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商》:身陷逆境手足無措?學會這個工具,助你提升抗逆力

2020-12-13 鑫鼎書香
電影《中國機長》

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他就可以忍受生活加諸他的一切苦難——尼採

還記得去年熱映的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中國機長》裡,飛機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下,是什麼支撐機長劉長健必須要平安歸來嗎?身處極端逆境,張涵予飾演的機長劉長健當時腦海裡浮現的是女兒甜美的笑臉,一家人給女兒過生日那溫馨的畫面。

他知道女兒在等他回家,他知道飛機上所有人員的性命系他於一身,他對自己說「我們要衝過去,這是唯一的機會」「一定要挺住,衝過去」,正是這種強烈的使命感、親情、愛的力量強力的支撐,令他只要有一絲希望都不會放棄,他才能夠沉著應對,等待雲體開裂衝出了巨大的積雨雲團,所有人員得以奇蹟般地從逆境中生還。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們的一生中或多或少會面臨各種逆境,而面對逆境時我們應該擁有什麼心態?採取怎樣的處理方式呢?逆商理論的提出者、全球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的保羅·史託茲博士在《逆商:我們該如何應對壞事件》一書中對逆商進行了全面深度的闡述。我們知道智商、情商很重要,而逆商比這兩者更重要擁有高逆商,你才能從容應對工作中、生活中的壞事件

一、認知逆商,做生活的攀登者

逆商能反映出你抵禦逆境和戰勝逆境的能力如何;通過逆商,能判斷出誰會戰勝逆境,誰會被壓垮;通過逆商,能看出誰會超常發揮、超越潛能,誰會無能為力;——《逆商》

從名稱上可以看出逆商指的是應對逆境時候的能力。即使你智商、情商再高,如果面對逆境時抗壓能力不夠,不能從逆境中反彈,輕易被逆境擊垮,那你也很難實現人生價值。

像機長劉長健,如果他逆商低,認為在那種險情下毫無生還的可能或者不敢冒險嘗試,那即使他經驗再豐富,駕駛水平再高,判斷再準確,也發揮不出來,後果可想而知。

順水行舟沒那麼難,逆流而上才最難真正能夠考驗和磨鍊人的是逆境,而那些耳熟能詳的傑出人物基本都是不向生活認輸,逆商極高的人。

據《新聞周刊》報導,1996年,一個名叫貝克·威瑟斯的登山者在成功登頂珠峰後突遇強烈風暴,他沒有像其他隊友那樣一直躺下,而是在極端冰冷疲憊、奄奄一息之際竭盡全力蹣跚向前。他說自己躺在雪裡的時候,眼前浮現老婆、孩子清晰的臉,他意識到自己還有三四個小時可活,於是就強迫自己不能停下,最終他發現了一個帳篷被成功解救。而那些躺下的登山者就再也沒能起來。

由此事例,可以引申出生活中的三類人:放棄者、紮營者和攀登者

1、放棄者

放棄者就是對生活沒有什麼熱情,也不想努力,得過且過。感覺人生也沒什麼機會,不想費力去追求那些美好的事物,只圖安逸。通常表現為逃避、變卦、退出、放棄。這是一種消極的人生態度,許多時候,儘管你想安逸、保全,生活未必會成全你。

2、紮營者

就像登山時到一個地方總會有守營的人。紮營者一般經過一番努力獲得了一定成就,然後就歇息了,不想再往前了。但俗話說「不進則退」,即使你已經功成名就,但如果不繼續拼搏,停滯不前,也可能被社會淘汰。

3、攀登者

攀登者就是不斷攀登的人,他們不以取得的成就和地位為終點,而是攀越一座又一座險峰,他們不畏艱難,在逆境中越挫越勇。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即使下一個挑戰可能會失敗,可能令他得之不易的名氣都喪失,也在所不惜,樂在其中。

我們可以對號入座,看自己是哪類人,又想成為哪類人。毫無疑問,每個人都會面對逆境,而只有攀登者才是生活的強者。我們要訓練自己的逆商、提高抗逆能力,做生活的攀登者。

二、逆商的三大理論支柱

逆商不僅僅是一種能力,經過多年的研究實踐,它已經成為一套完備的理論體系。而這個體系的理論基礎來源於三個不同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

