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僅見恐龍琥珀標本現身上海自博館,能照《侏羅紀公園》裡那樣...

2020-12-20 環球網

由於「伊娃」的「年齡」近1億歲,遠超過DNA半衰期,以目前技術條件尚無可能獲得有價值的DNA片段,科幻電影中復活恐龍的場景,短期內還無法實現。

在琥珀中尋找恐龍的身影?「腦洞大開」的想法如今有了依據。中加英美等國的古生物學家9日宣布,他們發現了有史以來第一件琥珀中的恐龍標本,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邢立達與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教授瑞安·麥凱勒領銜的論文已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

12月9日,在上海自然博物館舉行的綠螺講堂活動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博士等四位科學家介紹了他們發現的琥珀中的恐龍標本,詳細解釋了它的發現及研究成果。這是人類首次有機會一睹恐龍生前的真實面目。

從照片來看,琥珀中的恐龍標本非常小,保存完好。「是一段毛茸茸的尾巴,就像一棵掃帚菜。」邢立達介紹,尾巴展開後長度約為6釐米,推測恐龍全身長度為18.5釐米。標本背面有著慄棕色的羽毛,腹面則是接近白色的羽毛。

這一小段恐龍尾巴的標本被完好地包裹在琥珀裡。 張馳 攝

「由於琥珀的特殊性,我們眼前的恐龍尾巴與生前的形態非常接近。」邢立達說,這件標本發現於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來自白堊紀中期諾曼森階,距今約9900萬年。今年6月,其團隊已宣布在琥珀中首次發現古鳥類標本,此後又開始在同批琥珀中尋找類似尺寸的非鳥小恐龍。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告訴記者,這段尾巴標本包括了至少9個尾椎,研究人員將其起名「伊娃」。從「伊娃」的尾巴骨骼形態來看,它與典型的非鳥虛骨龍類恐龍類似,區別於典型的古鳥類;從羽毛來看,標本可歸屬於基幹手盜龍類。

高清掃描的琥珀內結構。可以看到,恐龍的羽毛結構非常完整,同時還有幾隻史前的螞蟻也被封存其中。 德煦古生物研究所 提供

據介紹,手盜龍類是虛骨龍類的一個演化支,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小的個體,比如生活在1.6億年前我國華北的近鳥龍,體長僅34釐米,重約110克,就是一種擁有飛羽的小型恐龍。

「羽毛形態是本次研究的重點之一。」瑞安·麥凱勒表示,「伊娃」標本保存了非常精緻的羽毛形態學細節,為研究羽毛的早期演化提供了依據。

琥珀中的恐龍羽毛微結構。 德煦古生物研究所 提供

中科院動物所副研究員白明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黎剛說,研究團隊獲取標本後,綜合運用多種無損成像和分析手段進行研究,得到了隱藏在羽毛內部的尾部脊椎的高清3D形態。

既然恐龍標本如此「新鮮」,能否提取DNA用來克隆?研究人員表示,由於「伊娃」的「年齡」近1億歲,遠超過DNA半衰期,以目前技術條件尚無可能獲得有價值的DNA片段,科幻電影中復活恐龍的場景,短期內還無法實現。

(綜合自上觀新聞、新華社  題圖來源:未來網  圖片編輯:蘇唯)

如需獲取更多,請下載上觀新聞客戶端或點擊「閱讀原文」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上觀新聞網站瀏覽更多

