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頭種植方法 馬蘭頭栽培技術

2020-12-23 悅兒說說說

馬蘭頭別名馬蘭、紅梗菜、雞兒腸、田邊菊、紫菊等,屬菊科馬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由於人們大多採摘它的嫩頭食用,所以又叫馬蘭頭。馬蘭頭莖嫩葉肥,味道清香可口,具有清熱降火的功效,是江、浙、滬一帶居民普遍食用的野生蔬菜。馬蘭頭易栽培、產量高、種植經濟效益高,下面介紹馬蘭頭種植方法 馬蘭頭栽培技術。

1.播種與分根繁殖  播種前施入適量的有機肥作基肥,在立春後播種,採用撒播,種子應撒播均勻,不宜過密。生產上多採用分根繁殖。選擇地勢高燥、排灌方便、土質好的地塊種植。每畝施有機肥2500公斤、複合肥50公斤,全耕層深施。整地並築成深溝高畦,畦寬130~150釐米,在畦面上橫開淺溝,溝距20~30釐米,溝深15釐米左右。入冬前,挖掘馬蘭頭根,將根切小段平鋪在溝底,覆土後稍踏實,澆透水,5~7天即可活棵。

2.田間管理 播種繁殖,播後15天左右出苗,其間如遇乾旱,須經常噴水,保持畦面溼潤,直至出苗。分根繁殖的馬蘭頭,視土壤墒情,及時澆水、追肥,幼苗2~3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追肥,可施用腐熟的稀薄人糞尿,第二次追肥宜在採收前1周進行,之後每採收1次,追肥1次。施肥量不宜過大,以速效氮肥為主,配施磷、鉀肥。 馬蘭頭植株幼小,易與雜草混生,須及時除草。除草宜在幼苗5~8片真葉時進行。 3.採收 馬蘭頭在出苗後30~40天即可採摘幼苗,馬蘭頭植株幼嫩,採收時要摘大留小。成叢生長的可用刀割,留茬3~5釐米;如有新芽長出,即留3~4片葉摘尖。如採用大棚栽培,馬蘭頭生長迅速,每年可採收4~6次,每次每畝可採收500~600公斤。

栽種技術 人工栽培的馬蘭頭,都是為了收穫嫩莖和嫩葉,所以很少讓馬蘭頭開花留種。而生長在野外的馬蘭頭,雖然每年7月份開花後也會結種,但是很難採集種子,所以,馬蘭頭的人工栽培,主要是採取以下兩種育苗方式: 1、分株育苗 在每年7月份的時候,選擇土壤溼潤、肥沃,灌溉和排水都方便並且雜草較少的地塊,先進行深層的翻耕,翻耕後還要曬土一個月左右,大約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之間,從野外或者是人工留種地選取生長健壯的馬蘭頭植株,連同根莖一起挖回。 分株育苗,一般採用穴栽的方式,在曬土並平整過的畦面上,按穴間距和行距都是10釐米的標準,挖出栽植穴,穴的深度在15釐米左右,先每穴的底部施入適量的磷酸銨複合肥做基肥,施入的標準是每畝50~100KG,然後覆蓋3~5釐米的土,再將取回的植株,往每個穴內栽種3~4株,由於馬蘭頭主要是靠根莖繁殖,並且栽種時的植株上的葉子也無法再採收,所以這時不用考慮莖葉的放置,都平鋪在穴中即可。然後在每穴的植株上覆蓋一層腐熟的有機肥,腐熟有機肥按每畝3000KG的標準來施放。施肥之後,在植株和有機肥之上,覆蓋一層3~5釐米的土,並將這層土壓實。栽種好之後,還要澆「點根水」,使移栽的分株與土壤貼實。一般5至7天後即可成活。

2、根莖繁殖育苗 在冬季封凍前或春季,在野外選擇馬蘭頭叢生的地點,挖取野生馬蘭頭的根莖,注意此時不要將根系粘連的泥土抖落,這樣可以保持根莖不脫水,增加繁殖的成活率。和分株育苗一樣,在根莖栽種馬蘭頭之前的一個月,我們先選擇合適的地塊,翻耕曬土。根莖繁殖多採用行播的方式,在播種前,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0到20釐米開好種植溝,深度也要達到15釐米,然後在溝底施入磷酸銨複合肥做基肥,用量是每畝50KG,然後適量的回土覆蓋住基肥。

