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漢服誦家風三字經 南京小學娃娃聽家訓話家風

2020-12-20 中國文明網

  

孩子們收到了《弟子規》,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新華網無人機隊:劉沛、應康偉、仲柏旭攝

  

身穿漢服的學生拼組的「好」、「家」、「風」三字。新華網無人機隊:劉沛、應康偉、仲柏旭攝

  

身穿漢服的學生拼組的「好」、「家」、「風」三字。新華網無人機隊:劉沛、應康偉、仲柏旭攝

  

身穿漢服的學生拼組的「好」、「家」、「風」三字。新華網無人機隊:劉沛、應康偉、仲柏旭攝

  

學生們和老師擺成愛心圖樣。新華網無人機隊:劉沛、應康偉、仲柏旭攝

  

鄧廷楨召開族人大會,嚴懲吸食鴉片的孫子的故事讓孩子們深受觸動。新華網無人機隊:劉沛、應康偉、仲柏旭攝

  6月15日下午,南京市「好家風,伴我行」傳統家訓文化校園、社區體驗活動走進南京市新城小學南校區,為家長與孩子們講述北宋史學家司馬光、晚清名臣曾國藩、清代兩廣總督鄧廷楨、老一輩革命家周恩來總理治家教子、修身正己的生動故事。

  家風故事「三字經」朗朗上口,內容豐富通俗易懂,讓孩子們在道德講堂上就可以將家風小故事「說出來」。家風小故事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學生的良好人格。