相關焦點

  • 科學界難題:我們能像《侏羅紀公園》那樣從琥珀中克隆出恐龍嗎?
    《侏羅紀公園》這部國外大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影片裡最讓人記憶深刻的莫過於那個鑲有琥珀的拐杖,侏羅紀公園的創始人哈蒙德提取了琥珀裡面蚊子的血,並藉助蚊子血裡的恐龍DNA,培育出各種種類的恐龍。
  • 我們能否復活恐龍,建造侏羅紀公園?讓我來告訴你答案
    很多人都會這麼想:隨著科技力量的發展,我們是不是有可能建造一座真正的侏羅紀公園呢,又該怎麼建造這樣一座公園呢?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背後的猜想和科學依據。要想知道能不能整出侏羅紀公園來,首先得弄清楚,在電影《侏羅紀公園》的故事當中,科學家們是怎麼通過復原恐龍的遺傳物質,也就是DNA來復活恐龍的。
  • 恐龍季 一批恐龍研究大佬們在上海自博館「擺攤」
    「恐龍為什麼會滅絕?」「研究恐龍有什麼意義?」炎炎夏日,一批恐龍研究大佬們正在上海自博館「擺攤」,接待對恐龍有興趣的觀眾現場溝通交流,許多大小朋友紛紛向專家拋出心中關於恐龍等古生物的疑問。7月14-15日,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攜手國內七大知名科學場館的古生物學者在自博館展區內「搭臺唱戲」,與遊客們交流化石挖掘故事、古生物研究經驗。這是上海自然博物館2018恐龍季策劃的「馴龍高手——與科學家面對面」活動,以期架起科學家與公眾溝通交流的橋梁。
  • 《侏羅紀公園》的恐龍
    電影《侏羅紀公園》系列喚起了人們對恐龍乃至古生物的興趣,對此古生物學家們表示感激,但他們也指出了電影中不科學的方面。1.科學家能製造出轉基因恐龍嗎?
  • 人類首次在琥珀中發現恐龍化石 近億年高齡致侏羅紀難重現
    根據同類恐龍的體型,研究人員推斷,這一恐龍身長18.5釐米。  琥珀恐龍的復原圖。  這一標本被研究人員稱為「伊娃」,其神秘面紗將在上海被揭開。  人類在琥珀中發現的第一個恐龍標本——伊娃。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講師邢立達博士與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的教授瑞安· 麥凱勒(Ryan C.
  • 人類能「復活」恐龍,建設「侏羅紀公園」嗎?
    想必大家都看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電影中的科學家從琥珀裡的蚊子中提取了恐龍的DNA,復活了恐龍,從而建設了恐龍主題公園,遊客們可以駕車、乘船在公園裡遊玩,這個公園裡幾乎「復活」了所有滅絕的恐龍。有人肯定就要問了,那麼以人類現在的科學技術能不能提取恐龍的DNA嗎?可以復活已經滅絕的恐龍嗎?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早已經給出了答案,就是不能。為什麼呢?因為提取DNA可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容易,也沒有科幻電影中的那麼簡單,以咱們現在的科技水平根本不可能「復活」恐龍。
  • 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5個錯誤,迅猛龍並不大,恐龍智商並不高
    2、吸血蚊子被困在Hammond博士手杖琥珀中的蚊子,是一個保存完好的標本。仔細觀察,可以看到蚊子觸鬚和它上面的毛髮。這些毛髮稱為鞭毛。只有雄性蚊子才能看到肉眼可見的鞭毛。這證明Hammond博士的手杖裡有一隻雄性蚊子。然而根據害蟲防治公司Terminix的結論,只有雌性蚊子咬人,他們需要吸取血液中的營養成分才能成功產卵。因此只有雌性蚊子才含有另一種動物的DNA。
  • 人類首次在琥珀中發現恐龍化石 可以清晰看到羽毛
    《侏羅紀公園》裡,恐龍是科學家們通過琥珀中的蚊子肚子裡的一滴血液克隆出來的。科學家在琥珀裡找蚊子的場景,可能至今還令許多人記憶猶新。而現在,我們大概不用找蚊子了:一支來自多個國家的古生物學研究團隊,找到了一件琥珀中的恐龍標本。你沒看錯,就是,琥珀,中的,恐龍。
  • 人類首次在琥珀中發現恐龍化石!!
    而就在上周六加場的考試中,閱讀考到了恐龍主題,聽力也有考到琥珀化石,所以,為了託福,你也得了解↓↓這個最新的這個生物科學發現!《侏羅紀公園》裡,恐龍是科學家們通過琥珀中的蚊子肚子裡的一滴血液克隆出來的。
  • 我們能從化石胚胎中復活恐龍嗎?
    1993年的電影《侏羅紀公園》並不是第一部描述現代世界展示恐龍的電影,但它把克隆恐龍的想法引入大眾文化的思路卻做的很好。因為用一種對很多人來說都有意義的方式來描述恐龍的克隆,這部轟動一時的系列電影,在全球範圍內收穫了三十多億美元的票房。
  • 北京陶然亭公園「最大肉食恐龍」亮相 園博館開啟「仲夏夜之夢」
    陶然亭公園 「最大肉食恐龍」亮相陶然亭公園恐龍科普文化展現已啟動,打造暑期「恐龍科普遊」。在公園東門至北門沿線、南部花街上,47條最具代表性的仿真恐龍悉數亮相,貫穿三疊紀、侏羅紀及白堊紀三個歷史時期,其中最大的一條仿真恐龍體長將近20米。此外,在公園中心廣場的恐龍互動娛樂區,有14條仿真恐龍可以騎駕,公園還研發了恐龍系列文創產品。
