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場最慘烈之戰 衝繩戰役20萬當地人成冤魂

2020-12-20 北晚新視覺網

2015年6月27日,本月23日日本「衝繩縣」舉行了紀念衝繩戰役70周年的活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席並致辭。當他走上臺時,當地民眾衝安倍大聲噓口哨,並高喊「回去吧」。70年前的衝繩戰役,到底給當地人民帶來怎樣的傷害?

1945年4月19日,日本衝繩戰役中,在壕溝裡的美國士兵

歷史之淚 琉球群島清末遭日軍武裝吞併

日本所謂的「衝繩縣」,是由上百個大小島礁組成的一條島鏈,其北近日本九州島,東臨我國臺灣、福建、浙江省。其中最大的衝繩島是其首府所在地。然而這些島嶼其實並非日本領土,甚至「衝繩島」這個名字都不過一百多年歷史,最初的名字叫做琉球群島。

美軍向負隅頑抗的日軍射擊

日本對位於本土南部的琉球群島虎視眈眈。1609年,日本薩摩藩諸侯侵犯琉球國,綁架國王並勒索錢財,並藉此號稱琉球也是日本的藩屬,只是還不敢公然和中國搶,而琉球國也依然認中國為正派宗主。

1868年明治維新後,日本實力膨脹,把群島作為擴張的第一步目標,遂於19世紀70年代,先是單方面下令封琉球王室為「藩王」,又下令主權改為日本政府內務省管轄,後來更派兵登陸琉球,武力控制琉球王室和都城。琉球國王向清政府求援,但當時清政府正被新疆阿古柏的入侵搞得焦頭爛額,加之缺乏戰略意識,面對日本的張牙舞爪,不敢正面反擊,卻打起「不承認,不籤字」的太極拳。於是,琉球王國被有「吞併。

1879年,日本改「琉球國」為「衝繩縣」。

琉球被佔後,不少人奮起反抗,為了鎮壓反抗,日軍對抗日人士用慘無人道的酷刑加以殺害,後來更規定學校不許教授琉球語,力圖同意聯合國代管人骨子裡的反抗精神消磨殆盡。

到二戰時,琉球(衝繩)被日本統治60年,日本軍國主義一方面在衝繩強徵士兵,把衝繩人綁上法西斯戰車,一方面對衝繩人嚴加防備,甚至動用特務機關嚴密監察,動輒加以逮捕、隨意殺害。衝繩民眾既要承受戰爭的巨大傷亡,還要遭到日本軍隊的凌虐。

戰役之烈 太平洋戰場最慘烈之戰

1945年3月,美軍在硫磺島戰役之後,準備奪取距離日本本土僅300多英裡的衝繩島,作為轟炸日本的前方基地。而日薄西山的日本也竭盡所能,要在衝繩阻擊美軍。於是太平洋戰爭中最大規模的衝繩島戰役爆發了。

「大和號」不及發一炮就被美軍幹掉

英美盟軍方面出動了40多萬大軍,包括海軍艦艇1500餘艘(其中20艘航母、28艘護航航母和20艘戰列艦),飛機2500多架,陸軍和海軍陸戰隊8個師24萬人。而日本方面,除了10萬島上守軍,殘餘的空軍和海軍也傾巢出動。

為了充分發揮己方的鋼鐵優勢,美軍制定了周密的戰略。先是在3月中下旬出動大批戰機,對衝繩及日本本土、臺灣等地轟炸,尤其對機場重點「照顧」,迫使日本空軍提前出動,在空戰中先消耗一批。4月初,美軍進逼衝繩島,戰列艦的巨炮犁地一般把衝繩近海地區翻了一遍,隨後陸軍和海軍陸戰隊7個師登陸,將島上日軍分割包圍。日本海軍發動孤注一擲的反擊,結果被美國戰機全部炸沉。日本海軍的象徵——「大和號」戰列艦的主炮來不及發射一枚,就被炸彈和魚雷幹掉,葬身魚腹。日本空軍也豁出老命向美軍艦隊撲來,兩個月裡發動了10次大規模攻擊和幾十次小規模攻擊,總計出動了幾千架飛機,包括幾百架神風敢死隊自殺飛機,先後擊沉美艦30多艘,擊傷300多艘。但對於龐大的美軍艦隊,這只是皮毛之傷。日本則為此損失了4000多架飛機,基本喪失了反擊能力。

