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縣:蔬菜中心技術人員走進大棚送技術

2020-12-19 瀟湘晨報

翠綠的辣椒、鮮紅的番茄、紅彤彤的草莓……12月14日,筆者跟隨富縣蔬菜中心技術人員走進茶坊街道榆林橋村、新民村、馬坊村,看到村莊周圍一個個現代化蔬菜種植大棚整齊排列著,大棚裡蔬菜長勢喜人,大都進入收穫期。

在榆林橋採摘園的番茄大棚內,縣蔬菜中心主任陳曉波詳細解答菜農在冬季番茄種植中出現的疑惑,指導菜農應對低溫天氣,如何加強蔬菜大棚管理。蔬菜長勢好不好,大棚的溫度和溼度很重要,一定要時常看著,調整通風口的大小。

今年6月,在蔬菜中心的精心的幫助下,給蔬菜大棚安裝了補光燈、蔬菜運輸軌道、水肥藥一體化滴灌等新技術,改變了蔬菜傳統種植方式的被動局面。菜農通過手機App選擇指令,就能實現大棚自動放風;輕輕一按開關,捲簾就可以自動收放;當光照數值低於預設值時,補光燈系統自動開啟……一項項新科技手段,讓菜農們讚不絕口。

針對冬季低溫、溼度高、光照少的天氣,縣蔬菜中心技術人員每隔幾天就走進大棚示範基地提醒大棚蔬菜種植戶需要時刻注意天氣的變化,寒冷的連陰霧天,要增加夜間覆蓋物,提高設施保溫性能,及時清除棚膜上的塵土、草屑等,提高透光率,確保大棚蔬菜安全越冬。

