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幹的就是一跑腿的活,現在連跑腿的機會都快沒有了!」昨日,某民營火車票網絡代購商向南方日報記者「求救」道。據他透露,自月初開始,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重要城市的火車票代售點先後收到了禁止與網站合作的通知,「這就是在直接卡脖子啊。」
因受到相關資質限制,國內的火車票代購網普遍沒有「售票」資格,通常都是與線下的火車票代售點合作,為消費者提供代售點的購票連結,再附加物流配送服務。 「我們現在的業務不違反任何法律!就連鐵道部的公告裡也從來沒有這麼說。」然而鐵道部的一道「不合作」令,卻無異於一道「彈簧門」從源頭上將代購網站拒之門外。
對此,記者求證了鐵路有關部門,對方表示網上代購火車票仍有很多問題有待完善,「比如說收費問題,是否經過了物價部門審定?此外,大規模的代購服務存在監管上的難題,這都會為旅客帶來麻煩。」
無論是鐵路部門還是網上火車票代購商都不否認,網絡購票是一個趨勢,但雙方在網絡售票的開放問題上存在著爭議。業內人士表示,一切問題都應採取合作的方式來解決,如果一味排斥代購網站,恐怕與當下「向民資開放」的政策有所牴觸。
京東商城火車票代購僅運行10日
業內不滿「鐵老大」一句話斷供
個案調查
「的確有這個文件。」經過多次求證,記者終於在昨日從廣州市內多家火車票代售處獲得了火車票網絡代購商口中的「不合作」令。
文件內容主要內容分為三點,其中第一點就明確指出,「各路站(公司和代售點)不得自行開辦網上售票業務,不得以各種方式與其他網站合作或聯營。」
「和我們合作的代售點很多都害怕了,說『違規者可能面臨出票機被收回等懲罰。』」上述不願透露姓名的民營火車票網絡代購商言語十分謹慎,「這相當於直接切斷了我們的票源。我們的同行中有的已經在部分地區不能售票了。」
而在行內人看來,整個事件的導火索或正是民營網商京東的「強勢殺入」。3月30日,京東低調推出火車票代購業務,令業內眼前一亮。不同於去哪兒網和酷訊旅遊網等網上旅遊類企業,強悍的民營網商——京東具備成熟的網上商城運營經驗和強大的配送網絡,這無疑為提供網絡火車票代購服務提供了保證。
而5天之後,鐵道部便於4月4日發布重要公告稱,強調「12306網站是直接銷售火車票的唯一專業網站,鐵路部門沒有授權或委託任何其他網站開展火車票發售或代購業務,且售票除了票價和5元服務費外,不得加收其他任何費用。」
2 天之後,京東網的火車票代購服務便「悄然下線」,並發布了《火車票代購業務暫停公告》的解釋:「鑑於京東商城火車票代購業務測試期間出票成功率較低,影響到部分客戶體驗,京東商城決定暫時停止代購業務,但仍舊免費提供在線查詢功能。」記者就此求證京東網一位銷售副總,他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並否認京東中止代購火車票與鐵道部公告有關。
然而京東的火車票代購合作商——鐵友網的「業內口碑」卻對以上說法給出「反證」。成立於2009年的鐵友網是國內較早提供火車票網絡代購服務的網站,其服務網絡已覆蓋國內絕大多數城市。今年3月,鐵友網還與攜程達成戰略合作,為其提供高鐵動車票的代購服務。據知情人士透露,鐵友網的出票量在整個火車票網絡代購行業中數一數二,京東網「出票成功率較低」一說顯然經不起推敲。
「京東作為一個電商巨頭,其火車票代購業務一旦開展起來,造成的社會影響絕對是去哪兒、酷訊不能比的。」酷訊旅遊網火車票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包括鐵友網、趕火車網、酷訊旅遊網等在內的諸多代購網站開展業務已久,鐵道部一直都沒有加以幹涉,「現如今,京東一進來,鐵道部當然就開始緊張了。」
火車票監管與滿足需求如何平衡
民營電商呼籲「坐下協調」
酷訊旅遊網火車票部門相關負責人分析說,鐵道部在4月4日發布的公告中,並沒有認定其他網站代購火車票是違法的,只是強調「鐵路部門沒有授權或委託任何其他網站開展火車票發售或代購業務」。
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深圳分所律師範志強表示:「網絡代購的票源是從合法代售點獲取的,且代購行為是消費者和網站雙方達成協議的結果,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代理行為。」因此,鐵道部也只能提示,「旅客在12306網站之外的其他網站訂購火車票,其身份信息和資金安全,鐵路部門不承擔責任」。
