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曾經寫過一首非常著名的詩,其中有兩句被很多人引用,這首詩叫做《題三義塔》。而其中最著名的兩句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便是「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句詩被很多人引用為朋友兄弟之間的關係,比喻原先非常要好的兩個人,因為一些矛盾而導致關係惡化,多年之後再次相逢,彼此一笑便可以將以往的恩怨一筆勾銷。然而,這兩句詩最先指的是什麼呢?
上世紀的中國,積貧積弱,也因此成為了許多國家欺凌的對象。這些國家中,不僅有原先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西方列強,中國北方的沙皇俄國,還有一個國家,他是中國的鄰國,長久以來與中國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這次,他也參與到了對中國的侵略之中,這個國家就是中國東邊,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的日本。
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長久以來都由幕府進行統治,天皇的權力一直都被架空著。經過了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軍政大權重新回到了天皇的手中,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日本全國展開了以天皇為中心的全面改革,並且憑藉著改革,一躍成為亞洲的第一號強國。至此之後,日本踏上了侵略別國的路,在這其中,受日本侵略最為嚴重的就是中國。
在中國與日本自從七七事變開始之後的長達八年的抗戰過程中,除了企圖將中國吞併的野心家,政治家與軍人之外,還有一些人,他們深受戰爭之苦,愛好和平,並且一直努力反對戰爭。他們中有中國,還有一些日本人。魯迅先生的這句詩就和一位日本的反戰記者有關,這個人就是西村真琴博士。
西村真琴,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畢業之後,在1932年作為大阪每日新聞社的社長來到中國。他在途徑當時戰火連天的上海時,看見了一隻沒有主人的鴿子。西村博士將他收養,並且取名為「三義」,帶回日本,準備以後作為中日友好的見證送回中國。然而,世事無常,身體逐漸康復的鴿子卻在第二年在日本被一直黃鼠狼給咬死了,傷心的西村博士畫了一幅畫來紀念,並且修書一封寄給魯迅。
魯迅先生收到書信非常的感動,並且寫下了一首詩,寄還給西村真琴博士。」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便是其中最著名的兩句。這兩句詩後來也在各種場合被引用。二零一八年華女士在評論朝韓關係的時候,就引用了這兩句詩:曾經的兩兄弟,即使曾經起過各種紛爭,然而,多年之後再次相見,卻能不計前嫌,一笑泯恩仇。這兩句經典的詩句,也被一直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