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配置保險已經逐漸成為每個家庭的剛需,但因為很多人對於保險知識並不了解,只能先從了解保險公司開始。因此「保險公司十大排名」這樣的詞,也在各大平臺的都是搜索量居高不下。
很多人認為,大公司的產品就算不是最好,起碼也在及格線以上,事實真是如此嗎?
1.保險公司排名的依據是什麼?
其實,標準不一樣的話排名情況也不相同。一般來說,消費者主要看中的有保費收入、償付能力和理賠效率/投訴率等幾個方面,我們就看下這幾個方面保險公司的排名。
▲從保費上來看排名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某種程度上說,通過看保費收入保險公司十大排名,固然可以從某種程度上判斷公司實力,但是,如果想要買保險,看保費收入排名沒用,因為銷量高並不代表產品好。
▲從償付能力上來看排名
當然,償付能力越高說明公司在發生超出正常年景的賠償或給付時的經濟能力越強,但是依然不能保障償付能力越高的險企,產品就越好。
▲從理賠金額上來看排名
排名在首位的理賠金額多,只能說明在產品銷量大,在這個基礎上理賠金額也會大於其他公司,並不能說明任何其他問題。
實際上,不管小公司還是大公司,都是按照合同進行理賠,只要用戶達到理賠條件,提供充足的理賠資料,一般都能順利完成理賠。
2.保險公司的排名有何意義?
其實,當我們在糾結保險公司的排名的時候,在擔心的無非是自己的保單會沒人管、不能順利理賠的問題,但這些擔心,都是不必要的。
第一,保險公司其實無法通過排名來判斷「大小」
保險公司是需要通過嚴格的註冊資金、持續注資的能力、高管人員專業度、經營方案層層審核的,起點很高,不能按照普通的「大小」來對保險公司下定義,更不能單純憑廣告多少、保險營銷員的多少來判定一個保險公司,畢竟我們要看的是產品,而不是營銷網點的多少。
第二,銀保監會強大的監管能力
銀保監會有嚴格的監管體系,會對保險公司的資金實力、償付能力和資金運用都會嚴密監管,保費有資金運用監管,賠付有償付能力監管,外有再保障制度對接全球金融,內有保險保障基金為國護盤。一個保險公司不可能會破產,就算退一萬步來講,瀕臨破產了,也會有強大的資金把他救回來。
第三,保險公司根本不敢也不會故意不賠
保險條款裡對核賠時間、理賠金給付時間等都有規定,並不是保險公司想延期就能延期的。如果風險明確,符合理賠條款無異議,那麼保險公司完全沒必要為了一份保單而丟掉自己的名聲,要知道,理賠才是保險公司的口碑源泉。
還是那句話,保險公司會根據保險條款進行賠付,符合條款的,保險公司一定會賠,不符合條款的,保險公司就有理由拒賠。
所以,總的來說,我們在配置保險的時候,保險公司的排名其實不需要特別在意,因為那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說到對還是產品的優劣。
3.配置保險最關鍵的還是要看產品的優劣
投保人壽保險無須關注保險公司排名,投保高性價比的保險產品,才是90%以上普通家庭買保險的首選。我們以重疾險為例,如果預算不足,可以選擇崑崙健康保2.0版這類單次賠付的重疾險,以30歲男士選擇30萬保額,保至80周歲,30年繳費,每年僅需2703元,即可獲得:
重疾保障:110種重疾,賠付一次,30萬保額
輕症保障:50種輕症,可賠付3次,依次賠付保額30%、40%、50%,即9萬、12萬、15萬。
中症保障:25種中症,可賠付2次,每次50%保額,即15萬。
此外還可以附加特定疾病保障、重疾住院津貼和身故/全殘/疾病終末期保障。
如過預算充足,可以選擇完美人生守護(尊享版)這類多次賠付的重疾險,還以,30歲男士為例,選擇30萬保額,保至終身,30年繳費,每年僅需5133元,即可獲得:
重疾保障:108種重疾賠付六次,比例逐次遞增;累計可賠付750%基本保額,最高可達225萬。
輕症保障:35種輕症,賠付三次,每次45%基本保額,即13.5萬賠付3次。
中症保障:20種中症,賠付兩次,每次60%基本保額,即18萬賠付2次。
此外還有原位癌額外賠付兩次,每次45%保額,即13.5萬賠2次,還有身故、全殘保險金30萬,一旦罹患輕症/中症/重疾,可以豁免餘期所有保費,其餘保障不受影響。
小結
大家在配置保險的時候,不用關注保險公司的排名或者大小,最關鍵的要清楚產品的保障責任是什麼,弄清保什麼不保什麼,再來結合自己的需求和預算,看保險產品的保障和保費是否貼合自己的需求,這樣才能配置到合適、划算的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