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繩戰役有多慘烈?美軍雖勝猶敗損失慘重,促使其決定使用原子彈

2020-12-20 歷史皇太后

隨著美軍在太平洋上節節勝利,衝繩島終於成了美軍的下一個目標。而日本也知道,衝繩已經是菲律賓丟失後,日本最後一道防守屏障。一旦失去衝繩,則日本賴以維生的,通往東南亞的海上通道將盡數丟失不說,美軍還將以衝繩為基地,部署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此刻,太平洋戰爭中最後一場奪島戰役,就此開始。

一、日本的防守策略

此時日軍防守琉球群島的是日本陸軍第三十二軍,下轄四個師團和五個獨立旅團,整個部隊以衝繩島為防禦核心。日本陸軍中將牛島滿作為第32軍軍長,親自指揮第九,第二十四,第六十二師團和獨立第44旅團防守衝繩。不過戰鬥力最強的第九師團在菲律賓被攻陷後被調走,這就破壞了牛島滿殲敵於灘頭的計劃。

無奈之下,牛島滿只能將部隊從有較完備工事的中部收縮至南部,計劃依託築壘地帶進行防禦。以持久戰和拉鋸戰的方式,將美軍部隊引誘到得不到海空火力支援的縱深地區,然後在一舉將其消滅。

基於這一作戰計劃,日軍將大部分部隊都集中在了以首裡為中心的南部地區,而北部和海岸地區僅僅只有少數部隊,用以做象徵性的抵抗。此時在衝繩島上的日本陸軍士兵和當地警備部隊,總人數在十萬人左右。

而為了防禦衝繩,日軍大本營在1945年的三月份制定了代號「天號作戰」的航空兵決戰計劃,集中了陸軍和海軍近三千架作戰飛機,其中自殺飛機約有一千兩百架左右。

這些作戰飛機分別部署在了琉球和九州等地區,計劃是在美軍登陸時就發起自殺攻擊,對美軍艦隊和運輸船隊實施毀滅性打擊,同時配合島上的第三十二軍殲滅登島的美軍。

而日本聯合艦隊碩果僅存的第二艦隊此時也打算湊湊熱鬧,準備參加這場最後的戰役。此時的聯合艦隊已經日落西山,第二艦隊已經是代表了整個聯合艦隊,下轄超級戰列艦大和號,巡洋艦矢蚓號和八艘驅逐艦。

作為日本最後的艦隊,他們將組成海上特攻隊,對美軍艦隊發動進攻。同時日本海軍還在衝繩和其附近島嶼準備了數百艘自殺快艇和人操魚雷,將對美軍實施自殺攻擊。

在這些瘋狂的日本軍國主義者眼裡,如果這一戰他們輸了,那麼他也不需要準備活著回去了。

二、戰鬥開始

而事實上,日軍從一開始的策略就出現了問題。以牛島滿所領導的第三十二軍為例子,他們最有戰鬥力的第九師團被調走了,這是個不大不小的錯誤。因為美軍從來就沒想過進攻易守難攻的臺灣島,相比之下,更為接近日本本土的衝繩,才是他們的第一目標。早在1944年的十月份,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就向太平洋戰區下達了進攻衝繩島的命令。

到了1945年3月,美國為了攻擊衝繩島已經集結了總人數為54.8萬人的陸海軍部隊。擔任地面作戰的是美國第十集團軍,下轄陸軍第24軍和海軍陸戰隊第三軍,總計七個師,約有18.3萬人。海軍方面則包括美國太平洋艦隊第五艦隊和英國太平洋艦隊,總計有航空母艦36艘,戰列艦22艘,其他作戰艦艇320搜,輔助船隻1139搜,艦載機2108架。

為了消除日本海軍,尤其是日本自殺飛機的威脅。美軍自3月18日起,對日本九州和日本本州島南部以及瀨戶內海的日本海軍殘存艦艇展開了連續三天的轟炸。日本自殺飛機也對美軍展開了反撲。

在三天內,美軍航空母艦富蘭克林號被重創,約克城號和企業號也被擊傷,艦載機損失120架。但是日軍也損失了528架飛機,九州地區日軍的各類設施也被摧毀,伺候三周未能行動。

