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霄雲客
夢境的素材
討論夢境的素材,直接決定了夢境對於我們的意義所在。如果夢境的素材是完全脫離現實生活的,那麼他對於我們的現實生活也沒有任何指導意義。因此,弗洛伊德認為夢境的素材一定是源於生活經驗的。
根據佛洛依德的研究成果,夢境的素材包括了客觀的感官刺激,主觀的感官刺激,內在的身體刺激,純粹的認知經驗等。客觀刺激包括溫度、溼度的變化,甚至被子滑落也會對你的夢境產生影響。主觀感官刺激包括了你現實生活中經歷的事情,包括你對這件事的看法和態度等。內在身體刺激包括你的胃部蠕動、心臟跳動等,都會對你的夢境產生影響。而純粹的認知經驗,包括了你學習到的知識,總結的生活經驗等。
內心的掙扎,會產生可怕的夢境
1、身處迷茫之中的掙扎
如果你某一段時期,幹什麼都不順利,從而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對於職業的規劃、對於生活的願景都會因為現實的挫敗感而破碎。這種在認知層面的掙扎,會讓你產生亂七八糟的想法:包括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開始抱怨自己的遭遇,甚至會讓你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身處這種掙扎之中,你的夢境就會變得雜亂無章,就會特別的可怕。因為夢境總是優先從你關注度最高的事物上選擇素材,而這個關注度的高低不是客觀的,而是主觀的。就比如你在客觀上可能早已忘記了前任,但是在主觀上你卻還惦記著對方。
2、在三觀、生活目的以及未來期望上的掙扎
當你在生活中屢次遭遇失敗後,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三觀、生活目的以及調整對未來的期望。如果你一直秉承更加積極、主動的三觀的話,一點問題都不會有。可是當你因為現實的失敗而把三觀調整為更加消極、被動的狀態,那麼你的內心就會十分的掙扎。因為你所不看好的事情,被別人做成功了,你原本所否定的事物,因為別人的存在而實現了,你的內心就會更加的痛苦。
3、總是看不慣別人,甚至連自己都看不慣
不明緣由的看不慣別人,總是覺得別人做什麼事情都是錯誤的。有的時候甚至連自己都討厭,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麼失敗。這樣的人很容易和別人發生口角,更別說是在夢裡了。他們生活得很痛苦,就算是在夢境中,也會很痛苦。他們想要改變這種狀態,就應該學會悅納周圍的人和世界。給自己、給他人更多的認同感,才會化解各種心結。
如何避免可怕的夢境
首先來說睡前不要胡思亂想,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負擔。其次就是不要看場面激烈的電視,儘量讓自己的心態放平和。最後就是要調整適當的溫度、溼度、亮度以及睡眠姿態。在心理學界有一個共識,當人處於深度地、舒適的睡眠狀態下,幾乎是不產生夢境的。如果一個人在睡前,還總是想著和某個人吵架,那麼他在夢中也容易看到可怕的場景,因為夢境總是習慣性放大主觀感受。
總而言之,可怕的夢境給你一種提示,讓你化解內心的衝突,以更加包容的心態接納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