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史萊克3》目前正在各大影院熱映。這一次劇情依然搞笑輕鬆,但國內觀眾只能欣賞到英文原版,無緣「中文配音版」。
8月25日下午2點,萬達電影廣場9號大廳,《史萊克3》正上映。觀眾知道該片只有英文原聲、中文字幕,依舊有60%-70%的上座率。時下,欣賞原版英文電影似乎正在成為一種時尚。
那麼,看原版電影就意味著國人的英文水平高嗎?還是代表更會欣賞電影的原汁原味?究竟是追求一種時尚,還是跟著瞎起鬨?……
一問 為什麼一定要看原版電影?
看原版電影真的是年輕人眼裡的一種時尚嗎?看原版電影就意味著中國人的英文普遍水平高嗎?看原版電影代表著國人欣賞電影水平就高一層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上海電影譯製片廠廠長劉風和國內著名電影字幕翻譯顧奇勇。
■配音版上座率居高
「打死我都不願意看國內配音的電影,因為那樣會失去原來作品的面貌!我父母從來都沒看到過原汁原味的,所以這次我就是帶他們來看看。」一位20多歲的小夥子在檢票口處說。
「如果拿國內電影拷貝來講,100個拷貝中有70%-85%是配音版,其餘才是英文原版。如果從票房來看,以《加菲貓》為例,看中文配音版的觀眾還是比原版的多很多。」劉風多次為國外引進大片做配音工作,我們在電影《勇闖奪命島》、《風語者》、《世貿中心》裡聽到的尼古拉斯·凱奇的聲音,就是他的聲音。
「我們不能為了原版而原版。很多人現在只要看電影就要看原版,英語看原版,韓語看原版,法語看原版,阿拉伯語也要看原版。看原版沒錯兒,但也不能把它作為一種時尚,以此來抬高自己的身價,以為都看原版自己也跟著升價了!
「很多人很可笑,在論壇裡說我要看《憨豆》原版,憨豆的倫敦音有味道。我想問一句,憨豆這次是到法國旅行,他在裡面一共都沒說幾句話,哪裡帶什麼倫敦音?」顧奇勇說。
二問 看原版字幕電影影響觀賞效果嗎?
和喜歡看英文原版的觀眾不同的是,高麗是一位資深譯粉(翻譯粉絲),她對譯製片則有一番自己的理解。「好的譯製片能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作品。我就不明白了,如果你英文不是特別好,你一邊看字幕,一邊想劇情,能看出什麼味道?關鍵是那個字幕是不是垃圾字幕?翻譯是否到位?」說到市面上數不勝數的DVD,高麗說很多垃圾字幕的翻譯錯誤得一塌糊塗。
■一行13個字看著最舒服
「唰——唰——唰」還沒來得及看完字幕,眼前白光一閃而過。這是很多影迷在看原版電影時遇到的頭疼問題。
「其實,電影的字幕節奏是很有講究的。」上海電影譯製片廠劉風廠長說。一般一行字幕最多控制在13個字左右,看的時候很舒服。有些不懂的外行一行18個字,這樣「灌字幕」觀眾是來不及看完的。更可氣的是,另一愚蠢結果是,演員還沒表演,字幕就已經洩露了劇情。
■好的字幕翻譯一定要懂戲
除了畫面節奏之外,翻譯還要講究內容形式上的節奏。「劇本翻譯和一般的翻譯不同,翻譯一定要懂戲。只有你把整個戲的起承轉合、抖包袱的地方消化了,才能翻譯出來再傳達給觀眾。
「同樣一句話可能因為演員的語境不同,翻譯就不同。比如『here』這個很簡單的詞,你不能簡單地翻譯成『這兒』,因為它有時候還代表『給你』。這要根據具體畫面和聲音來決定譯成什麼意思。」人稱引進電影「翻譯權威」的顧奇勇稱。
既要保持一定的原汁原味,又要符合本地特色,還要考慮戲本身的特點。這三者相互結合,才能翻譯出好作品。「如果這一句是美國俚語,你需要先理解人家的正確含義,然後再把中國人理解的同樣俚語對應起來。否則根本就沒有笑點,大家也不知道什麼意思。這就是翻譯字幕中最難搞的部分。」劉風對字幕翻譯隊伍也有著多年的了解。
■盜版翻譯「住嘴」譯成「給你扔只襪子」
「十個翻譯,可能譯出來十種意思。有些人比較喜歡出格,有些人比較保守,還有兩種平衡得比較好。但也不排除那種完全翻譯錯誤的。」說起那些字幕翻譯中的「錯誤」,顧奇勇舉的例子滔滔不絕。
「美國有很多俚語。比如『put a sock in it』,這個sock的字面意思是『襪子』的意思沒錯,但這句話有些人就譯成『扔只襪子進去』。他們居然就完全按字面翻譯,簡直太可怕了!它的真實理解應該是『你給我住嘴。』
「還有一個影片裡,一個17歲的男孩偷窺鄰居美女遊泳,然後就情不自禁地說,『There is a god』,他們譯成『啊,真是個女神啊!』乍一看,好像意思是對的,可其實不對,它在這兒的意思應該是『老天真有眼』!居然把這麼個美女安排成我的鄰居。雖然這些詞,你每個字都認識,但就是不能真正的理解。盜版字幕很多都有這樣的翻譯錯誤。」
■網上翻譯小組水平參差不齊
提到網絡上的眾多「字幕小組」,本以為會贏得專業角度的讚賞。可兩位專家的態度都出奇地一致,「翻譯小組的精神很可貴,但他們的翻譯也有很多問題。
「比如,他們總是追求速度快,看誰先把字幕上傳到網上。我們一般的字幕翻譯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可是譯美劇他們一天要譯多少集,你說能翻譯好嗎?速度也是一種光榮,但太快就意味著你消化不了,別人寫一個劇本花了多長時間,你翻譯一集就半小時,能理解嗎?