「鐵道部的文件只是想強調,這些代購網站和12306根本就不是一碼事,12306是可以直接訂票的,代購網站是通過其他票點等渠道買的。」鐵路有關部門向記者表示。
而在他看來,火車票網絡代購之所以發展有困難,也和其自身存在問題不無關係,「比方說收費問題,為什麼要收取高達十幾、二十元的配送費,這是否經過了物價部門的批准?」的確,鐵道部在公告中強調,「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在售票環節中不得在國家規定的票價和客票銷售服務費之外加收其他任何費用」。
反觀火車票網上代購的收費標準是「票價+5元服務費+配送費」,有的網站甚至還要收取這三項總和的1%作為網絡服務費。對此,廣州市律師協會公司法專業委員會委員李小寧卻認為,「配送是網站提供的附加服務,與售票環節無關,且經過了消費者的同意,因此配送費的收取是合理的。1%的網絡服務費則是由支付寶等支付平臺收取的,也是正常的業務需要。」
「我們收配送費是因為我們提供了配送服務,我們也是和快遞公司籤訂的合作協議,一切收費都是按照快遞標準收取的。」某從事火車票代購業務的創業公司CEO也告訴記者,「收上來的配送費也需要和快遞公司、售票點分成,並非一家落袋。」
不過,多位網商也都承認火車票代購中有很多問題還需和包括鐵道部在內的部門進行協調,但他們表示,「如果鐵道部還沒有坐下來談,就先用這種手段幹預市場,那麼這些問題註定永遠解決不好。」
記者觀察
公共品試水市場化需積極穩妥
為解決購票難題,鐵道部其實做了很多工作。今年初開始推出的網絡購票服務就是其中之一,可沒想到,12306網站在春運期間每日近10億人次的訪問衝擊下問題頻出,旅客們在「車戰」之前又被迫經歷慘烈「網戰」。
對此,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吳強曾表示,針對以上問題,鐵道部專門請了淘寶網、阿里巴巴等網站的專家幫助診斷,並進行技術測評和改進,吸納了很多先進經驗。目前,鐵道部正在對網絡購票伺服器等硬體設備升級和擴容,新一代的網絡購票系統正在研究中,預計明年春運時能應用。
談到這個問題,民眾都不禁疑問,既然都要向淘寶網、阿里巴巴等電商請教,為何不直接向成熟電商開放網絡售票資質?吳強表示,鐵道部目前沒有考慮放開,是因為春運期間的火車票日均出票量可能達七八百萬張,一家網絡售票系統便於監管。
此言一出即遭到炮轟,但仔細思考,火車票作為一種公共品,必須照顧到「社會公平」。「如果一味市場化,那麼必然演變成『價高者得』,這樣幹下去,農民工怎麼辦、學生怎麼辦?這種大規模的運輸工具需要照顧到大眾的需要,這是中國的現實。」一位公共管理學者向記者坦言,在面對公共品市場化的問題時,涉及的問題恐怕更多,毫無疑問,「一味放開」的結果並不美好。
同理可證,一味保守,也同樣解決不了問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現在,鐵道部已經大規模推出了實名制制度,網上售票的監管能力增強了不少,某些資源的市場化也可以試水了。」全國政協委員、成都大學副校長蘇蓉在今年「兩會」上的提案就建議,鐵道部在加快完善12306網站自身技術和服務的同時,應開放火車票的網絡銷售資質。對外開放數據接口,向商業網站授權售票資質。這樣就可借各大商業網站成熟的網購平臺和支付手段,擴大網絡銷售的帶寬。
「可以先把查詢業務開放給網站,這樣12306也可以減少一些壓力,等到一切順利了,也可先批發一批票給網商,而同時留下一部分保障弱勢群體供應,積極穩妥地進行推進市場化。」這句話其實也出自一位網商之口,「大家都沒有經驗,只有通過合作慢慢來摸索,找到各自的優勢才會雙贏。」
策劃:陳韓暉 謝思佳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鍾嘯 實習生 吳丹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環球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