空戰的勝利大大的提高了美軍的士氣,而對衝繩島的轟炸與炮擊也在3月23日進行,強大的第58特混艦隊幾乎將衝繩島化為一片火海。而美國第77步兵師也趁機在3月24日攻佔了慶良間列島,用來作為海空軍基地。

到4月1日凌晨4點,美軍開始登陸進入衝繩島以西海域,第58特混艦隊也在衝繩和九州之間的海面進行掩護,同時進行了飽和炮擊。而第一批登陸的美軍士兵則在8點30分登上了灘頭,但是並沒有遭遇到日軍的抵抗。有經驗的老兵知道,這不是什麼好兆頭,這只能說明戰鬥會變得更加慘烈。

事實上美軍在4月1日全天都沒有遭遇什麼敵人,抵抗是輕微而缺乏組織的。甚至於部分部隊橫跨衝繩島,抵進衝繩島東海岸都沒有遭遇什麼敵人。無奈之下只能兵分兩路,陸軍第24軍轉向南推進,海軍陸戰隊第三軍則向北挺進。

到了4月5日,美國陸軍第24軍終於碰到了日軍第一道防線。戰況從一開始就陷入了白熱化,日軍依託堅固的防線和密集的炮火,對美軍發動了有組織的反衝鋒,阻擋住了美軍兩個師的進攻。美軍意識到,硬茬子來了。

三、血腥戰場

在地面戰開始的時候,日本聯合艦隊第二艦隊也在4月6日下午4點從瀨戶內海起錨出航。他們計劃對美軍登陸艦隊實施猛烈攻擊,彈藥耗盡後,全員泅渡上岸,加入防禦部隊繼續作戰。然而很不幸得是,他們剛剛進入豐後水道,就被美軍潛艇發現。更不走運的是,他們駛入東海的戰術機動,其實正好落入了美軍艦隊的懷抱。

4月7日,美軍第58特混艦隊的兩百多架戰機飛臨了日本聯合艦隊第二艦隊的頭頂,劈頭蓋臉的丟下一枚枚炸彈和魚雷。

其中目標最大的大和號戰列艦,成了美軍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機的目標。在被美軍命中魚雷十枚,炸彈24顆後,大和號戰列艦因彈藥庫引爆,而被炸成兩截。矢蚓號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也相繼戰沉。最終只有第二艦隊的四艘驅逐艦,灰頭土臉的逃回了日本本土。

海面上如火如荼,地面上也沒有好到哪去。海軍陸戰第三軍在北方只遇到了很少的敵人,但是南線的美國陸軍第24軍卻陷入了拉鋸血戰。日軍和美軍在島嶼南部展開了激戰,可到4月19日,美軍都沒能攻破日軍防線。

儘管美軍在4月19日發射了1.9萬發炮彈,同時丟下了無數的凝固汽油彈和航空炸彈。但是日軍躲在坑道裡躲過了攻擊,在美軍炮火開始延伸後,才走出坑道迎戰美軍步兵。雙方幾乎是在一寸一寸的血戰,甚至是每一塊巖石的奪取,都必須付出血的代價。

截至到4月22日,美軍都沒能取得多少突破,雙方士兵幾乎是在血水裡摔跤,戰況開始陷入僵局。面對美軍攻而不克的困境,美國第十集團軍司令巴克納將軍,將北部的陸戰一師和陸戰六師調到了南線,並且抽調回了第77步兵師,用以取代已經筋疲力盡的第27步兵師和第96步兵師。同時調整了部署,從兩翼發動攻擊。

這一次美軍終於取得了進展,筋疲力盡的日軍再也無力抵抗美軍,牧港防線被美軍突破。而牛島滿試圖從美軍側後發動登陸的做法,更是讓他手頭所剩無多的兵力損失慘重,彈藥也接近枯竭,一切都在向不利的方向發展。

但日本軍國主義者的瘋狂,決定了他們激昂不計代價的戰鬥下去,儘管彈藥所剩無多,但是日軍仍舊拼死阻擊美軍。美軍憑藉強大火力突破了陣地,日軍就退入下一段坑道,儘管控制區日漸縮小,但是日軍仍舊做著困獸之鬥。

