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國門大開,經濟蓬勃發展。但是隨著實力的強大,他們的野心也逐漸膨脹了起來,直到走上了對外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那麼日本是如何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呢?我們通過日本近代的歷任首相來看看事情的本來面目。
伊藤博文,他擔任了日本的第一,五,七,十任首相,首相的總任期長達七年,也正是他當首相期間,發動了著名的中日甲午戰爭並且取得了勝利,日本獲得了清政府的賠款之後一度暴富,軍事力量發展更加飛速。可以說,是此人一手把日本推上了當時東亞第一強國的位置,他1909年被韓國愛國志士安重根刺殺身亡,不得善終。
黑田清隆,他擔任了日本的第二任首相,從1888年4月30日 到1889年10月25日 任首相職務,正是他代表日本政府籤訂了日朝修好條規,也就是所謂的《江華條約》,這個條約迫使朝鮮向日本打開國門,為日本後來徹底佔領朝鮮打下了最原始的基礎。他致力於開發北海道,北海道的如今的繁榮,和他當年的開發關係密切。
山縣有朋,他擔任了日本的第三,九任首相,他是日本近代陸軍的奠基人,在軍中有深厚的基礎,也被稱為日本軍閥王國的始祖,由他開啟了長州藩軍人控制陸軍的時代,1909年伊藤博文遇刺身亡之後,他一躍成為日本最有權勢的元老,因為他在軍界和政界的影響力都很大,所以他的出現讓軍國主義的思想有了最初的苗頭,要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
松方正義,他擔任了日本第四,六任首相,這個人把握了日本的財政長達22年之久,可以說這22年之中,日本的命脈基本握在他的手上。他利用甲午戰爭的賠款把把日本的銀本位改成了金本位,進一步跟上了西方世界的步伐,日本後期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這位財政大臣的前期改革。
松方正義,他擔任了日本第四,六任首相,這個人把握了日本的財政長達22年之久,可以說這22年之中,日本的命脈基本握在他的手上。他利用甲午戰爭的賠款把把日本的銀本位改成了金本位,進一步跟上了西方世界的步伐,日本後期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這位財政大臣的前期改革。
桂太郎,他擔任了日本的第十一,十三,十五任首相,總任期長達9年之多,是日本現在為止任期最長的首相。他是前日本首相山縣有朋的得意門生,擔任首相之後日本對外的態度瞬間強硬,對當上東亞霸主的野心也日漸顯露。日本開始和英國同盟,並且積極策劃侵吞朝鮮,這是軍國主義勢力在日本的第二次抬頭。
山本權兵衛,他擔任了日本的第十六,二十二任首相,他是海軍出身,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並且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風十分硬派,東鄉平八郎這種猛人都是通過他的手啟用的,因此他被稱為日本海軍之父,日本海軍和陸軍素來不和,他們之間的矛盾也是由他和山縣有朋的矛盾開始的,看來海軍之父和陸軍之父的矛盾,延續了很多年。 從這裡我們能看到,軍人在日本內閣的影響力逐漸擴大,最後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這條不歸路路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