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這次蘿拉又請來了幾位限量級俊男美女來坐陣,看著大家寫的內容真的內心很感動~學姐學長的幾番經驗之談,看似寥寥、實則是這幾年在外留學的內心話。希望大家用心看完~總之蘿拉看完之後真的是感慨萬千,想著下個假期把所有採訪過的大學都走一遍,有同行的小夥伴嗎?快來私信我~~~
此外,請大家動手關注下蘿拉的公共帳號:laaaaauramua
1. Universityof Michigan – Ann Arbor 密西根大學
代表學長:Jeff Shi
Major: CSE & Business
安娜堡是一座大學城。這裡每年有一半的時間在下雪,但由於美國的暖氣(空調)供應很足,大多數時間並不會感覺很冷。整座城市不大,住在這裡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學生,在這裡上學活動範圍並不大,周圍也沒有什麼摩登都市,於是大概因此形成了Michigan現在這種「學術性大學」的定位。然而這裡的生活並不單調,電影院溜冰場酒吧高級餐館應有盡有,喜歡戶外活動的朋友還可以在春天去周圍的公園划艇騎車野炊,安娜堡這座小城就有一百多個大大小小的公園哈。以上是安娜堡生活的大致情況了,下面我會詳細介紹一下UMICH的校園、學術和體育。
[校園篇]
為什麼要單獨來談學校的校園?因為「整座城市幾乎都是學校」這樣的概念對於很多人來說一定還是比較陌生吧。具體來說,安娜堡分校主要有三個校區(注意,這裡說的是「UM-AnnArbor」這一個學校),我們稱之為北校、中校和南校(其中還有醫學院校區等筆者就不一一介紹)。南校是各大運動場,體育篇將會詳細介紹,北校是工學院、建築學院的主要所在地,中校主要就是文理學院法學院和商院了。不同校區見距離跨度大,如中校北校就有5公裡的車程。舉個例子,從商學院下課後下一節計算機課在北校,筆者就不得不驅車或者跑到中校車站乘坐Blue Bus前往。Blue Bus是學校運行的僅穿停站於校園內的免費公交,它有著七八條主要線路,可見安娜堡校園之大。來安娜堡讀書一定讓你有一種「大學」的感覺。
慢慢習慣了這種氣候反而倒會覺得雪是這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學校各種特色建築融為一體在冬天有著冰雪童話的感覺。整座大學的建築風格大概可以分為復古和現代兩種。比如法學院的圖書館就曾經是哈利波特拍攝的第N備選地點,現代化的Ross商學院大樓就和法學院圖書館一街之隔。在冬天的雪夜裡從圖書館走出來路過的校園美景也算是一種學習之餘的享受了。
[學術篇]
筆者是一個本科生,學術部分可能對於大一新生比較有幫助。密西根大學有著大大小小的幾十個圖書館,其中中校和北校區各有一個24/7的通宵圖書館。大家記得哈佛凌晨四點的圖書館的圖片嗎?至少在Michigan的考試周我們的圖書館是這樣的。筆者不是學霸也不算學渣,從一個客觀一點的角度來評價我覺得Michigan的同學們還是十分重視學術的。
不過,新生們剛入學不必過於擔心學業壓力。我覺得大一第一年上那些introduction的課,所有人都還是學有餘力的,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明白自己想要學什麼,以後想做什麼事情成為什麼樣的人。學校在學業和職業規劃方面對我們的引導都很多,很多學院都有advising/career center,到了學校以後一定要多約約各種advisor和他們多聊一聊。雖然不一定每個人說的針對你都很有幫助,但是總能在這樣的過程中獲得一些啟發或是了解到一些不錯的program可以去申請。這個過程中慢慢得就找到了自己的暑假規劃、專業興趣和職業目標。雖說大一學業壓力不大,但是計劃性還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申請暑假項目和轉學院這兩方面。學校有很多不錯的交換項目,不過很多在第一學期結束(聖誕節左右)前就截至申請了,於是新生入學不久後就可以在mcompass平臺上關注下各類項目著手準備申請計劃。
下面我來說一下轉專業/學院的事情。Michigan對於學生專業的選擇相對自由。新生多數收到的文理學院不確定專業(undeclared)的錄取,這就意味著你轉專業和學院的無限可能性。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預備要求(prerequisite),就是必須上了某些課以後才可以確定自己是這個專業,一般的專業在同一學院下是不需要申請的,也就是說你只要上完了四五門滿足要求的課你就可以去確定專業了。不過對於那些想念不同學院專業的同學來說,就需要重新申請了。這個過程叫做cross-campustransfer,流程和轉學類似,但是成功率相對高很多,比如筆者三個學期就被三個學院錄取了(最後放棄了文理學院)。按照經驗總結一下,大概是只要是你有足夠高的gpa並且滿足了該學院的prerequisite,基本就可以轉成功。聽起來還比較輕鬆,不過大一選課之前一定要和advisor溝通。比如Ross商學院的prerequisite就很多,既要求寫作又要求數學和經濟。雖然很多像我一樣的同學不願意一上來就和美國同學們一起上寫作課,但是如果不作好把寫作課硬上下來的準備的話也就錯過了申請商學院的機會了。總之,新生對於自己的專業方向一定要有所規劃,計劃好了其實學術方面還是可以比較從容應對的。
[體育篇]
(此部分抄自筆者以前寫過的一篇介紹學校體育的文章)
Michigan是一個有著悠久體育傳統的學校,每逢橄欖球和籃球主場比賽日所有人都會出來狂歡,整座城市都是玉米色的一片。說到玉米色,先來介紹一下UM體育運動隊的一些體育傳統吧。學校校隊都以藍色和玉米色(Blue&Maize)為主色調,因此GO BLUE這個標語在學校遍地可見!另外,Michigan的吉祥物是Wolverine,它原來是這裡有的一種生長在寒冷地帶的狼獾,不過現在這種動物已經幾乎見不到了。
橄欖球是密西根人為之瘋狂的運動。每到周六有 UM 橄欖球隊主場比賽的時候,Michigan Stadium內外包括周邊的所有街道都擠滿了人,安村萬人空巷,極其壯觀。很多人都從外地趕來,像慶祝節日一樣來度過橄欖球周六。看球已經成為安娜堡居民和密大學子最大的娛樂活動之一。MichiganStadium又稱Big House。 顧名思義,它是一個很大的體育場,在全美國也小有名氣,因為它是全美大學中座位最多的體育場,並且保持著各項賽事中上座人數最多的記錄。它建於1927年,容量為107501人,上座率也經常超過10萬。
以上是筆者基於個人經歷寫出來關於學校的簡短介紹,想了解UM的更多信息,筆者在此推薦一個連結和一個公共主頁:
1.在密西根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313856
2.CSSA微信官方帳號:UM_CSSA,裡面又非常詳細且有時效性的新生指南。
最後的最後,歡迎大家到Michigan。GoBlue!
