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自嘲》)
解析:
形容對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心象牛一樣俯首聽命。橫眉,怒目而視的樣子,表示憤恨和輕蔑。冷對,冷落對待。千夫指,原意是許多人的指責。語本《漢書·王嘉傳》「千人所指」,這裡比喻敵人的指責。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自題小像》
賞析: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出自《自題小像》是現代偉大文學家魯迅在日本東京學時給他的摯友許壽裳的詩作。詩本無題,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深厚情感。
3、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魯迅·《無名》)
釋義:
我心裡想的事很多、很遠,連通著廣大國土上的人民,從表面沉寂中,聽到革命春雷的萌動。
這句詩出自近現代文學家魯迅作品《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
4、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
(魯迅·《無題》)
【析】
絕句這種詩體,篇幅小、容涵大。在唐代詩人手裡,其局面已被拓展得相當可觀。魯迅的絕句,則在繼承這一傳統的基礎上,被時代賦予了一些新的色彩和光華。這首以名句「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傳世的《無題》,似可視為魯迅絕句的代表作。
以凝鍊的文字烘染出籠罩全篇的沉鬱悲憤的氛圍,是這首絕句在藝術上的一個突出特色。「血沃中原」、「寒凝大地」,以深沉弘遠的筆勢,把讀者帶入沉鬱悲憤的氛圍之中。眼前仿佛出現了這樣的畫面——中原千裡,一望無垠;寒風從遼遠的北方吹來,帶來一片肅殺之氣。然而,沃土深遠的暖流卻不斷將熱力傳遞給地表上的一切生命。
5、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魯迅
注釋:
忍看:原作「眼看」,後在錄入《為了忘卻的紀念》時改成「忍看」。朋輩:即朋友,戰友:指被害的柔石等五位左翼青年作家。
刀叢:比喻國民黨的迫害政策。原作「刀邊」,後在錄入《為了忘卻的紀念》時改成「刀叢」。
無寫處:含有無地可寫,無處可發表之意,形容極度悲憤。
緇(zī)衣:即黑色的衣服。
6、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魯迅·《答客誚》)
賞析:
這首詩的前兩句「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堅實有力,具有不可辯駁的力量,是流傳較廣的名句。這兩句詩,是對仗的寫法,但不是情對,也不是景對,而是理對。它的哲理性很強。氣勢也很壯。魯迅在當時的眾矢飛射之下,理直氣壯地熱愛其子,並把這種感情泛而至於廣大人民,並不失為丈夫本色,而那些標榜「無情」的人卻跟豪傑一點也不沾邊。詩人痛斥「無情」論者,沒有迴避「憐子」,相反地正以「憐子」來證明攻擊者的卑鄙,這就完全取得了主動的地位。這兩句詩語意深刻,對仗天成,有否定,有肯定,有判斷,有詰問,毫不費力,輕而易舉,使得譏諷者自討沒趣,本相畢露。
7、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魯迅《題三義塔》)
譯文: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意思是我們都經歷了劫難後,兄弟之間的情誼還在,相逢的時候相視一笑就把過去的恩仇全部忘記了。
出自魯迅《題三義塔》。
8、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
(魯迅·《悼楊銓》)
譯文:
本來以為自己不會有像過去那樣的豪情,
花開花落都隨其去吧
哪裡預料到又一次在江南淚下如雨
為民族失去勇健的男兒而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