瘋狂的日軍,甚至強迫衝繩平民自殺,以防止其向美軍投降。5月31日美軍突破了日軍核心防線,攻佔了衝繩首府首裡城。但牛島滿仍舊率領三萬多日軍退守島嶼南端由兩座山峰構築的最後防線,他決心在這裡和美軍展開最後的決戰。

此時日軍的防守更加緊湊和瘋狂,依託巧妙隱蔽的火炮和防禦工事,日軍仍舊阻擊著美軍。美軍以噴火坦克開路,火焰噴射入坑道之內,渾身著火的日軍哀嚎著衝出坑道,抱著美軍士兵同歸於盡。

更有許多日軍士兵躺在地上裝死,等待美軍士兵或是坦克經過,然後立刻引爆炸藥。激戰到6月17日,美軍部隊筋疲力盡,巴克納將軍不得不調來他最後的預備隊,陸戰二師,並命令該師的一個團在日軍側後喜屋武岬登陸,夾擊日軍。

此時日軍局勢已經十分明顯,但是牛島滿仍舊拒絕投降,6月19日,牛島滿向東京發了一封訣別電,然後命令部隊發動最後的決死進攻。但一切都無濟於事,6月22日,美軍突破日軍最後的防線,將日軍分割包圍。

見大勢已去,牛島滿遂在6月23日凌晨自殺,與其一同自殺的還有一批日軍軍官士兵。日軍有組織的抵抗就此宣告結束,但清繳殘存日軍的工作一直持續到六月底,7月2日,美軍宣布衝繩島戰役結束。

結語

衝繩戰役是太平洋戰爭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也是損失最多的一場戰役。日軍部隊幾乎全軍覆沒,而島上居民死傷則在10萬左右,大多是被日軍強令自殺,或是被日軍殺死。美軍也為此付出了3萬餘人的傷亡,並付出了763架飛機,沉沒36艘艦船,368艘艦船受損的慘痛代價。而這也促使了美國做出向日本投擲原子彈,以促使日本投降的決定。

