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繩「反美軍派」勝選,但還能再勝幾回?

2020-12-20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風聞 廖可】

轟轟烈烈的衝繩選舉戰,在9月30日晚以反美軍基地一派,也就是玉城德尼派的大勝而落下帷幕,但衝繩的問題與其說是告一段落,不如說是回到了起點。包括中國的官方媒體在內,許多媒體以「人民的勝利」來稱讚玉城德尼的當選,但是對於大多數衝繩本土的普通居民,特別是年輕人來說,誰勝誰負都難以稱得上是一場勝利。

10月3日,新上任的玉城德尼前往邊野古地區訪問居民,受到當地居民極大歡迎

(圖片來源:琉球新報)

與本土有著「溫度差」的日本離島

對於大多數日本人來說,衝繩是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為琉球變成衝繩已久,島上的人除了零星的方言外,平常仍是像個普通日本人那樣生活;陌生,不僅是因為這裡留下的許多琉球王國的遺蹟,還在告訴來往遊客們這裡曾是一個與日本全然不同的國度,更是因為這裡與日本本州島隔著茫茫大海。

這個距離日本本州島2000多公裡的海島大部分處於亞熱帶、部分處於熱帶,是居住在本州島的日本人心目中的度假天堂、「日本夏威夷」。這裡有他們未體驗過的口音、建築、服飾、溫度和自然環境,宛如在日本國內就能來一次異域之旅一般的感覺。這裡的一切似乎都很美好,能讓承受著巨大壓力的上班族們治癒身心。

然而正是這種想法,讓衝繩居民和本州島上的日本人們產生隔閡,這種隔閡常常被日媒巧妙地描述成「溫度差」,意思是雖然處在同一國家、同一時間裡,這兩個地方卻在感受著不同的「溫度」。

9月28日朝日新聞刊發的關於衝繩選舉的新聞,左下角再次出現「溫度差」字樣

(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讓兩個地方的人們感受到這「溫度差」的關鍵事件,不嚴謹地、簡略地看來主要有這三個:1.衝繩戰役;2.衝繩美軍基地;3.衝繩經濟發展。這三個問題像是麻繩一般,將衝繩的歷史和現實、經濟和社會、政治和平民纏繞在一起,住在東京的人很難想像當地人到底是在怎麼樣的一種近乎讓人精神錯亂的情況下過的每一天。

到了2000年後,衝繩問題主要集中在當地領域內最大的普天間美軍基地問題上,這次的新知事選舉戰也是如此。但是,現如今的基地搬遷問題只是整個衝繩問題呈現出的表面而已。

衝繩戰役:被當作「異國」的心理陰霾

衝繩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時期,1609年之前這裡的三山王國只隸屬於明朝並接受明朝冊封。1609年隨著日本薩摩藩的侵略,琉球王國處在了一個極為尷尬的位置上。同時作為大清和薩摩藩的朝貢國,琉球一直在不得罪雙方地前提下小心翼翼地努力將獨有地文化傳承下去。

這個局面到了日本明治維新後被改變,日本政府派兵入駐琉球國都首裡城後宣布將琉球王國廢除,改為琉球藩。這引起了大清和琉球當地居民地抗議,但隨著中日甲午戰爭大清的失敗,琉球事實上納入日本領土範圍內,並在隨後的「廢藩置縣」之中被日本改為「衝繩縣」,目的是為了消除歷史上琉球王國存在過的痕跡。

在此之後,與被強迫同化的北海道阿伊努族命運相同,衝繩當地的人們被視為「二等公民」被迫接受日本政府的同化政策,很快當地人平常只會使用日語交流,琉球王國的獨特語言演化為了方言並失去了自己的體系。