將挖回的馬蘭頭根莖,從泥土中輕輕的抖落,注意不要傷到鬚根,然後將較長的根莖剪成10釐米長,帶有3~4個芽的根段,根段越粗越好。將繁殖用的馬蘭頭根莖平鋪在溝底,要求各根段間不重疊,再在上面覆蓋適量的腐熟的有機肥,大概每畝施用3000KG左右。然後再在根莖和腐熟有機肥上覆土,剷平畦面並壓實就可以了。栽植之後,要澆一遍透水,以後保持土壤見幹見溼即可,這樣大概60~70天即可封壟。 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播種後,如遇乾旱情況,應經常澆水,保持畦面溼潤,直至出苗。當幼苗長出2到3片真葉時,可第1次追肥,每畝施入腐熟的稀薄人糞尿液750~1000KG 2、中耕除草間苗 當幼苗長到5~8片真葉時,開始間苗、補苗、勻苗,保持適當的株間距。 馬蘭頭植株幼小,易與雜草混生,與雜草抗爭力差,因此在大田栽培期間,除草是一項關鍵工作。為了生產出無公害的野菜,最好的辦法就是人工除草,有草時隨時拔掉,不要讓草成災,堅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

3、肥水管理 在第1次採收馬蘭頭的前7~10天應追加一次施肥,仍以稀薄人糞尿液為主。以後每採收1次,追施1次稀糞水,有條件的話,應儘量施以腐熟的人糞尿液,如果不具備條件,也可以在每畝地內,將尿素5~8KG,鉀肥2~3KG兌水稀釋施入,注意化肥的施用量不要太多。4、水分管理 秋季分株栽種活棵後,要經常澆水,促使根系生長發育良好,為第二年早春萌發打好基礎。馬蘭頭生長期間,應經常保持田間溼潤,雨季注意排除田間積水,防止出現澇害。5、保溫覆蓋 11月份氣溫下降後,可以用小拱棚覆蓋,以利於保溫保溼,使馬蘭頭順利越冬並且提高早春的產量。 6、病蟲害防治 馬蘭頭人工露地栽培很少發生蟲害,但在大田栽培中,受周圍農作物影響,可能出現菜青蟲,為防止害蟲蠶食葉片,可在一次性整齊收割後,用甲胺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生物藥劑,2000倍液,配好後噴施;馬蘭頭自身的抗病能力也很強,只是偶爾會發生灰黴病,這時可以用50%乙黴威1000倍液噴施。 採收 馬蘭頭在出苗後30~40天即可採摘幼苗,可以根據生長情況和市場行情及時採收。採收時,用鉤刀或剪子挑挖,沿地表1CM處平持下刀,保留好地下的根莖,便於促進新芽萌發。而採收的方式有兩種,常用的大多是一次性整齊收割,這種收穫方式利於新芽重新抽生,和病蟲害的防治,但是採收的馬蘭頭大小不一,所以也可以根據需求,採用收大留小的方式採收,挑選大小合適的嫩莖葉進行分批收割。 每次收割後應及時追肥,促進新芽生長。一般每年種植1次,可連續採收4~6次,嫩葉嫩莖的採收期集中在3~4月份,持續到6月中下旬採收基本結束。