參考文獻:《衝繩島之戰》

《血戰太平洋》

《太平洋戰爭》

相關焦點

  • 衝繩戰役到底有多慘烈?美軍雖勝猶敗損失慘重,促使其決定使用原子彈
    而牛島滿試圖從美軍側後發動登陸的做法,更是讓他手頭所剩無多的兵力損失慘重,彈藥也接近枯竭,一切都在向不利的方向發展。 美軍憑藉強大火力突破了陣地,日軍就退入下一段坑道,儘管控制區日漸縮小,但是日軍仍舊做著困獸之鬥。 瘋狂的日軍,甚至強迫衝繩平民自殺,以防止其向美軍投降。5月31日美軍突破了日軍核心防線,攻佔了衝繩首府首裡城。但牛島滿仍舊率領三萬多日軍退守島嶼南端由兩座山峰構築的最後防線,他決心在這裡和美軍展開最後的決戰。
  • 史詩般戰役—衝繩島之戰,究竟有多慘烈?迫使美國直接動用原子彈
    史詩般戰役—衝繩島之戰,究竟有多慘烈?迫使美國直接動用原子彈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的一次戰爭。戰火蔓延至全球,先後約有61個國家被捲入到這場戰爭之中,這場持續了六年之久的世界大戰,也留下了不少著名戰役,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太平洋戰場的上最大的登陸戰—衝繩島戰役!這場慘烈的戰役,也促使了美軍決定直接對日本動用原子彈!衝繩島被譽為日本的「國門」,因此衝繩島登陸戰也被稱為「破門之戰」。
  • 為什麼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付出了慘重代價?
    當時日本法西斯武士道精神也讓美國人在塞班島和硫磺島等戰役中深有體會,知道此次戰役絕對是一場硬仗,美國人也對戰役傷亡有了一定的預估,然而讓美軍指揮部沒有想到的是,這場戰役卻遠遠比他們想像得要慘烈得多。當時負責駐守在衝繩島上的日軍部隊是日本第三十二集團軍,指揮官為牛島滿,其在日本軍界被稱之為「最優秀的戰術家」。
  • 為什麼美軍在衝繩戰役付出那麼大的代價
    其中最有名的是「硫磺島戰役」,從1945年的2月初打到3月底,美軍傷亡28686人,日軍傷亡23,786人。這一戰日軍雖然敗了,但是美軍也打得精疲力盡,對後面的作戰充滿了恐懼。但是,戰還要打下去,馬上要面對的是衝繩島。
  • 衝繩島戰役美軍佔據絕對優勢,為何傷亡慘烈?鮮為人知的四點原因
    1945年5月9日,鑑於美軍地面部隊一個多月裡推進緩慢,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尼米茲親自飛往衝繩戰場督戰,他毫不客氣地對第10集團軍(由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各一個軍混編而成)司令巴克納中將說:「如果這條戰線五天內不能突破,我們將調別的部隊突破它」!言外之意,不行你們就下去,讓有能力的部隊上來。
  • 衡陽保衛戰有多麼慘烈,儘管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雖敗猶榮
    1944年6月22日至1944年8月8日曆時47天的衡陽保衛戰可以講是中國抗戰史上最艱難、最慘烈的一次戰役。 第十軍在方先覺的率領下進行的衡陽保衛戰,被日軍稱為「中日八年作戰中,唯一艱難而值得紀念的攻城之戰」。
  • 太平洋戰場最慘烈之戰 衝繩戰役20萬當地人成冤魂
    戰役之烈 太平洋戰場最慘烈之戰1945年3月,美軍在硫磺島戰役之後,準備奪取距離日本本土僅300多英裡的衝繩島,作為轟炸日本的前方基地。而日薄西山的日本也竭盡所能,要在衝繩阻擊美軍。於是太平洋戰爭中最大規模的衝繩島戰役爆發了。
  • 美國為何在越戰中不使用原子彈?真的是怕給越南帶來損失?非也
    要使用了原子彈,那可就糟了!越南戰役其實有很多版本的解讀,但是把這些版本解讀通通放在一邊,用一句話來簡單敘述的話,無非就是美國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和蘇聯社會主義國家支持的北越,雙方之間產生了不可調和的分歧。而當時處在美蘇冷戰期間,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不方便直接戰爭,所以只能讓代理國參加一次所謂的代理國之爭。
  • 衝繩「反美軍派」勝選,但還能再勝幾回?
    9月28日朝日新聞刊發的關於衝繩選舉的新聞,左下角再次出現「溫度差」字樣(圖片來源:朝日新聞)讓兩個地方的人們感受到這「溫度差」的關鍵事件,不嚴謹地、簡略地看來主要有這三個:1.衝繩戰役;2.衝繩美軍基地;3.衝繩經濟發展。
  • 上甘嶺戰役究竟有多慘烈?炮火密度超過二戰,每秒有6發炮彈落下
    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上甘嶺戰役和長津湖戰役給中國人以及全世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上甘嶺戰役,戰鬥慘烈程度空前高,火力密度已經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高水平,作戰雙方傷亡都很慘重。而573.7高地則由兩個南北相對的駝峰山嶺組成,北面被志願軍佔領,南面被美軍掌控。10月14日,美軍對志願軍15軍的陣地進行了猛烈轟炸,尤其是597.9和537.7高地,每一秒有6枚炮彈落下來。志願軍戰士們像坐在大海中的小船上一樣,不停晃動,有一個年僅17歲的小戰士被活活震死,可見當時的炮彈有多密集。
  • 美國總統杜魯門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是促使其投降,還是另有目的?