這種「二等公民」的命運隨著「衝繩戰役」而達到了悲慘的頂點。相信看過《血戰鋼鋸嶺》的朋友們都有所體會了,那就是真實的美軍衝繩登陸作戰。隨著二戰的開始和變化以及日本邁上軍國主義的末路,日本本土開始進入美軍的轟炸圈。美軍的基本戰略就是,把地炸翻,然後再登陸,但即使這樣也沒有能夠很順利地推進作戰。

衝繩戰役中,美軍大量使用火焰噴射器無差別攻擊(圖片來源:每日新聞)

彼時的日本由於仍被陸軍軍部掌權,所以沒有絲毫投降的念頭,甚至妄想在日本本土內打遊擊造成支離破碎令美軍難以佔領全境的局面。衝繩當地居民變成了他們瘋狂念頭的犧牲品。軍部下達了衝繩地區「一億總特攻」的命令,17歲至45歲的所有適齡居民都被強徵為「防衛隊」,納入到軍隊體系中。後據考察,幾乎所有沒能提前溜掉的居民都,包括60、70歲的老人都被拉去了戰場。

據當年一些倖存的「國防隊員」回憶,這些居民在戰場上連扳機都不知道怎麼扣,聽到美軍軍艦的炮擊聲時嚇得槍都扔了。就是這樣的一群人,被日軍當作前軍,在登陸戰轉變為衝繩本土持久戰的期間內,成為了人肉盾牌。

衝繩戰役後投降的「防衛隊員」,基本就是平民(圖片來源:每日新聞)

1950年的戰後統計中,衝繩當地居民的死傷異常的多,包括軍隊家屬和一般居民在內的死傷人數近15萬,和軍隊毫無關係的參與「國防軍」後的犧牲者近4萬人。這個數字在隨後的歲月裡仍然一直增加,現如今總共的死傷者人數已經攀升至24萬人,仍然還有失蹤者沒被發現。可以說,衝繩戰役給當地人留下了難以彌合的傷疤,這也是為什麼衝繩當地對美軍基地抱有先入為主的厭惡感的人群特別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現在在普天間美軍基地外,經常會有日本本州而來的軍迷們一邊開心地拍著基地內轟鳴的魚鷹直升機,一邊拉開橫幅高喊支持美軍駐留的口號。與他們相反的一側,就是抗議美軍基地駐留的抗議團體。從抗議團體中走出來一名老人這樣告誡著支持美軍的年輕人們:「衝繩戰役知道嗎?多讀點書吧。」

衝繩基地附近與美軍一起除去抗議者粘貼的標語的日本軍迷(圖片來源:網絡)

衝繩美軍基地:衝繩問題中的核心

衝繩美軍基地問題起源於戰後美軍對舊日本軍大本營的接受。在衝繩戰役中,舊日本軍的大本營就設在衝繩本島,麥克阿瑟控制日本後以這些基地為基礎建起了美軍基地和機場,並強制驅離了附近的住戶(關於這點現如今仍有爭議,主要爭議點在於原本那些被徵用的地方是否住著居民以及這些居民是否是被強制驅離)。

基地的建立主要給當地帶來了以下幾種負面:生活噪音,基地土地問題,以及事故和犯罪。

最令衝繩當地人感到憤怒的其實是事故和犯罪問題。在美軍基地建起不久的1950年代,衝繩當地發生過百起強姦事件,當地人憤怒抗議得到的是日本政府的警察和美軍的聯合鎮壓。雖然時過境遷並且隨著《舊金山條約》的籤訂,衝繩實現「本土復歸」,重新脫離美軍控制由日本政府接管,日本逐漸正常化並開始重視衝繩地區人們的訴求。但是,美軍的犯罪並沒有減少,而對美軍的懲罰以及事故的處理更是成為當地棘手的問題。這些問題集中表現在1995年美軍強姦少女案和2004年衝繩國際大學美軍直升機墜落事件。

1972年衝繩「本土復歸」後,日本政府同意美軍基地保留,激起大規模抗議

(圖片來源:衝繩時報)

