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啟動"好家風,伴我行"傳統家訓文化體驗活動
近日,南京市「好家風,伴我行」傳統家訓文化校園、社區體驗活動正式啟動,與此同時,江蘇省首家社區家訓文化體驗場館——南京市建鄴區莫愁湖街道水西門社區的「家風家訓教育基地」也在當天正式向市民開放。
今年5月,南京市紀委深入挖掘南京本土廉潔文化資源,聯合省內外十多家媒體共同推出「家風雋永德潤金陵」南京歷史上的傳統家規宣傳月活動,集中講述20多個南京優秀的家規家訓及家風故事,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為了進一步擴大南京傳統家規家訓宣傳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引導黨員幹部和市民群眾自覺重家教、立家規、正家風,在接下來5個多月的時間裡,主辦方將大力推動家訓文化宣傳活動向校園、社區等基層單位延伸,讓好家風「吹」進千家萬戶。
返璞歸真,推出家訓文化體驗「四部曲」
「遺子以經不以金」,「忠信孝悌,勤苦自立」,「友恭傳家,詩書繼世」,「以義取利,義在利先」……在今年五一、端午期間,南京市紀委推出的一篇篇「老南京人」治家教子的家訓箴言,激起了黨員幹部與市民群眾對傳統家規家訓的濃厚興趣。
據市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挖掘南京歷史上的傳統家規,目的就是給今人涵養清正家風以有益啟迪。「南京傳統家規宣傳月活動雖然告一段落了,但面向社會大眾的家風家訓文化推廣工作才剛剛開始。『好家風,伴我行』傳統家訓文化體驗活動,重點在互動體驗,鼓勵社會各個方面都參與進來,既用心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又能從中找到激活家庭和個人幸福的密碼。」
「好家風,伴我行」傳統家訓文化校園、社區體驗活動從6月初開始,至11月份結束,共分為「聽家風、讀家風、贊家風、傳家風」四部曲。
趣味「家風課」,傳唱新編「三字經」童謠
「好家風,代代傳;教兒儉,司馬光;勸子勤,曾國藩;鄧廷楨,禁菸片;周總理,守清廉;家風美,子孫賢;國與家,共發展。」這是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國學項目團隊老師為孩子們創作的一首家風「三字經」童謠。
當天下午,作為「好家風,伴我行」的首場校園體驗活動,建鄴區南湖第一小學的30多名學生與部分家長在教室裡共同上了一堂「家風課」。
課堂上,南師大國學研究團隊的張念老師給孩子們講述了北宋史學家司馬光、晚清名臣曾國藩、清代兩廣總督鄧廷楨、老一輩革命家周恩來總理的家風故事。「老南京」鄧廷楨召開族人大會,嚴懲吸食鴉片的孫子的故事讓孩子們深受觸動。「『清白做人,自強不息』,是鄧廷楨的家訓,100多年後的今天,南京的鄧氏後人還在堅守,這句話也值得我們每一個同學牢記在心!」 張念老師說道。
「我的家風就是孝順父母,學會感恩」,「爸爸媽媽都很勤勞,很有愛心,他們是我的榜樣」……在課堂互動環節,孩子們踴躍發言,分享自己的家風感悟。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良好家風的涵育,既要有黨員幹部的率先垂範、父母長輩的以身作則,也要讓孩子們更多地接受傳統家訓文化的浸染、洗禮,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早早種下勤儉節約、誠實守信、遵規守紀、正直廉潔的種子,讓好家風伴隨孩子們一路成長。」市教育紀工委書記鮑雅娟說道。
共建共享,街坊鄰居自己的家風教育基地
活動當天,南京市建鄴區莫愁湖街道水西門社區「家風家訓教育基地」正式揭牌,並向市民群眾開放。這也是全省首家由社區精心打造的傳統家訓文化體驗主題教育基地。
該教育基地佔地約3000平方米,由清風長廊、家規家訓展示館、莫愁家風主題書畫展館等幾個部分組成,其中家規家訓展示館內又分成「大道之行」、「繼往開來」、「見賢思齊」以及「正心齊家」四個篇章,集中展示古代名士、老一輩革命家、省市先進典型及街道社區好市民自己的家規家訓。
「我們不僅要學習古代經典的家風家訓家規,同時,也要觀照現實,把現代家庭中體現真善美的家風家訓與感人故事整理、提煉出來,以進一步豐富家風傳播與建設的『資源庫』。」莫愁湖街道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王彬說,「這也是想讓街坊鄰居明白,家風建設並非遙不可及,其實,它就在我們的一言一行當中,在我們的日常點滴生活裡。」
據了解,近3年來,南京持續推進尋找「最美家庭」活動,一共湧現出了309個南京「最美家庭」。在本次「好家風,伴我行」傳統家訓文化體驗活動中,主辦方也將組織開展「最美家庭講家訓」巡講活動。「『最美家庭』的家風都是向上向善的,是新時期良好家風的典型,我們將進一步用好這個精神富礦。」市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傳承家風文化,貴在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相信通過大家的攜手努力,一定能夠助推涵育新時期清正家風,進而促進黨風政風持續好轉。」(南京市紀委)