參考《逆商》

1、認知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簡而言之,就是通過改變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從而改變事情的結果。而其中用於解釋逆商最重要的理論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就是指失去了對生活中不利事件的掌控感。就是遭受生活不斷的打擊後,你感到無能為力。其實,並不是真的無能為力,而是之前屢次被打擊的經歷令你認為無能為力,已經習慣被打擊,不再去想解決辦法。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許多人在面臨逆境時會選擇退出或放棄,就是因為他認為自己無法應對這種境況,或者之前反抗過、拼搏過,但還是沒能脫身,所以就不再努力了,倍感無助。

除了習得性無助,這個被稱為「20世紀的裡程碑理論」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理論用於解釋逆商,那就是歸因理論。歸因就是指事情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是採用永久的、普遍的、內在的歸因方法,還是暫時的、有限的、外在的歸因方法。

比如,你工作很努力,但就是不出業績,在老闆、同事看來,你就是「笨用功」型,怎麼努力都難成氣候,如果你也認為自己天資愚鈍,勤不能補拙,那在面對逆境時你很容易就會被擊垮。如果老闆、同事相信你不出成績是暫時的,你還是有潛力的,那你就更容易樹立信心。事情歸於什麼類型的原因對事情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2、健康新論

所謂健康新論就是指身心關係。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性格、情緒會對身體產生重大影響。實驗證明,當我們用軟弱面對逆境時可能會導致抑鬱,甚至導致身體發生變化,嚴重會致癌。

《免疫力性格》的作者亨利·卓爾說過:「許多免疫學家驚訝地發現,我們的想法和感受是由大腦中的一些化學物質傳達的,這些物質也會調控身體的防禦系統。也就是說,傳遞人類情緒的化學物質會直接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

我們對生活的掌控感嚴重影響我們的情緒,而我們的情緒和思維模式對身心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我們在逆境面前表現得非常抑鬱和焦慮時,我們體內的白細胞就會弱很多。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逆商與健康有直接關係

3、腦科學

我們可能會認為修煉逆商會像修煉智商、情商那樣漫長,幸運的是,腦科學的研究發現,逆商是可以在瞬間改變的,就像養成一個習慣並不一定需要21天。

神經生理學科博士馬克·努維爾講到我們學習的過程發生在大腦皮層。我們最初學習時都血氧充足,熱情高漲,這時大腦皮層會發亮。而當我們學習的行為或思維模式被反覆踐行後,就會進入大腦潛意識的區域,這個區域就是基底神經節,這時大腦皮層就不亮了。當我們可以不用調用大腦皮層的意識做某件事時,習慣就養成了。

所以我們要想養成或改變一個習慣,最重要的就是提醒自己,讓自己覺知,擊穿基底神經節裡邊習慣性的動作,讓大腦皮層意識到你要改變,從而建立新的習慣。同理,我們要想改變低逆商,就必須從大腦的意識區域開闢出新的神經通路。馬克·努維爾博士講到,這個可以在瞬間實現,這就為我們短時間提高逆商提供了機理上的可能。

這三大理論支柱有力地論證了逆商理論,也為提高逆商方法的發現提供了理論依據。

三、衡量逆商的四個維度

我們知道逆商很重要,對號入座後發現自己逆商可能比較低,但具體表現在哪一方面呢?逆商有沒有測量指標呢?那麼我們就需要了解衡量逆商的四個維度CORE

C(control) ——掌控感O(ownership)——擔當力R(reach)——影響度E(endurance)——持續性

1、掌控感

前文講到習得性無助就是失去掌控感的感覺。我們希望所有的事情能在自己的掌控中,但這是不可能的。當面對逆境時我們是力挽狂瀾還是任由擺布,就是體現逆商的時刻。失去掌控感,我們就沒有了希望和行動。所以在面對任何危難處境時,我們就要相信這件事還有轉機,並不是完全失控。這時我們才可能迸發出驚人的潛力和新奇的想法,扭轉困局

《活出生命的意義》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講到在納粹集中營時,警衛在囚犯入獄時對他們說他們永遠無法離開這裡,相信這句話的人頓時感覺完全失控,毫無生還的可能。而維克多·弗蘭克爾卻比對他施以酷刑的警衛擁有更強的掌控感,他知道自己該如何應對。最終他得以倖存,並成為傑出的心理學家。

2、擔當力

許多職場人會抱怨這個同事不行,那個領導不好相處,部門不配合等等。那麼,我們有沒有想過自己扮演什麼角色,自己能為改善同領導同事的關係做點什麼。當真的出現問題時,是勇於擔當還是立馬甩鍋,撇清責任?