1995年,3名美軍士兵輪姦了當地一名12歲的少女,引起了全日本的反美情緒,也給衝繩當地帶來了巨大的情感傷疤,也是普天間基地遷移問題的開端。在此事件後,迫於當地人民的強烈要求,日本政府與美軍達成5至7年內返還普天間基地的協定,但至今仍未實現返還。2002年,日本政府決定將普天間基地移至名護市的邊野古地區,在海岸邊填海建設一個離陸地有一定距離的基地。但是,邊野古地區的居民堅決反對這個決定,並且隨著基地選址環境調查的推進,邊野古地區是珍惜珊瑚礁和大量野生海洋動物棲息地這一情況逐漸明了,更加劇了遷移問題的矛盾。

1995年少女輪姦案發生後,衝繩國際大學學生會的抗議行動(圖片來源:法新社)

2004年8月,一架隸屬於普天間基地的美軍CH-53D大型運輸號直升機在練習時發生事故,直接墜落在衝繩國際大學的一號館北側,損壞了圖書館的一部分牆壁後砸在教職員室上方,4人重傷20多人輕傷。更令當地人憤怒的是,在墜落事件發生後,美軍迅速佔領了衝繩國際大學並拉起警戒線,強制驅散當地學生並將周圍土壤挖走,不允許日本方面的消防隊員和警察介入。事故發生後,當地掀起了8萬多人的大規模抗議活動,使得美軍基地問題上升到白熱化的程度。

直升機墜落後的衝繩國際大學(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2009年,鳩山由紀夫的上臺給了衝繩當地居民巨大的希望。作為第一個打破自民黨對日本政治壟斷的在野黨領袖,掌權後的鳩山沒有考慮到現實情況就急於做出承諾,立下了「將盡力把普天間基地遷往衝繩地區之外」的約定,在一定時期內獲得大量民意的同時,卻也給自己堵死了後路。他立下的這個政治承諾,由於美國政府的不買帳、日本其他地區不同意基地內遷、美軍基地重新在海面上建立海面基地成本過於高昂等各種現實原因而理所當然地成為一張空頭支票。衝繩地區人民在獲得巨大的希望後又一下跌落到低谷,對基地愈加厭惡,基地問題進一步惡化,並一直延續至今。

衝繩經濟發展問題:年輕人逐漸忘卻了該記住的東西

實際上,如今的衝繩的問題仍然只是前述的龐雜問題的表象和延伸。2014年前任知事翁長雄志在民意的支持下成功當選衝繩縣知事,從他上任以來便致力於從地方層面撤回將普天間基地前往邊野古地區的這一決定。可以說在鳩山政權結束後的歷次首相更迭中,衝繩當地積壓的對美軍基地的反抗情緒沒有得到很好的回應,才會形成翁長志雄上臺的結果。他代表著這些憤恨,並於2018年因病逝世前宣布撤回了這一決定,使得美軍基地問題又回到了原點。

因為癌症接受化療而掉光頭髮的翁長雄志仍然頑強地撤回了邊野古建設基地的決定

(圖片來源:琉球新報)

但是,回到原點就一定是好事嗎?2017年以來,以名護市為代表的衝繩當地的多個行政區劃內的選舉中,自民黨支持的候選人相繼當選,這給了反對基地搬遷的翁長雄志一派以當頭一擊,人們在用選票告訴政治人物,他們並不是期盼著抗爭。

話題回到本次9月30日的新知事選舉。事後媒體對選舉結果的統計顯示,衝繩區域內總體有將近一半的普通人是把票投給了玉城德尼的對手,自民黨支持的候選人佐喜真淳,這個傾向在年輕人中尤為明顯。佐喜真淳所作出的政治承諾是「從抗爭走向對話」。對於許多衝繩地區的人們來說,也許他們更傾向於向前看。(選舉結果更多詳情: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2823)