【來源:富縣農業市場與信息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棚蔬菜種植管理技術大全
    在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環節中,肥害和高溫危害是影響蔬菜產量、品質和效益的重要因素,以下是必備的防治方法。 灌水能增加土壤熱容量,防止地溫下降,穩定近地表大氣溫度,有利於氣溫平穩上升,使受凍蔬菜組織恢復機能。 放風降溫。大棚蔬菜受凍後,不要立即閉棚升溫,只能放風降溫,以使棚內溫度緩慢上升,避免溫度急驟上升使受凍組織壞死。 人工噴水。
  • 溢佳農業技術有限公司 蔬菜直銷香港
    □本報記者彭彥花    3月19日,記者在位於平原縣坊子鄉前亭子村的山東溢佳農業技術有限公司看到,20個無土西紅柿、西葫蘆種植大棚內,工人們正忙著採摘。「這些蔬菜早已經被搶訂一空,不僅賣到了京津冀,我們還在去年入選了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最新供港蔬菜備案種植場名單。 」公司總經理鄭明衛說。    溢佳農業公司建於2016年6月,是由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投資,上海孫橋溢佳農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代運營的農業技術公司。該公司園區佔地面積1300餘畝,擁有223個大棚和現代農業育苗智能溫室1棟。
  • 尉氏縣南曹鄉開展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培訓班 助力精準扶貧
    近日,在尉氏縣南曹鄉致富帶頭人培訓班上,「大棚果蔬種植助脫貧」專題課開講,窪張村致富帶頭人李四登上講臺,結合自己從事大棚蔬菜種植的經歷,作了如何科學管理、實現致富帶頭的主題宣講,向父老鄉親分享了養殖技術和經營經驗。
  • 新大棚新技術,收入翻了番
    本報記者呂兵兵提起山東省的壽光蔬菜和壽光菜農,那得翹大拇指。該市文家街道桑家營子村就是個20多年的設施蔬菜種植專業村,也是遠近文明的富裕村。6月29日,記者再次來到這裡,發現這裡的菜農「更牛氣了」。「你看,這是水肥一體化設備,這是黃藍板,這是殺蟲燈,這是自動放風機……」在菜農桑龍海的大棚裡,桑龍海與記者邊走邊說,「自打去年9月份用上了這個新大棚,自動放風機、捲簾機以及噴淋設備等,讓咱管理大棚更輕鬆了。土壤改良、配方施肥、水肥一體、綠色防控等標準化種植技術,讓咱投入少了,蔬菜質量更高了。」桑龍海夫婦種植大棚茄子20多年,原先兩口子管理兩個舊大棚,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多。
  • 溫室大棚骨架常德生產廠家產品要掌握哪些技術
    溫室大棚骨架常德生產廠家產品要掌握哪些技術 ,「g6u2seg1」溫室大棚骨架常德生產廠家產品要掌握哪些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成本,降低生產壓力。定植時,每小壟上栽植一行黃瓜苗,株距20釐米左右,每畝移栽4500~5000株。防止雨水倒灌薄膜有助於雨水的引流,不會積聚形成小水溝倒大棚內。
  • 大棚彎管機滄州供應商產品技術參數介紹
    全面提升與發展期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北緯32以北的地區開始大面積推廣以海城式、瓦房店琴弦式和鞍Ⅲ型為典型代表的代節光溫室,包括黃瓜和番茄等主要果菜配套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實現了室外空氣溫度低達℃地區的不加溫日光溫室年產番茄和黃瓜25kg/m2的高產紀錄。夏季由於露地和蔬菜大棚、水果開始大量上市,溫室生產鮮食產品的比較效益降低。正是由於大棚彎管機的出現,滿足了人們生活中的許多需求。
  • 三明大棚廠家鋼管大棚骨架價格、溫室大棚生產企業
    在楊梅大棚外,山上的露天楊梅樹也結出了青綠色的果子,有的已有變色的跡象。孫德華介紹,露天楊梅大約6月10日開摘,產量和質量都不錯。n11月30日,天津富農溫室大棚廠工作人員在汝城縣大坪鎮萬畝供港蔬菜基地的玻璃大棚看到,觀光的群眾絡繹不絕。據了解。這是目前郴州市大的蔬菜玻璃。
  • 阿泰勒大棚廠家建養豬大棚、蔬菜溫室大棚建設
    阿泰勒大棚廠家建養豬大棚、蔬菜溫室大棚建設起到一舉兩得的作用。據國外資料報導,滴灌可使果樹增產20%~50%。但滴灌系統需要管材較多,投資較大,需具有一定壓力的水塔和濾水系統,和把水引入果園的主管道和支管道,以及圍繞樹株的毛管和滴頭。並且管道和滴頭容易堵塞,嚴格要求良好的過濾設備。
  • 銀州蔬菜大棚數控彎管機弧度準確無誤差