  「好家風,伴我行」傳統家訓文化校園、社區體驗活動由南京市紀委、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婦聯、新華網江蘇頻道聯合主辦。主辦方不僅走進中小學課堂講述家風小故事,也將深入社區居民宣揚好家風、好家訓,引導黨員領導幹部弘揚優秀家風,涵養為政之德,營造風清氣正、淳樸和諧的社會氛圍。讓好家風「吹」進千家萬戶。(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家風三字經」走入南京小學課堂 傳統家訓箴言受熱捧
    申冉 攝  中新網南京6月8日電(記者 申冉 通訊員 翁宏業 )「好家風,代代傳;教兒儉,司馬光;勸子勤,曾國藩;鄧廷楨,禁菸片;周總理,守清廉;家風美,子孫賢;國與家,共發展……」8日,在南京南湖第一小學的課堂上,30多名小學生接受了一次特別的「國學教育課」。
  • 讓好家風好家訓在心中生根
    這是曲阜市為豐富家風傳播載體打造的「母子傳承國學」品牌,通過開展家風家訓宣傳展示,引導廣大家庭傳承良好家風,培育文明新風尚。「我從7歲就開始在這學習國學節目了,通過誦、唱、舞、演,學會了《三字經》《憫農》《百善孝為先》《論語》《弟子規》等國學經典。」12歲的桂鑫源今年小學畢業,她和媽媽2015年就參與了「母子傳承國學」這一主題活動。
  • 南京:啟動"好家風,伴我行"傳統家訓文化體驗活動
    今年5月,南京市紀委深入挖掘南京本土廉潔文化資源,聯合省內外十多家媒體共同推出「家風雋永德潤金陵」南京歷史上的傳統家規宣傳月活動,集中講述20多個南京優秀的家規家訓及家風故事,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
  • 曲阜市民孔令紹改編《三字經》、手書家訓傳承好家風
    作為孔子後裔,曲阜市民孔令紹結合社會發展,家庭實際,充分挖掘整理孔氏家風家訓,以學傳家,以德立世,用實際行動踐行良好家風傳承。「立根本,成大器。這個立根本就是說做人要有一個底線。這是整個我給你編的這個三字經的一個結尾,上邊說的這些都是做人的道理,你只有懂得了這些做人的道理,才能學到做人的根本。」
  • 家風「三字經」匾牌高高掛
    1月6日,在魯山縣磙子營鄉裡溝村,一塊塊製作精良、白底黑字、上面印製著新時代家風、家訓、家規的小匾牌,高高地懸掛在家家戶戶的大門口邊,令人耳目一新。    「這是我們村提出的新家風、家訓、家規,目的是以家訓促家風、以家風促民風、以民風促進社會風氣的進一步好轉,從而推進村裡的脫貧攻堅戰,弘揚新時代的鄉風文明。」裡溝村黨支部書記劉權介紹道。
  • 傳承優良家風家訓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福州市中選小學家風家訓系列活動
    家風、家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深深刻在每個中國人心中。古往今來,從文人墨客到達官顯貴,再到普通老百姓的持家以及教育子女的理念上總能找到「忠厚傳家久,讀書繼世長」的佐證。好的家風、家訓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和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為此中選小學安排了一系列家風家訓的活動。
  • 渭南高新小學詩詞大講堂 詩詞中悟家訓 行動中成家風
    這是劉澤宇老師結合高新小學家風、家訓系列活動精心挑選的一首古詩。既讓學生學習了古詩,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又讓他們接受了家風、家訓的培訓,可謂是一舉兩得。同學們站著正齊的隊伍,認真聆聽劉澤宇老師的講解。邊聽邊做筆記。劉老師的詩詞造詣頗深,他對古詩的講解淺顯易懂,又風趣幽默。同學們學古詩的興趣更濃了。
  • 【家風家訓】優秀家訓家規、最美家風故事展播(四)
    【家風家訓】優秀家訓家規、最美家風故事展播(四) 2020-05-16 0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美德誦經典 芙蓉區荷花園社區開展家風家訓主題活動
    (孩子們介紹自家的家風家訓。)社會風氣天朗氣清,源於家風的純正。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7月30日上午,芙蓉區荷花園街道荷花園社區邀請幸福家庭護航中心開展「弘揚好家風 傳承好家訓」主題活動,為青少年上了一堂生動的家風家訓課。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麼家風、家訓嗎?」活動現場幸福家庭護航中心的唐美程老師和孩子們親切互動。「爸爸媽媽告訴我,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認真。」正在上小學三年級的涵秋小朋友說。
  • 【家風故事匯】第四十九期|高碩:我的家風家訓故事——自強不息
    」、「戰疫家庭故事」和「家風家訓故事」,以深度挖掘歷史名人,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抗疫家庭故事,同時,展示昆明市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科學教子、勤勞致富、鄰裡互助、熱心公益等優秀有代表家庭的家風家訓,家風故事,共同展現昆明風採。
  • 嵊泗:活動中「曬家訓」 陪伴下「揚家風」
    2018-12-11 11:0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沈琴我的家風家訓——邵紅燕「老老實實做人,規規矩矩辦事......」近日,嵊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辦了「我的家風家訓」主題作品比賽,徵集到來自全局幹部職工報送的
  • 新時代家風「三字經」牌匾 掛在家家戶戶大門口
    10月26日,在魯山縣磙子營鄉裡溝村,一個個長寬不過40釐米、製作精良、白底黑字、上面印製著新時代家風、家訓、家規的小匾牌,高高地張掛在家家戶戶的大門口邊(上圖),令人耳目一新。 「這是我們村提出的新家風、家訓、家規,目的是以家訓促家風、以家風促民風、以民風促進社會風氣的進一步好轉,從而推進村裡的脫貧攻堅戰,弘揚新時代的鄉風文明。」裡溝村黨支部書記劉權介紹道。
  • 傳承好家訓 學習好家風——臺二小開展家風家訓主題系列教育活動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家庭傳統美德,引導廣大青少年傳承良好家訓家風,傳遞社會正能量,福州市臺江第二中心小學於2020年暑期開展了「傳承好家訓,學習好家風」系列教育活動。一、憶家風,談家訓歲月匆匆但有痕,家風家訓是一種傳承。
  • 西昌市第二小學迎接「家風家訓進校園」檢查
    本報訊一直以來,西昌市第二小學緊扣「六年成就一生,卓越從今天開始」的辦學理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該校全國文明校園建設,積極開展家風家訓系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家風家訓的內涵,深刻領悟家風家訓的力量,培養學生從小養成傳承良好家風家訓的習慣,傳遞家風家訓正能量。
  • 倉山區婦聯開展家風家訓講座
    為了讓廣大家長普及先進的家教知識和科學的家教方法,大力倡導優良的家風家訓。8月20日晚,倉山區婦聯在直屬幼兒園倉山區娃娃培育中心開展了「好家風、好家訓」家庭教育講座。講座特邀國家婚姻二級家庭心理分析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福建省家庭教育學會理事、省兒童專委會副主任王玉珠老師為近200名小孩家長做精彩講座。
  • 傳承家風家訓 弘揚清風正氣——臺三小鰲峰分校開展家風家訓主題教育活動
    為大力弘揚中華傳統家庭美德,以好家風好家訓正校風學風,營造風清氣正的好環境,進一步推動家庭教育工作,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引導學生在良好的家風家訓中養成崇德向善、禮讓寬容的道德風尚,臺三小鰲峰分校於2020年暑期開展「傳承家風家訓 弘揚清風正氣」主題教育活動。
  • 弘揚好家風,傳承好家訓!「家風文化節」助推家風文明
    社會風氣天朗氣清,源於家風的純正那麼,如何傳承好家風家訓呢?走!小編帶您去瞧瞧~弘揚好家風,傳承好家訓。家風與書畫同行一群愛好書法的小學生在老書法家的指導下,一筆一划寫下家訓家規。△書畫展示家風與閱讀同行作為縣親子閱讀基地、家風家訓傳承基地的崇文講堂,小朋友們在著名詩人雪野老師的帶領下誦讀家風故事,學習童詩創作
  • 賞古厝 話家風 倉山這所小學開展「雲」研學活動
    為了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拓展視野,更好地促進其了解家鄉歷史根脈,探尋家鄉文化精髓,2020年7月30日至31日,福州市倉山區陽岐小學開展「賞古厝,話家風」教育活動。7月30日,陽岐小學全體師生積極觀看倉山區「線上賞古厝 名嘴話家常」直播活動。
  • 銅陵:學思結合 深入推進好家風好家訓貫穿於日常
    ,讓好家風好家訓在學生心中矗立起來、豐滿起來;同時,充分發揮新媒體平臺作用,將好的家風家訓積極宣傳出來。  旗山小學舉行家訓家風伴成長籤字儀式  日前,一場別開生面的籤字儀式在樅陽縣旗山小學舉行,現場共有100多位小學生和家長一起在「家訓、家風、家教伴隨我成長」條幅上簽字,部分高年級的學生還寫下了自家的家訓。
  • 開學第一課,家風家訓促成長
    9月1日是開學的第一天,安厚鎮蓮塘小學把開學第一課放在古宗祠賴氏家風家訓館內,讓孩子們從小傳承優良傳統,樹立高尚品德。在蓮塘小學內的賴氏家風家訓館看到,學生們有的在賴氏榮譽牆前駐足觀看;有的在認真學習賴氏祖先傳承下賴的家風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