「還有些複雜句子,他們一般是跳過去,不翻譯。有些人名就不翻譯,直接給你一個英文。還有的地方翻譯得相當囉嗦,有的地方又太短。總之,把英語轉化成幽默的中國話,是需要功夫和技巧的。」
三問 電影配音還有沒有必要?
「真正的影迷是懂得看配音電影的……看電影要分層次,看不到一定量,思考不到一定水平,是無法進步的。很多人沾沾自喜自己看原版聲音中文字幕,豈不知,只是徘徊在中低層次欣賞水平上。最高層次的欣賞水平是經典的配音。」這是一位資深影迷在天涯電影板塊中發的帖子。今天我們究竟還需不需要配音?我們需要怎樣的配音?
曾幾何時,配音版譯製片在我們能看到的外國片裡一統天下。《羅馬假日》、《英俊少年》、《追捕》、《佐羅》、《茜茜公主》……這些譯製片曾帶給我們多少歡樂和淚水。但對於如今的80後來說,譯製片似乎開始離他們越來越遠……
■今天再用童自榮配音你也許反胃
「電影發燒友」之間流傳的一種說法是,「看最低層次的電影是看國語配音版。」這個說法在顧奇勇眼裡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為什麼把國語配音當作看電影的最低層呢?這是一件可怕的事。在法國,英文電影拷貝一來就直接翻譯成法文。英文原聲你根本都沒機會聽到。因為人家都很喜歡自己的母語,這也算是一種民族感吧,很奇怪,我們是中國人,我為什麼要排斥呢?」
很多網友提出,「現在的配音遠不如以往。」但顧奇勇卻不這麼認為,「童自榮老師所處的那個時代是文化沙漠的背景。大家從沒聽過那樣的聲音,聽起來很容易過癮。但是說實話擱現在,如果電影還是那麼配音的話,我覺得是很反胃的。你去看《佐羅》的原聲,肯定不像童自榮這樣的舞臺腔。」
相對原版而言,有沒有配音版更勝一籌的時候?網絡上一位資深影迷這樣說,「配音絕對是門藝術。好的配音相當經典,甚至可以增強影片的感染力,達到原版聲音無法達到的效果。大家看過尼古拉斯·凱奇的《勇闖奪命島》的國語版嗎?裡面每個人的配音都非常精彩。最精彩的一段是特潛隊在剛進去時被漢默將軍發現了,那段對話真是太精彩了。原版電影根本沒那種氣勢,這種對話只適合中國人說。」
「只要創作者是在用心做,『配音版』甚至就有可能比『原聲版』原汁原味、更有味道。《史萊克1》裡驢子的配音、徐帆和張國立對《超人總動員》的配音,這些都是經典配音」。顧奇勇說。
■《時尚女魔頭》的配音有錯誤
影迷高麗說,老一輩的配音演員們,不論何種片子、何種角色,他們都會先仔細研究劇本和臺詞,以及人物形象,然後才不會在語氣、語調和重音上出現問題。
但事實上,現在很多演員在配音時都會犯這個「重音錯誤」。「比如在《時尚女魔頭》裡,安迪剛成為米蘭達的第二助理時,恰巧第一助理艾米麗出門去了。米蘭達在辦公室裡對安迪叫道『艾米麗!』安迪不知道是叫自己,手足無措。於是那個可愛的GAY裡GAY氣的服裝總監狀人物說:她在叫你。
「配音演員念的是:『她在叫你。』重音在『叫』上。實際上怎麼都應該是:『她在叫你!』重音在『你』上——表現米蘭達根本忽視員工叫什麼名字,她叫『艾米麗』實際是在叫「助理!」實在無禮得很,而服裝總監則是在提醒安迪『她叫的是你,而不是出門的艾米麗』,絕不是在提醒安迪『米蘭達,在叫你呢』這麼簡單。」
(責任編輯: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