曾經是衝繩地區無法抹去的傷痛之一的衝繩國際大學美軍直升機墜落事件,有媒體曾對該大學的大學生進行採訪,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對該事件並不知曉,這讓許多衝繩本地人越來越擔憂。因為對於新生代的衝繩人來說,美軍基地已經逐漸成為了出生以來理所當然的風景。

而另一方面,因為衝繩的美軍基地,衝繩才得以繁榮,這種說法也在不知不覺中流傳開來。現實是,美軍基地裡的土地有三分之二的產權是屬於衝繩地區的一般人的,這也就是說至少三分之二的土地在美軍基地建設前就已經有衝繩人在上面居住著。然而又有人質疑,說以前在這裡不過只有小漁村,美軍基地來了市鎮才繁榮起來,這就像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

但是,從這點可以看出,衝繩人越來越關注的是當地的經濟發展,而不是基地到底該不該存在。而這,也是老一輩衝繩人最不願意看到的結局。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了流通大學法學部教授植村秀樹著作《從生活中看到的普天間(暮らしてみた普天間)》)

相關焦點

  • 衝繩美軍基地搬遷再陷紛爭
    當地時間10月10日,日本衝繩縣知事玉城丹尼與到訪的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舉行會談,雙方就美軍普天間基地搬遷事宜展開討論。衝繩縣知事玉城丹尼表示:「強烈要求日本中央政府,儘早消除普天間基地這個巨大的安全隱患。」
  • 衝繩東京兩地7.5萬人集會要求美軍撤出
    她還批評事件後日本政府提出的防止再發措施,稱「增加警車、學習防身術,我們的生命就安全了嗎?少愚弄人!」她還點名批評美國總統歐巴馬,稱「請從美國手裡解放日本,我們不是奴隸。請認真面對受害者和衝繩人並真誠道歉。」
  • 地方政府民眾強烈反對 衝繩美軍基地搬遷再陷紛爭
    地方政府民眾強烈反對 日本政府堅持繼續推進衝繩美軍基地搬遷再陷紛爭當地時間10月10日,日本衝繩縣知事玉城丹尼與到訪的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舉行會談,雙方就美軍普天間基地搬遷事宜展開討論。衝繩縣知事玉城丹尼表示:「強烈要求日本中央政府,儘早消除普天間基地這個巨大的安全隱患。」
  • 殊途同歸,共訪正義之勝
    殊途同歸的「國際戰隊」為了配合「正義之勝」的採訪行動,4月29日上午,日本立命館大學池尾靖志教授擱下了邊野古的調研工作,驅車兩個多小時趕到那霸與我們匯合。與他同來的還有從事國際關係研究的英國Mason博士。Mason博士多年研究亞太問題,他決定和我們一同尋訪這塊土地留下的傷痕。
  • 蔡英文勝選後再打「反中牌」 大陸學者這樣說
    原標題:蔡英文勝選後再打「反中牌」,大陸學者:可能是臺灣經濟不幸的開始臺灣地區領導人和臺灣地區民意代表兩項選舉11日晚塵埃落定。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當選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同時她所在的民進黨拿下61個「立法院」席位,突破過半門檻,再次「完全執政」。不過,島內外輿論卻對未來4年臺灣的命運,特別是兩岸關係充滿了擔憂。
  • 蔡英文勝選後再打「反中牌」 大陸學者可是這樣說