University of Richmond
代表學姐:Cecilia Sun
Major: 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on
Concerntration: econ &finance
一下子就即將要大三了,學姐其實是一臉辛酸狀,來給各位小鮮肉簡單科普一下這兩年小心得。
還沒著陸在裡村的時候,從飛機上俯瞰整個城市,城市基本上都被綠色覆蓋…Universityof richmond處在一個靜謐的,有山有水之間,古香古色的紅磚尖頂的校舍散落在這裡。剛開學搬行李買日用品orientation,一大堆信息會讓大家有點應接不暇的,不過沒關係..多參加一些活動看看都是些什麼樣子的,儘量多了解美國文化,lac的人數相對大U來講少很多很多,到處刷刷存在感。
1.先來扒一扒學術上和校內方面的 在Lac大一都會有FirstYear Seminar, 說白了就是在reading和writing給大一傻白甜小鮮肉來個下馬威,成堆的reading和paper追著你跑。當時感覺很煩,但其實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系統提高自己的水平。文理學院的好處就是一個班級二十多個人,可以抱著教授的大腿死不放手,還可以去writingcenter找人改自己的paper。需要上的課會有general requirement和自己所選專業的課,治癒自己的水課還是要上的,刷刷學分和GPA也是極好的。像比較費神的,如history,literature建議大家可以在summerschool的時候上,既可以順利不影響GPA的前提下把學分換到手,又可以到別的城市玩玩~除了summer school還有study abroadprogram,半年或一年的,歐洲的亞洲的很多國家都可以選。每年的暑假除了實習上課外還可以留在學校跟教授做research哦~身在lac有一個richmondguarantee,基本上只有你申到research,就會有4000刀的工資。 除了學術方面的,學校每年秋季都會有一大堆社團安利你,可以先把這些信息收集出來,回來之後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預期發展做出選擇。哦對了學校官網上面studentemployment裡還會有一些發布的工作,可以平時打打零碎工~學校每天早上發送的SpiderBytes郵件上面會有這一天的各種活動信息(強推~
2.再來就是ric吃喝玩樂篇,先說學校自己的dininghall,是一個很大的自助餐廳。要是想吃地道的中餐那就不用想了,但學校也還算是良心,不能說很好吃但肯定不會讓你感覺到難以下咽。學校裡還有一些小餐廳星巴克可以用diningdollar買。Ric downtown裡有很好喝的奶茶店,日式拉麵,如果你經常關注spidebytes還會發現downtown的集會(不過要做好放眼望去儘是黑哥哥黑姐姐的準備~玩的話畢竟是維吉尼亞的首府,所以附近能玩的還有很多,像保齡球打槍攀巖滑冰等都應有盡有,購物還有stonypoint,short pump。Ric附近還有兩個遊樂場也超級好玩,如果趕在萬聖節的時候去也別有一番滋味。喜歡看自然風景的小夥伴們,很美的shenandoah也是一個首選
PS:肯定還有一大堆一大堆信息還沒有科普完,所以小鮮肉們還是要開學抱好大腿,仔細規劃好自己四年的生活~就這些啦~捂臉走開~
Emory
代表學姐:U
本科商學院很好,但要大二申請才能進~地理位置也還不錯:亞特蘭大也有很多大公司,如果能讀bba的話工作機會不少。其他的比較好的專業還有文科類的專業以及medschool。emory作為老牌私校,學費以及開銷不會太便宜,但也不會太貴。生活成本相比其他大城市atl還是很接地氣的~學校也很大,設施以及資源都是一流不需擔心。近幾年中國學生有增多趨勢,校內競爭越來越激烈,想要當學霸要很努力才行。emory專業選擇也很多,總有一款適合你。要想讀工科,還有跟gt合作的項目。總體來講,想靜心學習的話,emory是能讓你靜心學習的地方~
同時,atl有很多好吃的東西。作為全美第二多韓國人的城市,正宗韓餐可以吃到爽~大學期間吃不需擔心。
維克森林
代表學姐:U
一個很「南方」,很「白人」的學校。
大多數同學來自北卡,麻省,新澤西,弗羅裡達這些州。
學校的學習氛圍很濃,party氛圍也很濃, Greek life十分盛行。
近年來,國際學生的數量有所增長。但總的來說並不是特別多。
學校有著大多數大學沒有的本科商學院。
大部分中國學生選擇在第二年的學習完成後進入商學院學習~
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SD)
代表學姐:U
是一所位於美國加州的著名公立大學,加州大學系統前三。在這裡已經度過三年的我很感激UCSD帶給我的一切:他的陽光雨露滋養著我,他良好的學術氛圍感染著我,他的活力與熱情接納了像我這樣前來求學的留學生們。
擁有典型加州天氣的聖地牙哥同時擁有典型的加州美女與帥哥。在UCSD,你可以見到無數身材顏值爆表的姑娘小夥拿著GPA3.8以上的成績談天論地。每年開學,這裡的六個學院是彼此分的最開、最較真的時刻:像哈利波特中的魁地奇比賽一樣,六個學院之間的足球賽也是一學期所有人的焦點。當然,每年學期末的SunGodMusic Festival中學校會請來眾多明星來電子音樂節,水平之高堪比國內草莓之流。而這個時候,曾經爭得面紅耳赤的莘莘學子們又會『一Party泯恩仇』。
總之,UCSD不比UCSB的趴體夠勁兒夠熱鬧;不比UCLA的同學人人有個好萊塢朋友;也不比UCB的人每學期末渴望著裸奔;但他依舊吸引著我:可以說是因為食堂裡最正宗的Burrito吸引著我;又或者是因為那棟堪比飛碟卻孕育出無數諾貝爾的圖書館吸引著我;又或許、是因為他是他自己,獨一無二的UCSD.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
代表學姐:姜亞男
Major1: Economics
Major2: Finance