馬蘭頭加工處理 採收後的新鮮馬蘭頭只能保存一到兩天,需要立即出售或食用,正是因為這一點,很多野菜的大面積種植受到了限制。下面我們再來了解一下便於馬蘭頭長時間保存的脫水加工技術。 1、晾乾 收穫回的馬蘭頭,如果不能立即加工出售,可以先存放在通風好、無陽光直射、並且安裝了紗窗來防止害蟲汙染的陰涼房間內,將菜葉平鋪在潔淨的水泥地上,自然涼置,晾乾的時間不要超過24小時。 2、清洗將晾乾的馬蘭頭,放入裝滿清水的池中,漂洗掉摻在其中的雜物和泥土,由於成品的脫水馬蘭頭,在食用時不再清洗,只是泡在水中恢復原狀,所以我們加工之前一定要清洗乾淨。清洗完成後把馬蘭頭撈出,放在不鏽鋼的漏箱中。 3、熱漂、冷卻浸洗 將洗淨的馬蘭頭連同不鏽鋼漏箱,放入煮沸的開水中進行熱漂,熱漂的時間不要過長,大概1~2分鐘,其間用木棒不停的攪拌,等到葉子變得透明略軟,熱漂就完成了,然後立即將漏箱浸入冷水中冷卻,這個環節重點是越快越好,這樣冷卻浸洗後,就大大增加了最後成品的口感和品質。4、脫水 將冷水浸洗後的馬蘭頭放入甩幹桶中離心脫水,可以進一步去除菜表面上的漿質及辛辣粘物,有利保護色澤,脫水後的馬蘭頭,即可進行整形處理了。

5、整形 對馬蘭頭的整形處理,我們要使用這種加熱的整形機,整形機底部用爐子加熱,溫度在80℃左右,將脫水處理後的馬蘭頭從入口放入整形機,這些菜葉就會在整形機內沿著滾桶中的螺紋攪動、翻滾著從另一側出來,每批菜葉都要經過整形機重複整形兩次,在高溫整形之後,基本上已經達到七八成幹,並且不會再抱成一團,即便於下一步的烘乾,又保持了良好的外觀形態。 6、烘乾 整形後的馬蘭頭,放置在這種由木框棚著紗網的烘乾架上,將馬蘭頭均勻的鋪開,然後將烘乾架一層層放置到烘乾室中,密封的烘乾室溫度控制在30~40℃,熱風從下向上,層層吹過烘乾架上的馬蘭頭,一般烘乾30分鐘左右,當馬蘭頭的莖葉,變得剛剛鬆脆,很容易折斷時,烘乾就完成了,到這裡就製成了脫水馬蘭頭。

7、挑選、包裝 將脫水烘乾的馬蘭頭,再經過一次挑選,剔除雜質、潮溼以及煮褐、變質的菜葉,即可包裝為成品出售了,需要注意的是,要想生產出衛生合格、質量達標的商品,在製作過程中,要嚴把質量關,相關操作人員要通過體檢取得健康證明,在進入加工車間前要洗淨雙手,換上經過消毒處理的工作服,生產出的成品,也要進行大腸桿菌和菌落總數等相關檢驗檢疫,各項指標合格後,才可以出售。 將馬蘭頭等野菜,進行脫水加工,製成脫水乾菜,不但延長了野菜的保存期,又增加了種植加工馬蘭頭等野菜的附加值。 新鮮的馬蘭頭即可拌涼菜,又可與蛋類、肉類一同炒制,還有做餡、涮火鍋等食用方法,而脫水的馬蘭頭幹,只要在溫水中浸泡20分鐘左右,不論色澤還是口感,都與新鮮的馬蘭頭差別不大。