美日雙方士兵屍體遍布島上

在島上,美國陸軍和陸戰隊則陷入苦戰。尤其在日本重兵把守的南部,日軍利用島上的複雜險峻地形,在懸崖、山谷、洞窟處處部屬了堅實而隱蔽的工事,更挖掘了星羅棋布的掩體和縱橫相連的坑道。當美軍戰艦、飛機狂轟濫炸時,日軍躲在工事中悶頭不出。而當轟炸結束,美軍步兵接近時,日軍再忽然從坑道中鑽出來,近距離攻擊美軍。每一個山頭,每一個堡壘,都展開了反覆的衝殺和爭奪,雙方的屍體密布在島上。有時候美軍血戰竟日,甚至只能推進一兩米。因為前線傷亡過大,士氣也受到了影響,美軍被迫投入預備隊,並安排前線部隊輪換休整。

5月初,歐洲傳來捷報,納粹德國投降。美軍士氣大振,又調來了新式的坦克,對著日軍盤踞的工事一通開火。在這種攻擊下,日軍招架不住,防線接連被攻破,但他們利用地形和夜色,總是趕在崩潰前退往下一道防線繼續作戰,甚至還對美軍機場發動了一次突然襲擊。

美軍就和剝大蒜一樣,一道一道砸碎日軍防線。

5月底,美軍終於佔領了衝繩縣重鎮那霸和首府首裡城。但就在此後,傷亡過半、彈盡糧絕的日軍還在半島南部繼續頑抗了一個月。6月22日,美軍才突破日軍最後防線,並用了一周時間肅清了島上的殘餘日軍。殘存日軍或是向美軍做自殺衝鋒,或是直接自盡,醫護人員將傷員毒死。指揮官牛島滿也剖腹自殺,

持續三個月的衝繩島之戰,美英盟軍傷亡7.5萬(其中戰死近2萬),連陸上部隊總指揮巴克納中將也在視察前線時被日本炮火擊中身亡,那時距離最終勝利只剩幾天。而日本方面,島上的守軍除被俘一萬人外,幾乎全部戰死。該戰役也是太平洋戰爭中傷亡最多、最慘烈的一次大戰。

百姓之苦 無辜民眾成軍國主義冤魂

衝繩島上戰死的美日兩軍,一方是反法西斯戰場犧牲的烈士,另一方是受軍國主義毒害的遊魂。但更可悲的,卻是被捲入其中的衝繩本地民眾。

日軍掠奪糧食 槍殺嬰兒

日本政府和軍隊,對於受他們侵佔60餘年的衝繩百姓素來防範,很擔心他們「非我族類」,臨陣倒戈。因此,衝繩日軍展開了針對衝繩百姓的殘暴行徑:首先剿滅衝繩人中的反日分子,其次利用衝繩人去擋美軍炮火,一旦島嶼守不住,則直接對衝繩人進行滅絕性的屠殺。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就指出,早在戰役之初,牛島滿就曾下令「為了不妨礙部隊行動和保障軍糧,民眾需要英勇自決」。

日軍派遣特務,收買內奸,對衝繩人血腥迫害,到處搜捕「間諜」。衝繩當地人僅僅因為不說日語而說衝繩本地語,就會被抓走處死,僅此一項即殺害了上千人。日軍在衝繩島上徵集了大批青壯年當兵,又強迫數萬名衝繩男女到日本軍隊裡「助戰」。這些衝繩人,大部分都死在了美軍的炮火及潰敗後的自殺狂潮中。

美日雙方在島上殘酷拉鋸的幾個月裡,對衝繩百姓是噩夢般的日子。從天而降的美軍炮火固然是奪命殺手,背後據守的日本軍隊更是吃人惡魔。日軍掠奪衝繩人的糧食、藥品,導致至少二萬人因為飢餓和疾病去世。他們大批殺死衝繩嬰兒,因為「嬰兒的哭聲可能暴露山洞的位置」。

有時候,日軍直接把衝繩婦孺從藏身的洞窟中驅趕出去,以便霸佔這些洞窟作為自己的掩體。而被趕出去的婦孺,多半淪為了雙方槍炮下的冤魂。在有的地方,日軍還驅趕大批老百姓向進攻的美軍衝鋒,用無辜平民來擋子彈,以至於美軍拿下多處陣地時,發現最前面的屍首都是些老弱病幼。