    國臺辦強硬表態11日晚,蔡英文發表勝選談話繼續打「反中牌」。她言辭激烈地對大陸喊話稱,這場選舉結果表明「當臺灣的主權、民主被大聲威脅時,臺灣人民會用更大的聲音喊出臺灣的堅持……不會屈服於威脅恫嚇」。臺媒注意到,臺「總統府」網站11日晚間宣布,將於15日公告實施「反滲透法」。臺灣《聯合報》12日稱,為了選舉利益,蔡英文已將兩岸關係全部賭上,她不斷煽動「反中」情緒,選前更強行通過「反滲透法」,其影響之惡劣難以估計。這部法案若真的拿來毫無節制地推行下去,兩岸互動將萎縮到極致,「形同在臺海築起一道新的天塹」。
  • 袁野:美軍基地不搬,衝繩人會怒而獨立嗎?
    (四)有些人連美軍基地都不反對 同樣的,儘管「反對邊野古美軍基地」的運動聲勢浩大,但也不能將其簡單地與「反美軍基地」、「反日美同盟」、「反軍事基地」甚至「反美反日」劃等號。 和日本本土一樣,衝繩既有連自衛隊的合法性都懷疑、連日美同盟都反對的「革新派」,也有右翼保守派。
  • 衝繩世界遺產首裡城,勝連城和蔚藍的海水每年吸引無數遊人前往
    令人無法言喻的強烈色彩,綻放著蔚藍色的海洋,可堪稱全國唯一的礁湖內海灘,"AA級(非常好)"的水質認定,平成13年(2001年)被選為「水浴場八十八選」、平成18年(2006年)則被認定為「快水浴場百選」。海灘內分成「遊樂沙灘」「休憩沙灘」「眺望沙灘」3個區域,可供3000人遊玩,並致力於安全性、舒適性及自然保護等的維持與管理。
  • 衝繩戰役有多慘烈?美軍雖勝猶敗損失慘重,促使其決定使用原子彈
    隨著美軍在太平洋上節節勝利,衝繩島終於成了美軍的下一個目標。而日本也知道,衝繩已經是菲律賓丟失後,日本最後一道防守屏障。一旦失去衝繩,則日本賴以維生的,通往東南亞的海上通道將盡數丟失不說,美軍還將以衝繩為基地,部署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此刻,太平洋戰爭中最後一場奪島戰役,就此開始。
  • 衝繩戰役到底有多慘烈?美軍雖勝猶敗損失慘重,促使其決定使用原子彈
    隨著美軍在太平洋上節節勝利,衝繩島終於成了美軍的下一個目標。而日本也知道,衝繩已經是菲律賓丟失後,日本最後一道防守屏障。一旦失去衝繩,則日本賴以維生的,通往東南亞的海上通道將盡數丟失不說,美軍還將以衝繩為基地,部署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此刻,太平洋戰爭中最後一場奪島戰役,就此開始。
  • 蔡英文勝選後再打「反中牌」,大陸學者:可能是臺灣經濟不幸的開始
    國臺辦強硬表態11日晚,蔡英文發表勝選談話繼續打「反中牌」。她言辭激烈地對大陸喊話稱,這場選舉結果表明「當臺灣的主權、民主被大聲威脅時,臺灣人民會用更大的聲音喊出臺灣的堅持……不會屈服於威脅恫嚇」。臺媒注意到,臺「總統府」網站11日晚間宣布,將於15日公告實施「反滲透法」。臺灣《聯合報》12日稱,為了選舉利益,蔡英文已將兩岸關係全部賭上,她不斷煽動「反中」情緒,選前更強行通過「反滲透法」,其影響之惡劣難以估計。這部法案若真的拿來毫無節制地推行下去,兩岸互動將萎縮到極致,「形同在臺海築起一道新的天塹」。
  • 衝繩駐日美軍基地神秘爆炸 被疑反美基地人士所為
    日本NHK電視臺25日稱,衝繩駐日美軍一處基地24日晚發生爆炸,部分基地設施損壞,但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 衝繩美軍基地:基地經濟向下 衝繩未來在周邊
    如果衝繩人的人均收入能達到日本本土的水平,或許也能更加客觀地看待基地問題。  美軍基地的存在為衝繩帶來了別具一格的美國風。對於依託基地生存的本地人來說,基地的存在已經衍生出一種衝繩特有的生態—基地經濟。然而,近年來隨著本地社會與駐衝繩美軍關係的惡化,基地經濟也走向衰落。而處於日本、中國臺灣與大陸之間的衝繩,越來越倚重不斷發展起來的旅遊業。
