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毛蔥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蔬菜,人工種植需要掌握哪些栽培管理技術
三農導語:毛蔥相信許多人聽起來都比較陌生,但在東北卻是一種家喻戶曉的蔬菜,因為它非常適合在東北黑龍江的黑土地生長,且具有較強的耐寒能力。據專家發現,毛蔥具有抗癌,抗衰老的作用,尤其適合一些中老年人食用,還能夠用於治療失眠,咽喉腫痛等病症,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北地區,一經上市銷量非常高,因此人工種植髮展較為火熱,那麼毛蔥具體該怎麼種植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毛蔥的栽培管理技術吧。
一,整地播種
在種植毛蔥之前,首先需要我們選擇一個適宜的土壤,對土壤的要求是土質疏鬆,肥沃且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排灌性,之後需要做好整地工作,將土壤深翻28釐米左右,並將其整平後,一次施入充足的底肥,肥料主要以農家肥為主,同時搭配上些許複合肥。據實踐表明,最適宜播種毛蔥的時間是在4月月份以後,播種方法需要做畦挖梗,並控制好種植密度進行種植,如果是壟作的話,那麼要保持壟距在58~62釐米。
二,施肥工作
毛蔥的根部是較弱的,在土層分布較淺,因此對營養的吸收能力較差,不耐旱,所以在毛蔥的整個生長期間,需要進行一定的追肥工作,來促進它的生長,為毛蔥提供充足的營養,具體需要根據毛蔥的不同生長階段植株的生長情況來酌情進行追肥,比如說在毛蔥幼苗期間,追肥的肥料主要以硫酸銨,硫酸鉀為主。在生長速度變慢之後,可以適當的增加施肥量,來保證它的品質以及產量。
三,澆水工作
在播種毛蔥之後,要時刻的保持土壤的溼潤程度,但注意含水量不可過多,如果含水量較多的話,可以不用澆水,需要適當的提高土壤的溫度,如果含水量較少的話,則要及時的進行澆水,但要控制好澆水的用量,以免水分過多,導致其根部受到損傷,造成腐爛的現象,等到毛蔥的鱗莖出現膨大時,要適當的減少澆水量,可以促進幼苗的生長。澆水量要根據毛蔥的生長階段的不同情況來具體地進行合理調整。
四,病蟲害防治
對毛蔥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是生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據種植經驗來看,較為常見的病蟲害有霜黴病,紫斑病等,對於這些病蟲害主要以預防為主,在出苗後得7天左右的時間,需要適當的噴灑藥物進行消毒,噴灑工作最好不要在陰雨天進行,然後根據不同的病蟲害,來採取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比如說霜黴病,可以採取百菌清溶液防治,紫斑病病的話常採用農用鏈黴菌進行防治。如果發現病蟲害一定要及時的進行防治,以免對我們的種植產生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小編提醒:總的來說,種植毛蔥還是較為簡單的,但也不能疏忽管理,否則會對它的產量與品質造成一定的影響,以上就是對毛蔥的一些栽培管理技術的介紹了,如果有想種植毛蔥的朋友,一定要多多注意,好了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