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源於「科技向令說」(ID:xiangling0815),作者 曾響鈴,36氪經授權轉載。
與移動網際網路一同走向繁榮的,還有已經成為行業基礎設施、幾乎各種應用必備的雲通信服務,催生出包括騰訊雲IM、網易雲信、融雲、環信等在內的服務平臺。而在疫情催化下,音視頻的重要性越發凸顯,融合通信成為市場主流玩法,打開了行業更大的價值空間。
以10月份成立整整五年的網易雲信為例,從最初的即時通訊基礎能力開始,該平臺已經擴展出即時通訊、音視頻相關的十餘種功能,服務了百萬開發者,完成了10000億條消息的發送、8億+SDK用戶和全球196個國家或地區的覆蓋,實現了日活3億的突破。
不久前,網易雲信上線音視頻通話2.0,再度加碼技術能力,「音視頻技術+即時通訊技術+其他」的融合通信模式正在快速落地,網易雲信也成為這個新模式下強勢進取的玩家。
從整個行業看,什麼才是以融合通信獲取競爭力的正確姿勢?通過對網易雲信五年發展的案例拆解,我們或許能得到部分答案。
不同應用的需求千差萬別,融合通信最直接和首要的,是建立一套滿足極端多樣性需求的「建制」服務體系,從各個角度提供服務,不留死角。
從網易雲信案例看,其布局,可以認為是構建了一套由「通信功能」、「應用場景」、「部署需求」三個維度所構成的「三維坐標」體系:
X軸:通信功能,即融合通信的主要構成。目前網易雲信在網易20年IM以及音視頻技術基礎上打造的PaaS服務,包括IM 即時通訊、信令、簡訊、專線電話、號碼隱私保護等通信服務,音視頻通話、直播、點播、互動直播與互動白板等音視頻服務,網易會議等組件服務。
Y軸:應用場景,網易雲信在教育、醫療、文娛、社交等行業進行了廣泛的布局,100萬開發者散落在各個細分場景中;
Z軸:部署需求,網易雲信同時支持公有雲、專屬雲、私有雲與混合雲等 4 種部署方式。
在這個三維坐標中,用戶需求總能被精確定位——來自什麼場景、需要什麼功能、想要如何部署。這是網易雲信在五年後,其業務給出的一個直觀、總體印象。
回過頭來看,達成這樣的完備「建制」體系並不能一蹴而就,每一個維度都需要不斷延伸和布局形成閉環,才能讓儘可能多地覆蓋用戶的「需求點」。
通信功能和應用場景後文會詳細拆解,僅從部署需求來看,在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這三種常規模式之外,網易雲信又為特定客戶推出資源獨享的即時通訊雲「專屬雲」,這是一種既能享受公有雲全部功能與服務,又具備私有雲資源隔離優勢的部署方式,實現了針對需求的創新。
進一步看,在三維坐標之下,網易雲信的融合通信服務還在進一步細化。
例如,網易雲信的音頻場景服務,就包括普通語音模式、高清語音模式、音樂模式等,視頻解析度則支持1080P、720P、540P、480P、360P、352P、288P、176P、144P高達七種解析度,等等。具體的視頻發流策略上,也支持多種預設模式,例如娛樂場景下大大縮短首幀出圖速度(該場景下用戶對於首幀時長等體驗非常關注),視頻會議等場景下能實現有選擇的發送視頻流以節省資源。
在這種細化技術支撐下,用戶永遠可以找到屬於自己想要的服務,網易雲信快速席捲市場有了業務基礎方面的支撐。
融合通信的發展路徑呈現多種選擇,存在著多種導向,直接決定了發展的節奏和成效。網易雲信五年的發展,可以總結為這三大導向,或可以為整個行業所借鑑。
客戶可以什麼都要,服務商得想辦法滿足;但服務商必須對市場有所取捨,「什麼都要」在戰略上往往會是失敗的,聚焦才能讓平臺更好地發展,尤其是產業還處在快速增長期時。
網易雲信五年的發展,在兩個方面體現出這種聚焦。
橫向上,場景聚焦。
目前,網易雲信主要專注於娛樂社交、教育、金融等場景進行深耕,這些場景要麼對融合通信服務需求迫切,要麼場景本身蘊含巨大的價值空間。
從案例來看:
網際網路社交方面,網易雲信與熱門的虛擬社交產品崽崽ZEPETO,以及知名陌生人社交Uki達成合作,幫助兩大平臺完成用戶直接的高粘性連接,提升用戶體驗;
