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紅蔥是一種比較獨特的調味蔬菜,種植時有哪些栽培技術呢
三農導語:紅蔥是一種屬於天門冬目的紅蔥屬植物,在我國雲南各地栽培較為常見,因為它的鱗莖呈現橢圓形狀,呈紫紅色,又被許多人稱作小紅蒜,是一種比較獨特的調味品,目前在我國市場上對紅蔥的售賣較不常見,主要是因為許多種植戶還沒有完全掌握紅蔥的栽培技術,但是紅蔥的味道卻是極佳,並且還有高昂的營養價值,還可以有效的治療像一些咳嗽,咳血等症狀,如果投入種植的話,是會為我們帶來十分可觀的收益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些紅蔥的栽培技術,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來看一看。
一,選地整地
首先我們需要選擇一個土質疏鬆,肥沃並且具有良好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的土壤,作為它的種植地,並且在附近最好沒有同類作物的種植田塊兒,之前也不可以種植過紅蔥,這樣會減少一些病症的發作,之後要進行整地作壟,首先將地深翻深度大約在13~15釐米就可以了,由於紅蔥的鱗莖較小,根部發育沒有發達,所以要將土壤全部細碎後,再進行晾曬一周左右的時間,進行噴藥就可以進行播種了。
二,栽種管理
對種植紅蔥的栽種時間也是尤為重要的,比如說在秋季播種的話,據實踐研究表明,最好選擇在8月中旬到9月中下旬的時候進行播種,可以使用當年夏季的留種來進行播種,選擇那些無病蟲害,並且生長飽滿的進行種植,通常情況下需要隔5~6釐米栽種一個鱗莖,但要注意種植密度不可過密,栽種株行距保持在4釐米左右,是效果最佳的,然後在栽種的時候需要直接挖一個深3到4釐米,寬4~5釐米的種植穴,直接將鱗莖放入種植穴中,然後覆蓋上一層土就可以了。
三,水肥管理
種植紅蔥做好它的水肥管理是保證其產量以及品質的關鍵。在澆水的時候,最好選擇在早晨或者晚上,沒有太陽的時候,進行澆水,這樣可以保持土壤的溼潤,最好讓土壤長期的保持一個見幹見溼的狀態,不能過於乾旱,並且在頻繁的雨季,需要挖一個排水道,以免在雨後出現積水的現象,對於那些栽培時間較長的紅蔥,一定要施足基肥,並且再根據它的長勢情況,酌情的進行追肥,肥料主要以氮磷鉀複合肥為主,在前期植株可以追施適當的磷肥一次,在其鱗莖膨大期間,需要追施1~2次的300斤到500斤的農家肥,如果有條件的種植戶,還可以在每畝地補充硫酸鎂2千克左右,添加適量的草木灰,來提高肥料的最大利用率。
四,除草工作
在我們種植紅蔥的時候,很容易在其種植行間,出現雜草的狀況,這時我們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特別是在栽種之前,需要是先打除草劑,如果栽種之後出現雜草的情況,需要進行人工拔除,避免其與雜草爭奪水分與養分,其次就是需要在雨後對土壤進行做好輸送工作,一般如果種植較密的話,最好不要使用鋤頭之類的工具,可以使用小木棍進行鬆土,這樣可以對其根部起到一個保護的作用。
小編提醒: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栽種紅蔥過冬的時候,要選擇一些培育留種,將那些健壯,無病蟲的鱗莖,在採收之後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懸掛就可以了,以上就是對紅蔥的一些栽培種植技術的簡單介紹了,希望能夠對一些朋友有所幫助,在了解完這些知識之後,還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種植條件,來具體的進行栽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