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中學階段的考試試題,包括中考和高考試題,很多都取材於課本上的例題和習題。出題人會很巧妙地對例題進行變形。
比如,把這個題的結論作為已知條件,把原來的已知條件作為新題目的結論;或者什麼都不變,僅告訴你已知條件。這樣,一道新考題就產生了。綜合題也是這樣,考試時雖然不會原封不動地出現課本原題,但實際上就是由若干個基礎題整合而成的。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的段楠在北京四中讀書時,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只考了班裡的第30名,而且數學還沒有及格。那麼,她後來是如何把數學成績提上去,並奪得北京市「狀元」的呢?她透露了她的「絕招」:「背例題」。她說:
我學習有一個小竅門,那就是「背例題」。這裡所講的「背」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在熟悉做題方法的前提下將例題熟記於心。當你掌握好了每一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後,再遇到類似題目時做起來就很順手了。要做到這些,首先你要對全書的例題做到心中有數,全書有多少種例題,可用的解答方法有哪些,這些都是需要明確的;其次要做到持之以恆,而且數量上不能只「背」一道兩道題目。
與例題同等重要的還有課本中的習題。
考入清華大學的餘林同學認為:
第一,課本上的習題,是編教材的老師反覆考慮挑選出來的,是最具代表性的題目,值得去做;
第二,課本上的習題,是強化同學們對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而出的,而成績不太穩定的同學的一大通病,就是基本概念等沒有掌握牢靠,為此也值得去做課本上的題。
而且許多試題都是書本例題和習題的變體,所以好好掌握書本中的內容,並學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對成績的提高是有很大幫助的。
2016年河北高考文科狀元袁家偉說:
「我數學考得好,其實是深度研究課本例題的結果,掌握了例題的規律,基本上很多題就都會了,如果你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話。」
例題你可以這樣記
在作業本上抄寫每一道例題的題目,先不要看書中的解法,合上課本自己解答。等解答完畢後,再翻開課本參照例題一一對照,看看自己的解題方法和步驟是否跟書中一致。如果有不同的地方,要分析這樣做的原因和利弊,尋找自己的知識盲點,然後進行訂正,在不斷的改正過程中就可以加深對例題的記憶了。
——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 李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