在教育方面,網易雲信疫情期間幫助皖新移動校園真正將物理教室打造成雲端教室,實現整個班級40-50位同學同時在線上課,互動白板、語音連麥答疑,提升了遠程教學的真實感和效果。
在金融方面,網易雲信幫助台州銀行打造了7*24小時金融移動營業廳模式,點對點通話、多人通話、互動直播等多種通話方式的音視頻功能幫助銀行實現眾多業務的線上化。
顯然,沒有深度的場景耕耘,只是廣撒網,網易雲信是無法在這些案例中做出這樣的成效的。
縱向上,打法的階段性聚焦與推進。
雖然種種動作顯示網易雲信想要衝擊融合通信重要席位,但這並不是網易雲信發展的「新階段」,其做融合通信的方向一直是確定的。
2015年創立之初,網易雲信已經提供了IM和音視頻兩大技術服務。但彼時的網易雲信選擇基於POPO和易信的積累與實踐沉澱,先在IM領域穩紮穩打站好第一陣營。
這樣做的好處,是在發展早期儘可能聚集優勢資源拓展市場、站穩腳跟,為任何的長期主義提供紮實的基礎。此外,彼時的音視頻技術服務需求也並不如現在旺盛。
在IM推動平臺壯大的過程中,網易雲信一直重視和打磨音視頻技術,等到市場時機成熟,面向市場推出更優質、更穩定、更易用的音視頻技術服務,厚積薄發。
在網易雲信內部,與IM已經確立市場老大地位相對應,音視頻被稱作「第二增長曲線」。先通過IM佔領,然後通過音視頻逐步滲透,挖掘客戶的多樣化需求,這就是一種典型的階段式聚焦戰略。
在這樣的背景下,網易雲信不久前推出了音視頻通話2.0,音畫質雙倍提升,3行代碼即可接入,這個產品已經在幾個大體量標杆客戶上線,並在社交娛樂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推動視頻雲成為網易雲信增長的核心之一,與IM協同打造融合通信第一品牌。
如此,摸爬滾打五年的「網易雲信」,在業務模式與全球知名雲通訊平臺Twilio實現了對標,而後者的市值現在已經高達450億美元左右。
解決痛點始終是技術服務最直接的價值呈現,也是雲通訊服務能夠得到眾多開發者認可的直接原因。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之一,也讓網易雲信的解決方案能夠真正落地而不是浮於炫技。
雲通信服務需求方面臨的痛點,總結起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部署的便捷性不足,以及運行的穩定性不佳,前者影響開發,後者影響運營。
通過技術創新,網易雲信在這兩個方面一直不斷升級,音視頻通話2.0表現最為典型。
例如,新版本讓API調用更加易用,通過極簡接口設計,開發者僅需通過簡單的三個步驟即完成接入,且給出實例代碼,並實現全端接口的統一。無論是大體量產品還是中小應用,都將因此受益,不用再為了一個必備的通信功能而「舟車勞頓」,效率和成本都大大下降。
又例如,新版本利用自研帶寬估計算法評估綜合網絡狀況,通過算法優化等技術實現複雜網絡下穩定的用戶體驗,最高可抗1000ms網絡抖動。在語音通話中,端到端延時做到了小於200ms,甚至在網絡丟包70%時仍能正常通話。
在網易雲信的實踐中還存在著大量這樣的痛點解決內容,最終結果,是各類產品獲得雲通信服務的門檻變得越來越低。
雲通訊服務追根究底本質上是一種To B企業服務,它的價值最終要落實到客戶成功上。
也即,不論戰略、技術如何發展,能否讓所服務的客戶最終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是評價雲通信服務的根本標準。這其實要求平臺不能走「售賣服務」這樣的老路陷入與客戶的買賣雙方利益博弈,而需要以服務者的姿態與客戶共同進步。
而雲通信服務,尤其是融合通信模式究竟怎麼幫助「客戶成功」,從網易雲信的服務案例中或可以得到註解。