沒有擔當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短期看,你可能會被老闆批評,但長期看,有擔當的員工更值得信任,會被老闆委以重任。面對逆境時,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找到解決辦法才能走出困境

3、影響度

影響度就是這個壞事件會造成多大影響,會對你的形象造成嚴重影響嗎?會徹底摧毀你的事業嗎?當面對逆境時,我們會不自覺地放大它的破壞性影響,從而更感到無助迷茫。

像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事業雖然受重創,但他沒有一蹶不起,而是看到了直播的商機。可首次直播時,卻遭到許多網友的質疑和嘲諷,形象一落千丈。漸漸地,網友看到了他的努力,他也逐漸得到了網友的肯定。所以,事情的影響程度也許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不要給自己多增壓力。

4、持續性

持續性就指這個逆境能持續多久,會困擾你一生嗎?你會永遠背著這個包袱嗎?許多人會因為自己做的一件錯事就懊悔終生,天天抑鬱,這就是逆商低的表現。

我在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比如工作沒按時完成,會被老闆批評,面對自己極不願意面對的領導時,經常用的一個辦法就是在事情要發生的前一天晚上對自己說:「明晚的這個時候就過去了」。當那天晚上事情結束後,發現問題也沒自己想的那麼嚴重。所以困難或逆境的持續時間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久。

當我們用這四個維度思考自己面對逆境的反應時,就穿透了基底神經節,讓大腦皮層意識到你可以採取辦法應對,這就是提高逆商的開始

四、修煉逆商的LEAD工具

參考《逆商》

1、Listen——傾聽逆境反應

當我們身處逆境時,首先要讓自己覺知。我們可以用一些奇怪的聲音大聲喊出來。比如「哇哦,逆境來了」、「Bingo,逆境」。當你這樣喊出來時,實際就切斷了基底神經節潛意識的消極反應,而讓大腦皮層意識到你可以採用應對逆境的方法。

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用CORE問遍自己,我對這件事還有掌控嗎?我應該如何擔當?這件事影響很大嗎?會持續多長時間?提問是能夠讓自己變得主動、理智、重新找回掌控感最有效的方式

比如,2016年營業稅改增值稅時,正值月底,當時整個公司的財務忙成一團,通宵達旦,邊摸索邊執行。我們需要按新的政策調整之前的帳務,做當月的帳表等。而就在如此忙亂之際,我之前的同事徐影卻正好生產,因此她沒能按時完成任務,影響了整個集團的財務進度,被公司財務部點名批評。

她雖然情有可原,但畢竟影響了整個集團,這時如果她一味埋怨自己「怎麼偏偏在這個時候生產」是沒有用的,作為項目財務負責人,她知道自己的擔當,然後設法儘快完成了任務。並且這件事並沒有影響她之後的職級晉升。

所以工作中我們會面臨被老闆批評、痛罵甚至通報的情況,我們以為老闆徹底對我們失望了、提拔無望了。而事實上,事情很快會過去,老闆可能也忘記了,事情的影響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嚴重。

2、Explore——探究對結果的擔當

當我們面對問題時,要去思考誰能對這件事負責,當你問一圈後會發現只能自己負責。你責怪別人不配合,試圖推卸責任,告他,只會令你在逆境裡越陷越深。而當我們正視問題,知道自己應有所擔當時就會積極謀求解決辦法,從而解決問題

就像有一次,業主要支付工程款,通知我們當天要開出發票。因為當時總包方給發包方開發票時,繳納的稅金是可以用分包開發票時繳納的稅金抵扣的。然後老闆讓我通知分包開發票,可是分包說沒錢,開不出來,後來事情一多我就忘了再催分包了,等要去開票時才反應過來。

這時即使分包現去稅務局開票也來不及了,這樣公司就會多交稅金,但如果等明天,就耽誤回款,肯定會被領導罵的很慘。作為財務負責人,事情的結果只能我負責,我責怪分包開不出發票,我責怪其他部門偏偏這個時候還讓我配合做事都沒有用,老闆只關心今天必須收回工程款。