  • 走進侏羅紀世界 與恐龍同行
    自貢恐龍博物館建在遺址上的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建築設計十分新穎,遠遠地,一條巨大的恐龍造型的大門呈現在遊人眼前,給人一種步入遠古洪荒的感覺。如果說美國大片《侏羅紀公園》讓人大開眼界,那麼來到恐龍博物館則讓人身臨其境,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遠古動物世界。
  • 《侏羅紀公園》裡的恐龍原型來重慶了!
    (1993年史匹柏和《侏羅紀公園》中的三角龍造型合影)你還記得好萊塢著名導演史匹柏經典作品《侏羅紀公園》中的那個美國三角龍嗎?「它」來重慶了!5日上午,「北美洲三角龍頭骨落戶重慶璧山新聞發布會」舉行,曾被作為《侏羅紀公園》中美國三角龍原型的三角龍頭骨化石正式落戶璧山,這也是重慶擁有的首個三角龍頭骨化石,將在璧山進行永久免費展出。
  • 重慶侏羅紀恐龍公園明年開建
    北京商報訊(記者蔣夢惟 實習記者 楊卉)12月16日,根據重慶晨報報導,重慶將於明年開建侏羅紀恐龍公園,並對恐龍化石長城進行選址。據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雲陽正積極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目前已完成普安恐龍地質公園市級審批;同時準備在發掘區建設恐龍化石遺址館,在附近建設以恐龍為主題的遊樂設施、恐龍化石博物館及研學基地。
  • 我是怎樣從琥珀中發現「世界上最小恐龍」的?
    2016年,他發現了全球首例琥珀中的恐龍,震驚了全世界。在不久前的SELF格致論道講壇上,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講述了那段尋找琥珀的神奇之旅。首先我來說說緬甸,這個國家盛產琥珀。緬甸與中國的關係源遠流長,在漢朝,緬甸是中國的藩屬國,所以他們會把自己最好的珍寶送來進貢,琥珀就是他們的珍寶之一。
  • 夜探曾經的陸地霸主 上海自博館「恐龍季」來啦!
    夜晚的上海自然博物館,標本似乎不這麼安分。霸王龍搖晃著腦袋,露出鋒利的牙齒;竊蛋龍不停撲稜翅膀,似乎在警告別靠近我的寶寶……恐龍復活了!今晚,博物館之夜暨2018上海自然博物館「恐龍季」如期而至,大小朋友回到「侏羅紀世界」,和當時陸地霸主來了次親密接觸。 博物館之夜的現場,觀眾聚集在生命長河展區巨大的阿根廷龍和埃及棘龍模型下,隨著上海科技館理事長、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左煥琛宣布恐龍季開幕,阿根廷龍也俯下身軀,發出「嗷嗷」的吼叫聲。「還好我們沒和這群大傢伙身處一個時代。」一個小男孩嘟囔了一句。
  • 《侏羅紀公園》裡的情景可以實現嗎?恐龍是否可以復活?
    相信大家都看過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在電影中科學家從從保存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體內提取了恐龍到了恐龍血液,獲得了基因片段,進而讓恐龍在滅絕了6500萬後再次復活。如果用西瓜來說明,這就好比西瓜給西瓜種子裡放了一封信,種子裡的細胞只需要依照這封信上的內容按部就班工作就能長出下一代西瓜來。所以說,如果我們可以獲得恐龍的基因,理論上複製恐龍就是有可能的,但是,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2.
  • 好萊塢大片背後的真實故事:復活恐龍真的可行?侏羅紀公園主角確有...
    其實我的意思是:一說到恐龍就想到侏羅紀公園,這部好萊塢經典之作科普票房兩開花。憑《侏羅紀公園》的大名,應該不再需要多介紹了吧,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這部電影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好的恐龍題材科幻作品,但即便如此也不會有人把裡面情節和設定當真。可實際上,這部作品中還真的有很多內容是有真實來源的,甚至連主角都有真實的原型。
  • 成都崇州有座化石版的「侏羅紀公園」
    萬年的史前龐然大物的復活,令這部科幻探險片連拍續集,風靡全球。2016年在成都崇州成立的天演博物館,以館藏近5萬件古生物化石標本,打造了一座化石版的「侏羅紀公園」。  這裡有體長23.8米、距今1.5億年左右的馬門溪龍,有化石含骨量高達67%、生活在6700萬年前的巨型山東龍,包括霸王龍、暴龍、劍龍、翼龍等電影裡出現過的恐龍,幾乎都能在這裡找得到標本。
  • 遊戲世界裡的「侏羅紀公園」,恐龍遊戲盤點
    《侏羅紀公園》是最大的恐龍IP,遊戲界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隨著每一部電影的問世,相關的遊戲也層出不窮。1999年Dreamworks推出Warpath: Jurassic Park(侏羅紀公園·恐龍格鬥),玩家可以操控恐龍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