南京銀行在加快銀行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與網易雲信、飛虎互動基於「金融互動視頻服務」打造遠程視頻銀行,切入了銀行的核心業務,最終實踐中,利用視頻辦理業務的用戶呼叫量逐月增長,銀行的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典型的如,南京銀行和法國巴黎銀行合資組建的消費金融機構CFC使用了該款產品後,有效接通率、雙錄可靠性、開畫延遲三大指標得到深度優化,線上貸款業務的業務成功率提高到93%左右,效率獲得了很大提升。
隨著越來越多客戶企業藉助融合通信服務對原本業務模式進行了改造升級,網易雲信所從事的也就不再僅僅是「基礎設施」工作,某種程度上還成為推動企業變革的力量。
除了通信功能的拓寬和升級,融合通信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在行業中獲得更大的優勢,還有幾個需要「融合」的要素,從網易雲信的案例看,包括:
融合通信技術中,存在著大量AI、5G的應用空間。
從案例看,這張圖是網易雲信給出的業務布局:
視頻雲是網易雲信要重點發力的底層領域,這個過程中,類似美顏、換臉之類的AI技術將得到深度融合,而5G的應用則充滿想像空間,交互式簡訊或者說富媒體簡訊(打開過程類似於小程序、公眾號)將有可能出現在融合通信領域。
5G、AI作為整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基礎設施,其基礎地位也延伸到了融合通信這裡,這意味著,要衝擊融合通信頭把交椅,5G消息、AI能力的夯實必不可少。
融合通信要將自己的底層創新,與應用本身產品創新實現更好融合,才能推動服務更好的落地,它們之間也是「相互實現」的關係。
網易雲信的音視頻通話2.0在與網易雲音樂的合作中,推動了後者的諸多體驗創新,例如1V1實時音頻通話能力成功在網易雲音樂廣受歡迎的「一起聽」功能中得以應用,幫助網絡兩端的用戶獲得清晰、流暢、穩定的互動體驗,這與網易雲信自研的音頻引擎能力密不可分。
這種融合,意味著開發部署過程中,融合通信服務不再僅僅提供「產品」,也更多開始轉向「解決方案」。
即便是網易雲信有多年的經驗和技術積累,在融合通信服務過程中也不可能一家把所有事情都做了,對外尋求更多生態夥伴是一種必要。
這其中有很多種融合的方式,例如服務框架上的開放兼容,網易雲信音視頻通話2.0支持開發者自由對接第三方智能處理引擎,這使得外部的美顏、人臉識別、反垃圾信息等AI主流引擎可以無縫結合到融合通信服務中;
還有直接的資源合作,例如8月,TFBOYS「日光旅行」七周年線上演唱會最高78.6萬在線人數打破線上付費演唱會世界記錄,技術服務方網易雲信能夠承壓保證用戶觀看體驗,除了自研智能調度方案和自建網絡資源,也融合了多家優秀的CDN合作夥伴資源。
事實上,多年來,與金融、醫療、融媒體等多個領域合作夥伴一起深度定製行業解決方案,也是網易雲信構建成功業務實踐的重要路徑。
總而言之,融合通信已經成為雲通信服務的主流趨勢,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作為典型玩家,坐穩IM頭把交椅的網易雲信開始把過去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音視頻技術能力拿出來進行重點發展。我們既看到了單個平臺在尋求更強勢的行業地位,也看到了融合通信發展的腳步在頭部企業的帶領下大大加快。
發現未來獨角獸,項目BP發過來!
如果你的項目足夠優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報導,參加36氪浙江的「未來獨角獸活動」,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至36氪浙江項目徵集郵箱:zhejiang@36kr.com,我們會及時回復。
36氪浙江——讓浙江創業者先看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