日軍用刺刀逼迫村民自殺

進入6月下旬,日軍敗局已定時,魔鬼露出了最後的瘋狂。他們叫囂著「全島玉碎」,要所有的衝繩人一起自殺。這其中,有的衝繩人聽信日本官方的宣傳,說一旦落到美軍手裡,將會死得慘不忍睹,為了逃避這可怕的命運,乾脆自己先死了。但大多數老百姓將信將疑。於是日軍加緊催逼他們「上路」。這些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給有的衝繩人發了手榴彈,逼他們拉線自殺;有的衝繩人被他們逼著集體服毒,或者親族間相互用刀斧砍殺;還有的被逼得集體跳崖。至於那些最「頑固」不肯自殺的,日本軍隊也不憚於親自動手,用槍彈和刺刀把他們直接屠殺。甚至直到美軍佔領全島,少數零星的漏網之魚還在到處殘殺倖存的衝繩居民。

到底有多少衝繩民眾遇害?日本官方曾說是「接近10萬」,但實際上,戰役前有40多萬人口的衝繩島,在戰後倖存者不到20萬。單只確認了姓名的死難者就有15萬以上,另有約10萬人「失蹤」。因此,總計有20萬以上的衝繩人遇難。他們中一部分死在美軍炮火下(包括被日軍驅使送死)或死於飢餓疾病,一部分被日軍教唆、逼迫自殺乃至直接屠殺。這些,都應該歸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血債。

在衝繩縣博物館內,至今仍有一件雕塑作品形象地描繪當年日軍士兵惡狠狠地用刺刀逼著7個衝繩人自殺的情形。雕塑上面還刻著「日本士兵屠殺平民,強迫他們殺死對方,然後自殺」的字樣。

今日之痛 美軍基地噪聲擾民 美國大兵胡作非為

法西斯的瘋狂拯救不了覆滅的命運,衝繩之戰後一個多月,日本投降。根據《波茨坦公告》,「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盟國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而衝繩(琉球群島)是不在其內的。美國曾提出由中國代管,但民國政府最終未能領取這個任務,因此琉球群島在戰後由美國管理。

到了冷戰時期,美國為了拉攏日本,在1951年的《舊金山對日和約》中,雖未明確稱日本擁有琉球群島主權,卻有「日本同意聯合國代管琉球群島」的文字。美國更在1972年將琉球群島的行政權「移交」給日本。這樣,琉球群島再次落入日本手中。需要說明的是,中國政府對《舊金山對日和約》及美日的私相授受,一直是不予承認的。而在衝繩島上和國際上,至今仍活躍著一股力量,尋求遵循《波茨坦公告》的精神,使琉球脫離日本統治,獨立建國。只是在當前日美同盟的大背景下,暫時看不到實現的希望。

而對於衝繩民眾來說,更現實的問題又籠罩在頭上,那就是美國駐軍。一直以來,衝繩是駐日美軍的主要基地,當前更有過半的駐日美軍在衝繩安營紮寨。美軍的基地不但給當地民眾帶來巨大的噪聲影響,美軍士兵的胡作非為,更是衝繩百姓心頭的傷痛。酗酒、交通肇事、毆打、盜竊、強姦……不斷上演的美軍暴行,讓衝繩百姓對這些美國大兵義憤填膺,更把美軍基地視為故鄉的毒瘤。對衝繩人來說,日本政府的殘暴政策是造成20萬衝繩人死難的決定性因素,而美軍則是外部條件。如今,這內外兩大勢力聯合起來騎在脖子上,給民生帶來難以忍受的影響。這其中的憤慨是可以想像的。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北晚新視覺網 楊益