於是我一方面把整個項目總包分包預計開票金額和交稅金額都梳理出來,向老闆說明這次可以項目先交稅,下次再用分包稅金抵扣,即使按保守估計,稅金也不會多交。一方面催促商務做資金申請單,挨個給公司領導打電話催籤字,最終當天開出了發票,及時收回工程款。

我們都知道老闆最注重結果,所以先想辦法把事情辦成,不要只知道推卸責任。

3、Analysis——分析逆境的證據

我們可以用以下三個問題來問自己:

有什麼證據證明我無法掌控?有什麼證據證明這個逆境會影響我生活的其他方面?有什麼證據證明這個逆境會持續很長時間?當你認真問自己這三個問題時,你會發現也許你會找到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的證據,但你無法找到第一個問題確切的證據。因為人的潛力是無限的,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你沒做到不代表沒有可能

我們應該也看到許多勵志故事,如尼克·胡哲,一個沒有四肢的人卻成為全世界最有名的演講家, 獲得 雙學士 學位,擁有幸福的家庭。如果和這樣的遭遇比起來,你面對的逆境都不算什麼。

4、Do——實際做事

我們覺察到了逆境,也知道自己並非毫無掌控,那接下來具體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可以用漏鬥法。在紙上把自己這時能做的所有事都列舉出來,然後一步步地篩選,漏到最後,你把時間、地點、怎麼做都寫出來,這時你就有了方向和具體行動。

參考《逆商》

就像讓一個人走出低落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立即去做有意義的事。當我們真正去做事時,就能夠療愈自己,得到釋然,特別是去幫助別人,做一些對社會都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你剛失業,你會備受打擊,甚至可能感到自己的生活無以為繼。當你覺察並意識到自己可以做事擺脫現狀時,你就在紙上寫下你能做的事。如:再去找領導請求留在單位,向領導告發背後使壞的同事,不去找工作了就啃老了,重新找份工作,然後經過一番篩選後,你發現能真正解決問題的是再就業。

接著你再寫下具體的行動,如:在招聘網站投簡歷,打電話諮詢朋友同學是否缺人,用一年時間專心考下資格證書後再就業,這時你可能突然想到前幾天某個朋友說他單位正缺人,然後你就立即聯繫了他,重新找到了工作。

如果我們當時深陷悲觀情緒,無法靜下心來寫能做的事時,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分心法:猛拍桌子喊停:做自己喜歡的事暫時分心;做運動重塑法:重新思考目的,回歸到關注目標,找回初心渺小化:去空曠的地方,如天橋、海邊,或去人頭攢動的地方如地鐵站,或仰望星空去感受自己的渺小這也是做事,至少能暫時把你從剛才的不良情緒中帶出來,當你用這些方法後,你的情緒會得到緩和,這時你再寫具體的行動方案。

LEAD工具是基於這樣的觀點: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思維習慣改變成功機率。用LEAD工具,一步步進行,會讓你最終用做事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抱怨、自責、懊悔。LEAD工具可以幫你調節大腦活動,從而能夠抵禦和應對逆境。這個過程修煉了你的逆商,提高了你的抗逆力。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報任安書》

寫在最後:

亞伯拉罕·林肯說過:「為自己的局限因素辯解,那就真的受其局限。」 當我們身處逆境中,糾結於掌控感的缺失,嚴重持久的負面影響只是徒增煩惱,只有探究逆境的局限因素才是有用的、有意義的。而不是自己被局限困住無法改變。所以,用LEAD工具重新塑造你面對困境的思維模式,並把它訓練成習慣性的潛意識行為,你就可以具備高逆商,始終做人生的攀登者。

