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縣南曹鄉開展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培訓班 助力精準扶貧

2020-12-17 瀟湘晨報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吳文中)「我也是最近幾年才從一個『門外漢』變為『老把式』,前幾年咱們大部分農戶以發展傳統農業種植為主,經濟效益不高,組織化程度也低,無法發揮我們交通便利的優勢,經過這幾年的風風雨雨,我體會到,種植合作社的規模化、多樣化經營勢在必行。」近日,在尉氏縣南曹鄉致富帶頭人培訓班上,「大棚果蔬種植助脫貧」專題課開講,窪張村致富帶頭人李四登上講臺,結合自己從事大棚蔬菜種植的經歷,作了如何科學管理、實現致富帶頭的主題宣講,向父老鄉親分享了養殖技術和經營經驗。

李四是南曹鄉窪張村種植致富的「大明星」,幾年來他成立的合作社建立大棚49座、溫室5座,通過反季節蔬菜水果的種植帶領附近村民150戶、貧困戶38戶進入大棚果蔬行業,增收150多萬元,受到村民追捧。

據悉,近幾年,南曹鄉充分利用現有的陣地平臺,採取村支部書記帶頭講、致富能人優先講、農民代表同參與的模式,開班各式各樣的種養殖培訓班28次。用百姓的視角、群眾的語言、身邊的故事,向農民傳授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美麗鄉村等內容,群眾樂意聽、能領會、有共鳴,收到了良好效果。

(映象網開封新聞熱線:18003719300 18003711879,投稿郵箱:hnrcnkf@163.com。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03719699)

