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棚新技術,收入翻了番

2021-01-11 環球網

本報記者呂兵兵

提起山東省的壽光蔬菜和壽光菜農,那得翹大拇指。該市文家街道桑家營子村就是個20多年的設施蔬菜種植專業村,也是遠近文明的富裕村。6月29日,記者再次來到這裡,發現這裡的菜農「更牛氣了」。

「你看,這是水肥一體化設備,這是黃藍板,這是殺蟲燈,這是自動放風機……」在菜農桑龍海的大棚裡,桑龍海與記者邊走邊說,「自打去年9月份用上了這個新大棚,自動放風機、捲簾機以及噴淋設備等,讓咱管理大棚更輕鬆了。土壤改良、配方施肥、水肥一體、綠色防控等標準化種植技術,讓咱投入少了,蔬菜質量更高了。」

桑龍海夫婦種植大棚茄子20多年,原先兩口子管理兩個舊大棚,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多。「主要就是連續多年種同一種作物,加上以前化肥用得多,土壤板結越來越厲害,根線蟲病等病蟲害也越來越重。特別是瓜類、茄果類等,受害最重,有的大棚甚至因此而絕收。」桑龍海說。

去年,壽光為破解多年設施蔬菜種植積累的問題,提出實施蔬菜產業「二次創業」,推進了「舊棚改新棚」工程。「這是破解設施蔬菜產業現階段發展瓶頸的根本出路。」桑家營子村村委會主任桑相德說。

原先,桑家營子村村裡900畝耕地,被劃分為340個蔬菜大棚。2015年,經過全村動員後,村集體統一規劃,流轉土地,340個舊式大棚全部被改造為160個新式大棚。

桑相德介紹,新大棚普遍長150米、寬16到18米、高7.5米以上,比舊大棚增加種植面積約80%。「這樣的大棚,棚體大,採光好,提溫快,保溫好,減少病蟲害。並且,棚內面積擴大,自動化程度和科技含量提高,省工省力。」桑相德說。

壽光市植保站站長鞏玉升介紹,推進「舊棚改新棚」後,壽光又通過財政獎補等方式,推廣了「沃土」工程、土壤改良、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綠色植保等一整套的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這些技術,目前在桑龍海的大棚都用上了。

用了一年,桑龍海也有數了:一年來,化肥主要使用配方肥、水溶肥和有機肥,用量比以前減少60%,投入減少約4000元;新棚病蟲害都是以預防為主,農藥使用的很少,投入減少約90%;新棚管理水平更高,種植茄子畝均增產約30%;生物肥使用得當,病蟲害少了,茄子長出來又黑又亮,賣相好,售價也更高了。

「而且,由於新大棚自動化水平高,管理用工減少了一半。以前,我們兩口子管理兩個舊棚,很累,年收入也就10萬元。去年換了新棚後,兩口子管理一個棚,很輕鬆,年收入還達到了20萬元。」桑龍海笑著說。