倫敦,這個被稱之為「森林之城」的地方也就是我的大學---西安大略大學所在的地方。UWO是一所開放式的大學,沒有固定的出入口所以給人感覺整個城市跟大學是融於一體的
PART 1
我記得當年我第一次去的時候比較擔心的是如何在機場取studypermit,但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啦。下了飛機以後先過海關檢查護照籤證什麼的,過完海關就是要去移民署辦理study permit,在移民署要出示辦理籤證時一同收到的一張紙(紙上有標明要攜帶的證件),offer,學費證明等。因為飛機著陸在多倫多機場,距離倫敦還有兩個多小時的路程,對於第一次去學校的同學我建議你們之前在國內的時候可以訂一下RobertQ (官網連結:http://www.robertq.com)或者也可以在多倫多機場The Out-Of-Town購買, 這個車很安全很方便可以直接送到學校周圍或者宿舍。
PART2
開學前一個星期是學校專門為新生舉辦的一個活動叫做O-Week,會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活動讓新生有機會認識新朋友了解學校。大一的第一個學期我個人覺得還是住宿舍比較好,首先離學校很近,其次就是食堂真的超方便的,對於不會做飯的同學住宿舍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開學以後會有一個社團周,每個社團都會在UCC做宣傳,有三個比較著名的華人社團CCGC CSSA COSA,還有一些外國社團也蠻好玩的。重點推薦一下NOVA這個社團是專門給同學們進行學術上幫助的一個社團,會定期給不同專業的同學發各自所需要的複習資料還有一些大神整理的筆記之類的,總之很有幫助就對啦。
PART 3
因為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不一樣所以所認為的水課自然也是不一樣的,對於學霸來說…所有的課都基本都可以算作水課,而處在一個學霸偏多的環境下,我被坑的自然也是不止一次…XD 所以在聽學長學姐建議的時候一定也要看自己是否有興趣 不然所謂的水課真的會害了你的… 還有!同樣一門課如果prof不一樣的話 差距真的挺大的,所以選課之前一定要去ratemy prof 一下!!!!!
PART 4
首先我要說明一下,倫敦的冬天真的是很冷的 零下20度左右很常見。下雪的日子佔了大半個學期…雪的厚度也是可想而知了,走在路上你會看到大家穿的基本都是一樣的----「Canada goose+UGG」所以生活在倫敦一定要學會保暖!!!!
倫敦有兩個比較大的Mall,一個是離學校比較近的Masonville還有一個就是稍微遠一點的WhiteOaks Mall,前者的話從學校坐車15分鐘就到但是後者的話就要大概1小時的車程。
就像Starbucks是美國著名的品牌一樣,加拿大也有一個本國的牌子叫做TimHortons,是加拿大人特別熱愛的咖啡品牌。我特別喜歡他們家的早餐哈哈!!!每次上課來不及了就在家門口的店裡買一份早餐to go~
其實倫敦就是一個大學城,美食什麼的自然也沒有多倫多的那麼多,但是雖然店是少了一些每一家都有它獨特的地方 也是可以滿足大部分吃貨的!
第一篇:
轉眼又到了開學季,這次聯繫到各個大學的優質學長學姐,請他們為小鮮肉們來個經驗分享。本文各個大學均為各位同學的吐血之談,私自盜圖盜用文章是要承擔風險的喲!
此外,經過蘿拉的軟磨硬泡,終於求得各位大神的照片,原來北美圈裡出俊男靚女是真的,請大家備好紙巾在涼爽的房間裡觀看,天氣燥熱勿噴鼻血~
此外,請大家動手關注下蘿拉的公共帳號:laaaaauramua
不定時更新各種好玩有用的帖子,歡迎各種經驗分享~
好了,廢話說完,大家花幾分鐘的時間來看吧~
美國篇
1.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學
代表學長:王浩
專業:經濟
自我介紹:出生在中國北方小城,16歲初中畢業後留學新加坡高中,目前在香港一家金融服務業機構做暑期實習
首先我覺得大一入校應該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記得我們當時新生入學的時候需要儀式性地走過學校quadrangle裡一道叫HullGate 的大門。美國的孩子需要在這裡象徵性地離開父母獨自走過來,大概就意味著自己在這一刻正式離開家庭進入大學生活了。 所以我覺得,尤其是對留學生來說,對於上大學做好一個心理準備可能是挺重要的,例如需要獨立生活,照顧好自己,和國內的家人保持定期的溝通,更加成熟地處理人際關係之類的。
我認為如果你在剛進入大學的時候就對自己未來有所打算,那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如果沒有的話也是很正常,但是我認為應該對自己的學位要求儘早的熟悉,在選課排課方面多下下功夫,這方面可以找學長學姐們多幫幫忙。
從我個人角度來講,我在高中的時候是對美國大學是有一定程度的幻想的,到了大學之後發現學習還是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其餘的時間自己也並沒有機會去參加一些很有意思的社團。對於社團,我建議參加少量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並且應該有至少一個自己能在未來加入領導團隊的,這樣既可以培養自己的領導能力,也可以未來寫在簡歷上。建議加中國學生的社團,因為這群人應該是和你關係最緊密的一群人,但是同時也應該加一些外國學生多的社團,以此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可能是一件比較難得事情。
關於兄弟會,我覺得因人而異。我不否認兄弟會裡也許有很多很有趣的人,但是兄弟會的一些負面的東西自己確實不是特別喜歡。
