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領導人選戰落幕,蔡英文勝選連任並發表「臺獨」言論,繼續製造兩岸對立。國臺辦發言人表示:我們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和行徑,堅決增進臺灣同胞利益福祉。民進黨繼續執政,將給兩岸關係帶來哪些變數?
本期主播
李 紅
央視主持人
本期專家
臺研所副所長
朱衛東
教授
鄭又平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已結束,蔡英文在選舉勝選後發表感言,其中充斥「臺獨」味道。那麼接下來對民進黨和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應作何評估?
蔡英文此次勝選感言核心是強調「民主對等,和平對話」,談的都是老東西,頑固堅持「臺獨」路線,只是這次勝選增加了蔡英文的幻想和衝動,對大陸要價抬高,即要求大陸放棄武力、要求「對等的互不否認」、要求臺灣前途由自己決定等。顯而易見,蔡英文這種對選舉的解讀是令人擔憂的。
此次選舉各方雖有不同解讀,但該選舉結果絕對不代表島內民眾支持「臺獨」,也不意味著臺灣民眾對她過去四年為所欲為、無能蠻幹的執政政績表示肯定,從深層次講,反而是在反映臺灣民眾一種「被統一」的焦慮感和危機感,也就是說在「臺獨」走不通、統一必須統的大勢下,臺灣民眾對統一,對「一國兩制」的擔憂、懷疑、懼怕等這種複雜心態在上升,而絕非支持「臺獨」。鑑於這種複雜心態,蔡英文是在錯誤解讀,她誤以為這是對她「臺獨」的支持。所以下一步,她的政策導向會有很大問題,兩岸關係也不會平靜無波。
此次蔡英文的競選主軸是打「兩岸對立牌」,在島內挑動民粹情緒,製造來自大陸的「威脅」,讓民眾產生不安全感和恐懼感。在這樣一種競選主軸下,在選前準備過程中蔡英文是否有很多方式方法?
確實是這樣。在2018年年底的縣市長選舉中,臺灣民眾因為整個蔡英文的民進黨當局經濟施政徹底失敗,故用選票教訓了民進黨。但在2019年一整年內,民進黨將原定競選主軸經濟民生牌轉換為安全牌,用這種手法操弄臺灣社會和選民心情。也就是說,蔡英文當局開始強力放送主張說「不能用短期經濟利益來交換臺灣的安全」,此招在臺灣當前社會氛圍裡有一些用途,因為該主張基礎在於說,臺灣社會經過幾十年來的發展,依然殘餘一些「恐共」情結,蔡英文利用這種情緒刻意醜化、扭曲「九二共識」以及「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等重要政策底線,然後單方面指控說,今天「是中國大陸企圖要片面改變臺海的現狀」,然後她開始利用香港事件不斷高唱「今日的香港就是明日的臺灣」,她在大學校園、網絡社會內開始塑造出一種「反中」、「恐中」的情緒。
她的網軍運用各種方式製造假新聞,塑造各種議題,企圖最後挑起兩岸對立。蔡英文在這個過程中創造了虛幻的假想敵,她用了「外部勢力」這一曖昧名詞指射海峽對岸的中國大陸,認為臺灣內部有任何批評民進黨、反對蔡英文的聲音,那必定是來自「外部勢力」的同路人,所以必須啟動民主防衛機制來壓制這種聲浪,而所謂民主防衛機制就是她的「反滲透法」以及她修正的「安全五法」。蔡英文竟能在其中捏造出一場所謂臺灣民主的危機,這個危機並非客觀事實決定而是由民進黨、由蔡英文來認定、定義、解讀,所以在這種操作下,導致過去這段時間內的「反中」「恐中」「臺獨」還有「臺灣自主」,儼然變成一種「政治正確」現象,這個「政治正確」賦予民進黨某種程度上一種虛幻的「道德形象」,顯然這種狀態可笑至極。
蔡英文重新拿到執政權後會做些什麼是各界關心的焦點。這次蔡英文勝選原因存在多方因素,但蔡英文自己可能並不這樣認為,接下來她也許會在「臺獨」路上越走越遠。接下來蔡英文會做些什麼?
蔡英文自忖再度連任後,她背後有一股強大的民意支持力,所以她敢放膽去做很多在政治上她原來可能有所顧忌的事情,其中包括,即便她明知現在在整個國際環境內她根本無法走上「法理臺獨」這條路,但她不會放棄在臺灣內部持續打壓反對搞「臺灣獨立」的聲音或主張,而且她會繼續在「兩國論」基礎上,廣泛深入地推動她的「漸進式臺獨」及「文化臺獨」,然後她會在政策上持續加強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經貿脫鉤,在經貿上她會推動「新南向政策」,企圖跟美國之間,不管從投資協定或未來她所期望的臺美之間能否籤類似自由貿易協定之類的協議,讓臺灣經濟減少對中國大陸市場的經濟依賴等。
另外,她會推動兩岸之間文化的脫鉤,也就是說她的「去中國化」,她會在校園內將臺灣校園從中學一直到高校徹底「綠化」,把這些青年學生進一步培養成「天然獨」,培養成她民進黨未來接班的世代或支持民進黨的世代。
如果蔡英文執政後對兩岸關係持續保持破壞力,那接下來兩岸關係是什麼走向?
接下來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必然會大陸的手裡。這次選舉結果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就是四個字「短空長多」。
所謂「短空」是指從短期看,蔡英文連任可能會使兩岸關係波折不斷。因為兩岸的僵局不僅難以打破,而且還可能激化,另外不排除蔡英文誤判形勢,造成兩岸關係局勢升高的這種情況。所以對島內政局來講,她可能會利用執政資源繼續深化「臺獨」路線,打壓贊成「九二共識」、反對「臺獨」贊成統一的力量。從經濟上講,臺灣老百姓的苦日子可能還要過四年。
從「長多」角度看,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大陸強臺灣弱的實力差距會越拉越大,大陸對臺灣直接的影響力、塑造力、吸引力也在日益增強,所以不利於「臺獨」發展的大格局、大環境、大趨勢還會發展。所以大陸還是牢牢掌握了兩岸關係的主控權,主導權。
戳視頻,看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