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開了一家旅館,但是由於經營不當,面臨閉。正好此時碰上一名智者經過這裡,就向旅館老闆獻策:將旅館進行重新裝。到了夏乎,將旅館牆面添點綠色;到了冬日,再將牆面刷成粉紅色。旅館老闆按智者所說的做了之後,旅館果然很吸引顧客,生意漸漸興隆起來。
為什麼粉刷牆壁就能改善旅館的經營狀況,使之扭虧為盈?其中的奧秘在哪兒呢?原來智者巧妙利用了人們的聯覺心理。
聯覺是一種感覺引起另一種感覺的現象,這種心理現象實際上是感覺相互作用的結果。上述事例就是通過改變顏色,使不同顏色產生不同的情感效果,從而起到吸引顧客的作用。
不同的顏色會給我們不同的情感,這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的。比如我們會根據不同的心情和個性選擇不同顏色的衣服,顏色對人的心理影響是很大的;不同色調的畫作和攝影作品,會使我們感受到不同的情感;房間裡牆壁刷上不同的顏色,也讓我們感覺不同。
上面的這些說明,顏色會影響人們的情感。有的時候,這種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某地有一座黑色的橋梁,每年都有很多人在那裡自殺。後來有人提議把橋塗成天藍色,結果在那兒自殺的人明顯減少了。後來人們又把橋塗成了粉紅色,結果,再也沒人在這裡自殺了。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黑色顯得陰沉,會加重人痛苦和絕望的情感,容易把本來心情絕望、瀕臨死亡的人,向死亡更推進一步。而天藍色和粉紅色則容易使人感到愉快開朗,充滿希望,所以不容易讓人產生絕望的情感。
心理學家對顏色與人的心理健康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一般情況下,紅色表示快樂、熱情,它使人情感熱烈、飽滿,激發愛的情感;黃色表示快樂、明亮,使人興高採烈,充滿喜悅;綠色表示和平,使人的心裡有安定、恬靜、溫和之感;藍色給人以安靜、涼爽、舒適之感,使人心胸開朗;灰色使人感到鬱悶、空虛;黑色使人感到莊嚴、沮喪和悲哀;白色使人有素雅、純潔、輕快之感。
研究指出,顏色還能影響人的食慾。橙黃色可以促進食慾,黑白色則會降低食慾,適宜的顏色不僅影響食慾,而且可以增進健康。人們通常習慣於把醫院和診所的牆壁刷成白色就是這個道理。因為白色給人清潔的印象,也可使痛苦的病人安靜下來,這樣有利於治療、恢復健康。德國慕尼黑市的醫院通過實驗還發現,淺藍色的牆有幫助高燒病人退燒的作用,紫色會使孕婦安靜,赭色有助於升高低血壓病人的血壓。
顏色與工作效率也有關係。某企業有過這樣有趣的事例:許多搬運黑色和深灰色部件的工人感到這些部件特別沉重。在心理顧問的指導下,管理部門把這些部件漆成淺黃色後,工人感到比以前輕鬆多了。專家們還發現,黃色、橙色和紅色能激發人們的熱情,提高人們的積極性。運動場上總是紅旗招展,現在新型的塑膠跑道上也畫出了色彩鮮豔的跑道線,其目的亦在於引起運動員的神經興奮,使他們進入良好的競技狀態。相反,藍色和紫色等屬於消極色,會減慢人們的工作節奏。
不同的顏色使人產生不同的情緒、情感。長期住在紅房子裡,情緒會興奮;如果住在蘋果綠的屋裡,心情會平靜下來。經常接觸陽光和燈光,因面對紅、橙等色產生幸福溫暖之感;經常接觸樹木、木苗,因而對綠色產生生長、希望之感;經常接觸即將收割的稻、麥等,就會對黃色產生成熟、務實之感;經常接觸泥土、重金屬,則會對黑色和棕色產生沉重、艱辛、凝重之感。
在臨床實踐中,學者們對顏色治病也進行了研究,效果是很好的。高血壓病人戴上煙色眼鏡可使血壓下降;紅色和藍色可使血液循環加快;病人如果住在塗有白色、淡藍色、淡綠色、淡黃色牆壁的房間裡,心情會很安定舒適,有助於健康的恢復。
顏色對人的脈搏和握力也有一定影響。實驗證明,人在黃顏色的房間裡脈搏正常,在藍色的房間裡脈搏減慢一些,在紅顏色的房間裡脈搏增快很明顯。法國的生理學家實驗發現,在紅色光的照射下,人的握力比平常增強一倍;在橙黃色光的照射下,手的握力比平常增強半倍。
由此可見,顏色不但可以影響人的情感,而且還會對人的健康產生影響。顏色的作用不容小視呀!