電影《徒手攀巖》

相關焦點

  • 面對挫折,孩子在"習得性無助"掙扎,巧用逆商CORE四維提升抗逆力
    第一部分主要講述逆境中我們的認知和了解逆商三大支柱,以及懂得逆商有四個維度;第二部分重點講述如何通過LEAD工具等方式讓我們遠離困境,在逆境中提升自己的逆商。在第一部分第3章節&34;中,支柱一&34;拋出這個觀點:習得性無助是20世紀的裡程碑理論,習得性無助將&34;這一想法內化,從而削弱一個人的掌控感。今天,我重點在這一章節和大家分享怎樣提升孩子的逆商。
  • 《逆商》:面對工作困境,這3招助你提高「逆商免疫力」
    這個時候,你可能需要的不是勵志雞湯,而是逆商。被譽為「全球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的保羅·史託茲博士在《逆商》一書中說到:「人生就是在攀越一個又一個逆境。對個人而言,工作和生活中所取得的成就不僅僅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還取決於你的逆商。
  • 何為逆商?提升逆商的14個方法,乾貨收藏
    當身邊的人放棄、另尋出路或兩面下注為自己留條後路時,你仍然可以對成功登頂有信心,最終會證明其他人都錯了,或者其他人比你更晚登頂。對未來和可能的事情懷有信心,並保持信心,有助於取得成功,也有助於提升你的逆商。
  • 如何借「遊戲」之力,激發孩子的抗逆力?
    抗逆力,又稱為逆商,是美國著名學者保羅·斯託茨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強大的抗逆力,不僅是孩子學習成績優秀且穩定的保證,更是孩子贏在未來的工具。為什麼這樣說?
  • 用LEAD工具提升逆商,比一味安慰強
    對於孩子來說,這只是他們漫漫人生中的一個小小插曲,然而這個小插曲卻讓孩子遭受了巨大的挫敗感。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這只不過是一件小事,然後對於朋友的女兒來說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失敗。為什么女兒無法接受有人毽子踢得比自己更優秀呢?這主要是因為孩子太過於玻璃心,"抗挫能力"差。
  • 彭華民:社會工作應提升貧困兒童抗逆力
    社會工作應助力貧困兒童提升抗逆力彭華民指出,在財政投入內容中,要繼續加強對社會福利服務的投入。其中,有一個關鍵點是建立提升貧困兒童抗逆力的社會工作服務機制。抗逆力(resilience)是人們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能夠理性地做出正確的選擇和介入策略的能力。貧困兒童的抗逆力是他們成功戰勝逆境的重要能力。
  • 燒不死的鳥是鳳凰:4個方法助你掌握逆商,走向成功
    所以,提升逆商的第一步,就是正確認識失敗。失敗是我們每個人成功的必須之路,我們總在宣傳成功,但是卻忽略了失敗的重要性,失敗是成功之母,並不是說著玩的,我們要從失敗中找到成功的希望。逆商低的人看失敗就是失敗,而逆商高的人,則會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到達成功。
  • 用LEAD工具箱幫他提升逆商
    LEAD工具箱是「逆商」概念的提出者「保羅·史託茲」在其著作《逆商》一書中提出的一種訓練方式。LEAD工具箱中包括「Listen(傾聽)」「Explore(探究)」「Analyze(分析)」「Do(做事)」這四個工具。兒童心理學家指出:逆商高低和孩子的心理幸福感息息相關,受到同樣打擊或處於相同困境的情況下,逆商是決定孩子成就的重要因素。
  • 未來走多遠拼的是逆商,決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如何提升逆商?
    當你有逆商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人生當中出現的很多困境,痛苦,失敗,甚至是在為你未來一個更大的目標在做準備,但是讓我們的孩子們有這樣的胸懷不太容易,但是我們大人是應該有這樣胸懷的,一旦有這樣的胸懷,就不會太在意你孩子的成績是班裡第一名,第二名,上的大學是北大還是南大
  • 心理靈活性:如果想提升抗逆力,那麼減輕痛苦可能是錯誤目標
    一:心理靈活性與ACT如果我們想幫助人們提升抗逆力許多因素影響抗逆力,因此我們必須選擇最相關和最具影響力的要素。為了探究心理靈活性的起源、現象、益處和損耗,必須使用基於理論結構而開發的測量工具。測量工具的開發和驗證是一個反覆的過程,已有或未來的心理靈活性研究成果都是由進入這一未知領域的研究人員的創造而產生的。我們改進的測量工具PPFI能有助於理解和提升心理靈活性。
