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目前美國在全球海外駐軍總數早已超過30萬,其中光日本就駐紮了大約5萬人的兵力。在這5萬中,有超過一半的軍隊駐紮在衝繩地區,衝繩地區遠離日本本土,但是對於美國來說,如同《後漢書·竇融傳》中所言:「舉足左右,便有輕重。」那麼,為什麼美軍要將衝繩看得如此重要呢?
這個問題要從二戰談起,1945年,盟軍發起了大規模的反攻,從當年3月開始,美軍先後動用了54萬大軍奪取衝繩地區。當時正在垂死掙扎的日本也將衝繩的失守與否視為戰爭關鍵,不但投入重兵,並且動員了大量普通百姓參戰。激戰三個月後,美軍終於佔領了衝繩地區。
01
此後,衝繩地區就成為了美軍在亞太的軍事部署中心地位。在1950年韓戰爆發後,衝繩地區更是成為了美軍的重要據點,美軍不斷對這裡的軍事基地加以擴建。籤訂於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中,約定了日本政府同意將琉球群島以及其他的一些島嶼交給聯合國管理,但是在具體的託管提案通過之前,則由美國來管理這些地區。但在這之後具體的託管提案並沒有出臺,所以衝繩一直被美國完全控制。
美國便將這一地區的名字恢復為「琉球」,美國將琉球從日本割裂,並在此後的20多年內,將琉球變成了一塊非正式的美國領地。此後琉球有差不多1/4的土地都被美軍徵用,美國曾在這裡開展了許多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測試。
02
這種情況使當地的居民非常反感,發生於1959年6月30日的墜機事件,更是讓當地日本居民的反感情緒到達頂峰。當時美軍有一架戰鬥機墜毀在琉球石川市,駕駛員因為跳傘而平安逃生。但是飛機卻撞進了當地的一所小學,導致11名學生和6名居民喪生,另外還有數百名學生和居民受傷,飛機墜毀引發的大火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這件事在琉球民間引發了更為強烈的反美活動,琉球人舉行了數次大規模的遊行示威,當地居民和美軍之間的關係越來越惡劣。
隨著政治局勢的變化,美國不得不改變了做法,1972年5月15日,最終還是將琉球歸還給了日本。對於美國來說,這一方案仍然是以退為進,方案基礎便是要維持自己在琉球的軍事力量。然而事已至此,美軍為何非得賴在衝繩屯兵?專家表示,把地圖放大一看,便知分曉。琉球距離臺北、首爾,馬尼拉和東京等國際重要城市的距離都不到1500公裡,所以琉球對於美國政府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03
對於日本來說,其實他們已經失去琉球20多年,能夠將之重新回歸自己的統治,當然求之不得。而當地的琉球人也知道,如果想要獨立是不可能的,不如順其自然回歸經濟已經開始騰飛的日本,這樣當地居民的生活也許還能得到改善。
但是令琉球人感到失望的是,在他們回歸日本重新成為衝繩之後,日本政府並沒有採取太多有效措施幹涉美軍在衝繩的布置。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由於日本也是兩害取其輕,寧願美軍駐紮於衝繩地區,而不是日本本土。所以直到現在,美軍仍然有大約2.6萬人駐紮於衝繩。而在經濟方面,雖然琉球在回歸日本以後,憑藉旅遊業實現了很大程度上的經濟發展,但是相對於日本其他地區,仍屬於經濟落後地區。
在最近幾年,駐紮在衝繩的美軍仍然經常發生犯罪行為。美軍基地依然在徵用土地來建設飛機跑道,在這些基地有大量的飛機日常起降以及進行各種訓練。根據一項統計顯示,自從1972年琉球回歸日本以後,當地至少發生了116起與美軍軍機相關的意外事故。這些事故不斷地給當地人造成生命的威脅和經濟損失。
在大量的軍機起降時產生的強烈噪音,也讓衝繩人萬分不滿。在2010年,有人曾經做過一項調查,超過70%的衝繩人認為這裡沒有必要駐紮美軍。近年來,衝繩人不斷對日本政府提出要求,將美軍基地遷走或者部分遷走,但是一直沒有得到實質性的進展。
結語
日本政府曾經嘗試將部分美軍基地遷移到別處,但是日本本土沒有縣市願意接收。在這種表象之下,其實質依然是美軍不願意放棄衝繩這個極具戰略價值的地方。所以就算衝繩人再怎麼不願意,可以預見在將來,這種情況得到改善的概率並不大。
參考資料:
《後漢書·竇融傳》
《衝繩之「怒」:對日美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