在美國,學生很看重每年暑假的實習,因為這是很好的鍛鍊自己的機會,為將來參加工作做準備。對於一些很多學生都趨之若鶩的行業,比如投行和諮詢,我的建議還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一方面,大量的學生首選這個行業一定有其中的道理,但是關鍵還是得看自己喜不喜歡。這其實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因為實習本身才是檢驗自己喜不喜歡的最好機會,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很多學生在大一大二暑期是沒有這個機會的。解決方案可以是通過一些相關的在小型公司的實習,或者參與學校裡一些社團活動來接觸這個行業。
記得我在大一的時候,聽我的學長說過一句話,現在想想很有道理:一個人可以在大學四年時間裡改變很大。所以我覺得大一新生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習某個目標,這個目標可以是健身,找工作,做公益等等。不要太早給自己貼上某個標籤,覺得自己不能怎樣怎樣,如果那樣就真的一點成功的機會都沒有了。畢竟大學是犯(不違法的)錯誤的最佳時機,畢竟這時候的opportunity cost最小,如果你把你的時間軸放的夠長遠的話。
2. 康奈爾大學
代表學長:楊寧宇
Max,從小周轉於各種城市。3-7年級在美帝讀書再回國念中學。本科畢業於University of Virginia,研究生畢業於CornellUniversity生物醫藥工程。Zeta Beta Tau Fraternity成員。目前在紐約PwC做Healthcare Consulting。
哈嘍童鞋們,本文分為學習篇生活篇和天氣篇三部分,旨在簡單的介紹個人對於Cornell生活的感受。如果想有更詳細的信息,請參考康奈爾中國學生會的新生手冊:http://www.cornellcssa.com/public/new-student-handbook/
學習篇
我本科畢業於University of Virginia所以來到Cornell讀研時就感覺到一些學習氛圍的差異。Cornell學術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壓力更明顯。許多在Cornell讀本科的朋友們都表示鴨梨山大。若想有好成績,在平時正常學習不Party不Procrastinate的狀態下依然需要經常熬夜趕作業。作為學渣和拖延症晚期患者,我在本科階段熬夜都是因為平時沒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成績還過得去,所以想來Cornell的童鞋們需做好努力學習的思想準備。
對Cornell學術的另一感受就是創業環境十分齊全。Cornell自身就有3個Incubator外加Ithaca當地還有2個。此外學校經常舉辦各類Business Competition,獎金豐厚,鼓勵所有學生參與。我也和小夥伴們參加過此類比賽並且在紐約州總決賽……打過醬油。
Cornell的總體學習環境非常好,基本任何科技或商業方向都能找到資深的教授或者導師並且設施齊全。在此推薦兩個學習好去處。
生活篇
Cornell地處山區,上下坡非常多。在學生中流著「Everyday is Leg Day (每天都練腿)」的真諦。除了步行上課也可以選擇乘公交車。新生第一年有免費坐公交的校園卡,之後就需要自己花錢買buspass了。公交是無車同學的主要出行方式。買菜吃飯基本都需要乘公交車,除非選擇學校的超市和食堂,所以跟有車的同學搞好關係至關重要。
Collegetown是同學們吃喝玩樂的集中地帶因為就在學校旁邊而且有各種餐館和酒吧。具體有什麼餐館在這裡就不多介紹了因為Yelp上都有。喜歡夜趴的同學們可以去Level B和Pixel。Level B每周三有特色飲品Fishbowl。
每個Fishbowl裡都有不同動物的小玩具所以一些PartyAnimal喜歡收集這些玩具。除了夜店還有各種兄弟會為同學們提供社交活動。
我在本科加入兄弟會也可以簡單介紹下如何進入Party。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不要害怕上前問Brother是否能進去!看門成員的主要任務是防止其他兄弟會成員進去搗亂所以大膽的向前走!第二,跟Brothers搞好關係。只要認識一個成員並且他也覺得你人不錯就可以隨意出入他們兄弟會的Party了。第三,如果沒有認識的Brother,那就多帶點(好看的)妹紙吧。如果是OpenParty,男女1:3的比例一般會讓進。
總體在Ithaca生活的感受就是比較偏僻不過附近就有Syracuse和Binghamton,離Ithaca都是一個小時車程。想去NYC的同學需要乘大巴(~6小時)或者自駕(~5小時)。
天氣篇
為什麼要把天氣分為獨立一章呢?因為Ithaca的天氣改變了我對冬天的認知。作為一個浙江人,個人感覺已經比較抗凍了,比許多北方朋友都能耐冷因為南方沒有暖氣沒有暖氣沒有暖氣!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當然這只是個人觀點。
回到正題:想感受比北極還寒冷的冬季嗎?想目睹五月飄雪的奇觀嗎?想體驗一兩個月看不到太陽的生活嗎?請到Cornell過冬天。Cornell的冬季有時能從11月到5月,整整半年時間。同學們調侃道:「Cornell only has 3 seasons, pre-winter,winter, and post-winter.」 冬季不僅漫長,並且常常會好幾個星期甚至整個月看不到太陽。冬天雪多風大,真的是冷到骨子裡。在經歷過Cornell的冬天以後,只要溫度在0°C以上,都覺得是可以穿短袖短褲的天氣。
同學們都知道天氣差,不過在經歷了以後大家也基本同意 「Cornell buildscharacter」 這句話。可以想像在度過了四五次比北極還寒冷的看不到陽光只能埋頭苦學的冬天后,什麼困難都不是事兒。Ifyou』ve lived in Ithaca, you can live anywhere.