    載有原子彈的B-29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多年了,但杜魯門總統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的決定,迄今依然是世界軍事史上作出最有爭議的決定。傳統觀點認為: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的目的,是為了縮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間,避免美軍傷亡100萬人,同時也對蘇聯等社會主義政權炫耀原子彈的威力。日本認為美國是阻止其實現在亞洲的「神授」命運的唯一障礙,於是偷襲了「珍珠港」。當美軍的逼迫日軍不斷收縮時,日軍全力以赴去儘可能多的殺死美軍士兵。 美軍開進得距日本本土越近,日本人的行為就變得越瘋狂。
  • 衝繩島戰役,對日本的「破門之戰」
    衝繩島戰役是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 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直至6月中旬結束為期八十二天。衝繩被譽為日本的「國門」,因此衝繩島登陸戰就被稱作「破門之戰」。是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盟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人。
  • 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佔據著絕對優勢,為何仍付出了7.5萬傷亡代價
    原因之一:美軍總兵力雖然佔優,但局部兵力並無優勢在衝繩島戰役中,美軍雖然號稱集結了多達50萬之多的兵力,但實際上真正負責登陸作戰的地面部隊,僅僅只有七個師24萬人,而且這七個師中的陸戰二師、第27步兵師和第77步兵師還是後備部隊,登島主力其實只有陸戰一師、陸戰六師、第7步兵師和第96步兵師。
  • 衝繩島戰役82天,美軍,日軍,當地民眾遇到怎樣的災難
    在空中有大批的神風特工隊員。美軍在3月份登陸初期,一開始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都沒有。原來日軍把重武器全都放到了衝繩南部,這裡山高林密非常適合打阻擊。美軍在每個山頭三噸的炸藥都對躲在地下的日軍沒大影響。衝繩戰役而且,駐守在衝繩島的日軍有10萬之眾。負責駐守衝繩島的日本將軍是誰……就是他……牛島滿。
  • 衝繩戰役,日軍放虎歸山要和美軍血拼,結果十萬人被美軍打死
    中途島海戰結束之後,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開始走下坡路,美軍憑藉著其強大的海空軍力量,還有先進的武器裝備,把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打的節節敗退。1945年春,太平洋戰爭逐漸向日本本土逼近,硫磺島戰役後,衝繩島成為了掩護日本本土的最後一道屏障。
  • 衝繩戰役美軍曾遭颱風襲擊 幾百艘軍艦被捲走
    據美軍埃格林基地發言人安迪·布蘭德介紹,該基地所承受的「艾薩克」颶風風力高達3級,超過了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通告的2級預警。儘管這個風力在F-35A機庫的承受範圍之內,但還是令美軍相關人員出了一身冷汗。而麥克迪爾空軍基地也經受了3級颶風的侵襲,所有活動被迫停止,好在搜救飛機事先起飛升空,避開了「艾薩克」颶風才沒有受到損失。
  • 衝繩島戰役血戰82天,究竟多慘烈?美軍8萬人傷亡,2萬人精神失常
    衝繩島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極強的戰略地位。衝繩島向東是美國西太平洋海空基地關島,北接千島群島、朝鮮半島,往南是巴士海峽,西承臺灣海峽。衝繩島上有一種特別的建築,就是圓形的家墓,用堅固的石料建成,日軍稍加改裝,就成為堅固的防禦工事,在後來的戰鬥中給美軍造成了巨大的困難。衝繩島因其在日本本土防禦中的重要的戰略位置,被譽為日本的「國門」。
  • 1945年最為血腥的衝繩島戰役美軍傷亡高達7萬人
    ,但在戰役爆發的前一個月就被日本軍部調往的臺灣了,由於日本高層始終的都在做夢認為美軍會先在臺灣發起登陸進攻行動之後才會進攻衝繩島,但這個猜想始終都是日本軍部大本營的一廂情願罷,日本在海軍主力在被全殲情況下,美國如果還是繼續選擇先攻佔臺灣的話那麼就太愚蠢了,簡直是得不償失與美國的戰爭經濟學背道而馳,美國想迅速解決太平洋戰事,最高效的辦法就是使用跳島戰術,使其日本分散在各個島嶼的兵力徹底孤立起來。
  • 韓戰的拐點:慘烈程度堪比上甘嶺,志願軍與美軍雙方損失慘重
    在志願軍參戰的多場戰役中,其中有一場戰役尤為重要,這場戰役甚至成為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朝鮮戰戰爭時開始時正好趕上了百年難得一遇的惡寒天氣,我軍有近四千名戰士在天寒地凍中被凍死。原本我軍的武器和兵力,就同擁有著精兵良將的美軍成雲泥之別,我們只能險中取勝,而因寒冷天氣而損失的兵力更讓我軍大受挫折。
  • 記者看衝繩之二:一場沒有結束的戰役
    1945年4月1日盟軍發起代號為「冰山行動」—日本稱為「鐵雨」或「鐵暴風」, 投入數量龐大的戰艦及車輛,在衝繩兩棲登陸。盟軍與日軍之間的激烈戰鬥持續了82天,6月23日日軍停止抵抗。衝繩之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美國作家比爾·斯隆在他的《最終戰役》一書中寫道,衝繩之戰奪去了多達24萬人的生命,美軍12274士兵犧牲,36407人受傷;日軍共107539人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