相關焦點

  • 馬蘭頭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最後的一個攤頭,一位操上海口音六十上下的女攤主,拿出了攤底下的馬蘭頭,與攤頭上的馬蘭頭,對比地給我看,真誠地告訴我,攤底下的馬蘭頭細小瘦弱,是人工培植的,而攤頭上的馬蘭頭肥大粗壯,一定是野生的。我是個不大進菜市場的老男人,屬於買菜的「洋盤」,早就被這些賣菜阿姨識透了,她們對於我的無知是一清二楚的。這位女攤主的比對解說,弄得我糊裡又糊塗。
  • 這6種用馬蘭頭做成的美食,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營養非常豐富!
    很多人都愛吃馬蘭頭,不僅僅是因為馬蘭頭口味好,更重要的是馬蘭頭具有抗病的作用。它性平,味甘。尤其對於高血壓、胃潰瘍、咽喉炎、急性肝炎、扁桃體炎等諸多疾病都有清熱去火的好處, 中醫 認為馬蘭頭性味辛涼、微寒,有 清熱解毒 、涼血止血、利溼消腫之功效。
  • 野菜馬蘭頭的幾種吃法,看看你喜歡哪一種
    春雷響,萬物復甦,驚蟄自然是品嘗鮮嫩美味的最佳時節,現在能夠吃到的野菜之一就是馬蘭頭,介紹幾種馬蘭頭吃法和功效。剛摘來的馬蘭頭馬蘭頭又叫馬蘭頭、紅梗菜、紫菊、蟛蜞菊、田邊菊、馬蘭菊、雞兒腸等,各地很早就有春季採食馬蘭的習慣。
  • 春筍、蠶豆、馬蘭頭……舌尖上的春天,一個都不能少!
    春筍、蠶豆、馬蘭頭……舌尖上的春天,一個都不能少!在這美好的春日裡,飯桌上的時令美食是每個人都無法拒絕的:春筍醃篤鮮、香椿煎草雞蛋、螺螄燒仔鱔、龍蝦尾燒茭白、蔥油蠶豆、馬蘭頭拌馬蹄!趁著春光正好,大家自己動手、在廚房裡尋覓一份春的味道,滿足全家人的味蕾!第一道菜:春筍醃篤鮮有著「上海春天」的美譽必然是這一道——醃篤鮮。
  • 舌尖上的春天來啦香椿馬蘭頭春筍上市你愛吃哪樣
    人們的味蕾便開始復甦在滬上菜市場可以發現香椿頭、馬蘭頭、春筍……這些時令蔬菜紛紛上市。我們迎來了「舌尖上的春天」這些美味你不容錯過。馬蘭頭清新爽口 如沐春風特色菜馬蘭頭拌香乾、馬蘭頭豆瓣蛋皮湯、馬蘭頭雞蛋餅馬蘭頭是春天最應景的標誌性食物拌上香乾綠白相間是一口春天的滋味。挖來野生馬蘭頭的根在大棚裡經過人工培育可以種出和田間地頭一樣美味鮮嫩的馬蘭頭。
  • 農村1種野菜,學名馬蘭頭,不僅吃著味道可口,還是名貴中草藥!
    農村1種野菜,學名馬蘭頭,不僅吃著味道可口,還是名貴中草藥!而我們今天要講到的植株,也正是鄉下眾多野菜裡的一種,它的學名叫做馬蘭頭。是一種生命力非常頑強的植物,根莖能夠在很多地方紮根生長出來。馬蘭頭植株整體呈現碧綠色,葉片寬大比並且比較偏軟,摸起來十分的光滑,富含水分。而它從土中生長出來的莖幹,則是會偏紅色,看起來也是相當奇異,我們在野外想要辨識出此種植株的話,就可以根據這些外形特點。而且當下正是它的旺盛生長時節,在鄉下不管是路邊還是田地裡,都能夠極輕鬆的發現它的蹤影。
  • 滿天星種植:滿天星的繁殖方法和栽培技術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琦琦的小屋,今天和大家聊一下,滿天星種植:滿天星的繁殖方法和栽培技術。滿天星,又名宿根霞草,重瓣絲石竹,錐花絲石竹。石竹科,絲石竹屬。原產地中海沿岸及亞洲北部,分布於高加索,在歐美及日本種植極為普遍。
  • 橘子的種植方法以及栽培技術
    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橘子是怎麼種植的吧。1.形態特徵橘子樹為灌木至小喬木,分枝比較多,枝條擴展或是略微的下垂,刺比較少。果形通常為扁圓形或是接近圓球形,果皮薄而光滑,或者是較厚而粗糙,果皮呈淡黃色或是深橘色,花期在4到5月,果期則在10到12月。
  • 番石榴的種植方法以及栽培技術
    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在中國華南各地均有栽培。1.形態特徵喬木,高達13米,樹皮比較光滑,呈灰色,嫩枝有稜,被毛,葉片呈長圓形至橢圓形,長6到12釐米,寬在3.5到6釐米。果實呈球形、卵圓形或是梨形,長在3到8釐米,果肉白色及黃色,肉質為淡紅色,種子多數。
  • 番茄種植時間及栽培技術詳解