生活中、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如果天氣晴朗、陽光燦爛、微風和煦,你會覺得神清氣爽、精神振奮、心情舒暢。如果一連幾天陰雨連綿,你會不時感到莫名其妙的煩躁跟不安、心情低落、鬱鬱寡歡。
對於這種由於天氣變化帶來的情感變化,我們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多愁善。因為科學家已發現,特別寒冷的地帶,在冬天人們會明顯感到情緒低落。而導致人們情緒低落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陽光。此外人們還會出現容易疲勞、嗜糖、喜歡吃大量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等現象。
精神洽療專家發現,人的情感確實或多或少地會受到天氣的影響。人們對天氣變化、特別是壞天氣的刺激反應強烈,會表現出種種不適症狀:數倦、虛弱、健忘、眼冒金星、神經過敏、精神不振、情緒低落、工作提不起精神、睡眠不好、偏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恐懼、冒汗、沒有食慾、腸胃功能紊亂、神經質、易激動等等。
1982年至1983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曾經使全球大約10萬人患上了抑鬱症,而且精神病的發病率也上升了3%,交通事故也至少增加了500,原因就是——全球氣候異常和天氣的災難超過了一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環境心理學的研究指出、溫度與暴力行為有關,夏日的高溫可引起暴力行為增加。但是當溫度達到一定限度時,即使再升高也不會導致暴力行為,而導致嗜睡。溫度也和人際吸引有關,在高溫室內的被試者,比在常溫室內的被試者,更容易對他人做出不友好的評價。
我們都知道,萬物生長靠太陽。植物往往有向光性,人也是一樣。一般來說,選擇陽光充足的居所對人比較有利,因為光是熱、土壤、植物、水、空氣的軸心。
有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日光燈中加入類似太陽光的紫外線,對健康有好處。讓自閉者生活在光線較充足的地方、其自閉行為會減少一半,還會增加許多與人互動的行為。而陽光不足會造成視覺疲勞、反胃、頭痛、憂鬱都悶等行為反應。研究甚至發現,人在日光燈下與太陽光下的工作效率不同。生活中,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兒童會顯得更加活潑
在法國,曾有一段長時間的陰雨天氣,於是許多治療機構創造性地採用人造陽光治療法,就是用光照來治療這些等不及陽光出現的病人,具有明顯的療效。
長時間的天氣特徵會形成氣候。研究發現,一個人所生活地區的氣候與他的性格的形成有直接的關係。這也是因為天氣影響到人的心情,天長日久,就影響了性格。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幾乎每個人都無法完全擺脫這種環境的影響。
長期生活在熱帶的人,性格比較暴躁易怒。緯度高的寒帶,氣候寒冷陽光稀少,是抑鬱症的高發區。生活在氣候溼潤、萬物生機盎然的水鄉的人,一般比較多情、反應機敏。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大多性格豪放,山區的人多是性格率直。秋高氣爽的氣候被認為最適合創作,長年居住在15-18℃環境中的人,頭腦較為發達,文學藝術的成就比較突出。
由此可見,天氣對人的情感有很大的影響,而且,一個地區的氣候與人的性格形成也有很大的關聯。但是,天氣、氣候不是人所能控制的,你若想擁有好的心情、良好的性格,能改變的唯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