。
4
下遊虧損背後
為了更好地探究原因,我們嘗試從上市醫美企業的財報中解讀其中奧秘。主要做醫美連鎖品牌醫院的鵬愛醫療,從總部深圳輻射到全國多地,在深圳、廣州、上海、杭州、重慶、海口、惠州和南昌都有實體醫院和醫生團隊。
圖片來源:鵬愛醫療
從鵬愛醫療的財報來看,該公司的特點是利潤率高,但淨利潤低。2019年,鵬愛醫療的毛利潤高達5.93億元,2018年毛利潤則為5.03億元,毛利率一直保持在66-68%之間。但看淨利潤,2019年淨利潤只有1.38億元,2018年更是淨虧損2.53億元。是什麼導致了高額支出呢?
銷售成本佔據支出榜首。2019年銷售成本高達毛利潤的66%,2018年這個數據更是飆升到了84%,主要的盈利都流向了銷售推廣費用,這包括了大量的銷售人員、線上線下渠道推廣。翻看企業官網,也可以看到諸如「玻尿酸340元」、「美白嫩膚499元」的優惠活動,這些低價優惠活動也是營銷的一環。
管理成本佔支出第二名。2019年管理成本佔毛利潤的23%,2018年佔33%。可見在醫美連鎖機構中,相比醫生,整個鏈條中前後的客服、銷售、運營管理人員的比重要大多了,是一個重人工、重服務的體系。
5
行業面臨風險
不僅不賺錢,醫美行業通常還伴隨著極大的風險。
關於醫美行業的投訴事件比比皆是。愛美客的幾個大客戶,華韓整形、美萊醫美等,均陷入到大量醫美糾紛事件當中。
「黑醫美」事件頻發,醫美行業還面臨著被整頓、監管的風險。
俗話說「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一旦下遊的非公立醫療機構,也就是這些整形醫院發生風險,對於愛美客這種上遊供應商來說,也將受到波及。
目前,三隻玻尿酸股票愛美客、華熙生物、昊海生科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140倍、115倍、370倍,可見資本市場給這個行業的估值還是非常高的。
這麼高的市盈率,後面必須要有持續多年的高增長,才能把高估值泡沫消化,一旦行業增速降低,股價將會大幅殺跌。
來自雲掌財經 素材來源:
銳眼看財經《暴利的玻尿酸行業,茅臺也甘拜下風》
聚商圈:《醫美「暴利」背後,是坑你沒商量的套路?》
大美業雲商寶:《行業如此「暴利」,醫美為何掙錢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