相關焦點

  • 延川縣十甲村:戶戶有大棚 家家有收入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逐步推進,延川縣十甲村逐步形成以溫室大棚為主導,在村村民人人有大棚,人人有收入,大夥致富的信心也越來越足! 回村後,劉彥軍積極學習大棚種植技術,選用易種植產量高的新型瓜蔬品種,夏季西小瓜,冬季西紅柿,一年兩茬的收入一點不比外面跑車差。
  • 鹽城養魚大棚廠家技術創新突破迎接新市場
    鹽城養魚大棚廠家技術創新突破迎接新市場   鹽城養魚大棚廠家技術創新突破迎接新市場    鴨子有水一樣的特性,但是肉鴨不要在水裡遊。風、雨、冰雹能有效避免蔬菜苗的傷害,保證渡邊夏菜的生產。
  • 多肉植物大棚淮北搭建加工廠家產品生產的新技術
    多肉植物大棚淮北搭建加工廠家產品生產的新技術   多肉植物大棚淮北搭建加工廠家產品生產的新技術組裝溫室特四項優點組裝溫室特四項優點:陰陽型日光溫室是在傳統曝光溫室的北側,借用或共用後牆,增加一個同長度但採光而朝北的一面坡溫室,兩者共同形成陰陽型日光溫室。
  • 湖北省茅蒼朮種子大棚內育苗新技術
    湖北省茅蒼朮種子大棚內育苗新技術蘭玉梅1 背景介紹茅蒼朮( Atractylodeslancea (Thunb.)DC. )為菊科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多生於南方的山地、丘陵,是我國著名的道地藥材,始載於《神農本草經》,
  • 鍾祥英:建大棚種蔬菜,新年有了新希望(圖)
    (原標題:鍾祥英:建大棚種蔬菜,新年有了新希望(圖))   2016
  • 大慶養雞大棚建設廠家新產品顧客
    大慶養雞大棚建設廠家新產品顧客   大慶養雞大棚建設廠家新產品顧客    連棟大棚建造,由鋼管構成,強度大、壽命長、抗災才能強,通風採光條件好,土地利用率高,操作方便,但造價高。通風的目的是調節養殖溫室的溫度、溼度和CO2濃度。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 山東泰安市:22個控溫大棚栽培食用菌 打造「火鍋」大棚
    初冬時節,山東省泰安市劉家疃村22個控溫大棚的平菇、黑木耳等正在生長。劉家疃村農業科技產業園大棚管理人員正在忙著採摘平菇。進入冬季,吃火鍋的人多了,這些平菇、榆黃菇被賣到火鍋店、超市,能夠大大增加村集體收入。
  • 大棚彎管機滄州供應商產品技術參數介紹
    大棚彎管機滄州供應商產品技術參數介紹 ,「khx2ye22」   大棚彎管機滄州供應商產品技術參數介紹    要將農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結合起來,探索總結各具特色的生態農業模式。呈半圓形。
  • 大棚裡的新鮮事兒
    「你這大棚裡的「地爬線」和「掛鈎線」挺多,線路也有很多地方老化了,這樣很容易危及人身安全啊。」供電所工作人員趙飛說道。 「上次你們路過這裡的時候跟我說著,這不,新電線已經備好了,就等著你們幫忙來換上了。」 「動作可真挺快的,好嘞,新電線給您換上,保證您安全用電無憂。」
  • 富縣:蔬菜中心技術人員走進大棚送技術
    翠綠的辣椒、鮮紅的番茄、紅彤彤的草莓……12月14日,筆者跟隨富縣蔬菜中心技術人員走進茶坊街道榆林橋村、新民村、馬坊村,看到村莊周圍一個個現代化蔬菜種植大棚整齊排列著,大棚裡蔬菜長勢喜人,大都進入收穫期。
  • 種大棚草莓一年能收入多少錢?
    大家都知道草莓現在一般都用大棚來種植而且草莓的價格也都高,尤其是到反季節更高,有時候貴的我們都買不起,那麼種大棚草莓效益怎麼樣,一年能收入多少錢呢?草莓價格高但成本也不低,一般情況下種植一畝地的草莓需要5000元左右的大棚設備,地租的話1000元左右,肥料500左右,買苗一畝地大概8000多株,每株0.3元左右,大概需要2500元左右,滴管系統得500左右,農藥和人工費用大概得7000元左右,種植一畝草莓的總成本大概為1.5萬元左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收入翻「番」日子「茄」意
    河南日報記者任國戰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楊之甜 7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安陽縣韓陵鎮梨園村,被地裡一個個塑料大棚所吸引。「俺村60%的家庭在市區有樓房,奔小康全靠棚裡的『紅傢伙』!」梨園村村委會主任蘆志強賣了個關子。
  • 甘肅敦煌新方促桃杏增產:建大棚防霜凍 引蜜蜂授粉
    甘肅敦煌新方促桃杏增產:建大棚防霜凍 引蜜蜂授粉 2019-04    近年來,隨著甘肅敦煌杏子、桃子市場走俏,敦煌市七裡鎮杜家墩村果農年新文建大棚引蜜蜂,提前果子成熟期,積極探索增收新方法。
  • 白蘭瓜大棚栽培技術
    種大棚的人都關注的公眾號,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白蘭瓜為葫蘆科白蘭屬一年生匍匐或攀援草本植物
  • 去年溫比亞今年利奇馬,「中國菜都」壽光期待抗水淹新大棚
    去年溫比亞今年利奇馬,「中國菜都」壽光期待抗水淹新大棚 王延斌/科技日報 2019-08-13 08:40
  • 甘肅慶城縣:大棚平菇培育出脫貧新希望
    目前,大棚平菇產業已成為當地群眾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之一。時下是大棚平菇的採收季,在白馬鋪鎮的平菇大棚裡,餚子村村民劉倩正忙著採摘成熟的平菇。在這裡務工,既能照顧家裡老人小孩,還能增加收入,一個月收入三四千元,她很滿足。
  • 新餘新式羊舍養殖大棚建設、連體大棚
    新餘新式羊舍養殖大棚建設、連體大棚設施農業的供給側改革,實現轉型升級,使設施生產由傳統的低投入、低產出、低質量、勞動強度高轉變為高效率、高產出、高質量、勞動強度低的集約化生產形式。
  • 嘉峪關人來嘗嘗,野麻灣的大棚西瓜上市了!
    小嘉嘉日思夜想的野麻灣大棚西瓜終於上市啦!!!沙沙的,甜甜的,怎一個爽字了得!!!政策惠農、技術先進、觀念更新,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三件「法寶」,始終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閃繞著光芒。新城鎮野麻灣村村民雷文軍沒有像村裡其他人到城裡務工,而是把心思全部用在種地上。
  • 新鄉蔬菜溫室大棚多少錢建設 香菇大棚
    無論是在農業種植還是養殖市場中,大棚都是缺一不可的,而且由於傳統大棚骨架的缺點日益明顯,更推動了無機玻璃鋼大棚骨架的發展。這種大棚憑藉著高強度、抗腐蝕、抗風雪等優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那麼,我們又如何來選擇合格的無機玻璃鋼大棚骨架技術呢?首先當然是從生產廠家處進行分辨,觀察其是不是已經生產了多年的無機玻璃鋼產品廠家,是否擁有使用了多年的產品。
  • 「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新業態泉湧 新技術驅動...
    今年以來,貴州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5G、人工智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加速推進,在線醫療、線上旅遊、平臺經濟等新業態持續壯大,無人駕駛、智能製造一體化等一批新技術層出不窮,全省新興產業呈現蓬勃發展之勢,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