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華區創新之舉——
▲於全省開先河,對行政審批和行政執法權逐項釐清,實現信息化管理,率先建成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系統,並通過電子監察系統對權力運行全過程監控。
▲對「自由裁量權」進行規範,做到過程不可逆、結果可追溯,有效壓縮自由裁量空間。
▲率先試點「崗位風險教育」,根據崗位上可能發生風險事件的危害程度,將風險崗位分為A、B、C三個等級;針對引發風險事件的不同內容,將崗位風險分為五大類別。
預防腐敗,要以制約和監督權力為核心。
權力在哪裡?
權力在「人」,因為歸根到底要由人來掌權;權力在「位」,因為權力終究要落實到具體的崗位上;權力在「事」,因為權力最終要體現在對「事」的處理過程中。
事實上,「人」、「位」、「事」,共同構成了權力運行的「三要素」。這就是成華區對權力運行規律的認識。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來,成華區圍繞權力運行「三要素」做文章,以制度創新為動力,以有效預防為目的,在構建預防腐敗新機制上創了不少新,出了不少彩,並取得了初步成效——
通過以建立常態工作機制為重點抓好針對「人」的基礎教育、以深化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為核心抓好針對「事」的制度約束、以崗位風險教育為突破抓好針對「位」的權力監督,在成華區構築起一個適合基層特點、簡潔有效的崗位風險防控機制,有力地促進了領導幹部廉政勤政,在全區形成了崇尚廉潔、幹事創業的發展環境。
對「人」 全覆蓋抓好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是針對「人」的舉措,解決的是「知」的問題。】
「每個黨員幹部,雖然當前崗位有不同、現職權力也有大小。但整個幹部隊伍作為一個系統,始終處於一個運動的狀態。」基於這樣的認識,成華區按照「完善機制、注重融入、不斷創新」的思路,不斷創新教育的內容、方法和載體,建立健全與中心工作高度融入、制度逐步完善、形式不斷創新的基礎教育常態工作機制,保證了黨風廉政教育內容落實、效果明顯、教育對象全覆蓋。
教育,是黨風廉政「教育、制度、監督」三個鏈扣中最基礎的一環,也是實現制度和監督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從2008年起,成華區進一步完善區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和全區領導幹部理論學習制度,將反腐倡廉教育納入區委中心組和全區領導幹部學習內容;進一步完善幹部黨風廉政學習培訓制度,在區委黨校設置黨風廉政課程,將反腐倡廉教育作為幹部教育培訓的必備內容;不斷健全和落實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廉政談話、誡勉談話、警示談話、廉政承諾等制度,不斷健全反腐倡廉教育的長效機制。
規範教育內容,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教育,教育廣大黨員幹部自覺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人生態度;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深入開展「三觀」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集中開展「整治低效能、整治亂執法、整治斷頭事」專項作風整頓活動,建立了幹部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深入開展學習貫徹《廉政準則》系列活動,切實將「8個禁止」、「52個不準」融入全區反腐倡廉建設的各個方面,促進了全區領導幹部廉潔從政。
區委主要領導堅持親自安排部署、帶頭講廉政黨課、帶頭學習研究、撰寫理論文章,為全區幹部作好表率。創新教育方式方法,靈活採取專題教育、警示教育、知識競答、徵文和演講比賽等形式,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同時充分運用報刊雜誌、電視臺等載體,建立反腐倡廉教育信息平臺,較好地解決了以往反腐倡廉教育內容形式單一的問題,在全區形成了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圍。
對「事」 制度化抓好剛性約束
【權力公開是針對「事」的一種制度安排,解決的是「行」的問題。】
通過剛性的制度、剛性的監督,確保權力在預定的軌道規範化運行,權力公開正是這樣一種典型的權力制約機制。2009年5月,成華區在全省率先建成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系統。2010年,又以規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為重點,進一步深化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實現權力事項的「公開」和權力運行過程的「透明」,從而初步建立起一個權責明晰、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剛性」權力約束機制。