    番茄果實營養豐富,具特殊風味,因種植效益好,大棚番茄也因此成為了廣大菜農爭相種植的蔬菜品種,眼下正值大棚番茄栽培的黃金時節,那麼什麼季節最適宜種植番茄?怎樣種植番茄呢?下面為廣大菜農收集整理了番茄的種植技術要點和全國不同地區番茄的種植時間供大家參考:番茄種植時間及栽培技術詳解◆地塊選擇應選擇土層深厚、排灌性好、通風透氣性好,2-3年內未種植茄果類蔬菜,切忌選擇沒有灌溉設施的地區進行栽培。◆品種選擇選擇抗病、優質、高產、耐貯運、商品性好、適合市場需求的品種,如金鐵王等。
  • 紫薇怎麼種植?紫薇樹的栽培技術
    一、紫薇怎麼種植? 1、採種 紫薇種子在十一、十二月份就可以採摘,自然晾乾之後儲存起來,等到明年春季拿出來種植。 2、整地 播種紫薇種子需要在稀疏透氣的砂質土中進行,將土壤深翻,將石塊等雜物清理乾淨,施入底肥,溼潤土壤。
  • 香瓜種植栽培技術
    答:只需點箭頭上邊的《種植助手》關注即可致富路上,一路有我,歡迎報料外出租地種農遭遇地痞流氓惡意破壞?申訴無門?滿肚子委屈無處訴說?歡迎第一時間聯繫我們,農民兄弟奔康致富路上一路有我——種植助手;種植助手將致力於做你的致富參謀,為你鼓與呼,為你吶喊助威!
  • 木瓜的高產種植技術,以及栽培管理的要點
    本期主題:木瓜的高產種植技術,以及栽培管理的要點三農導語:木瓜在我國南方地區屬於比較常見的水果品種,相信大多數人都比較熟悉,木瓜不僅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而且還可以製作成中藥使用,屬於藥食兩用的瓜果。因此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歡,其市場需求量較大,有著非常好的經濟效益,並且木瓜適應性較強,種植簡單,也受到了很多種植戶的歡迎,種植木瓜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木瓜要怎麼栽培才能達到高產卻是個難題,下面就讓小編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木瓜的高產栽培的技術吧。
  • 二種綠葉蔬菜周年種植模式的栽培技術
    二種綠葉蔬菜周年種植模式的栽培技術張 銘基金項目:上海市青浦區科技發展基金農業項目 — —生菜綠色高效生產關鍵技術示範與推廣,青科發2018-10。該模式全年種植生菜 5茬、雞毛菜 3茬,平均 667 m 2 產生菜 9 600 kg、雞毛菜3 200 kg,平均667 m 2 收益30 000元。1.2 栽培技術1.2.1 生菜生菜主栽品種為益農 3801 和聯記。
  • 坪陽鄉:開展晚熟椪柑栽培技術和辣椒種植栽培技術培訓
    懷化新聞網訊:3月17日一大早,坪陽鄉東江片6個村的村民紛紛來到了東江村小學,今天這裡要舉行晚熟椪柑栽培技術和辣椒種植技術培訓會。晚熟椪柑栽培技術培訓由省園藝研究所、省科技特派員楊水芝教授講授相關知識,辣椒種植技術培訓由縣農業局農藝師李澤全授課。
  • 蔬菜種植技術:西蘭花的大棚栽培技術和管理方法
    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栽培要求,可以確定合適的播種日期,以確保植物莖和葉的健壯生長,合適的大小後,可以通過低溫春化階段形成花芽,花芽分化和鱗莖發育處於最合適的環境中。這是栽培成功的關鍵。一般來說,南方適宜的播種日期是次年的7月至3月。夏季溫室栽培中,遮光育苗與遮光網降溫栽培相結合,可基本實現周年生產。育苗1/15公頃(1畝)用種量20-30克,苗齡25-30天(夏秋短、冬春長)。
  • 小武說種植,關於種植黑加侖的栽培技術介紹
    具有非常不錯的種植價值,那麼黑加侖該如何種植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裡了解一下黑加侖的種植技術吧!一、黑加侖種植的選地整地野生黑加侖主要生長在一些溼潤谷底、溝邊或者坡地密林之下,甚至可以在這些固定的地方生長二十多年的時間,所以想要種植好黑加侖就需選擇適合的種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