  • 擁有高逆商的人才是真可怕|4個工具助力你提升逆商值
    :支柱一:認知心理學著名的認知心理學理論帶領我們知道先學會改變自己對事物的認知,也就是看法。4個工具幫助提升工具一:Listen傾聽自己的逆境反應在面對逆境當中可以自我探究,你這是處於極力反應還是消極反應。
  • 《逆商》:按照這4個簡單的步驟提高逆商,你的人生更有意義
    【二】用LEAD 工具應對逆境 保羅·史託茲,逆商理論的提出者,也是逆商測評、逆商發展項目和工具的開發者與研究者LEAD 工具是他研究分析的能夠非常有效地幫助人們持續提高逆商,並改進應對逆境的方式。LEAD工具能讓人們超越個人和工作的界限。
  • 法學日常|優勢視角下青少年抗逆力的提升 ——社會工作專業講座
    為加強我校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對青少年社會工作的認識和理解,能夠有效利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運用到實務中,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法學系特邀社會工作名師齊建老師,於2020年10月26日下午2:00,在D104教室開展「優勢視角下青少年抗逆力的提升
  • 未來走多遠拼的是逆商,如何有效提升逆商?取決於這4個方面
    2000年,逆商概念提出者斯託茨出版了《工作中的逆境商》一書。依照斯託茨的理論,衡量一個人逆商的高低,主要看四個方面:控制、歸因、延伸和忍耐。也就是說,人與人逆商的不同,主要取決於在這四個要素上的反應不同。 一、控制。即在面對逆境時你有多大程度的控制力。
  • 7個培養逆商好方法,帶孩子走出「心理舒適圈」,助孩子更優秀
    逆商並非是天生就有的,相反很多孩子從小就很玻璃心,特別脆弱,一點點小事就會讓他們崩潰,對於孩子這種情況,父母要早日培養孩子逆商。沒什麼可怕的,7個培養逆商好方法,帶孩子走出「心理舒適圈」,助孩子更優秀。
  • LEAD工具提高孩子逆商,幫助孩子成為人生攀登者
    03提高孩子逆商,讓他們成為攀登者的LEAD工具美國教育大師保羅·斯託茨在他的書籍《逆商》中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好辦法即LEAD工具。LEAD是一種提升孩子逆商的操作工具,保羅·史託茲認為LEAD工具可以改變人大腦中的活動,幫助人們持續的提高逆商,並改進應對逆境的方式。
  • 跟智商情商一樣重要,擁有抗逆力的孩子,未來走得更遠
    如何理解抗逆力抗逆力這個詞,這兩年被提到的比較多,或者是這兩年興起的一個新詞彙。之前有人會叫它逆商,再樸實一點、我們會說這孩子真懂事、真皮實,還有的時候我們會說,這孩子堅強、能扛事兒。有一天他真的出國上學了,你不在他身邊的時候,他會碰到很多困難,這個時候他有沒有能力去面對困難,他有沒有想法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他有沒有一種整合的視角去重新看待這件事兒,這才是一種抗逆力。堅強是不是其中的要點呢?是,但抗逆力的外延和它整個的意義要比堅強大得多。另外,堅強當中有一部分也不屬於抗逆力。
  • 提高孩子的「逆商」,家長可用「LEAD工具」
    在現代這個獨生子女家庭多的社會裡,不可避免的是很多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過分溺愛,父母總想為孩子包辦好一切。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父母往往走在孩子前面幫他們解決一切的問題,掃掉孩子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在父母看來是是對孩子愛的方式,但其實這樣的愛並不是真愛,反而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一種傷害。
  • 提升抗逆力,超實用的3I策略
    ,你是什麼感受?其實,導致這兩類孩子差異的關鍵因素在於他們抗逆力水平的高低。愛孩子,不是傾盡全力為他們遮風擋雨,也不是心甘情願為他們傾注一切,而是跟他們一起應對問題,提升能力,給他們披上「心靈鎧甲」,教他們做人生贏家。
  • 如何培養抗逆力強的「橡膠兒童」
    ,認為抗逆力強的孩子,有幾個基本特徵,可以用5C+1C來表示,分別用6個以英文字母C為開頭的單詞來詮釋這些特質。以5個C為基礎,才會產生1C的結果,這個C就是貢獻(Contribution)。這些構成了孩子抗逆力發展的原點和內核,如果想培養孩子的抗逆力,良好的個性是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