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育苗
西蘭花具有很強的抗逆性和廣泛的播期。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栽培要求,可以確定合適的播種日期,以確保植物莖和葉的健壯生長,合適的大小後,可以通過低溫春化階段形成花芽,花芽分化和鱗莖發育處於最合適的環境中。這是栽培成功的關鍵。一般來說,南方適宜的播種日期是次年的7月至3月。夏季溫室栽培中,遮光育苗與遮光網降溫栽培相結合,可基本實現周年生產。育苗1/15公頃(1畝)用種量20-30克,苗齡25-30天(夏秋短、冬春長)。真葉展開約5片左右時為定植適齡苗。壯苗標準:植株較大,莖粗節間短,葉面積大,無病蟲害。
整畦定植
在開溝前,預先將土地深耕漂白,在開溝中間地帶施用1000公斤穩定肥料和30公斤複合肥作為基肥,然後將開溝犁平並耙細,形成寬1.2 - 1.3米的開溝。種植兩排,種植間距為0.4 - 0.5m。種植前三小時,苗床靈活透氣,選擇健康的幼苗進行土壤種植。種植不應太深,以免影響生長。種植後,應注入足夠的生根水以利於生存。種植時間通常是多雲或下午3 : 30以後。
肥水管理
西蘭花種植後每5 - 7天澆水一次。如果幹燥土壤在生長期間的保水能力差,可以每3 - 4天澆水一次。土壤應該保持溼潤,以促進植物生長,這樣它就有足夠數量的葉子(通常不少於15 - 17片葉子)和大面積的葉子在球莖前面,為形成優質的球莖和獲得高產奠定基礎。
花椰菜的植物大小與球莖的大小成正比。除了施用足夠的基肥外,還應注意及時追肥,以促進植物的全面發展。特別是早熟品種,應該在早期做好追肥。西蘭花受精三次。第一次,在定植後約7天,每1 / 15公頃( 1畝)使用10公斤尿素灌溉。第二次追肥是在第一次追肥後15天。每1 / 15公頃( 1畝)施肥20公斤複合肥。為了在第三次追肥形成頂花球時增加頂花球的重量,每1 / 15公頃( 1畝)可以施用5公斤尿素,但劑量不應太大。同時,應特別注意增加硼和鉀肥的使用,以防止芽表面變黃和褐變以及莖基部開裂。因此,葉面肥可以在苗期和出芽期進行,在根外施用0.5×或硼酸2 - 3次,施用0.3×磷酸二氫鉀1 - 2次。這對於防止花蕾變黃和花莖基部開裂有明顯的效果。主球莖收穫後,容易產生側枝的品種應該繼續澆水和追肥,以促進側球莖的生長並提高產量。
溫溼度調控,西蘭花喜歡寒冷和涼爽,是一種半耐寒蔬菜。植物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 - 22℃,芽發育的適宜溫度為15 - 18℃。高於25℃的生長是差的和敏感的,而低於5℃的生長是緩慢的。因此,在溫室栽培西蘭花時,必須首先控制溫度。西蘭花進入旺生期時,棚內溫度應控制在25 - 20℃,通風應適當控制在25℃以上,以避免莖和葉過度生長,減少球莖的大小。花球形成期間的空氣溫度應控制在20 - 15℃,高於20℃時應提供通風。由於棚室內外溫差大,在覆蓋棚室的薄膜上會凝結較多的露珠,故應使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無滴膜,同時要適當適時通風降溼。
西蘭花不應該乾燥或浸水。雨天,應及時排除積水。花球發育期間的需水量最大,應確保供水。土壤在整個生長期間必須保持溼潤。注意中耕除草和起壟。
病蟲害防治
花椰菜的主要病害包括黑腐病、軟腐病、菌核病等。主要害蟲包括蚜蟲、捲心菜毛蟲和小菜蛾毛蟲等。注意早期預防和控制。
採收
花椰菜球莖由小花蕾組成,分化完成後不會停止發育。長成大花蕾後,如果溫度更高,它們會開花露出黃色花瓣,使球莖變得「黃色」,失去食用價值。因此,當球莖達到商品成熟度標準時,應該及時收穫。收穫太早,球莖沒有完全生長,產量低。如果收穫太晚,球莖會鬆動,球形表面會不平整,花蕾會粗糙鬆散,甚至會露出黃色花瓣,這將降低西蘭花的質量和商業價值。主球莖收穫後,側枝較強的品種也可以在加強肥水管理後收穫一些側球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