結語
雖然各種吐槽Cornell的天氣和偏僻,我依然認為Cornell是非常好的學校也是讓人成長的地方。本文只是一些個人感受和非常簡短的介紹,若有不足,請多包含。更詳細的介紹請參考康奈爾新生手冊和康奈爾BBS。
3.UC Berkeley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代表學姐:Nancy Zhang
個人簡介:
終極吃貨女漢子一枚
酷愛歐洲文化,旅行及多種語言
如今在UC Berkeley讀大三,Econ專業, French Minor
《大一要做的事,重要的,好玩兒的》
大一入學前,曾滿眼冒星星地向學姐諮詢大學情況。當學姐美女耐心聽完我連珠炮似的問題後,略帶無奈地微笑說:「很慚愧,其實很多問題我都不能解答,我自己都不知道這兩年怎麼過來的,還沒玩兒夠就大三了呢。」那時覺得學姐是懶得多做解釋,現在終於明白她只是道出了心聲。
回想當時剛踏進伯克利的大門,坐在學校的Lecture Hall裡開啟第一堂課時無比興奮。然而,這股新鮮勁兒很快就隨著伯克利慣有的緊張學術氣氛煙消雲散。整個大一就在渾渾噩噩中過去。現在眨眼已奔三的我,在第四學期開學後又一次掉進一個「惡性」循環:被學校功課壓得焦頭爛額、睡不夠分分鐘感嘆智商不夠用、每天都在為多參加些extracurricular +social努力卻總因時間不夠抱憾割愛…
所以,如果有機會重新過一遍大一,我定然會盡力拋開學業壓力(前提是各門功課都還過得去),珍惜每分每秒,去瘋狂體驗加州與伯克利本身的獨特魅力。我會:
嘗遍BayArea美式歐式西餐、日料、韓餐、粵式點心、川菜等美食
踏上無數Road Trip,從最近的Yosemite開始
參加fratparty,忘我狂歡
高空跳傘,Kayak-ing
逛逛BusinessForum & Career Fair,體驗伯村人瘋狂的competitiveness
在Berkeleyproject揮灑汗水,為小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認真向每個Sproul Hall前的club諮詢,有中意的立刻報名
充分利用freshman orientation體驗學校文化
跟隨工作人員參觀學校各個圖書館,挑一個最喜歡的打工或自習
多向自己學院的Advisor討教,與他們探討自己今後的方向
交一個願意陪著自己瘋、支持自己相信自己的朋友
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列舉了那麼多條,無非是想跟學弟學妹們說: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所以,盡情地去體驗所有覺得不可思議的、不敢想、不敢做的吧。儘量不要為大三大四的自己留下遺憾。
Go bears!!!
4.UVA 維吉尼亞大學
代表學姐:張嘉茜
專業:經濟
學姐大一吃了不少苦,此篇文章絕對不是一板一眼的官方文。血淚史總結給學弟學妹看,只望大家可以繞過學姐走過的彎路。Uva歷史很閃耀,但是更需要我們去創造更加明媚的未來,造福後面的學弟學妹。
學習篇
1. 傳說中的水課,不一定是真的水課哦。請深入了解調查後,再進行選擇。例如去ratemy professor等網站先刺探下敵情好嗎?
2. 別聽學長學姐跟你說,哎,你才大一,什麼GPA,先玩好。這絕對是個坑。學姐學長都是自身在戰火中摸打滾爬過去的,survive後才能如此瀟灑跟你這樣講。切勿傻白甜就當了真,好嗎?
3. 儘早做規劃。去了解各種日後的requirement。例如說,想提前畢業的,想某一年去交換啊,去semesterat sea啊,想進商院啊,等等,都要plan好,別到跟前,發現自己這個requirement沒滿足,那個requirement還差一點的。比如說要你想大三暑假申請投行,那大三一開學基本上就要開始準備了,意味著截止到當前,你大一大二要保持很好的成績,不要指望著還利用大三一年的時間,在大三升大四的那個暑假前提升GPA,那個時候就已經然並卵了好嗎早都已經在大三上學期就把你的簡歷甩出天涯海角了
4. 實習也一樣,提早規劃,學校參加各種社團是為了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找到興趣點了,再去申請想做得實習。這樣來推算,大四畢業要有offer,那就大三要有份正經的靠譜的實習,那大三這個怎麼來呢?大二要有個咯,大二怎麼來呢?大一有個咯?總的來說都是滾雪球,然而大一有沒有其實是有更好的原則。校友曾經跟我說,大一到大二這個暑假,基本上是做個實習生,放下純學生的身份進入到社會,感受下在社會裡混是要怎樣待人接物的。具體你的實習是什麼,並沒有太大關係。大二實習就要找到方向,為大三申請實習做鋪墊。不用一定是行業最佳,但也要有質量,學到東西有進步就達成目標。大三實習那就是要拼命做到極致爭取拿returnoffer了。一步一步的,從大一就要積累好。身為大一大二的學生,為大三做鋪墊的話,推薦一個平臺,www.careerdream.org,裡面匯總了國內各種願意接納我們這些比較junior的學生的金融機構,裡面招聘信息比較全,因為國內大多數金融機構招聘信息並不透明,因此這是個好的突破口。
活動篇
1. 開學伊始,你走在McCormick road上,各種被發小傳單,眼花繚亂的club對你拉皮條,此時,你可以把所有小傳單都收好,回到宿舍好好看看,上網查查,諮詢諮詢學姐學長,挖掘機到底哪家強??
2. 個人覺得,大一的時候可以各種club都加進去,沒事兒都去看看,然而越到後面,你就要迅速做出決定你要在哪個club裡面投資你最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這裡又應了我前面說的提早規劃。怎麼講呢,功利來說,進了某個club,花了時間精力在上面,一定還是希望被promote的。算一算,如果這個club的競選cycle是一年,最晚大四想當p、vp,那你最晚大二就要確認自己在這個club裡面發光發熱了。如果這個club半年就競選一次,那你可以鬆口氣,如果大一上學期就認準了這個club,那你很快,大二上就可以做到p、vp。然後用這個資本再去競選其他更優質club的senior position。
3. 在各種組織裡面,不僅是對自己智商能力的考驗,更多是對你情商及三觀的考驗及洗刷。請提前謙虛地向本組織裡面的前輩們諮詢好組織的行事風格以及必須遵守的紀律以及不成文的規定,以便你日後不要傻呵呵的開心爛漫了一年,最後一刻發現自己這一年真是傻逼透了。比如說,學姐吃過的虧,最基本的考勤怎麼記?對日後有什麼影響?