相關焦點

  • 史詩般戰役—衝繩島之戰,究竟有多慘烈?迫使美國直接動用原子彈
    史詩般戰役—衝繩島之戰,究竟有多慘烈?迫使美國直接動用原子彈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的一次戰爭。戰火蔓延至全球,先後約有61個國家被捲入到這場戰爭之中,這場持續了六年之久的世界大戰,也留下了不少著名戰役,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太平洋戰場的上最大的登陸戰—衝繩島戰役!這場慘烈的戰役,也促使了美軍決定直接對日本動用原子彈!衝繩島被譽為日本的「國門」,因此衝繩島登陸戰也被稱為「破門之戰」。
  • 衝繩戰役,美日喋血之戰
    美國和日本之間的衝繩之戰無疑是太平洋戰場上最艱難的戰役,也是一場非常重要的軍事活動。在這場血腥的長達三個月的戰役中,雙方派出了精銳的軍隊,遭受了同樣的痛苦損失。他們勇敢的軍事精神和非凡的軍事智慧震撼了世界。這場戰鬥也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失敗奠定了基礎。
  • [揭秘勝利]松山戰役成日軍在大陸戰場首次玉碎之戰
    央廣網北京7月1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正面戰場對日軍的全面反攻出現於雲南。1944年6月,中國軍隊分兵兩路,一路由印度殺入緬北,一路由雲南向境外打出,試圖打通中印公路,為中國取得一條新的國際交通線。松山之戰就是這場戰役在中國境內最重要、最慘烈的一戰。
  • 衝繩戰役,為何日軍要島民集體自殺?9.4萬平民死亡真相令人驚嘆
    衝繩戰役,為何日軍要島民集體自殺?9.4萬平民死亡真相令人驚嘆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的一場戰役,以德意日為首的法西斯國家使戰火蔓延到了全球。這場持續六年之久的世界大戰湧現了許多駭人聽聞的事件,也徹底暴露也一些國家和民族的本性,其中日本人的獸行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著人類最後的底線,日軍的暴行比起納粹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大肆屠殺他國平民百姓,甚至為達目的自己本國的百姓也可以隨意屠殺!太平洋戰場上最後一次大型戰役—衝繩島戰役,日軍的暴行再次刷新了人們的三觀!
  • 衝繩戰役有多慘烈?美軍雖勝猶敗損失慘重,促使其決定使用原子彈
    隨著美軍在太平洋上節節勝利,衝繩島終於成了美軍的下一個目標。而日本也知道,衝繩已經是菲律賓丟失後,日本最後一道防守屏障。一旦失去衝繩,則日本賴以維生的,通往東南亞的海上通道將盡數丟失不說,美軍還將以衝繩為基地,部署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此刻,太平洋戰爭中最後一場奪島戰役,就此開始。
  • 衝繩戰役:被逼迫集體自戕的日本百姓
    美國的航母在1945年衝繩戰役中,艦橋遭自殺式攻擊,衝繩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資料圖片  摩文仁丘位於衝繩島最南部,是衝繩戰役最大也是最後的激戰場。  孩子們聽到的遙遠陌生的故事,於大城藤六而言卻是一生的驚懼傷痛。  已經過去70年了嗎?因為腦海中的記憶始終是血淋淋的,大城藤六常不相信時間的逝去是如此之快。
  • 1945年衝繩之戰,日軍驚呼「鐵雨」,美國54萬大軍攻破日本南門
    :「如果你死去,就沒有人知道衝繩島戰役之真相,記著這個暫時但不能忍受的恥辱,這是你的司令官的命令。」八原博通是在此戰役中生存下來的日軍最高級軍官,他後來出版了《衝繩決戰-高級參謀之手記》一書。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第1營指揮官理察·羅斯中校在敵軍狙擊火力下,仍勇敢地在首裡城的城牆上升起該師旗幟。
  • 衝繩島戰役,對日本的「破門之戰」
    衝繩島戰役是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 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直至6月中旬結束為期八十二天。衝繩被譽為日本的「國門」,因此衝繩島登陸戰就被稱作「破門之戰」。是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盟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人。
  • 記者看衝繩之二:一場沒有結束的戰役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6月23日參加在系滿市舉行的衝繩之戰悼念活動,與衝繩縣知事翁長雄志分坐在一條寬寬的通道兩側。衝繩與日本政府間的對立已無需掩飾。這一天是衝繩人一年一度紀念衝繩之戰死者的慰靈日。當地人來到位於系滿市的和平紀念公園,祭奠逝去的親人。今年適逢衝繩之戰結束70周年,又加之衝繩與日本中央政府間關係僵持,因而紀念活動凝重中又透著不和諧。因在衝繩美軍基地搬遷問題上意見相左,衝繩與日本政府對立著。在縣政府舉行的戰歿者追悼儀式上,衝繩知事翁長雄志絲毫不給從東京趕來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面子。
