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正月二十六,也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個節氣:雨水,這也是我們新年迎來立春之後的又一個新的節氣,也預示著天氣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雖然氣溫會有所升高,但在北方地區,雨水之後天氣還是很冷的,雨水節氣出現在七九的第六天,按照北方的說法這個季節還屬於:雨水非降雨,還在降雪期,雨水過後在北方地區出現降雪,是一點都不稀奇,這個期間低溫還很低,土地還沒有完全的解凍,也被叫做:雨水到來地解凍,化一層來耙一層,也側面的說明,氣溫回升是很緩慢的,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完全的解凍。
在我們的農村,關於雨水節氣的農諺有很多,也是通過對於雨水節氣期間天氣的變化,預測出之後一段時間的天氣走向,這些也都是農村多年的經驗積累,在過去缺乏科學預測的時候,村民只能依靠多年的經驗來作為預判,很多時候這些農諺還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像這句:雨水節氣南風緊,則乾旱,南風不打緊,會反春,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雨水節氣是陰雨天氣比較好,也被叫做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穀雨,意思是在雨水這一天如果下雨的話,那麼一直到穀雨期間,都會是雨水比較多的天氣,春雨貴如油,沒有什麼在比豐沛的降水對於農田來的實際了。
這句俗語說的是在雨水當天,如果是薰風南來的晴朗天氣,那麼在以後的一段時間裡,會出現比較乾旱、少雨,這樣的天氣對於春季的農作物是有一定的影響的,春天原本就缺少降水,如果在雨水節氣當天,在遇到一個南風吹起晴空萬裡的天氣,那麼這個春天很難會出現豐沛的降水,也是一個乾旱的春季,南風不打緊,會反春又是什麼意思呢?
南風不打緊,這裡指的是雖然颳起了南風,也大概會帶來一個乾旱的春季,但這樣的天氣還算可以的,還是可以接受的,這段時間最為擔心不是乾旱,而是出現反春,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倒春寒,南風吹得早的話,氣溫會上升很快,這對於正處於七九期間的天氣來說,是不利的,氣溫回升的越早越容易引發倒春寒的發生,農村農諺裡面叫做:暖雨水、冷驚蟄,冷雨水,暖驚蟄,說的也是同樣的道理,在雨水節氣期間,如果氣溫回升過快,氣溫過高,那麼在以後的一段時間裡,有很大的機率會出現降溫,就出現了驚蟄期間反而會很冷的情況出現,這也是春季天氣很不穩定的一種常見現象。
很多的農村農諺雖然很有道理存在,但我國地大物博,每一天的天氣情況,各地都不會出現相同的,所以說很多的農諺,也只能作為地域性使用,在局域地區,能夠發揮很重要的效果,但並不能作為大面積的參照使用,尤其是這幾年受大環境的影響,天氣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農諺也只能作為參考使用了,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