4. 至於club的種類怎麼選?想要social一點,喝酒交朋友,去fra 或者sorority,對於女生,請在你rush的時候亮出你的全部家當,亮瞎他們:)倘若不在level,生活作風不是一個風格,女生之間的友誼很難維繫到永恆,哪怕是一個sorority,也太牽強了。另外,其實social也不一定要去fra 或者sorority,如果你性格夠開放,隨便交朋友就好了,如果處於半吊子,可以去下裡面稍微給自己點動力。想要學會如何在職場professional的勾搭?請去businessfra,哪怕是rush一下,你大概也會知道自己是什麼水平了。想要累積下專業知識?那去各種相關的club比如說我們很多investmentorganization啊, sws啊,MII啊 等; 我們還有很多類似於consulting的組織,比如說enact us, SEED啊,等; 其他的物理啊數學啊化學啊之類得club,學姐並不是很了解,請各位諮詢各個專業的前輩。想要學習其他的興趣愛好,比如說射擊,撞球等各種運動,請各位搜學校網站都可以找到的。不是那麼冷門的話,問問學長學姐也是會有些線索得
5. 最後呢,說了這麼多組織,學姐其實還是很鼓勵大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說我們有張老闆賣午夜雞翅啊,我們還有二手書交易平臺啊,李美女開始用心做自己的公眾號啊,學姐自己也有做抱大腿,幫大家解決暑期存放得問題啊,等等。我覺得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其實產生的價值更大點。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只是給大家個思路。
戀愛篇
依稀記得進入大學前的sendoff上校友說我身邊啊,有很多非常優秀得女孩子,然而卻至今沒找到自己的幸福,你們現在啊都上了非常好的大學了,另外一件在校園裡的可以解決的人生大事就是找到你的另一半。學姐傻乎乎地當時簡直就信以為真以為是人都可以在這個階段遇到真愛。並不是沒有這樣的人贏案例,具體詳情請找周圍學姐學長八卦翟學姐和宋學長的佳話。然並卵,學姐當時轟轟烈烈地在正式開學前就陷入了愛情,結果並不理想。給學弟學妹的意見是:
1. 學妹,請hold住,作為剛入學的小鮮肉,不僅有同齡人的誘惑,還會被一群學長圍攻那也是極為有可能的,此時要淡定,建議放慢節奏,時間會幫你甄選出最有心的那個人。
2. 學弟,淡定,儘管對手重重,你一樣可以殺出一條血路,畢竟你才是第一手接觸同齡學妹的嘛。Timingis everything。一切靠緣分。單身學姐也在等待你解救中
3. Uva是個小地方,個人作風基本上不出幾天就可以讓你聞名各界學長學妹的流言蜚語中。請各位想好自己想要做個什麼樣子的人,想要給別人什麼樣的印象,自己在乎不在乎這些身外之物,anyway,總而言之,三思而後行。
最終呢,韓寒說,聽了那麼多道理,依舊過不好這一生,這是有道理的。有時候還是要撞了南牆,才能點點頭,悔過自新。感謝李美女給我這個機會發發牢騷,總結總結自己的大一大二。千萬別以為學姐來寫這篇文,是因為在uva混的多牛逼,只是想真誠而又赤裸裸地把這些寫出來,希望有至少一條能夠對你的大學生活起到點作用,醬紫學姐就沒白獻醜啦~
5.UCLA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代表學姐:方葦如
Major:Communication Studies
Minor:Film, Television, and Digital Media
UCLA,我們親切地稱它為「U-C-Lots-of-Asians」和「Under-Construction-Like-Always」。 學校裡常年人潮洶湧得像是北京過年時的廟會,黃沙在灼熱的陽光下飛揚得又像撒哈拉的午後。洛杉磯坐落在一個尷尬的地理位置上,西邊臨海,東邊卻是沙漠,夏天乾燥, 冬天陰雨,中午踏著人字拖去上課,傍晚披著棉襖回宿舍。但是既然來了加州,學弟學妹們就做好曬黑的準備吧,不要在太陽底下打傘了,這裡驕陽似火,無孔不入。用我教授的話來講,就是「I don’t understand why some peoplehere look at weather forecasts… It’s Southern California; the weather’s same asyesterday’s」。
剛來時的Orientation、Visa Check-In、Placement Tests、選課、搬宿舍或許有些應接不暇,但是不用慌張,去Activities Fair找找自己喜歡的社團,從Bruin Walk上接幾張傳單參加感興趣的活動,在Westwood村裡逛逛小店,打車十分鐘去學校附近的Westfield Century City吃一頓眉州東坡的家鄉味道…都是初來乍到的同學們熟悉環境的良方。第一學期建議混合選擇三門理想專業的Pre-Major課程和General Education感興趣的課程,循序漸進,第二學期以後再抓緊進度也不遲。Quarter System十周一個學期,學習內容多節奏快,時常兩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開學三周以後基本上就要開始Midterm,第六七周左右第二次Midterm,第十周後便是Final了。在眾多Homework,Quiz,Essay,Presentation中迷茫的時候,可以看看老師發的Syllabus,一步一步慢慢來,一個學期過後就會在課程中遊刃有餘了。換專業也是普遍的事情,我從Pre-Sociology申請到CommunicationStudies,再從Double Economics換成Double Psychology,變成現在的主修Communication Studies,輔修Film,Television, and Digital Media。所以,有明確的目標固然好,卻也不必桎梏自己,在蔚藍的天空下認識自己,探索無限的可能吧。
洛杉磯是什麼?是陽光,是美食,是假期,是好萊塢,是比弗利山莊,是馬裡布海灘,是迪士尼冒險樂園,是全美最正宗的中國城,是排隊買熱可可的陳冠希,是不用悶在房間裡讀書,享受大學生活的勝地。學校的五大食堂、三小咖啡廳保證你頓頓不重樣:DeNeve的墨西哥風情、Covel的美式西餐、Bruin Plate的健康理念、Hedrick的試驗廚房、重磅Feast的壽司炸醬麵佐以周杰倫的七裡香。Bruin Café的拿鐵、Café1919的Gelato、還有Rendezvous的墨西哥牛肉卷麻婆豆腐拉麵和珍珠奶茶。偶爾開車去趟中國城、KoreaTown、Little Tokyo,看你想吃海底撈、姜虎東烤肉、還是大黑家?只是別忘了多跑跑John WoodenRecreation Center :P坐車三十分鐘左右有SantaMonica Beach,反方向就是聞名全球的Hollywood Sign、環球影城、星光大道。玩膩了就Road Trip去SantaBarbara、Palm Springs、Yosemite… 衝浪、滑雪、海釣、射擊、下午茶、藝術區… You name it – We』ve got it。課業不忙的時候不妨出門走走,融入SouthernCalifornia特有的風情。世界這麼大,你不想從洛杉磯開始,去看看嗎?
