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端卷球,下承託泥,三彎腿外角留一片草葉,明晚期的黃花梨炕桌十分特別。
長106.7寬71.1高29.2釐米,桌子遠大於一般的炕桌,不適合尺寸較小的羅漢床,而是真正的炕上家具。
桌面攢邊打槽鑲板,四周起攔水線,部分線腳被磨平,眼前浮現出古人圍坐一堂、把酒言歡的情景。
板心三大兩小五拼,這在早期的黃花梨老家具上很常見,那時候人們以使用為目的,並不極力追求獨板或兩拼。
冰盤沿上舒下斂壓邊線,邊線也打窪成向內收的傾斜形。
桌子為高束腰結構,腿子上截並不露明,牙條壼門輪廓,抱肩榫將牙束及面板連接在一起。
牙條和束腰滿工雕刻,浮雕靈芝卷草紋。仰俯靈芝頭將束腰上下抵得滿滿當當,奢華貴氣,明代家具也有穠華一面。
上下對比發現,束腰和牙條上的靈芝紋採用不同的技法雕刻,上面以高浮雕為主,下面則間以陰刻,但形狀和風格統一,並無外來構件的嫌疑。
壼門口正中分心花,透雕石榴和花葉,中間還包含著顆顆果粒,寓意榴生百子。
牙條沿邊起線,延伸至兩端形成卷葉,然後蜿蜒迂迴與腿子交圈,共同圍成勾回的雲頭。
腿子上的勾雲並不透空,向下踩去兩三釐米,既滿足造型需要,又不影響結構堅實。
三彎腿卷球足踩託泥,獨特的造型已於昨天詳細介紹,不再贅述。
桌面下安三條穿帶,四方料倒去外角,輪廓粗壯有力,給人結實的感覺。
牙條和束腰背面開燕尾槽,插入穿銷和邊抹固定,防止承重時來回閃錯。
明天您將看到,卷草靈芝紋大炕桌是顯而易見的黃花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