【來源:河南聯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西欽州:主動服務 助力精準扶貧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胡鴻宇 攝廣西新聞網欽州7月27日訊(通訊員 陳媛彥)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提升扶貧農業生產電力供應保障,南方電網廣西欽州新區供電局所轄供電所組建了多支黨員服務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將供電服務工作向前推,免費為扶貧農業生產項目提供技術服務和安全用電檢查,並向他們宣傳安全用電知識、節約用電常識,切實提升客戶用電服務體驗,確保農業生產安全用電
  • 參加鄉鎮扶貧幹部培訓班的收穫與思考
    通過這次學習,我深刻認識到扶貧攻堅工作是我國當前一項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務。特別是莫傑老師《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形勢政策任務及有關問題研究》讓我了解到:扶貧開發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人民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我國國際形象。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是脫貧攻堅,最突出的短板在於農村還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
  • 南京農業大學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
    南京農業大學蔬菜學科課題組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團隊,曾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多項榮譽。麻江紅蒜富含蒜素、大蒜辣素和鋅硒元素等物質,早在20世紀70年代,麻江賢昌鄉群眾就開始有用自留地種植紅蒜的習慣。21世紀初,全縣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被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授予「中國紅蒜之鄉」稱號,在首屆貴州省農產品展銷會上評為優質名牌農產品。
  • 大棚蔬菜種植管理技術大全
    在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環節中,肥害和高溫危害是影響蔬菜產量、品質和效益的重要因素,以下是必備的防治方法。 灌水能增加土壤熱容量,防止地溫下降,穩定近地表大氣溫度,有利於氣溫平穩上升,使受凍蔬菜組織恢復機能。 放風降溫。大棚蔬菜受凍後,不要立即閉棚升溫,只能放風降溫,以使棚內溫度緩慢上升,避免溫度急驟上升使受凍組織壞死。 人工噴水。
  • 精準扶貧讓廟窪舊貌換新顏
    原標題:精準扶貧讓廟窪舊貌換新顏   果品交易
  • 精準扶貧新路徑 「四位一體」大格局——五礦地產紮實開展扶貧工作...
    徐祿軍是木卓鎮人,自2002年以來一直在福建省龍巖市漳平市一家香菇種植企業打工。2017年12月,徐祿軍將香菇種植及加工技術帶回家鄉,在鎮雄縣及木卓鎮政府的支持下,於2018年4月在茶卓村成立了鎮雄縣雲菇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並從漳平市聘請了兩位技術員,開始實施他的宏偉藍圖。
  • 河南尉氏縣:平菇變「金」菇 「長」出大產業
    新華網鄭州11月24日電(孫俊旗 孫清清)23日,在河南省尉氏縣朱曲鎮食用菌產業園大棚裡,一簇簇鮮嫩的平菇破棒而出,貧困戶馬鳳珍正忙著埋頭採摘。「俺這兒的菇可金貴,採摘多大個的、咋裝筐,合作社都有要求。」馬鳳珍說,摘菇一天工資70元,摘得多了還有獎勵。
  • 汴梁三農|尉氏縣崗李鄉袁莊村三任第一書記的扶貧接力
    2020年深冬,正值全國脫貧攻堅「收官時」,記者沿著道旗點綴的鄉道,慕名向尉氏縣崗李鄉袁莊村駛去,眼前的美景賞心悅目:村外,產業大棚鱗次櫛比;村內,乾淨平坦的水泥路兩旁,綠樹成蔭;廣場上黨建宣傳欄、扶貧宣傳欄排列有序。「咯咯咯......」遠處三五成群健身娛樂的村民,不時傳來陣陣笑聲......「咦!
  • 陝煤集團:助力鄉村振興變成「實景圖」
    綠色扶貧蔬菜直連「餐桌」6月23日,陝煤開源證券功能蔬菜產業扶貧示範園,第二季辣椒長勢喜人,工人們忙著掛接枝幹,摘掉多餘枝芽,園區一片熱鬧景象。「先把這些枝幹用繩子掛接到棚頂,然後要剪掉多餘的枝芽,再讓棚內升溫。要嚴格把控滴灌時間,時間不夠就很難再次發芽……」漢陰縣漩渦鎮中銀村30歲的村民吳純建忙著給工人指導技術。
  • 尉氏縣星級幼兒園名單公示
    經教體局黨組研究,決定對全縣幼兒園開展評星定級工作,依據《尉氏縣幼兒園分類評星定級評價體系及評估細則》,從「辦園條件、園務管理、隊伍建設、衛生保健、教育教學」五大項一級指標、53項三級指標對全縣幼兒園進行了「五星級幼兒園、「四星級幼兒園」、「三星級幼兒園」、「二星級幼兒園」、「一星級幼兒園」的認定,現將評估結果予以公示,請予監督。
  • 水培蔬菜種植玻璃溫室大棚簡介、蔬菜種植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那麼水培的蔬菜玻璃溫室大棚應該符合那些條件、規模化的水培蔬菜種植大棚應該如何的設計建造呢?一、規模化的操作控制系統水培蔬菜的種植模式多為規模化種植,採用漂浮版栽培或者是水培PVC管道栽培,因此需要我們的溫室大棚需要滿足規模化機械化的操作。
  • 大學生村官拿出嫁妝錢建蔬菜大棚 幫助村民增收500餘萬元
    楊媚走村串戶對全村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發現很多村民種蔬菜到市場上賣,但蔬菜季節性強,種植規模比較小,受氣候影響大,村民們收入不穩定,她心中萌發了改變傳統種植模式,建蔬菜大棚,發展規模化蔬菜種植的想法。面對啟動資金的難題,楊媚反覆勸說父母,將自己的嫁妝和裝修新房的13萬元拿了出來,流轉土地6畝,建設了8個標準化蔬菜大棚。
  • 大棚裡的新鮮事兒
    該公司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通過鋼鐵之魂共產黨員服務隊的模範帶頭作用,向大棚種植戶宣傳電代煤的優勢,清潔環保而且溫度控制更加方便和精準。最主要的是能集中管理,節約人工的投入,使大規模產業化成為可能。 可是,要想讓這些有著20年管理大棚經驗的「老把勢」放棄傳統的種植和管理模式可沒那麼容易。「溫度控制有那麼準嗎?
  • 富縣:蔬菜中心技術人員走進大棚送技術
    翠綠的辣椒、鮮紅的番茄、紅彤彤的草莓……12月14日,筆者跟隨富縣蔬菜中心技術人員走進茶坊街道榆林橋村、新民村、馬坊村,看到村莊周圍一個個現代化蔬菜種植大棚整齊排列著,大棚裡蔬菜長勢喜人,大都進入收穫期。
  • 扶貧精準發力 致富力拔「窮根」——山東科技大學省派「第一書記...
    他們把黨建建在產業鏈上,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模式,為村民脫貧立了主心骨;他們精準投放扶貧資金,果斷上馬扶貧項目,助力脫貧穩增收;他們因地制宜,挖掘優勢樹立特色品牌,激活「造血」機制,持續推進產業發展,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打下堅實基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脫貧有了主心骨「有村子黨支部帶頭辦合作社,俺們就有了主心骨。
  • 舞陽縣工信局組織開展2020年綠色蔬菜種植技術專項培訓
    河南經濟報 記者 石桂林 通訊員 胡瀟文為解決群眾所需,提高群眾種植綠色蔬菜的技術水平,開闊眼界了解更多新品種,縣工信科技部門積極聯繫河南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高級農藝師高冠英,正大集團副總經理、技術總監姚海華,漯河市蔬菜辦高級農藝師王春花三位專家
  • 世界糧食日:德豐利達打造高效生態農業產業 助推蘭考精準扶貧
    自從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召開之後,精準扶貧和脫貧的春風吹滿全國各地。  為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德豐利達集團旗下德豐富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種植,並在河南省蘭考縣紅廟鎮建設紅薯葉基地,利用國際先進的現代農業技術,通過高效生物複合肥對土壤進行改良,引進和培育有效成分含量高的紅薯品種,實行統一供種、統一標準、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的一體化運營模式,建造充滿「黑科技」的國際高新技術栽培日光溫室大棚。
  • 雲南陸良:「一村一品」助力精準扶貧
    陸良縣活水鄉示範蔬菜種植基地內,蔬菜長勢喜人,村民忙著採收蔬菜 活水鄉供圖近年來,陸良縣在精準扶貧過程中,堅持把「一村一品」作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產業扶貧、實現群眾增收的重要抓手,通過「一戶帶多戶、多戶帶全村、一村帶多村」的「一村一品」種植模式發展特色種植
  • 開封市婦產醫院:推進精準扶貧 助力攻堅克難
    為進一步支持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4月15日上午,市婦產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何繼林一行四人來到尉氏縣邢莊鄉新莊村慰問該院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並為駐村工作隊送去米、油等慰問品。同時向邢莊鄉新莊村兩級領導表示:「助力脫貧攻堅是醫院的一項重要任務,醫院會全力支持駐村第一書記開展好各項工作。」越到關鍵時候,越要響鼓重錘。開封市婦產醫院黨委帶領醫院全體醫務人員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的同時,時刻把脫貧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盡心盡力狠抓落實、推動精準扶貧的發展,為打好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做出貢獻。
  • 黃山休寧縣:產業扶貧助力災後生產自救
    近期以來,黃山市休寧縣海陽鎮針對受洪災影響的貧困戶扶貧產業開展大救助、大幫扶工作,積極動員貧困戶生產自救,全力以赴降低災情損失,促進貧困戶穩定脫貧。  在川湖村,4戶貧困戶的大棚蔬菜受災嚴重,蔬菜被水泡壞,大棚被衝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