6. NYU 紐約大學
代表學姐:J
在讀專業:新聞學,教育
說到nyu ,其實這裡是一個「非典型大學」的大學,這裡的位置得天獨厚,在曼哈頓。這裡的學院很著名的是商科的stern, 藝術類的tisch, 教育人文類的steinhardt,還有文理學院cas等。nyu沒有校園,同學會把WashingtonSquare 當作自己的校園。大一是入學被強制要求必須住宿舍,還被強制買meal plan一般都吃不完~宿舍都還不錯,最靠近學校的是weinstein和goddard但是goddard是單獨寫essay申請進去的, palladium是帶有健身房的宿舍,很火,周六那裡的brunch很好吃!rubin在第五大道上面,沒有空調,所以summer不是很好。Third north這個宿舍也不錯,有自己的廚房,應該是唯一一個有廚房的宿舍。我之前住的是Brittany,是新建的,所以環境都很不錯~Nyu 周邊還有一些好吃的,chickenover rice 還有拉麵,奶茶店都在學校附近。
學妹的話,一定來紐約買一雙雨靴~其實紐約大學有很多很多富二代,炫富的各種都有,但是自己要把握住自己,這裡是非很多,本身就是一個很浮躁的地方,自己要明白自己要什麼。
還有就是選課!!Albert總是掉鏈子,所以在選課之前先選好,放進購物車,然後到時間猛點!!就能進去,現在的入學新生要考語言,ALI考試,應該是每一個國際學生都要考,很坑人,分1-9等級,只有上完ali 才可以上學校的international student writing workshop的課。學校有必修課,map 課程。
這裡不需要買車(土豪請隨意)地鐵很方便,NQR這三個line有NYU這一站。有時間就跟WassermanCenter的人約一下看看怎麼寫簡歷,這裡工作機會很多,要自己爭取。說到社團,這裡很豐富,讀書,講座,野餐,舞會,琳琅滿目,可以在手機裡下載nyuapp 在裡面自己查詢每月的activity schedule自己選擇參加。有一個中國學生會叫cssa,經常會辦一些活動,可以自己參加,拿上自己的id會打折。
總之,把握自己,不忘初心。
7. RiceUniversity
作者:F 專業;金融
參考資料:Rice student care program
介紹:位於美國南方寧靜的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市郊,為美國南方最高學府,離市中心僅三英裡車程,rice是個極其不差錢的學校,學校的總體面積不是很大,生活也很簡單,小而精,選課系統特別好!而且學生在學術方面,尤其是在選擇課程方面和選擇專業方面有很大的自由,特別人道。學校分為11個residential college 一共有6個食堂,每個食堂平心而論都是很不錯的。可以直接登陸www.dining.rice.edu查看同學之間相處相對很簡單,友善,身邊的牛人特別多,這裡的party也不少,每周一的活動都很有特點,但都不一樣,所以同學們可以憑著自己的興趣去參加。Rice的學生如果一個學期修夠了6個credit hour的學分就能在學習做兼職,實驗室是不給酬勞的。Rice沒有兄弟姐妹會,都是自己組織。Rice的宿舍是四個人住一個套間,北邊的宿舍 martel Jones Mcmurty Duncan是靠近理科實驗樓的,值得一提的是,北食堂周二到周四都是有workstation 可以吃到各種炒菜。Houston這裡的天氣很好,屬於中國的南方浙江一帶,大部分是夏天,所以衣服以夏天為主就好。關於交通,Metro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開學初 新生可以到cashier領到一張Metro 的卡。關於專業rice declare major 的死限是在大二下學期,但是之後還是可以進行修改的。大一的新生會被分到秋季或者春季選報fwis課程,每年的6月會申有一篇online essay 考試有兩個時段,2-4篇閱讀,然後總結出500字的essay,然後學校進行評分。沒有通過的同學會上一些一學期的寫作課(fwis100)之後在選修一些高級的寫作課。Rice的大學課程分為兩種distribution和無disribution的課程。Distribution 的課程分為d1-人文課程 d2-哲學 宗教音樂 美術這種語言課程 d3 -自然科學課程。就說這些吧,具體的東西和只是來了以後和學姐學長們自然就會知道啦!還有就是無論到什麼地步都不要懷疑自己!!加油~
8. Wesleyan University
提供人:V
專業: css 學院
WesleyanUniversity(衛斯理安大學),命途多舛,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比較正式的中文名稱。我個人比較喜歡稱她為維思大學。Wesleyan是一所文理學院,但是規模屬於比較大的,有諸如生物、音樂等一些graduateprograms,一屆學生在700~800人左右。提起衛斯理安大學,人們一般想到宋氏三姐妹,抱歉,和我們沒關係。人們還能想到WellesleyCollege威爾斯利學院,對不起出門左轉不送。是和Williams和Amherst並稱為「三小常春藤」。這個學校的氣質和brown university 很像,自由人文如果你喜歡文學,喜歡電影,喜歡一切很有個性的東西,如果你一是個特別又想法,不喜歡墨守成規的人,歡迎來我們學校!!