  • 反衝繩美軍新基地陣營贏得議會多數席位後,衝繩政府要造反嗎
    這其中,尤其以衝繩美軍的駐軍問題最受關注。說到衝繩,這裡就不得不提到衝繩問題的由來,衝繩在甲午戰爭之前清末時代,嚴格地講還是一個獨立國家,其有自己獨立的政權和有別於日本的文化,只是到了近代,日本才採用非法手段佔領了衝繩,然而衝繩人民爭取獨立自由的訴求一直沒有變,所以才有了國際上「衝繩問題」未定的論斷,同時美軍駐紮在衝繩的駐軍,也是衝繩人反對的對象之一。
  • 歐巴馬勝選演說網友再創作 文言文版京劇版走紅
    專題: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  歐巴馬勝選演說中國網友再創作  美國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候選人歐巴馬贏得大選之後,他的題為「YES WE CAN」的勝選演說文字版以及視頻等就開始在網上流傳,除了英文原版
  • 蔡英文剛勝選,美國人就找上門來了!
    臺灣地區2020選舉落幕,外界分析這次蔡英文勝選的幾大原因,其中美國公然介入、給蔡英文撐腰就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普遍觀點認為,美國介入臺灣地區選舉,未曾有此次之深。12日,是蔡英文勝選後的第二天,她的首項行程就是在辦公室與「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會面。蔡英文宣稱,過去3年多臺灣地區與美國「已從雙邊夥伴升級為全球合作夥伴」。蔡英文更提到,下個階段將持續深化「臺美合作關係」,在過去3年多的基礎上,「不斷加強與美方在全球議題合作」。
  • 蔡英文勝選不能為所欲為!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戰落幕,蔡英文勝選連任並發表「臺獨」言論,繼續製造兩岸對立。臺研所副所長朱衛東教授鄭又平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已結束,蔡英文在選舉勝選後發表感言蔡英文此次勝選感言核心是強調「民主對等,和平對話」,談的都是老東西,頑固堅持「臺獨」路線,只是這次勝選增加了蔡英文的幻想和衝動,對大陸要價抬高,即要求大陸放棄武力、要求「對等的互不否認」、要求臺灣前途由自己決定等。顯而易見,蔡英文這種對選舉的解讀是令人擔憂的。
  • 駐日美軍基地搬遷在即,衝繩民眾強烈反對:直接滾回美國!
    最近日本媒體透露,日本防衛省最近將駐日美軍位於衝繩的普天間基地搬遷至邊野谷附近的計劃可能會宣告破產,因為根據日方最新的估算,搬遷的費用會從最初的3500億日元陡然上升到9300億日元,這翻倍還帶拐彎的,日本可以說是被活生生坑崩潰了。
  • 衝繩美軍基地又現強姦殺人案
    一位抗議者告訴《朝日新聞》,美軍軍事設施給衝繩帶來了沉重負擔,員工也屢次犯下罪行。衝繩女性反駐軍暴力組織聲明稱:「我們希望美軍撤離衝繩基地,確保所有人和平相處。」    「美軍基地是犯罪的根源,我們不需要任何基地。」66歲的抗議者志度紀子告訴日本《每日新聞》報。
  • 二戰後,美軍為何非得賴在衝繩屯兵?專家:把地圖放大再看看
    在這5萬中,有超過一半的軍隊駐紮在衝繩地區,衝繩地區遠離日本本土,但是對於美國來說,如同《後漢書·竇融傳》中所言:「舉足左右,便有輕重。」那麼,為什麼美軍要將衝繩看得如此重要呢?這個問題要從二戰談起,1945年,盟軍發起了大規模的反攻,從當年3月開始,美軍先後動用了54萬大軍奪取衝繩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