  • 衝繩戰役到底有多慘烈?美軍雖勝猶敗損失慘重,促使其決定使用原子彈
    隨著美軍在太平洋上節節勝利,衝繩島終於成了美軍的下一個目標。而日本也知道,衝繩已經是菲律賓丟失後,日本最後一道防守屏障。一旦失去衝繩,則日本賴以維生的,通往東南亞的海上通道將盡數丟失不說,美軍還將以衝繩為基地,部署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此刻,太平洋戰爭中最後一場奪島戰役,就此開始。
  • 衝繩島戰役美軍佔據絕對優勢,為何傷亡慘烈?鮮為人知的四點原因
    1945年5月9日,鑑於美軍地面部隊一個多月裡推進緩慢,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尼米茲親自飛往衝繩戰場督戰,他毫不客氣地對第10集團軍(由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各一個軍混編而成)司令巴克納中將說:「如果這條戰線五天內不能突破,我們將調別的部隊突破它」!言外之意,不行你們就下去,讓有能力的部隊上來。
  • 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場:蘇德戰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在1939年9月1日爆發的,既然是世界大戰,戰場就有很多。主要的戰場是西歐戰場、蘇德戰場、北非戰場、太平洋戰場、印緬戰場和中國戰場。相比較而言,在這些戰場中最慘烈的恐怕就要數蘇德戰場了。蘇德戰爭在軍事史上以殘酷而聞名,在二戰期間是交戰國之間死傷最為慘烈的一場衝突。
  • 不只《決戰中途島》,15部影片看太平洋戰爭始末
    其中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戰役、硫黃島戰役、衝繩戰役等都被美國和日本多次搬上過大銀幕。我們用15部電影串聯起太平洋戰爭,在影片《決戰中途島》上映之際,用歷史資料和影片劇照為觀眾勾勒出當年戰事。●相關影片:《太平洋之嵐》1960年(日)全片從「飛龍」號航空母艦的視角講述了從日軍偷襲珍珠港,直到中途島慘敗的歷程,美化了日本軍國主義思想。
  • 美軍為何不繞過日佔太平洋諸島,直接奪取衝繩作為登陸前哨?
    此後,美軍對日佔太平洋諸島展開一系列攻勢,步步為營逼近日本本土。由此引出一個問題,重佔上風的美軍,為何不繞過日軍重兵布防的太平洋島鏈,直接拿下日本「家門口」的衝繩,作為攻擊其本土的前哨基地?要知道在太平洋奪島戰中,瓜島、塞班島、硫磺島等地,令美軍傷亡過萬的戰役比比皆是。
  • 日本首相安倍出席衝繩戰役紀念活動 被喊「回家去」「滾下臺」
    太平洋戰爭後期,美軍攻佔衝繩本島,並與日軍展開激戰,20餘萬名衝繩島民因此死亡,包括被逼集體自殺的大量平民(即所謂「衝繩玉碎」——觀察者網注)。今天,衝繩縣民迎來了「慰靈日」,並將在當年最後的激戰地——絲滿市摩文仁的和平祈念公園舉行了「衝繩全體戰歿者追悼儀式」,而在典禮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遭人群喊「滾下臺」「回家去!」
  • 衡陽保衛戰有多麼慘烈,儘管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雖敗猶榮
    1944年6月22日至1944年8月8日曆時47天的衡陽保衛戰可以講是中國抗戰史上最艱難、最慘烈的一次戰役。 第十軍在方先覺的率領下進行的衡陽保衛戰,被日軍稱為「中日八年作戰中,唯一艱難而值得紀念的攻城之戰」。
  • 為什麼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付出了慘重代價?
    二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獨特在東太平洋和琉球一起組成第一島鏈,監控東亞一帶。因而衝繩島也被稱為「太平洋上的基石」。當時日本法西斯武士道精神也讓美國人在塞班島和硫磺島等戰役中深有體會,知道此次戰役絕對是一場硬仗,美國人也對戰役傷亡有了一定的預估,然而讓美軍指揮部沒有想到的是,這場戰役卻遠遠比他們想像得要慘烈得多。
  • 為什麼美軍在衝繩戰役付出那麼大的代價
    其中最有名的是「硫磺島戰役」,從1945年的2月初打到3月底,美軍傷亡28686人,日軍傷亡23,786人。這一戰日軍雖然敗了,但是美軍也打得精疲力盡,對後面的作戰充滿了恐懼。但是,戰還要打下去,馬上要面對的是衝繩島。
  • 真實的《血戰鋼鋸嶺》 詳解太平洋戰爭中衝繩島之戰
    最近美國戰爭電影《血戰鋼鋸嶺》熱映,引發了人們對於太平洋戰爭中衝繩島之戰的濃厚興趣。美國人戈登·L·羅特曼著的《衝繩島1945——最後的搏殺》(海洋出版社)一書,對於衝繩戰役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這本書主要是從整體框架上來客觀介紹這場戰役,顯得有些乾巴,細節不夠豐滿。
  • 衝繩島戰役,舉白旗走出山洞的七歲小女孩富子,後來怎麼樣了
    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節節敗退,在美軍的強大攻勢下,先後失去中途島、阿留申群島、塞班島等重要據點。 1945年3月,美軍向日本的最後屏障衝繩島,展開登陸進攻,此戰一旦獲勝,下一步盟軍將向日本本土發起總攻,因此,衝繩之戰,註定是太平洋戰場最慘烈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