先說說宿舍,分為 2 roomdouble和single,大一的宿舍樓分為Nicolson:房間有2rm double 和普通雙人房,想住2rmdouble的大一大二的只有這裡可以選擇。有的樓層是男女混住。有的是單性的。
Fauver:只有雙人間,宿舍樓很新,條件很好,但就是房間比較小
Butterfelds有單人間有雙人間,但是離大食堂usdan遠。宿舍樓底下有一個小食堂summerfields Westcollege
Wesco:很多的party酒和大麻 很亂的宿舍區,想亂的人要去。
Clark:還算不錯吧,距離圖書館很近。
選課方面很自由,沒有必修的課程,lac比較自由,一般不存在選不上課的情況,只要你和教授去溝通,一般都會讓你上的。我強烈建議大一多選些不同門類的科目,人類學,心理學,樂理和古典研究……這樣有助於你確定自己的興趣所在!身在LAC卻不能充分發展個人愛好,無疑是相當遺憾的事情。因為Econ是大多數國人的專業選擇,所以簡單提一下:第一學期建議修Econ110,Bonin的課見仁見智,很多上過他的課的人抱怨講得太快太難,但是上過他課的大四學長對其青睞有加,所以……不排除Bonin年老智衰的可能性。Hogendorn的課比較簡單,容易拿A,但是我覺得他講得有點淺。最後如果有Richie Adelstein的話,一定要選他的課。學校並沒有硬性的必須要上的核心課程,只要你滿足一個major最後保你畢業就可以了。我們的majors 和 minors那麼多,總有一個適合自己的,實在不行,有一個叫做universitymajor的招兒。這個專業說白了就是你告訴學校:「老子就是不喜歡現在學校裡面有的這些專業的設定,不過我上了這個和那個課,我覺得我學到的東西是一個叫做耍流氓的專業,你給我畢業證吧。」 具體的操作手續我也是真不清楚,但這一點足以體現學校的包容和學生所能獲得的自由度。
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的人們,喜歡音樂、電影、studioart的人們,對改變社會充滿熱情的人們…… 我不想說我們學校適合什麼樣的你,因為在這裡你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人,但我想說維思大學絕對是一個讓你發現你自己和成就你自己的地方。
加拿大篇:
1.Simon Fraser University
代表學姐:王璐 (圖片左一)
和大部分選擇去美國留學的同學不同,我在加拿大讀書,雖然這個國家沒有美國那麼雄厚的學術背景,卻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國家,我想「包容」應該是我對於這個國家印象最深刻的標籤。我在最西部的海岸——溫哥華,南部接壤美國的西雅圖,和西雅圖一樣,這個充滿的雨的城市也充滿了溫馨。
在溫哥華有三所比較大型的綜合性的大學,Uvic,UBC以及SFU。因為Uvic是在維多利亞島上,這裡不做過多介紹,但不可否認的是確實是一所不錯的大學。我在SFU讀書,全稱是Simon FraserUniversity,這是一所很年輕的大學,建校只有50多年。論國際排名以及聲譽遠不及百年老校UBC,排名要考慮建校歷史,學術氛圍以及學校資金等等情況,所以要是注重國際排名的同學就不推薦SFU,UBC會是不錯的選擇,國際排名三十位左右。SFU是一所比較綜合的大學,在加國也算是數一數二的綜合類大學,比較好的專業有商科(比迪商學院),CMPT,傳媒也不是錯的,因為是綜合類大學,所以相比其他像麥吉爾大學以醫學著稱的,各專業相差不大。若學醫博類,一定在西岸,推薦UBC理科較強,SFU相對來說文科更好些。(個人意見)
介紹完了大學,來說說大一新生必幹的幾件事吧。住宿方面第一學期很推薦住校,學校的宿舍有幾種,單人單間,townhouse四人間,不過新生的話一般會安排住單人單間。雖然是單人單間,但是每個樓層都會定期舉行活動,能認識朋友,對於剛來不太適應英語環境的同學,是個練習口語的好機會,只要你不害羞,會交很多外國好朋友的。宿舍裡餐廳很近,24小時供應的Buffet,有漢堡,壽司,越南粉還有水果,甜點等等,還備有各種材料可以自己做飯,而且每天不限制吃飯次數,適合不會做飯的同學哦~
每學期開始會有社團活動日,各種社團都招新,不管是運動類還是學術類都應有盡有,在裡面能認識各種大神,社團也會定期組織活動,是個消遣寂寞的好方式。像滑雪社會定期組織去whistler雪場滑雪(剛被評為2015北美最佳滑雪勝地),音樂社團也會有音樂交流會,彈吉他的彈鋼琴的好手都在這裡,當然如果零基礎也是可以一起玩的,等等等等。
除了學校的時間,課外生活也要適當豐富豐富,溫哥華的吃的還是蠻出名的,像壽司呀,韓餐,西班牙餐,希臘,法國各種餐廳在溫哥華都能找到不少數一數二的,當然還有中餐和西餐。對於想吃中餐的同學,Richmond是個不錯的選擇,那裡不光可以擼串,吃早茶,連密室逃脫,蹦床都是有的,若說吃日料的話,那就要去downtown或者gas town啦,那裡的壽司師傅都很正宗。吃完之後就要玩啦,溫哥華有很多漂亮的景色,像StanlyPark的景色出名,Granville Island像是派克市場的翻版,附近的維多利亞島更是BC的省府所在地,有布查德花園,周圍更是有班夫國家公園,或者冬天可以北上看極光,之前提過的Whistler滑雪場更是吸引北美以及全世界各地的滑雪愛好者來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