成華區紀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事權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見」的,換句話說,就是每項權力邊緣清晰,而且都有「紅頭」文件作依據,這部分權力也被稱為「顯性權力」。
以規範制約每一項針對具體事項的法定「事權」(「顯性」權力)為目標,從2009年5月,成華區在全省率先建成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系統。為了方便市民,成華區清理公布的權力清單不僅包括了通常意義上的行政事務(政務),還把黨務、事務也納入了清理範圍,一併製作了工作流程圖,進入網絡公開透明運行。全區69個單位3585項權力事項和3556個運行流程圖全部在網上公開,127項行政審批事項實現網上申報和網上預審。
權力被公布出來後,所有部門的權力運行,都必須按照網上公開透明運行的去做,並接受群眾的監督。
對被稱為「老大難」的「自由裁量權」進行規範,是成華區建立「剛性」權力約束機制的又一力舉。建立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資料庫,將行政處罰自由裁量的種類和裁量幅度細化為若干檔次,自動生成處罰建議和幅度標準,有效壓縮了自由裁量空間,規範處罰行為。目前,全區25個擁有行政執法權的部門,全部建立法律法規庫和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資料庫,錄入法律法規依據510條、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1566條,並按照立案、調查、處理、執行四個環節細化行政處罰流程,做到過程不可逆,結果不可改。
現在,只要進入成華區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專網,當事人輸入違法事實,系統會依據自由裁量權庫自動生成處罰建議和處罰幅度,執法人員只能在處罰幅度內進行處罰。
「我們對處罰行為過程和結果進行全程實時電子監察。」記者從成華區了解到,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網一開通,就與電子監察系統對接,對權力網上運行實施流程監控、異常預警、數據統計、績效評估、投訴處理和過錯責任追究,同時,專網還設置公眾監督反饋功能,公眾、當事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政務監督員等不同監督主體,可以通過專網提供的查詢和投訴等途徑來開展監督,從而實現權力運行全過程記錄、全方位監督,有效解決權力運行「看不見、管不住」的問題。
對「位」 分層次抓好風險防控
【崗位教育是針對「位」的一種監督機制,解決的是「知」與「行」如何統一的問題。】
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系統,僅能制約以「紅頭」文件作依據的「顯性」權力,對於大量決策性權力,也就是「隱性」權力,往往難以事事對應地實施有效監督。為了對崗位上的「人」進行針對性更強的教育和監督,2009年9月,成華區在全市率先啟動崗位教育試點工作,探索建立制度性風險警示機制。今年,又進一步擴大範圍深化試點工作;8月底,崗位風險教育在成華區全面推開。
崗位風險教育,劍指風險崗位上的黨員幹部。哪些崗位有風險?每個崗位的風險有多大?為了梳理風險崗位,成華區根據不同崗位風險的大小,將全區所有政務、黨務、事務的風險崗位分為A、B、C三個級別。在此基礎上梳理崗位風險,將不同級別風險崗位上的崗位風險分為「失職瀆職、違反財經紀律、違反廉潔自律規定、擾亂市場經濟秩序、違反組織人事紀律」五類;多層次梳理風險的第三個環節是梳理風險節點,由風險崗位責任人對重要風險點的關鍵環節進行梳理,由分管領導審查備案,同時在電子政務內網上分門別類建立風險崗位和崗位風險臺帳。
在「隱性」權力「顯性化」的基礎上,成華區崗位風險教育還實現了因崗施教「個性化」、風險防範「制度化」、保障措施「剛性化」、教育管理「信息化」。
針對梳理出的風險崗位和風險點,結合崗位責任人的具體情況,制定因崗施教方案和階段性計劃;根據不同崗位的特點和不同的教育對象,不斷豐富教育內容,增強崗位風險教育的針對性。同時還創新教育的方法和載體,採取情景模擬、以案說紀、旁聽審判、專家點評等形式,不斷增強教育的自主性和互動性。
實行崗位風險防範承諾,將需防範的風險點、崗位職責、相關紀律、防範措施作為提醒內容,納入崗位責任人風險防範承諾書,強化風險防範意識;建立崗位準入制度,根據高風險崗位責任人的任職條件,加強對高風險崗位黨員幹部的管理;認真執行區委幹部輪崗交流制度,切實關心和愛護高風險崗位上的黨員幹部;建立崗位風險預警制度,加強對崗位風險的動態監督,針對苗頭性問題採取簡訊提醒、警示談話等形式,及時向崗位責任人發出預警信息。
另外,還建立了崗位風險教育責任機制,明確崗位風險教育的組織領導、教育實施、風險防範、監督預警、考核管理責任,明確主要領導、分管領導、風險負責人的具體任務,實行分級負責制,確保崗位風險教育責任落實到人。相關部門採取自查、聽取匯報、開展座談、查閱資料和民主評議等方式,加強對制度不落實、教育不到位、防範不力等情況的督促檢查;實行崗位風險教育考評制度,將崗位風險教育納入單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持與目標任務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