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詩慶國慶
放假了,我帶著老婆孩子回到了鄉下,跟父母一起歡度「雙節」。
華燈初上,璀璨的燈光照得家中亮堂堂的,為節日的夜晚增添了喜氣。父母很高興,準備了滿滿一桌子好菜。觥籌交錯間,老父親提議:「有酒有菜,唯獨少了樣東西。」兒子好奇地問爺爺少了啥,父親神秘一笑說:「那當然是詩嘍,不如我們邊吃邊吟,開個賽詩會,贊一贊祖國的變化。」
父親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打小就愛詩詞,中年時,工作之餘還經常偷偷地寫詩郵寄出去,在他的堅持不懈地努力下,還真發表了不少。退休後,父親更是狂熱地愛上了古體詩詞,平常只要一有靈感,就躲進他的書房裡,專注地寫他的古詩詞。今天,趁著酒興,父親一高興,端起酒懷就搶先來了一首:「七十一載風雲路,獨領風騷世界殊。偉大復興中國夢,千秋大業永傳承。」父親剛剛吟罷,我家小兒子就第一個帶頭鼓起掌來:「爺爺,好詩。」聽小孫子這麼一說,老爺子本已酡紅的臉,一下更紅了:「哪點好呀,小傢伙。」小兒子脆生生地嚷到:「簡短唄。」一句話,惹得全家都開懷大笑起來。
笑聲中,小傢伙出場了,他清了清嗓,一字一句念道:「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大家正洗耳恭聽下文呢,不料小傢伙竟戛然而止,朝滿座的人一鞠躬,說了聲謝謝,先為自己鼓起掌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輪到母親了,年輕時在工宣隊幹過宣傳員的她,略作沉吟,便脫口而出:「仰望北京心兒紅,華夏兒女齊歡騰。載歌載舞慶國慶,共赴小康幸福長。」這回是老爺子第一個鼓起了掌,他點評道:「夫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能寫出這樣的詩來,非常難得。雖然有些字句還有待推敲,但基本反映了全國人民歡慶國慶,期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心願。」
輪到我了,我現學現作作了一首「現代詩」——當黎明的曙光穿透清晨的雲霞,清脆的鐘聲給我們送來了幸福的消息。祖國,今天是您七十一周年華誕,我要深情地為您獻上一首讚美的歌……讀罷,大廳裡再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接著,妻子自信滿滿地拿出了她的作品:小時候,我牽著媽媽的手,學會了走路。長大後,我堅守在神州這片熱土,學會了忠誠……全詩把祖國比喻成母親,熱切讚頌了華夏兒女忠貞愛國,渴望為國建功立業,早日把祖國建設成一個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強國的心聲。全詩自然而流暢,贏得了滿堂喝彩。
幸福的時刻總是那麼令人陶醉,在偉大祖國生日之際,在闔家歡慶、萬家團圓的美好日子裡,一家老小團聚在一起,吃著香甜的飯菜,品著醇香的美酒,賽著發自肺腑的小詩,也是一種歡度國慶的好方式。通過這種即興賽詩活動,不但能讓家庭氛圍更加和諧,重要的是在感受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之時,還能進一步地激發大家的愛國熱情,凝聚起團結奮進的向上力量。
家庭賽詩會,讓家庭氛圍更溫馨,讓國慶喜悅更濃鬱。
浩氣滿懷閱兵情
國慶,最讓人心潮澎湃的,就是坐在電視機前,觀看國慶閱兵典禮。看到那英姿颯爽、揚我軍威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各兵種組成的方陣,整齊劃一、威武雄壯地走過天安門廣場,還有那威風凜凜的現代化新式武器的亮相,那「大風泱泱,大潮滂滂」的氣勢,真是浩氣震蒼穹,看得每一位華夏兒女熱血沸騰,愛國熱情高漲,那每一個瞬間,都成了人們記憶中的永恆經典。
1984年的國慶,我還在陝北一個子弟學校就讀。那天,我們聚在厂部大禮堂觀看國慶閱兵慶典,那是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次大閱兵,坐在我身邊的是曾經跟隨劉志丹參加過東徵戰役的老紅軍秦爺爺。那天,秦爺爺情緒激動地對大家說,1949年的開國大典,他們連隊齊聚部隊大禮堂,聽著大喇叭裡傳出莊嚴的聲音,他們齊刷刷站立起來,敬了一個軍禮,很多人熱淚盈眶,為那些犧牲的戰友,也為我中華民族在歷經苦難後的再次崛起。那時年少的我第一次明白,國歌聲中,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那一抹鮮紅的意義。
1999年國慶五十周年,我們所在的家屬區張燈結彩,一派節日的喜慶。我抱著十個月大的兒子,與左鄰右舍聚在一起收看國慶閱兵。當看著一位位「身懷絕技」的三軍飛行員,駕著飛機在空中俯衝、盤旋、翻滾,時而又噴出彩色煙霧,如虹似霞,精彩紛呈,連襁褓中的兒子都連蹦帶跳拍起了小手。鄰居李伯更是激動得情難自抑,他曾「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參加過抗美援朝,憶當年這位老軍人感慨不已。他說1950年的國慶閱兵,他們全連官兵端坐於大禮堂收聽「現場直播」,至今記得當騎兵騎著清一色的白馬走過天安門廣場時,播音員的解說:「誰能橫刀立馬,唯我英雄紅軍。」之後不久,他們就奔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
我的同窗皓,高中畢業就去參軍了,後來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軍校,在部隊一幹就是16年,轉業後進入了家鄉的公安系統。去年的國慶70周年大閱兵,一幅幅激動人心的畫面,傳遞著強大的精神力量,我們這些人到中年的老同學,喜悅而激動地訴說著內心的那份震撼與自豪,當「三軍雄列、戰車浩蕩、飛機翱翔」於天安門廣場,皓髮出一個小視頻,他與幾位戰友揮著國旗齊聲高唱《我和我的祖國》。
今年初春當新冠肺炎疫情襲來,皓又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抗疫的最前沿,連春節都在忙碌著。用他的話說就是:「一日為兵,終身是兵,若有戰,召必回!」在國家和人民需要時,他們理當衝在最前面。
71年風風雨雨,新中國歷經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一代代華夏兒女用對國家的赤子之情,譜寫著國家發展強大的新篇章,一場「戰疫」,更是讓全國人民看到了一個偉大民族的凝聚力和把「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大國情懷,在祖國71歲華誕之時,我想由衷地說一句: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在種花家!
*END*
原標題:《當國慶遇上中秋,正確的打開方式是.......》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