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1.1M
嘉峪關夏天有三寶
西瓜、啤酒和燒烤!
小嘉嘉日思夜想的野麻灣大棚西瓜
終於上市啦!!!
沙沙的,甜甜的,怎一個爽字了得!!!
政策惠農、技術先進、觀念更新,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三件「法寶」,始終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閃繞著光芒。新城鎮野麻灣村村民雷文軍沒有像村裡其他人到城裡務工,而是把心思全部用在種地上。三年前,他在本村的農業示範園內承包了兩個日光溫室大棚,搞起了大棚種植,他把西瓜從大田搬進了大棚,這也成為了他的致富方式之一。
掐指一算,老雷種植西瓜已有三十年頭。自家的西瓜從大田到大棚,老雷的收入翻了一倍多。就說這不到一畝地的大棚西瓜,2月份移苗,3月份開花授粉,5月中旬成熟銷售,短短四個月時間,一萬多塊錢就進了口袋。今年,老雷種了一棚的吊瓜,有個四百多平,種了有兩千株西瓜,初步預計能賣個一萬五千元左右。
雷文軍告訴記者,這幾年,惠農政策越來越多,農民種地有補貼,技術有保障,再加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在農村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大,前景也越來越好,於是他打消進城務工的念頭,搭乘戈壁日光溫室大棚種植技術這個「順風車」,搞活收入模式,拓展致富渠道。
談到當初是什麼促使老雷搞起了大棚吊瓜,他告訴記者,原來的大田西瓜,正常都是七月份才上市。把西瓜移到大棚裡,正好利用現在的空檔期,價錢也比較好一些,客戶來到棚裡自己採摘,幾分地賣個一萬多塊錢嘛,老雷覺得划算。
採訪時,記者發現,雷文軍大棚內的部分西瓜葉子乾枯了。雷文軍說,由於前不久的大風降溫天氣,導致溫室內的溫度較低,但短時間的降溫天氣並不影響西瓜的品質和按期成熟,更不會影響銷售。
可是正處於生長期的大田西瓜苗損失較大,凍死了不少。雷文軍打趣地說,是日光溫室大棚讓他「逃」過了天氣災害,減少了損失。待西瓜賣完,讓大棚稍作「休整」。到秋天八九月份再種架豆,架豆到十二月份上市,能賣個一萬多塊錢。一年基本就種這兩茬,這個棚就收入個兩萬多塊錢,要是好的時候,這兩茬能賣個三萬塊錢。
有了政策,有了科技,再加上農民朋友自身觀念的轉變,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相信農民朋友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
記者:艾鵬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