    銀州蔬菜大棚數控彎管機弧度準確無誤差大棚縮口機,大棚縮管機,大棚管調直機等,產品己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生產產品因其機器外形美觀、結構合理新老客戶的一致好評,我廠可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設計,生產各種異型冷彎成型設備。向著越來越先進、功能越來越完備的方向發展。
  • 大棚幾字鋼骨架潮州定製廠家產品技術講述
    大棚幾字鋼骨架潮州定製廠家產品技術講述 ,「g6u2seg1」   大棚幾字鋼骨架潮州定製廠家產品技術講述    鋼架時先在水泥地面上畫一條超過10米長的直線,按10米跨度,取9個點向上引垂線,中間垂線高度定為矢高。
  • 一三一團引進溫室大棚「熊蜂」授粉技術
    天山網訊(通訊員劉英 韓高元報導)4月20日上午,應兵團農業技術推廣站邀請,荷蘭科伯特生物系統公司西北區技術專家在第七師一三一團十七連溫室大棚內現場開展了溫室「熊蜂」授粉技術培訓。自此,標誌著該團溫室大棚種植戶將結束長達20年人工授粉的歷史。
  • 圓拱連棟溫室大棚河南廠家產品的技術分析
    圓拱連棟溫室大棚河南廠家產品的技術分析   圓拱連棟溫室大棚河南廠家產品的技術分析    預把倒數一排立柱坑挖好,可適當挖深些,約60釐米,將該立柱放入坑內。其次是室內加溫。溫室大棚是咱們會經常聽見或者是看見的。
  • 四師首次引進溫室大棚「熊蜂」授粉技術
    3月16日上午,應兵團農業技術推廣站邀請,荷蘭科伯特生物系統公司中國區技術員在四師七十團溫室大棚內現場開展了溫室「熊蜂」授粉技術培訓,拉開了「熊蜂」授粉技術在四師設施農業推廣使用的序幕。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設施農業也迅猛發展,長期以來,溫室大棚大多採用人工方法為果蔬授粉,不但費工費時,勞動強度大,而且畸形果率高,果實品質差,種植戶收益提升難度大。為徹底解決這一難題,今年由兵團農業局牽頭,四師農業局協調首次引進「熊蜂」授粉技術。  據了解,「熊蜂」個體大,壽命長,渾身絨毛,有較長的吻,對深冠管花朵的蔬菜如番茄等授粉特別有效。
  • 什麼是設施大棚技術,有哪些優勢和注意事項!
    目前農業在各個方面都在向比較完善系統進行發展,不管是在陸地栽培還是在溫室栽培都是有著比較先進技術,而且現在好多地方都開設了農業技術培訓班就是為了讓農業可以快速帶來農戶進行致富,改變以前那種靠天種地方式。
  • 海口蒼東村有家蔬菜「經適房」 簡易大棚+物理餓蟲
    海南夏季蔬菜種植成本高,有一部分就是花費在建大棚和防控病蟲害上。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李鵬介紹,目前我省使用的傳統鋼管蔬菜大棚,每畝造價1.5萬元,因為颱風暴雨的影響,每年還需投入2000元至3000元來維修大棚。  一方面,如何降低種植成本,成為困擾當地菜農多年的難題。另一方面,菜農在用大棚種植蔬菜的過程中,又普遍存在一個奇怪的現象,引起了高建明的注意。
  • 赤水新型蔬菜大棚規格齊全質優價廉自有骨架廠家
    濰坊三禾農業主要經營:蔬菜大棚、養殖大棚、種植大棚、等各種類型的溫室,始終堅持以「誠信」為宗旨,產品結構合理,質量穩定可靠。具有更好的服務,良好的企業信譽,深得用戶的青睞。與省市外農業保持友好交流合作。
  • 大棚卡槽機滄州優質廠家產品技術原理
    大棚卡槽機滄州優質廠家產品技術原理 ,「lojh3ftk64」   大棚卡槽機滄州優質廠家產品技術原理    地勢要開闊,平坦,方便大型溫室建設和總體功能規劃。
  • 新鄉蔬菜溫室大棚多少錢建設 香菇大棚
    新鄉蔬菜溫室大棚多少錢建設 香菇大棚低鐵超白玻璃採用含鐵量更低的超白石英砂,含鐵量小於150PPM。從玻璃邊緣看顯白色,而普通玻璃從邊緣看顯綠色。4mm超白低鐵玻璃的透光率91%以上,普通玻璃的透光率86%。其後管理同頭茬瓜。
  • 韶關蔬菜溫室大棚造價價格、鴿子養殖大棚
    韶關蔬菜溫室大棚造價價格、鴿子養殖大棚溫室還原了熱帶山地地區涼爽潮溼的氣候和地中海及半乾旱、帶地區涼爽乾燥的氣候,這些地區都是世界上受威脅的棲息地,許多植物物種面臨著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化和棲息地破壞的威脅。溫室內培育有22.6萬個植物,來自全球各大洲(南極洲除外),溫室穹頂是建築、環境和園藝文化三者的結合。
  • 大學生村官拿出嫁妝錢建蔬菜大棚 幫助村民增收500餘萬元
    △楊媚「蔬菜怎樣種出特色?」 11月29日,重報集團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活動走進重慶市榮昌區吳家鎮雙流村,追尋吳家鎮經發辦副主任、雙流村黨總支書記楊媚幫助村民建立600餘畝蔬菜大棚,增加收入500餘萬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