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的數據顯示,2017中國睡衣家居服市場規模在千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0-25%。類比發達國家人均10件左右的擁有量,中國人均卻擁有不到2件家居服;國內在家居服飾上的支出與發達國家也還有較大差距。因此,中國家居服市場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從市場集中度看,前十大家居服品牌的市場佔有率不到30%,且無主導品牌。因此,新晉家居服品牌仍有進入存量市場、開拓增量市場的機會,但這個切口又在哪裡呢?
我近日接觸到的一個家居服飾品牌「Zeroth.Lab私奔」就瞄準了消費升級的人群,想借鑑歐洲高級定製的做工,為國人規模化生產兼具時尚、舒適和平價的家居服。
據私奔創始人兼CEO陳遇介紹,在傳統的消費觀念下,工作和居家消費比例嚴重失衡。人們每天居家10小時,佔一天時間的42%,但家居服飾佔服飾總消費不到10%(外衣佔90%以上)。隨著中等收入及以上階層的自我意識和審美開始覺醒,這種情況有望被新興消費觀念改變。人們不僅要在外衣上取悅別人,也越來越重視貼身休閒衣物的舒適和美觀。
但目前市場上的主流品牌還無法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國內現有家居服有兩種風格——城鄉審美和小清新,兩者在調性、品質和單價上均偏低。而歐美的高級定製睡衣品牌,如Three Graces、Laperla等對國內消費者來說,剪裁尺寸及顏色等不貼合亞洲人,加上進口稅費等,性價比較低。
但目前市場上的主流品牌還無法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國內現有家居服有兩種風格——城鄉審美和小清新,兩者在調性、品質和單價上均偏低。而歐美奢侈睡衣品牌,如Olivia Von Halle、Three Graces London、La Perla等,對國內消費者來說,剪裁尺寸及顏色並不合適。加上進口稅費高、收貨周期長、退換貨等售後服務的不便,綜合性價比較低。
中國部分頭部家居服品牌
私奔想要解決這些痛點,做有設計感,又注重面料品質和做工的睡衣居家服。在產品線上,私奔根據用戶定位劃分為兩種:
目前,私奔共有100+SKU,除家居服外,私奔還有15%的床品及家居飾品。數據上,私奔客單價在800元,月流水30-50萬元,基本實現收支平衡。
在設計端,私奔像歐美一線時裝品牌一樣,所有款式均手工做版造型、3D立體裁剪,更符合人體工學。目前,私奔有6人的產品研發團隊,每年推出2季主線系列及若干主題系列產品。
藉助獨立產品開發能力,除成衣外,私奔還提供定製化服務,分為半定製和全定製兩種。半定製是在已有成衣基礎上,根據客戶身材尺寸稍作調整;全定製是設計師針對客戶身材數據單獨出版,成品獨一無二。相較於成衣,定製化睡衣的成本增幅在20%左右,陳遇透露,目前自有平臺15%的銷售額來自定製化睡衣。
私奔對標的是歐美一線睡衣家居服品牌,那麼和這些舶來品相比,私奔的優勢在哪裡呢?陳遇表示,私奔的初心是讓人人能擁有高級定製產品,因此,在確保產品品質的情況下私奔價格更低、性價比更高。
Zeroth.Lab私奔 和 某歐洲品牌同類產品對比
據陳遇介紹,紡織是一個勞動力密集型行業,人工完成標準化作業的難度較高,「做100件衣服能保證100%優良,但做上千上萬件就很難把控了」。這也是很多高端品牌難以擴大產量、降低價格的重要原因,很多品牌都在規模化生產中出現過質量失控、口碑下滑的事故。
那麼私奔怎麼在量產中保持高定品質呢?陳遇表示,私奔在深圳慎重挑選長期與一線大牌合作的面料供應商及製衣廠,並派駐全職技術人員全程跟進生產流程。 在選擇面料時,私奔堅持100%質檢,在處理過程中則要確保面料縮水定型、固色處理到位,以讓送到用戶手中的次品率低於1%、全渠道綜合退貨率小於5%。
銷售渠道上,私奔從成本更低的線上切入,與調性相似的自媒體平臺如一條、LOOK等合作推廣。年內計劃入駐的渠道還有小紅書、寺庫等。鑑於歐洲市場有較多成熟優質客群,創始團隊對當地市場也較為了解,因此,私奔同時設立歐洲市場及運營團隊,產品陸續入駐了英國的幾個買手店。2018年市場私奔將重點拓展倫敦及巴黎時裝周,爭取入駐線上奢侈品網站及線下高端百貨。
對於今年的產品線規劃,私奔表示想切入高端童裝家居服市場,原因有二:一是私奔的用料要求已達到嬰幼兒的A類標準,二是業內這個細分品類市場還比較空白。今年預計拓展其它品類還有男裝基礎款、功能內衣褲等。
團隊方面,私奔共有10人,創始人陳遇系前萬科高級產品經理、擁有5年海外建築事務所執業經驗,共策劃、管理數十個項目,對設計、管理及市場有豐富經驗。聯合創始人/ CDO Paula Yu 畢業於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CSM女裝設計系,曾任McQueen、Celine設計師,出身於奢侈時裝品牌世家,對供應鏈管理有較多積累。
據悉,私奔正在進行天使輪融資,預計募資500萬元,資金將用於團隊建設,深化國內合作渠道、加強歐洲線上推廣及品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